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遥感应用事业促进环境持续发展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7325929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1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拓遥感应用事业促进环境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开拓遥感应用事业促进环境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开拓遥感应用事业促进环境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拓遥感应用事业促进环境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拓遥感应用事业促进环境持续发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开拓遥感应用事业促进环境持续发展刘玉机( 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环境遥感分会,沈阳11 0 0 3 2 )2 0 0 2 年是进入新世纪的重要一年,我国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推进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进程。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国的形势下,迎来了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成立1 0 周年。这l O 年是我国遥感工作者团结奋斗的1 0 年,也是地方遥感应用事业蓬勃发展的l O 年。目前,这支队伍已成为我国遥感应用事业的重要力量,影响越来越大,并与国际同行广泛联系,享有一定声誉。其分支机构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环境遥感分会也逐步走向成熟。1 环境遥感分会历史回顾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环境遥感分会经国家环保总局

2、、航天工业总公司批准,民政部登记备案,于1 9 9 6 年7 月2 4 日设立,主要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直属系统从事环境遥感和相关信息技术应用的单位组成。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环境遥感分会的业务范围是:组织会员做好我国研制的各种遥感卫星在环境领域的推广应用工作;组织开展遥感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研究、技术交流、技术推广、技术转让及国际合作;协调环境领域遥感技术研究、开发、资料供应与用户之间的联系,做好中介服务工作;组织会员争取国际、国内重大环境遥感信息技术应用项目的参与、实施;维护会员单位及用户的正当权益。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环境遥感分会设立6 年来,在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统一领导

3、下,主持完成了一些重大科研项目与学术活动。主持完成的主要科研项目有:中国沿海环境遥感区划研究( 1 9 9 6 1 9 9 8 年) 、辽宁省荒漠化卫星遥感技术研究( 1 9 9 6 1 9 9 9 年) 、中国卫星环境遥感底图编制( 1 9 9 7 年) 、内陆水体污染卫星遥感监测示范系统研究( 1 9 9 7 2 0 0 0年)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C B E R S 1 ) 数据在辽东区域环境变化卫星遥感监控系统典型研究中的应用评价( 2 0 0 0 年) 、C B E R S 1I R M S S 数据在冀中地区应用评价研究( 2 0 0 0 年) 、中国靖字矿泉城饮用水源保护区遥感

4、区划研究( 2 0 0 0 2 0 0 1 年) 、C B E R S - 1I R M S S 数据在大连、 丹东地区的应用评价研究( 2 0 0 0 2 0 0 1 年) 、C B E R S 一1 示范应用项目东北地区区域环境变化卫星遥感动态监控系统的典型研究( 2 0 0 1 2 0 0 2 年) 。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环境遥感分会主持开展的主要学术活动有:1 9 9 7 年全国环境资源减灾遥感学术交流会( 山东泰安,1 9 9 7 年1 1 月1 3 一1 5 日) 、1 9 9 8 年全国环境资源减灾遥 感学术交流会( 湖南长沙,1 9 9 8 年4 月2 0 2 5 日) 、1

5、9 9 9 年全国环境资源减灾遥感学术交流会( 福建武夷山,1 9 9 9 年3 月2 5 2 8 日) 、2 0 0 0 年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专题研讨会( 辽宁2 7 4 丹东,2 0 0 0 年9 月5 1 0 日) 、C B E R S 一1 数据与遥感应用技术研讨班( 辽宁兴城,2 0 0 1 年6月1 4 2 4 日) 、2 0 0 1 年全国卫星遥感应用专题研讨会( 青海西宁,2 0 0 1 年8 月1 4 1 7E I ) 。全国地方遥感应用协会环境遥感分会主要出版专著有:中国环境与资源遥感应用( 气象出版社1 9 9 9 8 ) 、中国水体污染波谱图集( 海洋出版社,2 0 0

6、1 6 ) 。2 环境遥感应用进展我国的环境遥感事业起步于2 0 世纪7 0 年代,大致可划分为3 个阶段:2 0 世纪7 0 年代末至8 0 年代初的起步阶段,主要是以学术探讨、调查试验、技术模仿为主要内容,很多环境遥感技术研究,都是向发达国家学习技术,大量采用国际上成功的研究方法,全国性的学术团体分别设立了环境遥感分会或环境遥感专业委员会;8 0 年代初至9 0 年代初的发展阶 段,主要利用遥感技术组织重大环境科研项目攻关,开展多项生态与环境研究,开拓了国际合作,这个阶段是环境遥感奠基开拓时期;9 0 年代以来的蓬勃发展阶段,环境遥感技术转向实用化,开展了资源、环境领域遥感项目研究,多次进

7、行遥感数据获取、数据分析处理,结合G I S 和G P S 的综合研究,组织国际合作交流。特别是2 0 0 0 年以来,广泛利用国产地球资源卫星的数据,开展环境遥感监测,标志着我国环境遥感应用迈上了新台阶。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科研、管理、规划、评估等领域,为政府科学决策提 供了依据,成为可持续发展管理、决策和规划的重要手段。在新世纪开始的今天,环境遥感工作的重点是开发集G P S 、R S 、G I S 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遥感技术,并使其实用化。3 环境遥感现状分析近年来,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得到了长足发展,使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范围、内容和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大气污染监测

8、中,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城市大气监测、大气污染物扩散规律的研究等。在水体污染监测中,应用航空、航天遥感手段,快速监测水体污染源的类型、位置及枵染范围分布等。在海洋污染监测中,利用多光谱和红外遥感技术,监测分析海面石油污染等。在城市生态与环境污染中,开展城市生态与环境污染遥感监测、生态环境综合调查等。在环境灾害监测中,应用遥感技术开展赤潮监测分析、地质灾害调查等。在全球环境监测中,利用遥感技术探索大气层中具有辐射和重要化学性质的微量气体在全球范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获取C 0 2 、C O 、c n 4 、0 ”N 0 2 、N H 3 、H 2 S 和s 0 2 、 H N 0 3 的全球信息。

9、在城市与环境规划中,利用遥感技术与G I S 技术结合,进行诸如城镇环境总体规划、环境质量评价及城市环境动态监测等。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融为一体,可有效地用于环境灾害的预测预报,为救灾决策提供准确信息。尽管如此,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仍处于发展阶段,有些关键技术尚须突破,有些应用还未达到实用化、产业化目标,经过遥感技术同仁的继续努力,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2 7 54 环境遥感应用展望遥感技术( R s ) 、地理信息系统( G I S ) 与全球定位系统( G P S ) 相结合的“3 s ”技术,在我国环境保护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为实现环境、

10、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应当开展区域环境信息系统研究、进行多种方式“3 s ”技术集成的攻关、构建适合于环境保护领域应用的综合性多功能遥感信息系统体系、着手建立国家环境信息本底系统,使现代信息技术逐步实用化,这是迈向新世纪环境遥感技术与应用的发展趋势。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开展区域环境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和建设, 涉及的信息类型多、数据量大。创造综合分析、评价和提供可持续发展规划决策的有效工具,是技术手段现代化的突出问题。建立G P S 、R S 、G I S 于一体的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及 网络,做好信息的科学管理、共享和分析工作,确保信息传输畅通。以“3 s ”为基础的可持续

11、发展信息系统网络是唯一能够及时获得环境动态信息,并充分利用存贮在各个部门、各个地区的历史信息及地面观测数据对区域环境、社会、经济进行综合分析、系统仿真。新一代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以全色波段1m 和多光谱波段4 m 或者更高分辨率的数据提供给用户,采用新型地面三维信息和地理编码影像的实时或准实时获取与处理系统,加上快速、高精度信息传输网络,遥感技术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必将成为企业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建立全国环境遥感信息系统,应当把目标确定为面向应用、可操作、稳定运行的基准上。必须注重全国环境遥感动态信息系统的结构框架、计算机环境、数据编码规范、数据及分析模型集成方式的开发研究,使其成为全国环境遥感

12、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遥感应用任重道远。2 0 0 2 年3 月5 日,朱锫基总理在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我国地球资源卫星和环境灾害卫星的发射,对环境遥感工作者将提出更高要求,应用卫星遥感环境监控系统,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光荣使命,要不断开拓卫星遥感应用事业,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回忆遥感协会筹备组的一些活动1 创会思想的形成囵( 江苏省遥感中心,江苏省南京市2 1 0 0 0 8 )1 9 8 6 年我留学法国进修遥感回国,1 9 8 7 年初受山西省测绘局霍宇林和董宇阳的邀请偕张其琨城市规划大师和我所沈道其女士一同去太原宣传遥感。2 7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