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go****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01.43KB
约111页
文档ID:47144748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1页
1/111

1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案第一单元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由一个信息窗组成,呈现了小学生在图书馆查阅到四种动物 的体重情况,引出克、千克、吨的认识此情境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 对质量单位产生疑问,如“1 克有多种?”“1 千克有多重?”等一系列问题,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克、千克、吨的认识,克、千克、吨的关系及克、千克、吨的简单应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2、在观察、操作浩大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能结合实际,解决与质量有关 的简单问题3、在具体的情境下,让学生体会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建立 1 克、1 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 力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课时安排课时安排::5 5 课时信息窗一:动物趣闻信息窗一:动物趣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吨,初步建立 1 克和 1 千克的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2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建立 1 克、1 千克、吨的观念,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能力教学构想:教学构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境图所提供的信息,让学生置疑发问,引出 质量单位的学习再借助生活实物,如:口香糖、花生米、硬币等,让学生掂 一掂,并进行比较,对质量单位建立感性认识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天平秤、砝码、生活常见实物课时安排:课时安排:4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2——3 页,克、千克的认识及练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 1 克,1千克的质量观 念2、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3、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 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建立 1 克的重量观念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教学构想:教学构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 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教与学的过程:3一、 创设情境、感知轻重1、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学生观察、提问)2、学生置疑:1)为什么有的是克,有的是千克吨2)1 克有多重? 3)克、千克、吨是什么?3、带这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二、 探究新知1、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2、体验、操作:1 克有多重?(先指导,再体验)1) 问:“1 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 1 克的砝码)这个 砝码是 1 克重把 1 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 1 个 2 分币放在左盘里面, 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 1 个 2 分币大约重 1 克)2)让学生拿出一个 2 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3)你还能找到 1 克重的东西吗?3、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4、引导学生认识 1 千克1) 让同学们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 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2)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2) 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三、 巩固练习师:认识了克、千克你能用它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41、 自主练习 P6—1、22、 实践活动:小组合作估一估、称一称你身边的物品四、 教师小结我们认识了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你能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吗?能举例说 说 1 克和 1 千克到底有多重?五、 作业布置同学们,你能到超市中找一找和千克、克有关的物品吗?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6——7 自主练习,克、千克相关知识及拓展练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 巩固质量单位“克”“千克”,并能进行两个单位间的转化2、 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3、 能运用所学的克、千克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能结合生活尝试估计出物品的大体质量教具准备:教具准备:体秤、生活实物教学构想:教学构想:通过克和千克的大小比较、适当重量单位的填写,以及结合所学质 量单位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加深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增强与生活的联系性。

教与学的过程:教与学的过程:一、导课复习1、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自己的体重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知道 我们的体重呢?2、认识体秤,简单介绍53、小组合作称一称组中成员的体重(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生活)4、你还知道哪些秤?(知识拓展,激发兴趣)二、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 P8—10 部分内容练习比较克与千克之间的大小2、补充:填合适的单位1) 小兰体重 32( ) 2) 一个鸡蛋重 50( ) 考察学生对质量单位的把握3) 2 瓶矿泉水重约( )4) 7 粒黄豆约重( )3、自主练习 P8—11 1)引导学生看图,明确“2 元/千克”所指示的意思2)仔细观察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每千克 1 元,每人限买 1 千克”——同位合作 解答(2)问,集体交流4、自主练习 P8—8 独立完成,注意质量单位的字母表示三、拓展延伸薯片200g薯片150g2.52.5 元元 2.52.5 元元 你会买哪种,为什么?6四、作业布置找一找周围还有哪些物品的重量大约是 1 千克?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第三课时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5 页,吨的初步认识,以及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 1 吨重的观念, 知道 1 吨=1000 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 象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学构想教学构想:在千克、克的基础上,由学生对质量单位应填什么的置疑,引出吨 的学习。

通过由小单位组成大单位的方法,结合同学的体重让学生感知吨有多 重,从而认识吨教与学的过程:教与学的过程:一、沟通旧知.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 1 克与 1 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 说明)2.填空.1 千克=( )克 3 千克=( )克1000 克=( )千克 5000 克=( )千克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 )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7一筐苹果约重 20( ) 小兰体重约 25( )一个鸡蛋约重 50( ) 一条鲸鱼体重约 34( )(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 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师:鲸鱼的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 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板书课题:吨的认识)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1.教学吨的认识.(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 5 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 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2)提问:那么 1 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 25 千克,10 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40 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 25 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 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 像这样 40 个同学的体重约是 1000 千克,也是 1 吨.(板书:1 吨=1000 千克)(4)提问:每袋水泥重 50 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 1 吨?一桶油重 100 千克, 几桶油重 1 吨?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教师小结:40 个同学的体重、20 袋水泥的重量以及 10 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 1 吨.(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 吨就是……的重量” .(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 1 吨的物品.(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8(1)出示: 3 吨=( )千克 8000 千克=( )吨让学生任选一题解答,并说出是怎样想的.(2)师强调:因为 1 吨是 1000 千克,3 吨是 3 个 1000 千克,3 个 1000 千克就 是 3000 千克,所以 3 吨=3000 千克.因为 1000 千克是 1 吨,8000 千克里有 8 个 1000 千克,所以 8000 千克是 8 吨.(3)练习质疑① 3 吨=()千克 5000 千克=()吨② 一只大象体重 6 吨,是()千克.四、巩固与反思.1、日常生活中计量哪些东西的重量用吨作单位?写出几种来.2、2 吨=( )千克 5 千克=( )克7000 千克=( )吨 9000 克=( )千克3、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 5000 千克,是多少吨?五、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课后反思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 6—9 自主练习,复习、巩固吨的相关知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加深对质量单位吨的认识,建立某些物体 1 吨重的观念。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能准确感知物体的大体质量9教学构想:教学构想:通过,填写适当的质量单位、质量单位之间的转化等练习,巩固学 生对质量单位的认识同时,通过情境问题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克、千克、吨这 几个质量单位教与学的过程:教与学的过程:一、导课复习1、资料交流师: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质量以“吨”作单位?(增强质量单位与生活的联系性)2、感悟生活中的“吨”,教师补充资料二、巩固提高1 1、、我问你答你能把我说的单位快速转化为“千克”吗(考察学生对质量单位 的熟练程度)3 吨=( )千克 2000 克=( )千克 6000 克=( )千克 50 吨=( )千克※ 最后一个略有难度,可以给学生一点讨论时间2 2、、排排队(从大到小排)1)3 千克 3 吨 3 克2)2 千克 2500 克 2 吨 1500 千克 25000 克※你发现了什么?4、 自主练习 P7—6 (同位讨论解决方案)1) 可以把 4 吨转化为 4000 千克,在把 6 个 600 千克连加2) 可以用 600 千克×6=3600 千克,3600 千克〈 4 吨5、 自主练习 P7—7 猎豹体重 80( ) 鲸鱼体重 34( ) 袋鼠体重 30( )10每小时跑 100( ) 每小时游 30( ) 每小时跑 50( )(此题具有一定的知识性,同位合作完成降低难度)三、拓展延伸200kg 300kg 400kg 200kg 50kg 50kg 200kg你能搭配出 1t 吗?有几种方案?四、作业布置调查一下小组同学的体重,想一想大约多少同学合起来体重是 1 吨?课后反思:课后反思:第五课时:我学会了吗和综合练习第五课时:我学会了吗和综合练习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对吨、千克和克进一步的理解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吨、千克、克的含义,能熟练地进行简单的换算; 2、 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 3、 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解决情境问题课时安排: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构想:教学构想:通过一个崭新的情境图,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本单元所学的克、千克、 吨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辅助指 导,也由此检测出学生学生中的不。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