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背景及家庭语言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313520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26 大小:20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民背景及家庭语言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移民背景及家庭语言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移民背景及家庭语言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移民背景及家庭语言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移民背景及家庭语言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移民背景及家庭语言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民背景及家庭语言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1 -移民背景及家庭語言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移民背景及家庭語言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 五個國家(地區)的比較五個國家(地區)的比較 94102506 賴姵云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四節、名詞釋義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移民的定義、類型與理論基礎 第二節、各國移民學生學習概況 第三節、移民學生身份及其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 第四節、家庭語言的使用及其與學業表現之相關研究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第一節、研究架構 第二節、研究對象 第三節、研究工具 第四節、資料處理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

2、 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運輸工具的發達,國與國之間的距離日漸縮短,再加上國際貿易的蓬勃發展,各國之間交流日趨頻繁,使得現今社會不再封閉,形成一種無國界的開放趨勢,人口的流動率也比過去高出許多。根據聯合國(United Nations, 2006)公布的數據,從 1960 年代至今,全球的移民人口從七千五百萬增至一億九千萬,占世界總人口數(約 65 億)的 3%。因此,在現今的社會中,移民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更可以說是一種全球化的表現,世界上幾乎每個國家均有外來移民,更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完全免於受到移民的影響。移民者所帶來的影響,不止是個人生活,也影響了整個社會

3、群體生活,包括國家安全、社會治安、族群和諧、人權保障、國民就業以及醫療衛生、社會福利、教育等面向。 移民,包括從外國移入的移民 (immigrant) 和從母國移出的移民 (emigrant) ,本研究所指的移民,僅指從外國移入之移民(immigrant) 。移民的原因眾多,除了經濟、社會因素外,也與政治、歷史、文化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移民的類型又大致可以分為勞工移民、高技術與商業移民、非法移民、難民、尋求政治庇護者、家庭移民或依親移民等類型(Castles, 2000) ,根據國際移民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I

4、OM)的報告指出,以已開發國家為例,多數的移民類型為家庭移民(包括依親移民) ,其次為工作移民(IOM, 2005) 。 各國政府面對逐年增加的移民人口,如何將之成功融入(integration)所移入的社會已日漸受決策者關心,若能成功地融合移民人口,不僅有助於確保移入國的社會凝聚力,移民人口更能為移入國(host country)帶來豐富的文化資產與經濟利益。 然而,這融入過程不管是對移民者本身或是接受移民的國家來說,都是一項相當重要的挑戰,尤其是隨著移民人口的增多,國際家庭應運而生,特別是有關- 3 -移民子女的適應問題,如何幫助這些移民子女(學生)適應新的社會環境,減少其在生活、學習方面

5、的不適應情況,愈來愈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因此,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就必須在這融入過程中扮演重要的核心角色。學校除了給予移民學生良好的學習環境、適當的補救教學(特別是有關語言方面的學習) 、公平的教育資源,以幫助他們適應新的生活環境外,學校更應在種族多元且異質的移民社會中秉持尊重多元文化的精神,將多種文化交流融合成一個新文化,抑或是朝向一個核心文化整合的方向發展,進而提供一套為人民所認同的規範與價值,減少因移民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以及文化衝突之產生。而這樣的工作,不但是重要的,更是相當複雜的。 究竟移民學生在面對新的環境,存在著哪些障礙?這些障礙是否會影響到學業的學習?學校是否能夠幫助他們減少這些障礙

6、進而適應新的社會環境?移民學生與本地學生的學業成就表現是否存有差異?這些都是本研究感興趣的地方。 國際間有的研究(Buchmann and Parrado, 2006; Skolverket, 2005)指出,移民學生與本地學生在學業表現上存在著顯著的差異。移民學生的學業成就表現普遍低於本地學生的表現,而兩者之間的差距會隨著國家的不同,而有不一樣的落差呈現(OECD, 2006) 。 此外 , 對多數的移民學生來說 , 他們必須學習不同於母語的另一種新語言 (第二語言) 。新語言的學習將是幫助他們更快適應新社會的重要工具,特別是在課業的學習方面,愈能精通新語言的移民學生,對學校課程的吸收與瞭解

7、就愈能駕輕就熟。新語言的學習,除了在學校藉由與師長和同儕的互動中學習,移民學生若也能在家中與家人使用新語言溝通,將有助於對新語言的熟悉與精通。因此,在家經常所使用的語言,也是影響學生學習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Schmid (2001)指出,在家所使用的語言若不同於學校所使用的語言,可能造成新語言的能力不足,導致學習受限以及學業成就低下等不利的影響。 然而,移民學生的學習表現是否必然會差於本地學生?在家所使用的語言若非移入國的官方語言是否成為造成移民學生學習失敗的必然因素?國際間是否- 4 -存有反例呢?如果有,那麼造成此種結果的可能因素又為何?這些都是本研究欲更深入探討的地方。 由國際教育成就調

8、查委員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簡稱 IEA) 辦理的 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成就趨勢調查(Trends in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 2003,簡稱 TIMSS 2003) ,是全球一項大型的學生學習成就之比較研究。TIMSS 2003 學生問卷提供了各國移民學生的背景資料,並從測驗結果得以檢測其學習成就表現之機會,因此,本研究擬以TIMSS 2003 的資料庫作為分析基礎,藉此瞭解各國移民學生在數學科和自然科學的表現,並檢驗具移民背景的學

9、生及其家庭語言是否會影響學習表現。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的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有下列幾點: 一、探討不同背景學生(移民學生、本地學生與第三類學生)及其學業成就之關係。 二、分析移民學生的家庭語言對其學業成就的影響。 三、分析美國、澳洲、紐西蘭、香港和新加坡等五個國家(地區)之八年級移民學生評量結果。 四、比較上述各國移民學生與本地學生之學業成就表現之差距。並試著探討造成各國差距大小不一之可能因素。 為達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待答問題呈列如下: 一、移民學生、本地學生與第三類學生在 TIMSS 2003 數學科及自然科學的學業成就表現上是否有所差異?何者表現較佳? 二、在家所

10、使用的語言,是否成為影響移民學生在學業成就表現上的重要因素? 三、從比較的觀點來看,哪些國家的移民學生表現較佳?哪些國家的移民學生表現不佳?造成此現象的可能因素為何? - 5 -四、藉由比較上述五國(地區)移民學生和本地學生在 TIMSS 2003 所表現出的學業成就差距,說明哪些國家的差距較小?哪些國家的差距甚大?並分析造成各國此差距大小的可能因素為何? 第三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為明確說明本研究的過程與結果,茲將本研究的範圍陳述如下: (一)本研究比較的國家為美國、澳洲、紐西蘭、香港和新加坡等共五國 (地區) 。 (二)以上述五個國家(地區)所抽測的八年級(國中二年級)學生為研

11、究對象。 (三)本研究僅針對 TIMSS 2003 所設計之學生問卷內容來進行分析研究。 二、研究限制 基於上述研究範圍與研究工具,本研究尚有其限制,茲說明如下: (一)本研究結果僅適合推論至美國、澳洲、紐西蘭、香港和新加坡等五個國家(地區) ,不宜推論至其他國家。 (二)本研究結果的推論對象為八年級(國中二年級)學生,不宜推論至其他年級之學生。 (三)本研究所採取的學生學業成就表現僅限於數學科和自然科學的測驗成績,不宜推論至其他學科測驗成績。 (四)由於 TIMSS 2003 學生問卷中,沒有問及移民學生來自何國或其種族為何,因此將無法判定第一代移民與第二代移民的差異是否由來自不同國家或種族

12、的因素所造成。 (五)由於 TIMSS 2003 學生問卷中,關於家庭語言部分只問及學生在家說國語(測驗語言)的頻率,無法得知在家不常使用國語(測驗語言)- 6 -的學生,其主要家庭語言為何。因此將無法判定除了國語 (測驗語言)之外,說何種語言的學生其學業成就表現較理想。 第四節、名詞釋義 一、移民學生(immigrant students) 本研究所指稱的移民學生 ,分為兩類: (一)第一代移民學生:學生及其父母皆為國外出生者。 (二)第二代移民學生:學生出生於本地,而其父母二人均為國外出生者。 二、本地學生(native students) 本研究所指的本地學生,分為兩類: (一)學生出生

13、於本地,父母皆為本地出生者。 (二)學生出生於國外,父母皆為本地出生者。 三、第三類學生 (一)學生出生於國外,父母其中一人為本地出生者。 (二)學生出生於本地,父母其中一人為本地出生者。 四、學生學業成就 一般所指的學業成就多為學校內的學期考試成績,本研究所指之學業成就為學生在TIMSS 2003中所測得的數學科以及自然科學成績。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移民的定義、分類與理論基礎 壹、 移民的定義與類型 一、 移民的定義 移民一詞,並無一個明確的定義,在什麼情況之下,一個人應該被認為是移民人口或非移民人口,並沒有一致的看法。研究者常因研究目的或遷就研究資料的性質而對移民有不同的

14、界定。僅就各學者對移民的定義,簡述如下: 表 2-1-1 移民之定義 學者(年代) 移民之定義 Tribalat(1991)1法國人口學家 Tribalat 將移民定義為:出生在國外,不具備目前居住地國籍的一群人。 United Nations 移民係指在其出生國或國籍所在國以外的國家居住超過十二個月的人。 John R. Weeks2 移民係指一國人民因受本國推動力之影響或他國有利條件之吸引,經由個人評價後,計畫在他國久居,而移居至他國的國際人口。 Birnley Thomas3(1959) 移民乃指個人或家庭從一個國家移到另一個國家。 Henry S. Shryock4 (1978) 所謂

15、的移民係指在特定的行政區或統計區域間居住地點有較永久性的改變。 1 引自:王玉環(2004) :法國的移民與其認同問題之研究法國的移民與其認同問題之研究。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 出版。 2 引自:John R. Weeks 著,涂肇慶 譯(1990)。人口學觀與研究課題導論人口學觀與研究課題導論。台:桂冠。 3 引自:廖正宏(1985) 。人口遷移人口遷移。台市:三民書局。 4 引自:廖正宏(1985) 。人口遷移人口遷移。台市:三民書局。 - 8 -本研究所認定的移民乃綜合 Birnley Thomas 和 Henry S. Shryock 兩位學者的看法,將之界定為個人或家庭從一個

16、國家移到另一個國家,且在特定的行政區或統計區域間居住地點有較永久性的改變。 二、移民的類型 移民的分類有多種主張,包括依自願性與否和遷移原因等方式作區分,略述於下: (一)以自願性與否作區分(陳婉琪,2005) 1. 自願性移民(Voluntary immigrant) :自願性移民通常是為追求更好的生活條件(大部份是追求較佳的經濟條件,也有部份是基於政治或宗教等因素) ,自原國家移入僑居國家。因此,自願性移民這類族群抱持著主動追求更佳發展機會的樂觀心態,且深信新環境提供了更好的機會的樂觀心態,使得這類移民者對於學校教育體系抱持著相當的信心相信教育可成為改善處境、階級晉升的重要階梯,教育是對子女最佳的投資。 2. 非自願性移民(Involuntary immigrant) :係指一群被以強迫的方式,自原來生存的國家遷移到另一個國家的一群人。非自願屬性,使得他們自始便被發派至社會中最低賤的位置,長期以來被拒於主流優勢族群的社會與文化之外。因此,非自願性移民發展出反抗主流社會文化的心態;對於主流價值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