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学案人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108497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学案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学案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学案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学案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学案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学案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专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十六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4讲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学案人民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3434 讲讲 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蒙昧中的觉醒及神权下的自我考试说明考查角度备考指导1.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人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2017江苏单科,T23)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2.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兴起;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和莎士比亚等人的主要作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其历史影响。(2014江苏单科,T13)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想及内涵3.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兴起;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及其历史影响。1.运用“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的原理,分析不同时期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实质和影响。

2、2.从历史起因、条件、发展规律和趋势、影响等角度梳理每一个考点。3.注意中外关联比较。考点一考点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背景2(1)政治:约公元前 5 世纪中叶,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2)经济:希腊工商业发展,平民地位提高。(3)思想:个人主义的成长。【深化理解】 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1)政治: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社会环境比较宽松。(必修 1)(2)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古希腊山多地少、港湾众多,从事航海殖民活动的古希腊人开创了多元化的文化,有利于思想活跃。(必修 1)(3)经济: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必修 2)2.表现(1)智者运动代表:普罗塔戈拉提出

3、“人是万物的尺度” 。意义:这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2)苏格拉底思想:提出“美德即知识”和“认识你自己” 。意义: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 ;是欧洲启蒙思想的源头。(3)斯多亚学派时间:公元前 4 世纪末至公元前 3 世纪初。代表:芝诺、西塞罗和塞内卡。思想:理性是与生俱来的;“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人生而平等。意义:第一次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考法考法 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西方人文精神的内涵典例 (2016课标全国,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

4、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 ”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3解析 材料“我憎恨所有的神”说明该剧反对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故本题选择 D 项。古希腊人崇拜神灵、宗教意识强烈,故 A、B 两项错误。题干没有反映雅典人重视物质生活,C 项排除。答案 D【方法突破】明考点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抓关键 材料“我憎恨所有的神”强调了人的价值。定方法 比较型选择题:从形式上看,有隐性和显性之分,显性比较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 “不同” “共同点” “相似处”等词语出现;隐性

5、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本题属于“求异型”试题,要明确考查的核心概念,对比找出表现其特性的特点。【史论链接】 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1)把探讨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再到人自身。(2)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和绝对权威。(3)强调人的价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4)重视知识的作用,强调好学深思,发挥人的主体作用。考点二考点二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知识点一 文艺复兴1.背景(1)思想:基督教神权占据统治地位,主张禁欲主义。(2)经济:西欧经济复苏发展和城市兴起,人们开始追求世俗人生的乐趣。(3)文化:意大利保留了较多的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2.表现形式:借助

6、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文化主张。3.旗帜:人文主义。4.成就阶段代表人物及作品特点4但丁与神曲彼特拉克与歌集初期(意大利) 薄伽丘与十日谈肯定人的欲望和歌颂自然的人性高潮(英国)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歌颂仁爱,提升人性的高尚与尊严5.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是欧洲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易错易误】 文艺复兴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的斗争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反对教会扼杀人性,主张将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但并不反对宗教信仰。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也是信仰宗教的。知识点二 宗教改革1.背景(1)文艺复兴在欧洲的影响有限。 (2)罗马天主教教廷对德国的剥削与压迫最多。 (3)教

7、皇在德国出售“赎罪券”激起德国民众愤慨。)2.兴起:1517 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主张(1)因信称义:靠自己虔诚信仰即可得救。 (2)圣经至上:人人有权阅读和理解圣经, 直接与上帝沟通和对话。 (3)思想自由:自由是上帝最神圣的话,是基督的福音。)4.影响(1)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和更内在的心灵角度, 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 (2)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 出来,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深化理解】 “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的区别考法考法 1 1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及其特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及其特征史料研读史料一 大家知道,文艺复兴挣脱了

8、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 ,来为自己壮胆,也就是“借古喻今”的意思。叶廷芳:18 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5史料二 基督教会要人们追求虚无缥缈的来世自由和幸福,而在现实世界上则实行禁欲主义而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和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人应当追求知识、探索自然、欣赏艺术、享受友谊和欢乐。他们认为人所追求的东西是出于“天赋人性” 。他们把发财和享乐的渴望视为美德善行,甚至说,这是上帝眷顾其子民的标志。朱寰主编世界中古史史料三

9、达芬奇曾说过:“我是画家,但我还是工程师、机械师。我终生与自然作长期搏斗,解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征服不驯的自然之力,为人类服务。他们熟读经典,却迂腐无知。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研究自然是教育的主体,其余的都只是装饰而已。用你的头脑和你的双手去研究它吧!难道不应该首先理解自然的法则,然后再了解人类的法律和习俗吗?”何亚平科学社会教程1.史料一中“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神学,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2.史料二中“人文主义者则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追求现世的自由和幸福,人是现世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说明文艺复兴运动主张追求现世的幸福和个性解放。3.史料三中“解

10、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征服不驯的自然之力” “研究自然是教育的主体” “用你的头脑和你的双手去研究它吧” ,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关注对自然的研究,宣扬人文主义,崇尚科学知识,这有利于冲破宗教神学的束缚,促进近代科学的产生。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古喻今”的含义,并分析文艺复兴采取这种态度的原因。提示:(1)含义:借助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神学,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2)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等。2.恩格斯在评价文艺复兴时说:“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根据上述

11、史料论证这一观点。提示:冲击了封建神学的束缚,宣扬了人的价值和尊严。6史论归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特征(1)人文主义首先是一场文化运动,集中于人文学科,人文主义者推崇古典文化并将其作为仿效的典范。(2)主要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取得辉煌成就。(3)人文主义的实质是强调人、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突出人的优越性。(4)人文主义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昭示了一种全新的个人主义的伦理观。(5)对教会和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从侧面揭露禁欲主义与人性的冲突和对人性的扭曲。考法考法 2 2 宗教改革的基本内容宗教改革的基本内容典例 (2018江苏镇江模拟)1521 年有教皇代

12、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 ,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 。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D.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解析 材料本质上体现的是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的分歧,故 C 项符合题意。材料中没有涉及教会是否腐败、信仰是否必要的信息,A、B 两项错误;旧教和新教都信仰圣经 ,不同的是如何解释圣经 ,D 项错误。本题易错选 D 项,主要原因是没有准确把握材料的内涵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答案 C【方法突破】明考点 宗教改革的主张抓关键 “因行称义与因信称义的分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定方法 由于

13、题支所列结论大都是或然性的,因此需要在题支之间进行比较,找出可能性最强的结论方可入选。该类型选择题需要学生不但要运用已学知识,还要有一定推理判断的能力。7【史论链接】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异同1.相同点(1)都处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时期。(2)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两者互相促进,共同对抗天主教权威,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2.不同点(1)对人的认识:文艺复兴运动强调人的伟大,肯定人的价值及尊严;宗教改革强调神的伟大,一切以神为中心。(2)借助的形式:文艺复兴借助了文学艺术的形式,而宗教改革借助了宗教的形式。(3

14、)表现领域:文艺复兴运动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领域和社会的上层;宗教改革更多地表现为一场政治运动,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4)对待宗教态度:文艺复兴运动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但还是对教会势力抱和解的态度;宗教改革直接否定教皇权威。随堂随堂演练预测演练预测考点一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2017句容调研)古希腊一位哲人曾说:“男人应有男人的美德,女人应有女人的美德,孩子有孩子的德性,老人有老人的德性。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知识即美德 B.人是万物的尺度C.强调个人道德感受 D.认识你自己解析 题干信息强调了德性,没有涉及知识,故 A 项错误;题干强调的是德性,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决定

15、作用,并没有强调道德,故 B 项错误;题干中强调男人、女人、孩子、老人都应具备自己的德性,故 C 项正确;“认识你自己”强调人的理性,与题意不符,故 D 项错误。答案 C2.(2017泰州中学模拟)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 “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 。该思想家(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8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灵魂” “善” “智慧”可知该思想家不仅研究人的道德,还研究人的内在灵魂,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故 B 项正确;“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

16、个人主观感受,忽视道德约束,与材料观点相悖,故 A 项错误;材料提倡人们学习智慧来追求善,并没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故 C 项错误;由材料观点可以推断该思想家应为苏格拉底,他在自然科学领域并未取得卓越成就,故 D 项错误。答案 B考点二 文艺复兴3.(2018苏州期初模拟)右图是欧洲“画圣”拉斐尔于 15071508 年所画的宗教题材画花园中的圣母 ,关于这幅画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B.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C.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D.否定了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权威解析 “西方人文精神的最初觉醒”指的是雅典自然哲学的产生,发生在约公元前 7 世纪,故 A 项错误;文艺复兴强调个性解放,突出人的价值,将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从神转移到世俗的人身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中世纪天主教神学世界观,故 B 项正确;“彻底动摇了欧洲的封建专制统治”指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