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作业201241010418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156872 上传时间:2018-06-30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4.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作业201241010418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作业201241010418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作业201241010418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作业201241010418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作业201241010418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作业20124101041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作业201241010418(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分析姓名:刘宇姓名:刘宇 学号:学号:201241010418201241010418建筑师:贝聿铭建筑师:贝聿铭 设计师介绍: 贝聿铭是20世纪后期的美国建筑大 师,他于1917年生于中国广州, 1935年赴美留学,后来加入了美国 籍。最初,贝聿铭就读于麻省理工 学院土木工程系。学院院长威廉埃 默森发现了贝聿铭的建筑才能,鼓 励他转而学习建筑设计。贝聿铭遵 从师命,学业大时,又深造于哈佛 大学,于1946年获硕士学位,1948 年开始自己的建筑师生涯1、“建筑虽受科技的影响,但并非完全建 立在科学技术之上,它还需要其他的条件。”2、“空间与形式的关

2、系是建筑艺术和建筑 科学的本质。”因此,在他的任何设计中都不 会放松协调、纯化、升华这种关系的努力。 在设计时他对空间和形式常常都做多种探求 ,赋予它们既能适应其内容又不相互雷同的 建筑风貌。3、“建筑设计中有三点必须予以重视: 首先是建筑与其环境的结合;其次是空间与 形式的处理;第三是为使用者着想,解决好功能问题。正是这一点,前辈大师们是不 够重视的。”贝聿铭的设计思想设计背景设计背景早在1937年,国会就决定把位于国家美 术馆东边的一块梯形地块留作将来美术馆扩建之 用。 后人始终赞叹这项未雨绸缪的决定。美术馆的扩建计划从1968年开始,由威 廉梅隆之子保尔梅隆提供资金基地基地东馆位于一块3

3、.64公顷的梯形地段上,东望 国会大厦,南临林荫广场,北面斜靠宾夕法尼亚大道,西 隔 100余米正对西馆东翼。附近多是古典风格的重要 公共建筑。 西馆简介西馆简介与新馆最大的区别的是老馆的中 的空间是十分新古典式的,中间布置 一个巨大的圆型大厅,让人感觉有一 种罗马帝国神庙的缩影。特别是老馆 的穹顶以及一些天窗投射的自然光线 ,非常强烈的表达了古典式空间让人 的感受。建筑构思建筑构思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西北部面积较 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这部分作展览馆。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体。东南部是直 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用房。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

4、分 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 建筑又不失为一个整体与西馆相呼应的建筑构思:与西馆相呼应的建筑构思:1、为了与西馆协调,贝聿铭特地 找到了已废弃的石矿,重新生产出相同 颜色的桃红墙面石,使东西两馆色调一 致。又与东馆的建筑风格贴近,使整个 美术馆更加名符其实。2、因为东馆是整个美术馆的一部 分,所以它的大门必须面向1941年 3、东西两馆之间,贝聿铭别出心 裁地设计出一个7000平方米的小广场, 全部用鹅卵石铺砌成,仿佛圆形向心状“ 石地毯”。 建筑与环境的处理手法建筑与环境的处理手法1、在地形条件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建筑空间固 然要受到多方面的限制和约束。在

5、华盛顿中心的绿地上 ,贝聿铭解决了三角地皮和中轴线之间的矛盾,选择三 角形作为模数揭示用地的特性,带来了崭新的建筑空间 形式。2、贝聿铭用一条对角线把梯形分成两个三角 形。西北部面积较大,是等腰三角形,底边朝西馆,以 这部分作展览馆。3、三个角上突起断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 体。东南部是直角三角形,为研究中心和行政管理机构 用房。对角线上筑实墙,两部分只在第四层相通。这种 划分使两大部分在体形上有明显的区别,但整个建筑又 不失为一个整体。建筑亮点建筑亮点 采光采光让光线来做设计 中庭 24米高的中央大厅,大厅四周有25个天窗,是用60平 方米的三棱锥体钢管骨架玻璃组成,每当风和日丽, 明媚的阳

6、光就从那里倾泻下展览室围绕它布置。 观众通过纵横天桥出入各个展览室,步移景随,空间 景象变化万端。 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可以看到周围建筑,从而辨别方 向。 厅内布置树木、长椅,通道上也布置一些艺术品 大厅高25米,顶上是由25个三棱锥组成的钢网架天窗 ,天窗架下悬挂着美国雕塑家a.考尔德的动态雕塑。 明媚的阳光经过天窗泻下,使厅内的展品、树木显得 既安详柔和又充满活力。自然光经自然光经 过过 天窗天窗 上一个个小上一个个小 遮阳镜折遮阳镜折 射、漫射之射、漫射之 后,落在华后,落在华 丽的大理石丽的大理石 墙面和天墙面和天 桥、平台上桥、平台上 ,非常柔,非常柔 和。和。观众通过纵 横天桥出入各

7、个展览室,步移景随, 空间景象变化万端建筑亮点建筑亮点 几何性几何性极有气势的锐角设计,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震撼,上凸的三个 菱形体块让整个建筑更加具有体积感建筑的一大亮点强烈的几何性几何学是设计师的基本技能和手段,设计所创造的的空 间和形体必然表现为几何形体。几何形体使用与组合,反映各时 代建筑的艺术特征。贝聿铭在处理功能和形式的关系时更突出表 现建筑的几何特性;另一方面他又不断丰富这种特性,从平面布 局和立面分割中不难解析出贝聿铭的东馆是以直角三角形和等腰 锐角三角形所组成的丰富的平面构成,把几何性的表现从简单的 单一几何体发展到复合几何体或多个单一的集合体的组合,继而 出现了许多组合图形,

8、如菱形、平行四边形等 一个完整的梯形状用地被斜对角分成一个是顶角为38的等腰 三角形和一个顶角为19的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建筑构成在极 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习以为常的建筑外观和内部空间,三角形的 透视有特殊性,给人以新的感受。国家美术馆也不完全是三角形 ,在中央大厅采光顶棚上部还有三个凸起部分,其平面形状为平 行四边形,其实是三棱柱和四棱柱的组合。交通流线分析交通流线分析入口一层平面二层平面交通核三层平面交通流线分析:交通流线分析:贝聿铭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 心,展览室围绕它布置。观众通过 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入 各个展览室。透过大厅开敞部分还 可以看到周围建筑,从而辨别方 向。东馆的研究

9、中心一侧为八层 楼,第一层和第四层与展览馆相通 ,有一个三角形阅览大厅。空间分析:空间分析:东馆的基本构图是一个三角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等腰 三角形式一般参观人员场所,而直角三角形是专业艺术家的天 地视觉艺术高级研究中心。“在外形上看是体积,在内部 则是空间”,这是贝聿铭大师最空间与形式的高度概括。在东馆的设计中,内部三角形空间的表现与外部的三 角形几何体的组合神貌合一。设计师把三角形大厅作为中心, 展览室围绕它布置。观众通过楼梯、自动扶梯、平台和天桥出 入各个展览室。室内空间同样采用三角形为基本元素,三角形 的多个透视灭点,使空间 更加错综复杂。上下层空间的错位进一步丰富室内空间,空间 的不

10、断错位、平行、交角,犹如中国古典园林的步移景异,相 信贝聿铭在室内空间处理上借鉴了不少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处 理手法。不同空间的大小、形状、质感、高低不断的变化。各 空间围绕展览馆的中心三角形中庭相互交融,形成流动的联系 的空间。功能分析:功能分析:东馆的展览室可以根据展品和 管理者的意图调整平面形状和尺寸,有些 房间还可以调整天花高度,这样就避免了 大而无当,而取得真正的灵活性,使观众 觉得艺术品的安放各得其所。按照布朗的 要求,视觉艺术中心带有中世纪修道院和 图书馆的色彩。七层阅览室都面向较为封 闭的、光线稍暗的大厅,力图创造一种使 人陷入沉思的神秘、宁静的气氛 特殊角的利用。 从平面图可以

11、看出,设计 师更多的将尴尬的锐角使 用为旋转楼梯。建筑中有很多斜楼梯出 现,但是由于尺度比较大 而且斜角比较小所以不会 让人觉得不舒服。二层平面图中庭使空间更富有变化四层平面图经济支持:经济支持:“建筑是最不幸的艺术,因为它存在 于限制和约束中。”可是在贝聿铭所负责设 计的许多大型的博物馆建筑中,都没有涉 及到社会经济限制,其背后是有强大财力 支持的政府。所以以至于当初东馆设计时 造价原来预算是2000万美元,而竣工时花 费是原来的四倍还多。所以说在经费和预 算上看待贝聿铭的作品,其被官方认可和 无经济限制的优势使得其建筑能更加游刃 有余的展现其不拘一格的风格。贝聿铭建筑设计特色总结:贝聿铭建筑设计特色总结: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化空间处理独具匠心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建筑材料建筑材料东 馆外墙也和西馆一样,采 用田纳西州的大理石饰面,外表光洁 柔和玻璃质感,把东馆的时代特征凸显出来东馆门口的铜雕塑东馆照片赏析东馆照片赏析谢谢欣赏!谢谢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