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上传人:qt****68 文档编号:47351558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43.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1李孝坤 重庆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400047) E-mail: 摘摘 要:要:发展特色农业是三峡库区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并重点剖析了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提出了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对策。 关键词:关键词:特色农业 必要性 优势 可持续发展 三峡库区 特色农业是指在区域独特的农业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对区域特色农业产品进行产业化生产而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和科技特色的农业经济系统。 可见特色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特色农产品为核心、特

2、色农副产品生产或加工产业为依托、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特色生产技术或加工技术为先导的农业经济系统。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污染突出,加之三峡工程建设直接淹没使耕地锐减、农业活动空间缩小,这给本区农业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约束。但同时,三峡库区农业资源独特、丰富、多样,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因此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三峡工程长远效益发挥的要求决定了三峡库区经济发展必须以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而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是其突破口。大力发展库区特色农业对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经济、保护和改善库区生态环境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的

3、必要性 1 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 1.1 应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1.1 应对国内外日趋激烈的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首先,在加入WTO的宏观背景下,我国农产品出口形势十分严峻,不少国家出现由原来设置高额关税转向通过提高环境和安全标准的技术要求,设置绿色贸易壁垒,阻止我国农产品的进入,这使我国农产品出口受到很大冲击;其次,农业部为应对WTO的挑战,在 2001年颁布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许多省会城市开始实施严格的“绿色”市场准入制度。因此三峡库区农业发展面临来自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压力,虽然优势突出的资源环境为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但农业发展

4、的现实是农业特色不突出,农产品质量较低,导致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很低。以食品加工业为例,重庆市农贸市场上本地1本课题得到重庆市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53 号)和重庆师范大学科研基金项目(05XWY064)共同资助。 -1- http:/ 农副产品通过加工后制成的食品在全市食品的市场总额中仅占1,其原因在于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太低, “名、优、特、新、稀”产品太少,尤其是缺乏开拓占领市场强的特色名牌产品和拳头产品。为此,三峡库区农副产品要占领本地市场、开拓区外甚至国外市场就必须发展特色农业,以独具特色的产品去同区外的农产品竞争。 1.2 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推动农村繁荣进步的重

5、要途径 1.2 促进农民增收、脱贫致富,推动农村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 三峡库区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农村贫困人口多,贫困度深,2004 年平均城乡居民储蓄 3475 元,只有重庆市平均水平的 59%,农村人均纯收入 1837 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75%,农村恩格尔系数高达 56%1,农民生活质量低,而且还有近 70 万绝对贫困人口,是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三峡库区农村面积广、农业人口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村移民任务重的基本区情,决定了农业和农村在创建和谐型社会中的特殊战略地位。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帮助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是近期面临的中心任务,为此,依

6、托特色农业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以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农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创造好的经济效益,是实现库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以石柱县为例,该县从独特的资源环境条件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把发展重点放在出特色、出精品上,将辣椒、莼菜、长毛兔、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形成了区域特色突出的农业生产基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繁荣,有效地促进了农民的增收。石柱县的辣椒年种植 13 万亩,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辣椒生产基地,椒农人均增收 200 多元;莼菜种植面积 8500 亩,位居全国三大莼菜种植基地之首,农民户均增收 700

7、余元;石柱有“全国长毛兔之乡”美誉,常年保持圈存量 250 万只,规模为全国第一,兔农人均产值 1000 元;中药材黄连通过GAP认证,在地面积 5 万亩,产量占全国 60%以上。 1.3 保护和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的客观要求 1.3 保护和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循环的客观要求 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生态环境极度脆弱的地区,环境问题特别是次生环境问题十分突出。库区坡度在 25以上耕地占总耕地 17.6,占坡耕地面积的 27%,一系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面积达 50以上,其中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 79.8%;同时地质灾害频发,空气污

8、染、灌溉水污染、土壤污染、酸雨危害严重等。因此加强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更显迫切,而大力发展适应库区条件的特色种植业、林牧业和养殖业有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区域社-2- http:/ 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开县为例,该县北高南低,县境内三条河流将全县的 55 个乡镇划分为江里、东里、浦里三个地理区域,是长江上游水土易于流失的地区之一。开县基于这样的县情,发展以畜牧业和林业为主的特色农业。畜牧业方面,依照“建基地、育大户、壮规模、增效益”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区域发展的五大畜牧带,即浅丘平坝区的生猪生产带、北部山区的牛羊生产带、深丘岭谷区的长毛兔生产带、城镇近郊的蛋鸡和奶畜生产

9、带,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 50左右, 出售畜产品的现金收入占农民家庭纯收入的 2/3,畜牧业已成为开县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开县还根据江里、东里、浦里不同的地理特征进行经济林、 防护林、 用材林基地的开发建设, 据统计, 近几年开发建设林业面积 35 万多亩,其中 20 万亩为用材林,15 万多亩是以银杏、杜仲、桑树、大枣为主的经济林,与此同时还加强了林业的全方位开发,目前全县林业总产值达 3.5 亿元,取得了绿山富民的双重效果。 1.4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途径 1.4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途径 发展特色农业必然要以区域内的特色农业资源为基础,并结

10、合本地区的科技水平开发具有区域优势的农产品和产业,淘汰那些缺乏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这样,库区各区(县、市)都应以市场为导向来发展各自的特色农业,避免产业结构趋同,这将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的优化。如在库区城市郊区农村应以都市型农业和城郊型农业为主,重点发展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各类农产品生产,努力形成稳定的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库区水域及丘陵低山则重点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和生态型农业;在边缘山区则重点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等。 2 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现实优势 2 三峡库区特色农业发展的现实优势 2.1 农副土特产品多种多样,特色优势明显 2.1 农副土特产品多种多样,特色优势明显 三峡库区拥有丰

11、富的农副土特产品。除区域普遍都有的蔬菜、蚕桑、水果、优质粮米、油料外,还有大批经济作物和畜禽等饲养动物,不但品种丰富,而且独具特色。蚕丝、油桐、生漆、白蜡、黄连在国内有重要地位和影响;猪、牛、羊、兔等饲养动物在全国也具有一定优势。优质水果中橙类有开县锦橙连续次蝉联全国鉴定评比第一名;奉节脐橙的综合品质也超过了世界著名产品“新奇士”脐橙,奉节脐橙成为蜚声国内外的优质水果。柚类中,长寿县的沙田柚多次被评为“国优水果” ;梁平县的梁山柚所含维生素是苹果的-3- http:/ 倍,可储存半年以上,被成为“天然水果罐头” 。中药材有酉阳的乌桕、五倍子、杜仲,石柱的黄连,巫溪的西洋参,涪陵的白术等。香料有

12、奉节县、万州区、涪陵区、石柱县的香桂;万州区、丰都县、忠县、开县的山苍子;涪陵区的白千层等。还有黔江的云贵型烤烟,“梁平甜茶” 、彭水的“小米油桐” 、城口的“鸡鸣贡茶” 、石柱的长毛兔等等。这些独特的农产品为库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2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开发潜力大 2.2 自然资源丰富多样,开发潜力大 三峡库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土地资源类型多种多样,水热条件优越,具有立体综合开发优势。三峡库区以山地丘陵为主,占 94%,兼有少量平原、坝地和岗地,占 6%,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为农村多种经营提供了多层次、复合型开发空间。本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冬暖春早,立体性、多样性气候

13、优势明显,为多种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淡水及特色动植物等自然资源富集,有动植物 6500 多种,占全国动植物种类的 20%,其中植物资源 6000 余种,栽培植物近 1000 种,特有植物 200 余种,药用植物 2700 余种,各类动物 800 余栽,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 43 种。因此三峡库区具有很好的农业特色资源优势,为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因具有良好的自然生产条件而盛产油桐上品“小米油桐”而驰名中外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被誉为“油桐之乡” ;黔江开发区因具有适合云贵型烤烟生产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已发展成为全国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之一。又如巫溪县的红池坝是西南地区最大的

14、天然高山草场,牧草面积达万亩,是开发西洋参种植和梅花鹿养殖的好地方。此外,三峡成库后,水域面积将达8km2,其广阔的水域内是发展特色水产养殖的好场所。 2.3 龙头企业不断成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建成效 2.3 龙头企业不断成长,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建成效 三峡库区的农业产业化经过近 10 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培植了一批龙头企业,建立了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专业批发市场,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生产已初具规模;其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初见端倪,农业一体化经营开始出现;其三,形成了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体的多种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农业产业化发展使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从单纯的

15、生产领域扩展到农副产品的加工及其流通领域,这就要求农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区域内的农业资源优势,优化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形成生产专业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从而达到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这正是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的依托之所在。 -4- http:/ 2.4 农业科教力量比较雄厚,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基本建立 2.4 农业科教力量比较雄厚,农业科技服务网络基本建立 三峡库区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早在 1980 年代中期即以农业“三绝“再生稻、半旱式栽培、稻田养鱼而闻名全国。近年来,又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首创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江河网箱养鱼技术,今后三峡库区有望

16、成为中国最大的江河网箱鱼养殖基地,另外“渝黄一号”油菜新品种的发明及产业化全国领先等。目前,三峡库区目前有各类农业学校 12 所,农业科研单位 18 个,农技科技服务体系比较健全,拥有各级各类农业技术推广站 6000 余个,技术人员超过 3 万人,基本形成了“以县为中心,乡为纽带,科技示范户为桥梁”的农技服务网络2。 3 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3 三峡库区发展特色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生态环境脆弱承载力低,环境问题突出 3.1 生态环境脆弱承载力低,环境问题突出 三峡库区人多地少矛盾突出, 本区人口密度达 290 人/ km2, 为全国平均水平的 2.4 倍,特别是河谷地区达 630 人/ km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 4.7 倍,为全国人口高密度区,但耕地资源极其有限,且有不断减少的趋势,目前人均耕地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