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二)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110218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二)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二)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二)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二)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二)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二)(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二)高二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二) 高二语文检测高二语文检测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昳丽 y谤讥 bng矫命 jio狡兔三窟 kB.悖心 b衅鼓 xn谄谀 xin不胜杯杓 shoC.犒师 ko左骖 cn长铗 ji冠盖相属 zhD.麋鹿 m稽首 q合券 qun嚄啧宿将 s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酒酣夜堕而出弗如远甚坠军实而长寇仇B.须臾违天不祥乡师而哭不以一眚掩大德C.刀俎门庭若市厉兵秣马朝济而夕设版D.旦暮扶老携幼急击勿失王之蔽甚矣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

2、的一组是( ) 北大等单位对“中文激光照排设备”的研制,有几项技术指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 应予积极扶持,以便继续 使其完善化。 这儿有的是 20 世纪的烂熟了的技术、机械、体制和对这种体制忠实 的 16 世纪封建制度下的奴隶! 外头工人在抱怨这种额外的负担,而包身工却在羡慕这种可以自主地拿出钱来贿 赂 工头的 ! A.试验服役权利B.试验服务权力 C.实验服役权力D.实验服务权利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左传和国语产生于春秋末期、战国初期,而国策则是战国后期的作 品。 B.春秋是鲁国的史书,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为春秋作“传”的有 许 多家,最出色的是左传 。

3、 C.史记体例有本纪、世家、列传三种。史家称为“纪传体” 。 左传 、 国语 和 国策也是用这种体例写的。 D.汉书成于班固、曹大家、马续、班彪四人之手,后来的正史都以汉书为 范 本,名称也多叫作“书” 。5.下列句子,与原文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B.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C.今吾且死,而侯生竟无一言半辞送我,我岂有失哉? D.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 二、下面的文言文是从课文鸿门宴中节选的,阅读后,完成 610 题。(本大题共 5 小 题,每小题 4 分,共

4、 20 分)2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 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故听之。 ”良曰: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 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良曰:“长于臣。 ”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 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 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

5、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 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 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项王许诺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在现代汉语里已不再使用的一项是( ) A.为之奈何B.约为婚姻 C.秋毫不敢有所近D.项伯许诺 7.下列两组句子中,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 B.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 D.两

6、个“为”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 8.下列语句中句式属于省略句的一项是( ) A.良乃入,具告沛公。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D.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9.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现在事情危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感谢项王。 B.今天有急事,因为是旧交特意来告诉我。 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感谢项王。 C.今天有急事,因为是旧交特意来告诉我。 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D.现在事情危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 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7、。 10.下列对选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邦两次在张良面前发出“为之奈何”的惊问,表明他在危急时刻,能够征询臣 下的意见。 B.尽管张良比项伯年长,但为了缓解紧张局势,刘邦还是屈尊与项伯结为儿女亲家。C.刘邦凭着“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的一番诚挚的表白得到了项伯的信任, 说明了他善于随机应变能屈能伸。 D.刘邦问张良“君安与项伯有故” ,说明他既要听从张良的计谋,又因张、项二人 交且为之奈何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情深厚而心存顾虑,表现出他狡黠的性格。 三、阅读师旷劝学 ,完成 1113 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0 分)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

8、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秉烛乎?”平 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秉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善哉!” 注释:秉烛:点烛。当时的烛,只是火把,还不是后来的蜡烛。 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 11.晋平公想学习,却又 “恐已暮矣 ” ,他所说的 “暮”指什么?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担心? (3分) 答: 12.师旷的回答,说明他将“暮”理解成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要这样理解?(3 分) 答: 1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请结合原文中的词句谈谈你的看法。(4 分) 答:

9、 四、写作(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14.请任选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的一个,按要求作文。(50 分) 题目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曹刿论战, “一鼓作气” ;岳飞抗金, “气吞山河” 。俗话说“树活一层皮,人活一口气” 等。 “气”在现代汉语中除了指气体、空气等实指意义外,也指某些素养或特征,更多的是 指人的精神状态或品格。 请根据以上提示或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写一篇作文。 【要求】 (1)自拟题目。 (2)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自定。 题目二: 以 就是爱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作文,文体不限。题目:45东城区 20082009

10、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目标检测高二语文(A 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基础知识(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B 悖心 bi谄谀 chn 2.A 夜缒而出堕军实而长寇仇 3.A “试验”是指为了察看某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实验”是 指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从使用对象“中文激光 照排设备”看,此处应用“试验” 。 “服役”旧时指服劳役;“服务”是为集体(或别人)利益或为某种事业而工作。从感情 色彩和“奴隶”的特点看,此处应该用“服役” 。 “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权力”指职 责

11、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对于包身工来说,显然不存在什么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这里应 该用表示利益的“权利” 。 4.C 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国语和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5.C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6.B7.C8.A9.D10.B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0 分。 11.“暮”为时间晚了,迟了的意思。晋平公怕来不及学,学了没用了。(3分,意思对即可 ) 12.“暮”指天黑、夜晚。师旷借题发挥,引出秉烛之喻(3 分,意思对即可) 13. 活到老,学到老;或学无止境,终身学习,受益终生等(4分,意思对, 2分,内容具体, 2分) 【参考译文】 晋

12、平公问师旷,说:“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了,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6说:“为什么不点上火把呢?”平公说:“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师旷说: “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我曾听说: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初升的 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像点火 把一样明亮,点上火把(走路)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晋平公说:“讲得好啊!” 四、写作(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0 分) 作文评分标准内容语言结构评 分 细 则一类卷 (4450 分)中心明确, 文章清楚, 感情丰富, 真实感人。准确,流 畅,得体。完整,严谨。以 46 分为基准

13、分,适当浮动: 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 其余一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获 得基准分;具备上述三项条件 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项突出的, 获得满分);具备上述一项条件, 而另两项达到二类卷标准的,酌 情减分。二类卷 (3743 分)中心较明确, 文章较清楚, 感情较丰富, 较真实感人。准确,连 贯,大致 得体。较完整,有 条理。以 40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具备语言项和另一项条件,而 其余一项达到三类卷标准的,获 得基准分;具备上述三项条件 的,酌情加分(其中语言项比较好 的,获得本类卷最高分);具备 上述一项条件,而另两项只达到 三类卷标准的,酌情减分。三类卷 (3036 分)中心基本明

14、确,文章基 本清楚,感 情欠丰富感 人。基本通顺, 有少量语 病。基本完整, 条理基本清 楚。以 34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基本具备上述三项条件的,获 得基准分;其中语言项比较好 一些的,酌情加分;另有某些 缺点的,酌情减分。四类卷 (29分以下)审题有明显 偏差或中心 不明确,文 章不清楚, 感情不丰富 不感人。病句较多。不够完整, 条理混乱。以 26 分为基准分,适当浮动: 凡属上述情况的,获得基准分; 某一项稍好一些的,酌情加分; 全篇更差一些的,22 分以下。说明:有草稿但未抄完的,应参考草稿评分,并酌情扣 1 至 2 分。字数不足 800 的,每少 50 字扣 2 分。错别字每 3 个扣 1 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 2 分;标点错误较多或模糊的扣 1 分。书写工整美观的,酌情加 1 至 2 分。项目类别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