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重炮“亚洲第一炮”神话破灭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170675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8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虎头重炮“亚洲第一炮”神话破灭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虎头重炮“亚洲第一炮”神话破灭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虎头重炮“亚洲第一炮”神话破灭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虎头重炮“亚洲第一炮”神话破灭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虎头重炮“亚洲第一炮”神话破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虎头重炮“亚洲第一炮”神话破灭(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虎头重炮 “ 亚洲第一炮 ” 神话破灭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张松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地 虎头要塞。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一战的纪念雕塑。日军41 厘米口径巨炮发射的长约一米的炮弹壳。黑龙江虎林镇境内有一座猛虎山,据说早年此地时有东北虎出没,故名。说是山, 远望不过是长满松柏的平地丘陵。猛虎山正对乌苏里江对岸的俄罗斯伊曼市一侧,本是顺势而下的一道缓坡,却突然“ 断崖式 ” 直陷而下15 米,霍然露出一个直径达30 余米的非天然巨坑!这巨坑四壁被人工凿打出的石块层层嵌入,几十年前,这深坑顶部还罩着一半球型顶盖,顶盖上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厚达4米。这深坑未清理前,散堆着各种错综复杂的仪表、铁轨、齿轮,

2、连坑内随处可见的螺丝都与众不同,螺丝帽像个超级型号的“ 大蘑菇 ” ,螺丝杆居然有小孩胳膊那么粗!据一个叫刚崎哲夫的日本老兵回忆,这巨坑是二战期间亚洲最大的巨炮阵地遗址,巨炮当年从遥远的日本国内被拆解开来,远渡重洋, 登陆后因体积庞大,须铺设专门铁轨方能运入阵地。这门已经消失的“ 巨炮 ” ,号称 “ 亚洲第一炮 ” ,曾被日本关东军自诩为镇军之魂,壮胆利器!日本人根深蒂固的 “ 巨炮情结 ”为何要造此耗资高昂的巨炮用于虎头要塞的一隅之地呢?这与日本人心中根深蒂固的“ 巨炮情结 ” 有关。1894 至 1895 年间爆发的中日甲午战争,黄海一战,清军旗舰镇远号、主力舰定远号的超强火力令获胜的日

3、本人心有余悸。这两艘铁甲舰虽被饱受攻击、弹痕累累,却坚挺不沉,而那些块小皮薄的日本快速舰,只要挨上镇远、定远号一炮,立马石沉大海!据说,当时日本国内,从官方到民间,都将“ 击败、捕获定远、镇远二舰” 视为目标, “ 巨舰大炮 ” 理论在日本军界被奉为战争的致胜圭臬。1904 至 1905 年的日俄战争,伤亡十万人马、破费数十亿资金才艰难惨胜的日军,追忆其所谓的 “ 辉煌战史 ” ,恐怕不是他们被俄军马克沁机枪疯狂扫射的狼哭鬼嚎,不是他们面对俄军坚固要塞死尸铺路的一筹莫展,不是他们靠刺刀白刃战血搏输赢的“ 武士道精神 ” 而是他们的280 毫米大炮!1904 年 12 月 15 日,日军就是凭这

4、门280 毫米大炮击毙了俄军在中国旅顺口要塞指挥的康特拉琴科, 这一炮, 不仅打掉了俄军的司令官,也打灭了俄军的最后自信。这一炮打过去,日军围攻长达一年之久的坚固要塞,便挂旗投降了。到了二战时期,已是天上飞机、 海上航母、地上坦克左右战局的新时代,但日本人还是念念不忘他们的超级大炮。连思维超前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都放不下过时的一战理论:将美国舰队引出来单挑,凭借日本战列舰的巨炮火力,予以聚歼!在地面战场上,与美苏斗法的接连失利,更加剧了日军“ 巨炮致胜 ” 的畸形思维。以诺门坎战役为例,苏军的火炮射程远、威力大,一上午就能在日军阵地上投放上万发炮弹,而势弱本小的日本关东军则遭苏

5、军苦苦压制,日军的火炮威力小、射程近、炮弹供给严重不足,被打得鼻青脸肿,却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重挫之后痛定思痛,日本人不仅未从军种构建、发展方向、 系统模式的战略高度检讨自身缺失,反而执拗认为, 战败的原因是自己的炮不够,炮不强, 要致胜先造炮, 多造炮造大炮, 尤其是那种超大口径的神话般的巨炮,一弹灭敌威,一炮镇敌魂,一本万利,一招鲜,吃遍天!1945 年日本战败后,关东军的大量武器装备留在中国东北,这其中就包括各式型号的重炮。有这样一种说法,称当时苏军将从日本关东军军火库收缴上来的一些要塞式96 重炮“ 借” 给了东北民主联军; 还有说法称东北民主联军缴获了日本关东军的21 门“ 加农 ”

6、 150 毫米重炮,组建了我军历史上的第一个机械化炮兵团,番号为“ 重炮第三团 ” 。要塞式 96 重炮也好,加农重炮也罢,是苏军“ 借” 的也好,我们自己“ 捡” 的也罢,有了这些当时最先进的重型火炮,东北民主联军如虎添翼,战斗力由此获得前所未有的大幅提升!“ 巨炮” 真的中看不中用吗?日本人的巨炮致胜理论已然过时,但不能说他们这种思路全无可取之处,至少在虎林区域与苏军夹江对峙的这块弹丸之地,日本人不惜成本建造的这门巨炮,确有用武之地。日本关东军通过间谍侦察,发现苏联境内重要的哈巴罗夫斯克 海参崴环形干线铁路是沿着中苏界河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铺设的,浅近纵深不超过15 公里,一旦爆发战事,日

7、本关东军只要在位于中国一侧的有利地形上安置炮台和重炮,凭借要塞炮封锁铁路,就等于卡死苏军的远东生命线,这样一来, 苏军部署在边境的重兵集团就得不到后方的及时供应,无法充分发挥战斗力,日军便可趁虚而入,其毒辣心计昭然若揭。那么,在这段漫长的边境线上,从哪里选择突破口呢?关东军将目光锁定了虎头。因为,虎头镇的位置恰好处在俄罗斯远东两大城市乌苏里斯克和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中间点上,日本人将其喻为苏联远东的“ 心脏部位 ” ,如在这里动手,便能令苏军的后勤大动脉瞬间瘫痪。对日本人的阴险谋算,对岸的苏军自然心知肚明,为避免自己的交通线、生命线处于日军炮火的直接打击下,于是将靠近虎林区域的乌苏里铁路改建,迂回

8、到伊曼市东部。如此调整后,虎头要塞布设的30 厘米口径榴弹炮的射程就够不到打击目标了,日本人的如意算盘势必落空。为此,关东军从国内运来一门口径为41 厘米的巨炮,以增强射程与火力。“ 虎头重炮 ” 为关东军壮胆这门巨炮1919 年开始设计, 1926 年 8 月由大阪炮兵工厂制造,该炮口径41 厘米,总重 348 吨,弹重 1 吨,初速 580 米/秒,最大射程20 公里,最初是作为扼守东京湾的岸防炮使用的,足见其重要。1941 年 10 月,日本决定将此炮装备虎头要塞。由神户极秘密地将其运到大连,1941年 12 月运至哈尔滨,分体后,1942 年 3 月运至虎头要塞阵地,1942 年 6

9、月开始建筑炮台,1943 年初装备完毕。在修筑虎头要塞时,日本关东军动用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劳工,只有此处巨炮阵地, 是虎头要塞中唯一没有使用中国劳工的,而由日本工兵秘密修建的一处炮兵阵地。该炮弹头直径41 厘米、长 1.2 米,最大装药量为1000 公斤,备有炮弹200 发,进入阵地后,炮口直对东南方苏联的军事目标。这门巨炮的任务是在对苏作战中破坏伊曼铁桥和拉佐给水塔,摧毁苏军的铁路运输设施和给水设施,对乌苏里铁路运输中枢予以毁灭性打击。为保证战时炮弹供给,关东军还特意为这门巨炮修筑了一个巨大的弹药库。驻守虎头的日本关东军将此炮吹嘘成“ 决战兵器 ” ,日本国内更是将此炮热捧为“ 亚洲第一炮 ”

10、 。“ 亚洲第一炮 ” 转眼成废铁关东军虽狂妄,未将此炮吹成“ 世界第一炮 ” ,还算有自知之明。当时的“ 世界第一炮 ” ,非纳粹德国的古斯塔夫巨炮莫属(也称“ 朵拉大炮 ” ) 。二战期间,面对苏联人大纵深堡垒遍布的本土防御,希特勒向德国工程师发布一道命令,要求他们设计出一种“ 可以穿透一米厚的钢、7 米厚的混凝土、 30 米深泥土的超级炮弹” 。德国弗里德里奇 克鲁普军火公司的武器专家们随即向希特勒呈献上了“ 古斯塔夫巨炮” -这是有史以来制造过的最大的大炮,包括运输车在内,它重达1344 吨,整门大炮有4 层楼高、20 英尺宽、 140 英尺长,口径达80 厘米,可以发射4.6 米长的

11、炮弹,射程达48 公里。 “ 古斯塔夫巨炮 ” 直径近 1 米宽的炮膛可以容纳两发炮弹,一发10584 磅重的高性能炸药弹和一发 16540 磅重的混凝土穿刺弹。兵工厂的设计师们光安装它就用了25 火车车皮的器材和2000 个劳动力,用了42 天的时间才安装完成。这种武器恐怕是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门火炮有1400 人服役,他们由一名资格非常高的军官指挥。操作 “ 古斯塔夫巨炮” 简直是后勤部门的梦魇,因为需要500 名士兵一起合作。 运输 “ 古斯塔夫巨炮 ” 也是个非常大的难题,运输过程中光保卫它就动用了大批防空炮和两个连的警卫队。炮击时,“ 古斯塔夫巨炮” 由一架飞机为它定位,炮弹

12、发射频率为15分钟一枚,即使这样,每天最多能发射14 枚炮弹。与古斯塔夫巨炮相比,关东军的虎头大炮简直是小巫见大巫。最令日本人难堪的是,德国的古斯塔夫巨炮虽然又笨又慢,但在战争中确实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在苏德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攻防战中,“ 古斯塔夫巨炮 ” 在距塞瓦斯托波尔25 公里的地方炮轰了13 天,随着一个一个的堡垒被“ 古斯塔夫巨炮 ” 击得粉碎, 坚固的塞瓦斯托波尔也被德军占领了。而日军的虎头大炮基本没起什么作用,仅发射了几发炮弹就遭到苏军的猛烈反击,很快被打坏拆毁,变为一堆废铁!据参战的苏军士兵回忆,当时苏军用直射炮轰击虎头大炮,将其打毁, 然后拆除运回国内作为废钢烂铁处理,这就是被日军自诩为“ 亚洲第一利器 ” 的虎头大炮可悲的命运。“ 不论侵略者装备了什么样先进的武器,由于他们发动的是不义战争,终究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这,就是历史规律!” 虎头要塞博物馆副馆长李红表示。在虎林之战中, 负隅顽抗的日本守军被苏军消灭殆尽,苏联红军也付出了重大伤亡。虎林之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一战,以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辉煌胜利,而名垂史册!来源:辽沈晚报13 版 摆渡辽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