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现代化_教育改革的历史趋势_袁振国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7196075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走向现代化_教育改革的历史趋势_袁振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走向现代化_教育改革的历史趋势_袁振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走向现代化_教育改革的历史趋势_袁振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走向现代化_教育改革的历史趋势_袁振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走向现代化_教育改革的历史趋势_袁振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向现代化_教育改革的历史趋势_袁振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走向现代化_教育改革的历史趋势_袁振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 海教育科研? ? ? !总? ?教育论坛?走向现代化 教育改革的历史趋势袁振国?华东师范大学教科听?重?科学方法是科学进步的原动力,它既包括依据可验证的系统的方法去解决一种问题的程序,也包括突破原有 知识体系?不断创新的革新精神,即科学思维方法。? 制度化。系指政府或其他机构的一作,都有 法令规章或标准可循?活动按一定的程序进行因此,公平、客观、合理? ?年以后,我们又一次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基础在教育,这已经普遍 印刻在人们的头脑中。教育本身的现代化,改革与现代化教育不相容的方而?在今天显得格外的重要和迫切,这差不多已是世界各国教育家的共识。一、现代化 的含义

2、在现代化 的研究 中一种被广泛引用的关于现代化的概念,是利维的定义?“一 个或多或少现代化了的社会应该达到这样一个程度?它的成员能够利用无生命的动力源泉并且 ?或者?利用工具来成倍地增加他们的努力所产生的效果,”?这基本上是“业化”的同义语。罗兹 曼对现代化的定义宽广一些他认为现代化的特质应该 包括?国际依存的加 强,非农业生产尤其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相对增长,出生率和死亡率由高向低的转变,持续的经济增长,更加公平的收人分配,各种组织和技能的增生及专 门化,科学 化制度,政治参与 大众化,以及各级水平上的教育扩展?。?年代后期以来,与把现代化的进程着眼于工 业化相对,不少学者把现代化理解为或者强

3、调了整个社会生活 的全面变化。美国的著名政治学 家享廷顿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包含了人类思想和行为各个领域变化的多方面进程,他特别强调并研究了制度 变化在现代化进程 中的意义。现在对现代化含义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对现代化 特征 的研究,一种是对现代化层次?结构?的研究。关于现代化特征的研究表 明,越 是显示下列特征的国家,越 能体现现代化的程度? 工业化。工业 化是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现代化的原动力,它急剧地改变了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和人与人的关系,工业化是狭义的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的代名词。?科学化。包括科学 知识、科学态度和科 学方法。科学知识是现代化工业的理论基础,现代技术是科学

4、知识的转化?科学态度则是对事实、对规律的尊的法制体系的建立,是具备现代化国家的条件之 一。? 理性化个人、集体和国家在处理关 系到利害得失 的事情时,能够避免感情 冲动,以冷静的头脑、安静的心情、理智的判断来处理事务。国民理性化的程度越高,国家现代化的程度也就越高。? 民主化。民主化包括各级 政 府?作的开放性,人民 的参与性,教育、就业等 机会的平等性,人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由的思想和意见,而不论其背景如何?地位高低、收人多少?在人格卜是平等的。在政府的权力结构中,应该由各种出身的人组成,政府在行使权力时?应以人 民的意志为最高准则。?专门化。社会组织的高度分化,分工细密、职业专精。企业、学校

5、、机关、社团、警察等的职能专 门化,各司其职。传统社会宗教或社团可以包揽夭下事并且具有百事都管的功能在 现代社 会再也行不通了。?效能化。狭义的效能化,是指以最少的投人获得最大的产 出,而作为现代化特征 的效能化 含义更为广泛,它还包括手段 与日的一致 性,包括人的身心的满足与各组织?团体?对社会的贡献。对个人来说,效能化则是指普遍的成就取向,通过个人的奋斗和不 断自我更新?包括必要的竞 争? 不断提 高和跃进。重成就取 向的一个必然结果是重视知识、尊重人才。不学无术、因循守?月、懒惰是 效能化的障碍? 社会流动化。社会流动有两种形式一种 是“赞助式”流动,一种是 竞争式”流动。赞助式流动是社

6、会根据某种偏见“传递身份”,贵族子弟永远在社会上占有特殊的地位?竞争式流动是根据效 能取向,各人凭才能、努力捕捉机遇、流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种流动性在横向和纵 向卜都是双向的,即在社会集团关系上是开放的、自由的,在社会等级层方面是可以升降的。? 世俗化? ?让俗化首先是从神学的控制下摆脱出来,社会生活,人们的精神生活不受神或被神化了观念 支配?其次,世俗化是与人文化和功利性 相联系。个人的享受、个人的价值被认 为有充分的合理性和不可剥夺的权利?实用、获利是一种被肯定的价值观和社会的基本思维方法。第三,尊重知识、尊重理性,但反对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从层次 ?结构?的角度分析,现代化的进程可以分为

7、三个层 次,即物质层、制度层、观念行为层。现代化的物质层是现代化的表层,包括现代国家的工业建设,工业技术及其成果。举凡工厂、铁路、汽车、飞机、电视、冰箱、建筑、服饰、电话等等,都是物 质现代化的体现。追求现代化的国家最初往往总是先从引进现代化象征的物质开始,包括进口机器设备及生产流水线。但物质的现代化最多只能称为浅表的现代化。像依靠出口资源而致富的国家尽管在物质生活方面可能超过了某些发达国家,但人们并不把它们看成是真正的现代化国家,因为它们的制度、人们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前现代化的水平上。现代化的制 度层是现代化的中间层。所谓现代化的制度包括为了维持现代工业及现代商业的运转所必须具备的现代国家的

8、行政组织、企业管理、法律制度、金融机构、教育制度等。追求现代化的国家很快就发现,没有现代制度的保证,单纯追求物质现代化的努力是 不会成功的。现代化的观念层是现代化的深层。真正的现代化不仅要具备现代工商业及其相应的制度,更重要的是具有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这一点被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克尔斯最充分地证明了。?一? ? !年,英克尔斯受哈佛 大学的资助,组成了一个哈佛一斯坦福项目研究组,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个国家中访问了? ? ? ?人,进行了一次规模庞大 的关于人的现代化的调查。他们的研究结论是?所谓“现代化的”,不应该被理解成是一种经济制度或政治制度的形式,而是一种精神现象或一种心

9、理状态,现代化的过程被看做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思想的改变过程。无论一个国家引人了多么现代化的经济制度和管理方法,也无论这个国家如何仿效现代的政治和行政管理,如果执行这些制度并使之付诸实施的那些个人,没有从心理、思想和行动方 式上实现 由传统人到 现代人的转变,真正能顺应和推动现代经济制度与政治管理的健全发展,那么,这个国家的现代化只是枉有虚名。现代化的观 念、行为是现代化的关键和内核,同时又是最难以形成的。当从纵 向来 考察现代化的物质、制度、观念行为的关系时,它们是递进关系?当从横向来考察时,则是一个同相?同心圆?关系。而人的现代化,人的观念行为的现代化,是 不可能 引进和不可能简单模仿

10、的。造就现代人 的最 主要的途径有两条?进人工业活动和接受教育。二、教育在现 代化 中的作用英克尔斯等 人的研究表 明,现代化的挑 战把人分成两种,一种是停滞在原有 的水 平上,不思变革,缺乏 自信,这种人被称为“传统人”?另一种则是告别了过去,不断追求新的变化,自信通 过自己的 努力,可以改变环境和改善 个人的处境。前者是现代化的阻力,后者则是现代化的关键。英克尔斯认为,现代人的心理素质体现在 ? ?个方面?现代人准备和乐于接受他未经历过 的新的生活经验、新 的思想观念,新的行 为方式?准备接受社 会的改革和变化?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看法?注意现在和未来?守时

11、惜时?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对人和社会的能力充满信心,办事讲求效率? 工作和生活有 计划? 尊重知识,尽可能地获取知识?可依赖性和信任感,对自已承担的责任负责?重视专门技术,有愿意根据技术水平高低来领取不同报酬的心理基础? ?乐于让 自己和他的后代选择离开传统所尊敬的职业、对教育的 内容和传统智慧敢于挑战? ?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 ? 了解生产及过程。这 几 个 方面 可以归纳为?种最基本的品质,即?求变化,重知识,有 自信和开放性。现代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现代化生产又是以现代科学知识为基础的?现代化的工业 生产要求有固定 的工作时间和统一的纪律,有 明确的分工,有明确的责

12、任和权利?所以现代工业本身能够培养现代人的品质是不难理解的。但是,对个体来说,靠工业化本身来带动人的现代化是缓慢的,况且现代人与现代工业发展是 相辅相成的,工业化能带动现代化,工业化又要求有现代的人来推进。社会提出迅速、大批、超前地培养现代人的要求,教育的意义就在 这里。有研究表明,教育 水平与现代性有直接的关系。例如 在“受教育较少”的人中,具有现代性品质的人的平均比例是? ?,而在“受教育较多”的人中则 占?。这就十分有力地说明了教育对个人现代 性有直接的独立的贡献?。教育所以对现代性的培养有直接的贡献,是 由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形式、教育过程 中的各种关系决定的。现在我们就以英 克尔斯通过

13、大规模调查得出现代人的 ? ?种特性为对象,逐一分析教育对这些特性的培养可能产生的作用。教育活动本身是一个 流动上 升的过程,从小学一年级 到六年级,每年发生一次冲较大 的变化,接触新的人员和材料,也就是新的生活经验?从小学到 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以至更 高的学历变化,其新经验的丰富性、多样性自然更突 出,对个体的挑战也更 强烈。这种规律性的变化要求学生不断形成新的思想观念和行 为方式。总之,生活 经验本身的变 化是磨炼适应变化的心理素质的基础。对多数人来说,一生中恐怕没有比学校 生活的变化更频繁的了。对不接受教育?大部分是农 村儿童?的人来 说?他们面对的仅仅是日升月移、四季更换的自然变化,

14、单调、重复,不变的思想和行为完全可以应付这种变化。教育内容也不断使受教 育者加深着对变化规律的认识,自然 界物质运 动的形式从物理 变化到化学变化、生物变化,直至人类的思维运动?社会运动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运 动?特别是哲学对矛盾运 动规律的阐发,辩证法的原理,不仅使人们认识到变化的必然性,而且使人们渴望和追求变化,准备接受并推进社会的变革。自然界的运动是多 种多样的,社会的运动也是多种多样的,人们对这种运动 的认识更是多种多样的。教育正是传播这种 多样性的认识,使人们思路开阔、头脑开放,尊重并愿 意考虑各方面的不同意见、看法。不同的教师的不同观点和

15、行为方式,是形成这一品质的最感性的基础。而在 不接受教育的生 活环境中?往往是凭借祖祖辈辈积累 的生活经验行事,长者往往是权威,因为年纪越长,积累的经 验越丰富。经验往往使人们思维局限于狭窄的某些方面,并且排斥其它经验。生活经验?包括个体生产经验?的传递是过去积累下来的,仅仅是为当前服务的?而 仅仅传递与当前生活有关的经验的教育是很少的?正式 的教育都或多或少 地传递与未来生活有关的经验,教育的层次越高,面向未来的成份就越多。正式的教育都有明确的时间要求,它一般精确到以“分钟”为计时单位。这对于时间观念和习惯的养成是无庸怀疑的。而不需要教育基础 的生活和工作往往都是散漫和随便的,以“一袋烟”、

16、“一顿饭”、“一杯茶”等模糊概念作 为计时单位。守时惜时的观念自然是很淡薄的。培根在几百年前就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句话其所以反复 被人们引用,是因为它恰好反映了那个时代以后的特征,知识开始成为取得个人成效和社会成效最重要的手段,劳动力的增加和劳动力的延长逐渐降到 了次要地 位。接受教育,拥有了知识的人,当然最能领悟到知识延伸人的机体能力的无限可能性,自然会 增强自我信心和个人效能感。计划是与时间和效能密切相关的现代人特征。凡是在公众生活和个人生活中趋同于制定长期计划的人,被认为是具有现代人的品质。学习生活是一个既有长远计划又有短期计划的有周密安排的活动。从教育目标到 具体培养目标,到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直至课程衔接,这是客观的计划,在教育活动中,也要求并培养每个人准备、学习新知识、复习、练习、实践等等的时间和梢力分配。完全没有计划的学习是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的。反过来说,在教 育过程中,每个人必定会具 备必要的计划性。只有 掌握了知识的人才真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