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第97次工程科技论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会议总结报告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7314848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0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工程院第97次工程科技论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会议总结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工程院第97次工程科技论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会议总结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工程院第97次工程科技论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会议总结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工程院第97次工程科技论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会议总结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工程院第97次工程科技论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会议总结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工程院第97次工程科技论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会议总结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工程院第97次工程科技论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会议总结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书书中国工程院第 97 次工程科技论坛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会议总结报告会议时间: 2010 年 5 月 16 日 17 日会议地点: 中国杭州浙江大学 论坛组织 会议纪要 专家建议一、 论坛组织情况2010 年 5 月 16 17 日 , “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工程科技论坛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国际会议中心 138 报告厅隆重举行,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曦、 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副主任王基铭院士分别代表浙江大学和中国工程院在开幕式上致辞。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主办、 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承办, 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 创新管理与持续竞争力研究”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2、基地协办。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以及朱高峰院士、 王基铭院士、 刘源张院士、 王众托院士、 汪应洛院士、 郭重庆院士、 李京文院士、 蒋士成院士、 饶芳权院士、 许庆瑞院士、 林宗虎院士、 谭建荣院士等 13 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吕政研究员、 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谢冰玉副局长、 铁道部郑健总规划师、 浙江省科技厅蒋泰维厅长、 浙江大学吴朝晖副校长、 浙江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凌云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办公室宋德雄处长、 中国工程院学部工作局二处于泽华主任科员、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研究员、 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蔡莉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邓荣霖教授

3、、 英国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石涌江教授、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北岭分校李明芳教授、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教授、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执行院长陈劲教授、 浙江大学科研院常务副院长陈昆松教授、 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王水福董事长、 海尔集团喻子达执行副总裁、浙江大学西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樊小刚以及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 复旦大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福州大学、 湖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研究型大学及研究机构的高级专家、 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 企业家代表、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师生共 2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本次论坛作为中国工程院第 97 场

4、工程科技论坛, 以“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为主题, 是工程管理学部 2010 年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除了两天上午的大会主题发言外, 还设立了四个分论坛, 分别从国家、 区域 /产业、 企业及产学研合作创新层面上, 对于如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开展理论与实践探索, 论坛围绕物联网、 低碳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等焦点问题以及高铁、 电信、 家电、 纺织等典型行业的自主创新道路与模式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思想碰撞。二、 会议纪要在 16 日上午的大会主题发言中, 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 中国工程院朱高峰院士、 中国工程院王众托院士、 中国工程院汪应洛院士、 海尔集团喻子达执

5、行副总裁、铁道部郑健总规划师分别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中国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院士以 “物联网所蕴藏的创新空间” 为主题, 详细阐述了物联网的概念、 网络架构以及支撑体系, 论证了云计算和海量数据( 数据海) 对物联网发展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物联网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空间, 并探讨了物联网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物联网由感知层、 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 包括计算系统、 通讯系统、 控制系统、 感知系统和“数据海” 等五大技术系统( 简称C3SD) , 其中云计算是支撑物联网发展的新兴技术, 并由此带来巨大商机。在云计算的技术背景下, 潘院士着重强调了“数据海” 是云计算的关键, 将会成

6、为 IT 产业界的另一波浪潮。21 世纪物联网将引导物质流和信息流的全面融合。结合国内外技术和市场发展趋势, 潘院士建议重点抓好有关物联网技术核心的科技创新及五大产业: 传感器产业、 通讯网络产业、 数据海产业、 计算机产业、 自动控制产业, 并保证公共机构掌握通讯网络和数据海产业。同时, 促进物联网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激发各行各业的创新活动、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 要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技术研发、 市场运行等方面的决策支持, 大力培养“C3SD + X” 的综合型创新人才, 其中 X 指工、 农、 服、 军、 政等各领域。原邮电部副部长、 中国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朱高峰院士以 “技术创新

7、和电信发展” 为主题, 首先从创新的定义、 供需分析、 创新组织、 创新方式、 政府作用和对成果转化的看法介绍了对自主创新的认识。然后指出我国自主创新概念混乱,在实施过程中需求不明、 供给缺失、 体制割裂等问题, 并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朱高峰院士结合电信产业发展历程系统介绍了电信业创新情况, 指出目前中国电信业中开始掌握核心技术, 但总体上仍有差距, 而且为了争取话语权和主导权, 中国电信业进入标准和知识产权竞争。最后, 朱高峰院士将我国电信业创新的成功归因于: 明确需求, 创新方式的选择, 政企学各方面定位比较恰当, 企业发展道路符合实际和主导研究院改制后坚持自主创新。同时也指出电信业存在

8、未形成常态的长远规划分析、 不适应体制变革等方面的不足。中国工程院王众托院士以“大力发展系统集成创新, 加速自主创新步伐” 为主题, 介绍了系统集成创新的概念、 集成创新的形式, 并结合集成创新的进一步发展总结提出了系统集成创新的几种新的方式。从知识管理的角度, 阐述了系统集成创新的本质和机理, 强调知识集成在系统集成创新中的重要地位。王院士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知识在研发流程、 生产流程、 学习过程等中的转换、 获取以及集成, 提出了显隐性知识扩展和集成的规律, 并指出了多学科交叉的“” 型系统集成创新人才特征。中国工程院汪应洛院士以“创新服务型创造, 优化产业结构” 为主题, 介绍了全球装备制造

9、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及问题、 发展趋势, 强调了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互动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随后, 汪院士以浙江省为例,分析了区域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总结了制约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三个因素: 占 GDP 比重下降, 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力不够; 内部构成有待优化; 对外开放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他指出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服务型制造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 阐述了服务型制造的概念和互动机理, 并以 IBM、 上海电气集团、 陕鼓集团等国内外企业的实践案例总结了发展服务型制造业的经验。最后, 汪院士从政策环境设计、 服务平台建设、 产业组织结构、 主导产业选

10、择等方面提出了促进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互动发展的政策建议。汪院士建议在后危机时代,浙江需要大力创新发展服务型制造, 促进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和融合, 尽快转变发展方式, 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海尔集团喻子达执行副总裁以 “聚焦用户、 创新共赢” 为主题, 介绍了海尔集团近几年取得的经营成果, 以及商业模式创新、 营销创新、 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根据世界著名的消费市场研究机构欧洲透视( Euromonitor) 发表的最新数据,海尔大型白色家电品牌全球排名第一, 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 5. 1% 。海尔认为品牌包括时代性、 超值性和国际性。在商业模式创新上, 海尔实现了端到端的

11、“人单合一双赢” 模式。在服务创新上, 海尔满足了用户的基本需求、 延伸服务需求、 差异化服务需求。结合物联网技术, 海尔推出了“U-home2. 0” , 通过 “虚网 + 实网” , 为消费者提供安全、 便利、 舒适、 愉悦的美好住居生活解决方案。 , 对建设创新型企业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铁道部郑健总规划师以“我国高速铁路自主创新之路”为主题, 介绍了我国高铁的规划目标、 创新路径和创新展望。到 2012 年, 我国高速铁路将实现初具规模的高速铁路网和基本实现技术装备现代化的规划目标。郑总详细介绍了我国高铁 “瞄准一个目标、 坚持三个创新、 构建一个体系” 的自主创新模式, 以及在政府推

12、动和市场导向结合的原则下的“ 五个统筹” 的自主创新实施路径。在高铁人的卓越努力下,在高速铁路的各个领域实现了诸多技术创新成果, 在工程建造、 客站建设、 高速列车、 列车控制系统、 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大大提高了我国铁路运输的能力。在 17 日上午的大会主题发言中, 中国工程院刘源张院士、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吕政研究员、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吴贵生教授、 浙江大学本科生院执行院长陈劲教授、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教授、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企业管理系主任魏江教授等分别做了精彩的主题发言。中国工程院刘源张院士以 “创新, 创新什么? ” 为主题, 首先从中

13、美创新能力建设的比较分析来论述了创新与治理之间的关系, 提出创新要由治理来支持、 治理要靠创新来改善的观点, 指出创新应是中国的根本。他认为创新应该从服务现实需求出发, 在政治和经济框架内进行设计。他认为创新的技法是可以学会的, 人人都可以创新, 但更重要的是创新精神( 包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所以, 在传承过程中传承的是永存的创新精神, 而不是与时俱进的创新技法。最后, 刘源张院士寄予年轻人厚望, 指出创新要依靠年轻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吕政研究员以 “产业技术创新的途径” 为主题, 介绍了我国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创新目标和成果转化的途径。他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和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波动

14、, 美国实体经济增长乏力,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缺乏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形成新的产业。发达国家的技术进步步伐相对放慢, 世界科技进步的大趋势为我国提供了缩小技术差距的战略机遇。同时结合各个产业的发展现状, 提出了装备制造、 新材料、 医药等若干重点发展产业的创新目标。最后, 吕政提出了产业技术创新的路径: 需求牵引; 工程依托; 以企业为主体; 调整研发人员的分布结构, 逐步提高企业研发人员的比重; 提高社会化分工水平; 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要积极引导企业剩余资本转向技术创新投入, 抑制投机资本等。中国人民大学邓荣霖教授作了题为 “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环境和制度环境” 的报告, 他

15、从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环境和制度创新两个方面探讨了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路径。邓荣霖教授指出阻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最重要因素是思维障碍和体制落后。为了进行观念变革和体制创新,必须深化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 处理好创新过程中的市场需求、 企业发展、 政府职能、 科研教育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诸多方面的利益关系。同时, 邓荣霖教授指出企业制度创新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保证, 是保证企业持续创新的根本动力。现阶段我国企业制度创新的方向是建立与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具体包括现在企业产权制度、 现代企业组织制度以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吴贵生教授以“自主创新战略探讨” 为主题, 通过

16、前期科学细致的调研工作, 在分析我国自主创新的国内外环境、 创新系统、 技术的生产与流动、要素供给与交流以及政府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我国自主创新战略的四种路径模式: 绕开、 降低、 化解、 强攻, 探索出了中国自主创新实践的世界意义。作为后发大国, 面对技术创新的壁垒, 吴教授指出今后要更多地采用“化解” 和“强攻” 策略来攻克技术壁垒。最后, 吴教授从创新体系建设、 要素培育、 制度与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我国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本科生院执行院长陈劲教授以“ 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与政策” 为主题, 介绍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内涵、 道路以及体系与政策。他认为中国的

17、未来取决于创新思想和日益提升的知识产权创造力, 必须依靠科学和创新思想构建新一代的产品和服务体系。陈教授指出在自主创新上存在普遍误区, 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应该是创新手段, 它们的最终结果都是原始创新。中国的自主创新应该是从二次创新到组合创新, 最终实现全面创新的演变过程。最后, 他从政府职能建设、 增强大学创新贡献度、 提高国家科技能力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教授以“全球制造网络中的我国企业自主创新: 模式、 机制与路径” 为主题, 介绍了全球制造网络情境, 全球制造网络中的自主创新, 不同全球制造网络情境下的自主创新模式、 影响机制与创新路径, 指

18、出了当前全球制造网络中企业自主创新的瓶颈, 给出了解决这些瓶颈的建议。 。吴教授结合对国内海尔集团、 杭氧集团、 宁波海天注塑机集团等企业多年的纵向研究成果,总结提出了 “design-make-serve” 的 DMS 制造网络升级模式,强调增强资产获取的有效性以及资产的整合提升能力。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魏江教授以 “多层次多要素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 理论建构和对策设计” 为主题, 首先分析了区域经济中产业创新发展的三个关键问题: 龙头企业动力不足;链式创新协同不足; 低端资源路径锁定。基于这三个关键问题, 魏江教授从知识网络结构、 创新治理机制、 创新服务体系和创新者网络这四个体系要素出发,

19、从理论上构建了多层次多要素开放式的区域创新体系。最后从知识网络、 治理机制、 服务体系、 参与主体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除了两天上午的大会主题发言外, 还设立了四个分论坛。四个分论坛的主题分别为: 企业自主创新道路、 区域 /产业创新、 国家创新系统与自主创新政策以及中国特色产学研创新之路。在 “企业自主创新道路” 分论坛中, 中国人民大学邓荣霖教授、 福州大学朱斌教授、 中控集团研究院潘再生院长、 江苏省江阴市发改委包卿经济师、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郑刚副教授、 刘锦江副教授、 杜健副教授等做了精彩的报告。该论坛就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 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和模式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并开

20、展了激励的讨论。该论坛由学者、 企业管理者、 政府官员共同参与, 为促进彼此学习交流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 “区域 /产业创新” 分论坛中, 剑桥大学制造研究院石涌江教授, 加州大学北岭分校李明芳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胡蓓教授,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朱道立教授,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郭斌教授,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吴结兵副教授, 浙江大学寿涌毅副教授等。石涌江教授介绍了山寨机的创新, 指出网络不仅带来了市场增长, 更重要的是带来了产业的发展, 其纵向整合提升了创新的效率, 网络合作带来了产业初期厂商的多样化, 从而激发了创新的活力。李明芳教授从互补性理论、 构念、 关系、 实证检验、 理论观点五个步骤详细

21、阐述了构建产业创新框架的具体过程。朱道立教授以中国纺织业为例, 介绍了如何有效地进行集群管理创新。郭斌教授就制造产业创新能力的动态演变过程作了详细阐述。本论坛围绕着产业创新能力的测度、 机制、 动态演化以及创新人才的培育这些主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在 “国家创新系统与自主创新政策” 的分论坛中, 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邹晓东,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王毅副教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刘思峰作了精彩的报告。该论坛从国家层面, 就国家创新能力建设、 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及教育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穆荣平所长围绕国家创新能力问题, 介绍了国家创新能力、 创

22、新型国家的内涵, 提出国家未来十年的发展远景, 建议要支持一批 “创新体系健全、 创新资源聚集、 创新效率高、 创新效益好、 创新辐射范围广和引领示范作用强” 的国家创新城市建设。清华大学王毅副教授介绍了国外创新平台的案例, 指出企业创新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多个水平层次、 多品种的创新服务, 既包括共性技术研发服务、 技术转移和扩散服务, 还有技术检测、 创新信息服务等。然后介绍了国外创新平台的案例, 并结合中国实际情况, 提炼出了对中国创新平台建设的启示。在 “中国特色产学研创新之路” 分论坛中, 浙江大学副校长吴朝晖、 中国工程院林宗虎院士、 浙江省科技厅厅长蒋泰维、 浙江大学工业技术研

23、究院赵荣祥院长、 浙江大学西子研究院樊小刚院长、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吴晓波、 浙江大学杨华勇、 浙江大学何俊教授、 西子电梯集团执行总经理陈刚作了精彩的报告。该分论坛围绕产学研创新存在的问题、 产学研创新模式、 产学研政策解读、 以及在全球化制造背景下产学研合作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创新等内容进行的充分交流, 并就如何更好地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闭幕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许庆瑞教授作了总结。许庆瑞院士指出这次论坛是多学科的结合, 是老中青三代学者的结合、 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是政产学研的结合等。本次论坛围绕“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这一主题, 分别从国家、 产

24、业 /区域、 企业的三个层面就自主创新内涵、 存在的问题、 自主创新路径等开展了充分的交流, 为更好地认识和推动不同层面的自主创新搭建了平台。三、 专家建议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转折阶段, 探讨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本质上是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权。本次论坛邀请了多位在自主创新理论与实践领域有较高造诣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 企业家做主题演讲, 一方面总结近年来我国在自主创新理论与实践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同时对我国进一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各位院士、 国内外学者、 企业家主题发言汇总的基础上, 我们系统梳理了本次工程科技论坛的理论成果, 对我国自主创新建设提出了七条

25、专家建议。第一, 政府在创新选择、 创新资源配置、 自主创新路径等方面应发挥更加有效的导向作用。国际金融危机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沉重打击,又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在于缺乏由科技创新支撑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这场争夺科技制高点的战争中, 政府应该发挥更有效的创新引导作用。首先, 在创新的主战场上, 不仅仅是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 城市化也是自主创新的重大选择。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推动的快速城市化将为城市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未来的城市发展, 面临能源、 人口、 医疗、 污染、 生态保护等一系列问题, 在这些领域都需要

26、通过绿色和智慧科技来实现创新突破, 支撑中国的快速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有效结合了现实需求和科技研发, 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技术机会, 可以成为科技创新突破的着眼点和主战场。其次, 在政策引导下加大对重点产业和工程项目的科技研发投入, 调整利用外资的方向。应该抑制剩余资本的投机性, 通过政策杠杆一方面降低投机性资本的平均利润率, 另一方面提高资本对科技创新投入的平均利润率。建立产业创新基金, 建设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供给体系。在重大项目攻关方面, 采取需求牵引、 工程依托, 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化运作和社会分工的形式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进行开发。正确认识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 要从利用外

27、资弥补资本缺口转移到弥补技术缺口的需求上, 用市场去换一流技术甚至是核心技术。最后, 我国在自主创新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仍属于后发大国, 在今后的技术追赶过程中应多采用 “化解” 和“ 强攻” 的方式来攻克技术壁垒 。“化解” 即注重开放式合作创新, 通过鼓励支持海外技术并购、 与国外研发机构合作、 与跨国企业技术合作等形式, 攻克技术壁垒 。“强攻” 则需要提高国家科技研发能力, 发挥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优势, 取得技术创新突破。第二, 在体系设计、 功能定位、 协同机制等方面重构“政产学研” 。“政产学研” 这一体系内的各个功能单元联系紧密、 不可割裂, 但要明晰概念与定位, 从总体

28、考虑来统筹把握各功能单元的职能与作用机制。要发挥好“政产学研” 创新平台作用, 首先是要解决体制内问题。政、 产、 学、 研的一些体制落后, 不能适应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发展趋势, 一些体系设计不利于 “政产学研” 协同创新平台的作用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框架中, 政、 产、 学、 研应具有独立的功能组织体, 明确各自的定位。牢牢把握这一基本认识: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政府起到创新引导作用, 高校与研究机构是创新的积极参与者。在创新过程中, 政府发挥作用的手段是各类鼓励创新的政策和制度。通过政策框架和制度设计, 建立并促进中介组织的发展, 服务中小企业创新。在一些重大创新活动中, 政府应发挥组织者的

29、作用, 协调产、 学、 研各方的创新活动。高校和科研机构应从现实需求出发, 成为创新活动的知识源、技术源和人才源, 增加对创新的贡献度。技术创新最终要落实到经济效益上来。我国长期存在技术和经济两张皮的现象, 其原因主要是政、 产、 学、 研没有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导致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动力不足, 而高校和研究机构脱离现实需求的盲目研发或注重以论文为导向的研发没有很好的支撑技术创新活动。在解决好政、 产、 学、 研体制内问题后, 应充分发挥中介组织的协调作用, 进一步促进更多更高层次的自主创新。第三, 勇于推动科技体制的二次改革, 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对创新的贡献度。借鉴美国在基础研发和重

30、大技术攻关方面成功经验, 进一步提升我国基础研究能力和技术转移能力, 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对创新的贡献度。未来的大学改革, 要建设一批较高基础研究能力和高水平知识商业化能力的研创型大学( 即研究型兼创业型) 。以 “稳住一头、 放开一片” 为内容的第一次国家科技体制改革虽然减轻了科技系统的包袱, 但是从根本上破坏了国家的科技能力。中国现有的研究机构规模小, 重复建设、 与企业的功能趋同现象严重, 不仅没有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反而无谓地耗费了宝贵的科技资源。科技体制二次改革的核心是重建具有公共科技性质的研发机构, 按照产权明晰、 权责明确、 知识服务、 管理科学的现代研究所制度运营。公共科

31、技性质的研究机构是指, 以世界的学科前沿问题和国家经济社会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中心, 具有较强基础研究能力、 产业共性技术研究能力和工程技术研究能力的研究院所。从类型分, 可分为基础研究实验室、 产业技术研究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实验室。通过建立这些面向重大基础研究、 产业创新和复杂工程项目的公共科技性质的研究机构, 提升我国对经济发展有突破带动性的自主创新层面上的科技研发能力, 大大缩短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的周期, 加速我国自主创新的步伐。第四, 抓住物联网这一历史机遇, 推动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目前, 世界各国都在抓紧对物联网技术的研发应用, 在这场新的信息化浪潮中, 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

32、遇, 通过物联网催生并带动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 为国家自主创新建设作出贡献。物联网是由控制系统、 计算系统、通讯系统、 感知系统和数据海组成的技术系统, 包含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 可以涉及到家居、 建筑、 通讯、 医疗、 能源、 交通、 军事、 环境、 灾难防治等方方面面。这其中, 数据海是物联网的核心。其他四个系统获得的海量的真实可靠数据, 通过智能运算和分析, 将对我国经济运行提供非常有用的知识咨询和决策服务。数据海将涉及到全部第一、 二、 三产业中物与企业的运行数据, 存在一定的信息安全隐患。因此, 在发展物联网技术过程中, 政府应对信息安全作长

33、远布局, 将通讯网络和数据海掌握在公共机构手中, 以保证其安全、 可靠、 公正地为全局服务。从经济角度, 信息技术与第一、 二、 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会造成经济和社会新的巨大发展空间, 由此会激发宏大的创新活动, 产生广泛层次上的技术突破。应抓好物联网与第一、 二、 三产业的融合, 促进信息在其中的高效流通, 激发各行各业的创新活动,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社会发展角度, 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在经济运行中难免出现失灵的时候,重复建设、 盲目投资、 过度生产不能有效避免。物联网可以从全局的经济社会数据分析中, 提供理性、 精确、 有效和常态的咨询和决策服务。要抓好物联网提供多种微观数据的宏观化, 对

34、数据进行发掘、 梳理和整合, 为政府决策、 市场运行、科技创新提供知识服务。第五, 创新服务型制造业, 优化产业结构。传统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相融合, 可以增强产品的服务性功能, 提高产品附加值。时代发展和经济社会的现实需求, 都已经揭示了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业转型的必然趋势。我国制造业存在产品技术水平低、 产品设计能力差、 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不足、 区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 需要从以下几点创新服务型制造业,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政策方面。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作用, 通过建立新型工业园区, 推动形成外源性的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 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和领先

35、企业集中, 自发形成内源性产业集群。针对经济全球化中现代服务业要素流动加快的特点, 从金融、 税收、 法律等多方面营造支持服务业发展的软环境, 充分利用服务业市场开放带来的新机遇。鼓励大型制造企业将核心资源保留在企业内部, 而将非核心和冗余资源外包。面对下游企业从产品设备提供商转变为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必要时进行兼并重组, 进行优势资源整合, 发展和壮大核心产业。加强新型科技园区建设, 建立既专业化分工又相互促进的产业网络, 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在服务平台建设方面。着重建设区域创新服务平台和产业创新服务平台, 加快技术创新及其成果转化,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促进信息共享。加强产业间的创新合作,

36、建立设备资源共享平台, 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共享平台, 以及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在平台建设方面, 不仅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 还要强调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分工合作。在产业布局方面, 根据区域特点、 要素特征以及产业现状, 合理分布产业创新基地。鼓励企业间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进行广泛、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 建立既专业化分工又相互促进的产业网络体系, 促进建立由中小企业聚集形成的产业集群。在开发设计服务方面。珠三角等地区“山寨机” 企业遍地开花, 虽然山寨机存在着知识产权保护不足、 质量缺陷、 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但是, 山寨机产业的组织模式,却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在山寨机产业链上

37、, 有上千家设计公司, 专门进行贴近市场的设计, 从市场需求到成型产品进入市场所需要的时间大大缩短。应鼓励提供纯设计服务公司的发展, 进而推动装备制造业的效率及竞争力提升。首先, 在成熟度高的产业, 可以在生产组织方式上实现服务型制造。可以借鉴山寨机的生产组织方式, 形成高效分工的产业集群, 提高设计能力和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其次, 对于成熟度较低的产业, 生产过程比较复杂( 如汽车) ,且可能存在技术的垄断( 如精密仪器) , 比较难以实现这种生产模式, 但可以从提高企业之间信息的无缝连接以及改变交易模式来实现服务型制造。第六, 构建多层次多要素开放式区域创新体系。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

38、 存在创新的基础薄弱、 创新协同性不强、 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 需要通过优化知识网络结构、完善创新治理机制、 提升创新服务体系等手段构建开放协同的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应该从狭窄空间封闭式的“地方网络” 走向有更多不同类型结点、 更高开放度的“超本地网络” , 与区域内外的企业或知识型机构建立长期战略导向的网络关系。在区域产业集群中培育 2 3 家具有创新动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链式创新机制, 大力发展知识服务机构、 公共服务机构和代理机构。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国际合作, 支持企业与高校、 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联盟。消除或降低国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缺陷或失效, 探索适合我国

39、区域经济特点的治理模式, 保护创新者的积极性。完善集群关键技术、 共性技术的政府采购机制。从事前列项转向事后采购; 从政府面上补贴转向项目专项补贴。构建社团治理、 地方规制、 经济层级、 政府采购 “四位一体” 的区域创新管理机制。要在区域内积极引入外部知识服务机构( 超本地知识服务机构) 和创新参与者, 扶持辅助创新参与者发展, 提升创新服务体系。区域服务体系要拓展到超本地的知识服务机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 走出狭窄的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概念( 例如浙江省诸暨市的大唐袜业) 。超本地的知识服务机构嵌入, 拓展了区域创新网络的范围、 密度、 中介性和凝聚度, 提升了区域创新网络结点的协同性。超本地

40、创者和辅助创新者的参与完善了多层次开放型的创新网络, 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第七, 创新科技人才培养模式, 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科教兴国, 科技是兴国动力, 人才是兴国根本。面对新的技术创新需求、 市场结构、 经济形态, 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要与时俱进, 培养服务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优秀科技人才。面向产业技术创新, 以产业共性技术为学科基础, 培养“核心 + X” 的复合型科技人才。例如在促进物联网发展中,我们要 大 力 培 养“C3SD + X”的 综 合 型 创 新 人 才; 其 中“C3SD” 指计算系统、 控制系统、 通讯系统、 感知系统和数据海等五大核心技术, X 是指工、 农、 服、

41、军、 政等各领域。面向工程技术创新, 构建工程实践平台和教学平台, 提升科技人才的工程研发和设计能力。在政产学研创新平台中, 借助工程科技攻关项目, 积极提供工程实践机会, 在实际的工程研发参与中提升理论应用实际的能力和活学活用的能力, 并激发科研兴趣和明确研究目标。通过创造力课程设计和开设面向工程设计的特色专业, 开发科技人才的创造力, 提高工程设计能力。面向企业技术创新, 引导科技人才向企业汇聚, 充分发挥企业大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发达国家 RD 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政府 RD 机构中 RD 人员最少, 大学次之, 企业RD 人员最多。发达国家的企业拥有 RD 人员的比重显著高于科研院所和高校, 例如美国、 英国、 日本企业 RD 人员占全部 RD 人 员 的 比 重 分 别 为: 75. 4% 、 68. 5% 、 64. 8% 。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逐步提高企业研发人员的比重, 改变我国科技研发的人力资源与企业生产能力及经营能力相分离的状况, 大力充实企业的科技人员, 加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 以实现科技要素、 生产要素、 经营管理要素的直接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