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新区高2015届高三上期10月月考试题物理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7214431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1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市高新区高2015届高三上期10月月考试题物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成都市高新区高2015届高三上期10月月考试题物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成都市高新区高2015届高三上期10月月考试题物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成都市高新区高2015届高三上期10月月考试题物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成都市高新区高2015届高三上期10月月考试题物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市高新区高2015届高三上期10月月考试题物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高新区高2015届高三上期10月月考试题物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6 页 成都高新区高成都高新区高 2015 届高三上期届高三上期 10 月统一检测月统一检测 物 理 试 题 物 理 试 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 I 卷 选择题(42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 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8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 1科学家们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正确的是( )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理想模型法 B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

2、,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 C 伽利略认为自由落体运动就是物体在倾角为 90的斜面上的运动, 再根据铜球在斜面上的运动规律得出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这是采用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 D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采用了假设法 2 小船在静水中速度为 4m/s, 它在一条流速为 3 m/s , 河宽为 160m 的河中渡河, 则 ( ) A. 小船不可能到达正对岸 B若小船在 40s 时间渡河,则船到对岸时被冲下 160m C若水流速度增大,所需最短时间增大 D小船渡河时间可能为 50s 3如图所示

3、,水平细线 NP 与斜向细线 OP 把质量为 m 的小球维持在位置 P,OP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这时斜向细线中的张力为 TP,作用于小球的合力为 FP;若剪断 NP,当小球摆到位置 Q时,OQ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为,斜向细线中的张力为 TQ,作用于小球的合力为 FQ,则( ) AQPQPFFTT=, BQPQPFFTT=, CQPQPFFTT=, 4如图所示,将质量为 m 的滑块放在倾角为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tan,滑块将下滑 第 2 页 共 6 页 B给滑块沿斜面

4、向下的初速度,如果tan B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跳伞队员所受的阻力越来越小 C若第一个跳伞队员跳下后,经过时间 t1,第二个跳伞队员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越来越大 D若第一个跳伞队员跳下后,经过时间 t1,第二个跳伞队员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越来越小 6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半径为 R,地面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造卫星的最小周期为gR B卫星在距离地面高度 R 处的绕行速度为Rg21C卫星在距地面高度 R 处的加速度为4gD地球同步卫星的速度比近地卫星速度小,所以发射同步卫星所需的能量较小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选全 4 分,漏选 2

5、分,不选或错选 0 分) 7如图甲所示,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放置一小物体(物体与弹簧不连接),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开始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拉力 F 与物体位移 x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g=10m/s2),则下列结论正确正确的是( ) A.物体与弹簧分离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 7.5 m/s2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5 N/m D.物体的质量为 2 kg 第 3 页 共 6 页 8质量为 m 的物体沿着半径为 R 的半球形金属球壳滑到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v,如图所示, 若物体与球壳之间的摩擦因数为, 关于物体在

6、最低点时, 下列错误错误的是 () A向心加速度为Rv2B向心力为)(2Rvgm+ C对球壳的压力为Rvmmg2 + D受到的摩擦力为)(2Rvgm+ 9如图所示,轻质不可伸长的细绳,绕过光滑定滑轮 C,与质量为 m 的物体 A 连接, A 放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绳的另一端和套在固定竖直杆上的物体 B 连接。现 BC 连线恰沿水平方向,从当前位置开始 B 以速度v0匀速下滑。设绳子的张力为 T,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正确的是( ) A物体 A 做加速运动 B物体 A 做匀速运动 CT 可能小于sinmg DT 等于sinmg 10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相同斜面紧靠在一起,固定在水

7、平面上,如图所示。它们的竖直边长都是底边长的一半现有三个小球从左边斜面的顶点以不同的初速度向右平抛,最后落在斜面上,其落点分别是 a、b、c。如图,a 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最低,c 点距地面最高。下列判断正确正确的是( ) A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 a 点的小球飞行时间最短 B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 a 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大 C图中三小球比较,落在 a 点的小球飞行过程速度变化最快 D无论小球抛出时初速度多大,落到两个斜面上的瞬时速度都不可能与斜面垂直 11如图所示,甲图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M 的物体,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 m 的物体相连,由静止释放,乙图为同一物体 M 在光滑水平面上

8、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竖直向下受到拉力 F 的作用,拉力 F 的大小与 m 的重力相等, 由静止释放, 开始时 M 距桌边的距离相等, 则 ( ) A甲、乙两图中 M 的加速度相等均为MmgB甲、乙两图中绳子受到的拉力相等 C甲图中 M 到达桌边用的时间较长,速度较小 D甲图中 M 的加速度为以mMmgam+=,乙图中 m 的加速度为Mmgam= CBAv0第 4 页 共 6 页 12.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同时受到在同一直线上的力 F1、F2作用,F1、F2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图乙中的运动图像与此相符的可能是( ) 甲 乙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分值 58 分) 三、实验题( 每

9、空 2 分 共 16) 13某学生为了测量人骑自行车行驶过程中的阻力系数 k(人骑车所受阻力 f 与总重力mg 的比值) ,他依次进行了以下操作: A找一段平直路面,并在路面上画一道起点线; B用较快的初速度骑车驶过起点线,并同时从车架上放下一团橡皮泥; C自行车驶过点线后就停止蹬车,让其靠惯性沿直线行驶,记下自行车停下的位置; D 用卷尺量出起点线到橡皮泥的距离 s、 起点线到终点的距离 L 及车架离地的高度 h。 根据上述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自行车驶过起点线时的速度大小为 ; (2)自行车在行驶中的阻力系数 k (要求用测量得到的物理量表示) 。 14关于“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回

10、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切线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D.将球经过不同高度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2)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0 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取为坐标原点,平抛的轨迹如上图所示,根据轨迹的坐标求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 V0= m/s,小球经过 A 点时的速度VA=_m/s(g=10m/s2) 15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测力计固定在一合适的木块上,桌面的

11、右边缘固定一个光滑的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 P、Q,并测出间距 d,开始时将木块置于 PA B 第 5 页 共 6 页 处,现缓慢向水瓶中加水,直到木块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0,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块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然后释放木块,并用秒表记下木块从 P 运动到 Q 的时间 t。 (1)木块的加速度可以用 d、t 表示为 a ; (2)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 a 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的关系。如图所示的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 ) (3)用加

12、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 ) A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可以更方便地获取更多组实验数据 C可以更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神 四、解答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42 分。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 16如图,水平细杆上套一质量为 0.54kg 的小环 A,用轻绳将质量为 0.5kg 的小球 B 与 A 相连.B 受到始终与水平成53角的风力作用,与 A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此时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37,运动过程中 B 球始终在水平细杆

13、的下方,求: (取 g10m/s2,sin370.6,cos370.8) (1)B 对绳子的拉力; (2)B 受到的风力大小. (3)A 与杆间的动摩擦因数. A B ) 37 第 6 页 共 6 页 ms/)/(1hkmv25072图乙X/17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刹车反应时间(即图甲中“反应过程”所用时间)st4 . 00=,但饮酒会导致反应时间延长,在某次试验中,志愿者少量饮酒后驾车以hkmv/720=的速度在试验场的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行驶距离 L39m。减速过程中汽车位移 x 与速度 v 的关系曲线如图乙所示,此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g=10

14、m/s2。求: (1)减速过程汽车加速度的大小及所用时间; (2)饮酒使志愿者的反应时间比一般人增加了多少? (3)减速过程汽车对志愿者作用力的大小与志愿者重力大小的比值(用根号表示)。 18如图所示,地面和半圆轨道面均光滑,质量 M1kg,长 L4m 的小车放在地面上,其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 s3m,小车上表面与半圆轨道最低点 P 的切线相平。 现有一质量 m2kg 的滑块(不计大小)以 v06m/s的初速度滑上小车左端,带动小车向右运动,小车与墙壁碰撞时即被粘在墙壁上。已知滑块与小车表面的滑动摩擦因数2 . 0=,g 取 10m/s2,求: (1)求小车与墙壁碰撞时的速度; (2)滑块滑到

15、P 点的速度。 (3)若滑块在半圆轨道上滑动的过程中不脱离轨道,求半圆轨道的半径 R 的取值范围。 第 7 页 共 6 页 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 A B ) 37 成都高新区高成都高新区高 2015 届高三上期届高三上期 10 月统一检测月统一检测 物 理 答 题 卷 物 理 答 题 卷 第 II 卷 非选择题( 58 分) 三、实验题(16 分) 13 (4 分) (1)_ (2)_ 14 ( 6 分) (1)_ (2)_ _ 15 ( 6 分) (1)_ (2)_ (3)_ 四、解答题(42 分) 16 (12 分) 第 8 页 共 6 页 17 (12 分) 18 (18 分) 第 9 页 共 6 页 物理 10 月月考参考答案 一、二、选择题 题 号 1 2 3 4 5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