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提纲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366278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37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考试复习提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绪论 第一节 导言 1. 自然辩证法: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它同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演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因而它是一种开放的理论体系。 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 4 个重要观点 整个世界的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是基础和本质性关系; 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第一个前提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发展史可以找到理解社会发展的钥匙; 科学技术是在人类的劳动过程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科学技术革命推进了社会变革,特别是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开放的、进步的工业社会。 3.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自然界是第一性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辩证唯物主

2、义自然观是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 科学技术是自然发展史与社会发展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中介;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也会发展变化。马克思、恩格斯研究的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 及其与资本主义早期社会的关系;当代自然辩证法研究的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及其与当代社会相互关系; 4. 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也是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学科。 自然辩证法同样以科学技术为研究对象。 科学技术哲学侧重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并且在西方,区分为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前者发展的比较充分,后 者刚刚发展;是对科学和技术发展进行逻辑重建和说明、解释的。 有共同研究对

3、象和领域,但是视角和方法不同。 第二节 自然辩证法的对象、内容和性质 1. 研究对象:人类视野中的自然界自然界的存在与演化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的方法论科学 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社会框架中科学技术发展演化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2. 研究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3.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有助于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助于深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助于深化对于科 学技术与社会互动的认识;有助于提高理论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具备全局的战略观点 第一篇 科学技术与自然观 1. 梗概 古代自然观以介绍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的自然观为主。

4、 中世纪自然观描述西方中世纪神学形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近代自然观描述西方近代产生的机械的唯物的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及其与近代自然科学、 工程技术的关系。 现代自然观描述在当代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现代自然观的主要观点及其与科 学的关系 2. 自然观:通俗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自然观:严格是一种系统的体系,即人们关于自然界的存在、演化的根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本质及其发展演化规律的根本观点和系统理论。 3. 教学重点: 一是了解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变。 二是从中认识人类思想发展,通过科学运动,认识自然界普遍联系和永恒

5、运动; 三是正确认识人和自然的关系,树立人和自然持续协调发展的观念,了解人类可持续发展观念和可持续发展战 略。 第一章 自然观的演化历史 1. 西方自然观的演化西方自然观的演化 古代自然观 (包括三个历史上相继的自然观形态) : 神话形态的自然观; 巫术形态的自然观; 理性形态的自然观。 中世纪自然观:神学和宗教意义的自然观。 2 近代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同时具有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现代自然观辩证法形态的自然观。仍在进化中, 2. 中国古代(远古到明清) 古代自然观 (包括三个历史上相继的自然观形态) : 神话形态的自然观; 巫术形态的自然观; 理性形态的自然观。 中国近当代 现代自然

6、观辩证法形态的自然观。仍在进化中, 3. 神话与巫术自然观原始自然观: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 、技术斗争(后羿射日) 、混沌 4. 非理性的阴阳、五行和八卦说 5. 中国古代(理性)自然观:儒家易经和易传/道家:万物的本原是先天地生的非物质的“道” ,看不见, 听不着,摸不着的“道” 。/气论思想 6. 中国古代文人的自然观:感性的自然;游历的自然;审美的自然; 7.7. 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点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点: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也有非理性的因素。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也有非理性的因素。 1)强调关系(阴阳五行) 、变化(气) ,自发运动; 2)缺乏有形的物质始基思想; 3)强调自然、

7、社会和人生统一或联系(天人合一),特别是中国古代文人的自然观; 4)理性和非理性杂糅,分野比较晚近。 5)后期基本没有大的变革。 8. 古代西方自然观:关于万物起源的神话观;对本原的理性猜测;理性体系的自然观(亚里士多德) 9. 巫术:西方的官方宗教是排斥巫术的;因此,西方巫术是为民间服务的;古代中国的官方惧怕它的不利方面, 但是不排斥巫术,统治阶级对巫术有爱好和专宠;巫术成为政治统治的一个工具; 10.10. 古希腊自然观特征古希腊自然观特征 强调物质世界的客观性; 自然界统一于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自然界是一个变化不停的过程; 万物变化有自己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可以言说的,

8、因而理性色彩较浓厚一些。 11. 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征:12+13 12.12. 古代中西自然观共同之处古代中西自然观共同之处: 总体上都认为自然界是自然而然的;都是从某种浑沌到秩序的变化发展过程。 是有规律的,客观世界有统一性; 事物普遍联系着;自然界是演化发展的; 13. 古代中西自然观的差异 古希腊 古代中国 关于规律的可认识、可言说的性质 可言说性强 不可言说性强 把自然观作为认识自然的框架还是 作为社会行为实用基础 以认识自然本身的特征更强 以为社会服务的特征更强 案例:社会中自由与王权的关系在自 然观中的反映差别天文与人文 的关系 结果在天象的解释方面,天文故事体 现了自由城邦的社

9、会性 中央集权的社会特征同样反映在天 象的解释体系中,中央集权的秩序性 特别强 自然的始基 比较有形,如水,土,原子等。比较 抽象:如数 比较无形,如气。 14. 天文与人文 项目 古代中国 古希腊 自然哲学 在五行和阴阳学说上有重要的理论 推理,但是没有为了理论而沉湎于抽 象的推理,也不具有种类繁多、比较 极端的理论 有重要的理论推理,为了理论而沉湎 于抽象的推理;同时有种类繁多的、 鼓吹极端的见解 辩证法 对辩证法中的某些辩论技巧和合法对形式逻辑和对论证的纯抽象分析3 性感兴趣 感兴趣 哲学科学风格上的总倾向 更重实效,关心可行与可被利用性, 追求圆满、中庸的解释与答案,不大 关心基础性的

10、问题,也没有为了理论 而追求抽象思维的观念 更专注于基础性问题,有为了理论而 追求抽象思维的观念,追求极端、激 进的答案。 15.15. 古代自然观的特点古代自然观的特点 a) 从整体上对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做直观的考察, 勾勒了自然界的总画面, 肯定了自然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 论述了自然界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提出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世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内在 原因。 b) 局限性: i. 质朴性:把自然界统一为具体事物; ii. 思辨性:圆圈式的简单循环; iii. 猜测性:有启发性,但幼稚,有神秘色彩 c) 所以称为“朴素的自然观” (与当时的科学水平相适应) 第二节 欧洲中世纪神

11、学自然观的统治 1. 在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统治下的研究方法 1、论证上帝的存在和全能比什么都重要; 2、对上帝的崇拜态度,对宗教教义的崇拜态度,对古代经典作家的文本崇拜的态度代替了研究的态度; 3、发展了论证的方法而不是面向自然界的实验的研究方法;发展了高度精致的哲学思辩,锻炼了逻辑方法。 2.2. 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社会作用中世纪神学自然观的社会作用 由于占统治地位的基督教宗教成为支配西方世界的宗教性意识形态,加之这种封建性宗教的封闭性,不允许怀 疑和批评存在。使得中世纪社会具有强烈的封闭性,等级性和神权性。 基督教认为人有原罪,人在世俗世界应该回避幸福,受苦受难,信奉上帝,以赎罪,求得来世的

12、幸福。而上帝 创造了自然界,人和万物,人只能通过教会听从上帝的命令,不能对上帝的创造有丝毫的怀疑。因此严重桎梏 了人对自然的关心和认识,桎梏了科学的发展。 宗教性的神学自然观是中世纪宗教神学的重要基石; 它以古代一些直接观察得出的“似科学”理论(如托勒密的天文学和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为依据,又披上了科 学的外衣,由此成为宗教神学支配自然科学研究发展的桎梏,自然科学在神学支配下成为它的俾女。 第三节 近代初期的科学技术和自然观 背景:地理发现、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3.3. 从哥白尼到牛顿从哥白尼到牛顿近代科学标志性成果及其意义:八大成就近代科学标志性成果及其意义:八大成就 4.4. 近代科学革命:

13、科学方法和科学团体的建立近代科学革命:科学方法和科学团体的建立 a) 发生近代科学革命的必要条件:科学方法的变革 仅仅有成就是不够的,科学革命必须而且必定伴随科学方法的变革。 中世纪以前的方法:请教权威;从思辨到思辨。 近代科学方法:实验第一,逻辑与数学的定量方法,追求精确 b) 科学社团与学术研究机构的建立 5.5. 机械自然观的确立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形成机械自然观的确立与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形成 机械自然观的确立:用力学解释宇宙 机械论自然观的主要观点与特点:物质观、时空观、运动观、因果观、相互作用观、人类统治自然 (1) 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最小的粒子原子 (2) “绝对的、真正的和

14、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 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 。 “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 (3) 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并以惯性运动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 4 (4) 认为可以把经典力学的因果关系推而广之,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 (5) 认为物质粒子之间或由它们构成的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在空间中以直接的瞬时超距的 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 (6) 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 机械自然观 古代亚里士多德自然

15、观世界由性质相同的粒子组成; 决定自然界事物千差万别的是微粒的量和排列组合 世界充满了神秘的形式与质物质运动本质上就是位置的改变; 是机械位移与碰撞决定了物质的演化、 生长和发展。物质变化受到神秘力量的驱使科学的任务是对运动做出数学的描述 科学的任务是做出目的论解释 6.6. 机械自然观的基本观点机械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第一,自然界是数学设计的,人可以理解它; 第二,物理世界可以运用还原论加以说明; 第三,自然界可以运用机器类比加以解释 7. 特点: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机械论、决定论、还原论 8. 机械自然观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影响和作用 有过重要的历史功绩:反对神学和迷信;解放人性和自然科学。

16、 孤立、片面、静止的思维导致对事物最终错误的认识。 第四节 近代后期的科学技术成就与自然观变革 1. 1819 世纪的科学技术与哲学概况: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2. 19 世纪上、中叶的科学 3.3. 五方面的科学成就以及五方面的科学成就以及所显现出来的变革趋势所显现出来的变革趋势:天文学(:天文学(天在演化天在演化) ,地质学(,地质学(地在演化地在演化) ,能量守恒(,能量守恒(物质运物质运 动联系动联系) ,化学(,化学(无机界与有机界联系着无机界与有机界联系着) ,生物学(,生物学(生命在进化生命在进化) 4. 哲学的变革: 机械论和形而上学受到来自德国古典哲学两个方面的冲击: 他们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是有规律的演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