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会计计量讨论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271493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形资产会计计量讨论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无形资产会计计量讨论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无形资产会计计量讨论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无形资产会计计量讨论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无形资产会计计量讨论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形资产会计计量讨论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形资产会计计量讨论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毕业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形资产会计计量讨论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无形资产会计计量讨论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目录目录写作提纲.(3)内容摘要.(5)关键词.(5)正文.(5)一、绪论.(5)二、本论.(5)(一)无形资产的定义 .(5)(二)无形资产的计量 .(6)(三)现行无形资产计量存在的问题.(7)(四)准确计量我国无形资产的对策.(9)三、结论.(11)参考文献.(11)无形资产会计计量讨论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无形资产会计计量讨论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写作提纲写作提纲一、 绪论会计实务侧重于对有形资产的计量,但在知识经济时代,无形资产的范围和项目日见增多,无疑,对无形资产的计量也就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我国无形资产计量的计量

2、、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讨论,二、 本论(一)无形资产的基本定义(二)无形资产的计量1、初始计量2、后续计量(三)现行无形资产存在的问题1、无形资产确认项目范围过窄2、无形资产价值的计量缺乏合理性3、无形资产的计量过于注重货币实物性(四)准确计量我国无形资产的对策1、扩大确认范围2、逐步建立公允价值计价的环境3、对研发费用资本化的建议4、提高对新出现的无形资产的辨析度和确认力度三、结论随着无形资产的日渐增多,无形资产的计量也就更加重要,我们应该逐渐认识到会计计量无形资产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的对策,以便更好的计量。无形资产会计计量讨论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无形资产会计计量讨论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吴燕华

3、【内容摘要内容摘要】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无形资产出现在我们面前,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企业的一项重要的资产,在企业中已是必不可少的。但无形资产因为其是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因此在进行无形资产的会计计量时必然给我们提出了一些难题。为了使无形资产能够得到最准确的计量,最好的反映它的真实价值,必然要有一些准则或者要求来规范无形资产的计量。【关键词关键词】无形资产 初始计量 后续计量 问题 对策 知识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企业拥有的无形资产占全部资产的比重越来越大。在美国有些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的比重在资产总额中甚

4、至位居首位。会计理论与实务侧重于对有形资产的计量,而对无形资产的计量虽有所考虑但其范围却很狭窄。现代经济学确认的无形资产有 20 多项,而会计学确认的却很少,真正列入会计报表的更少。在知识经济时代,这样的会计信息显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且可能误导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一、一、无形资产的定义无形资产的定义企业会计准则第 6 号无形资产(2006)中第三条规定: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同时规定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符合无形资产定义中的可辨认性标准:(一)能够从企业中分离或者划分出来,并能单独或者与相关合同、资产或负债一起,用于出售、转移、

5、授予许可、租赁或者交换。(二)源自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无论这些权利是否可以从企业或其他权利和义务中转移或者分离。另外第四条还规定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二、二、无形资产的计量无形资产的计量1、初始计量无形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其成本包括自满足无形资产确认条件后至达到预定用途前所发生的支出总额,但是对于以前期间已经费用化的支出不再调整。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 无形资产在确认无形资产的基础上,提出了计量的具体要求。自创开发的无形资产计价,“应按依法申请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

6、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对于购入的无形资产,应以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入账价值。接受投资的无形资产,应以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入账价值。但企业为首次发行股票而接受投资者投入的无形资产,应以该无形资产在投资方的账面价值作为入账价值。2、后续计量无形资产初始确认和计量后,在其后使用该项无形资产期间内应以成本减去累计摊销额和累计减值损失后的余额计量。需要强调的是,确定无形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的累计摊销额,基础是估计其使用寿命,只有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才需要在估计的使用寿命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每年进行减值测试。无

7、形资产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如为有限的,应当估计该使用寿命的年限或者构成使用寿命的产量等类似计量单位数量;无法预见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期限的,应当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根据可获得的情况判断,有确凿证据表明无法合理估计其使用寿命的无形资产,才能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企业不得随意判断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按照无形资产准则规定,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在持有期间内不需要摊销,如果期末重新复核后仍为不确定的,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8 号资产减值的规定,需要计提减值准备的,相应计提有关

8、的减值准备。账务处理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三、现行无形资产计量存在的问题三、现行无形资产计量存在的问题1、无形资产确认项目范围过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将越来越高,知识成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以知识为基础的无形资产将日益成为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与市场价值的主要动力。在高新技术企业,衡量企业价值的主要标志不再是物质资源的多少,而是无形资产的多少。比如美国微软公司,其账面价值远不及通用汽车公司一家的账面价值,但其产值和利润却超过了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总和。同样,我国也有类似的高科技企业,例如网易公司。 新会计准则规定予以确认的无形资

9、产只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等。新准则规定,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资产项目,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第一,该资产符合无形资产的定义,即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第二,与该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第三,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可见,按新准则的规定,无形资产应当是具有可辨认性特征的资产,对于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是不具有可辨认性的,由于新准则不应将其确认为无形资产,会使得这类企业价值不能得到全面反映。除此之外,在知识经济环境下,还有很多新兴的无形资产,如 ISO 质量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

10、等。另外还有人力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对人力资源上的投入将会越来越多,如不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将导致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2、研究开发费用的计量问题如何确认和核算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是一个长期讨论的问题,1993 年实施的“两则” 、 “两制”中未提及研究与开发费用。在会计核算实践中,通常将研究与开发费用视同“技术开发费” ,全额进行费用化,并列入管理费用。 无形资产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有关项目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帐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资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

11、用。该具体会计准则关于研究开发费的这一规定,是对其核算作出了规范。但从准则的具体条款来分析,无论研究开发成功与否,其依法申请取得前所发生的支出全部作为费用化处理。这种做法与原实践中的做法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如果研究开发成功,予以资本化的也只是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资等,这笔支出相对于大多数研究开发项目在研究开发过程中所花费的资金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因此,这种处理也有不尽合理的之处:(1)不符合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划分原则。研究开发资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往往投入金额较大,投入的时间不一致。如果研究开发成功,企业将在以后各年度内直接受益。此时,研究开发费应届于资本性支出。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仍将研究开发期间发生的各项支出全部列作费用处理,显然违背了会计基本准则的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划分原则。(2)不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经营业绩。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关系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大小,研究开发资的多少是预测企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把研究开发苗全部费用化处理,作为利润的减项列入当期经营成本,那么,这笔开支的收益可能要等若干年以后才能反映出来,这就为正确认定企业的盈利带来了问题。假如某企业实力不是很强,总经理的任期也难以预知,这时,为了保证近期的净资产收益率,以追求短期帐面高额利润,企业就有可能作出少投人或不投入研究开发荣的决策,企业的发展就会受到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