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内自行车偷盗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7103635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61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内自行车偷盗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校园内自行车偷盗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校园内自行车偷盗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校园内自行车偷盗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校园内自行车偷盗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内自行车偷盗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内自行车偷盗案件发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目录 1 校园自行车偷盗事件概述 1 2 校园自行车盗窃原因分析 3 2.1社会环境 3 2.2学校管理 5 2.3车主 6 2.4小偷 7 2.5 车、锁本身因素 9 2.6事故树分析校园自行车被盗原因 9 3对校园自行车盗窃案件的安全评价 14 4校园自行车盗窃案件的对策措施 18 4.1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18 4.2 完善学校制度 18 4.3提高学校管理技术 (RFID技术) 18 4.4玉碎锁 19 4.5加强安全教育, 提高安全意识 19 5总结 20 1 校园自行车偷盗事件概述 自行车具有方便灵活、 经济环保的特点, 是作为近距离代步工具的最佳选择;而现在的大学校园往往比较

2、大,或分为数个校区,或教学楼与宿舍楼相距较远,因此,自行车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学生最理想的交通工具。 但是目前各高校人数众多,绝大多数都有数万的学生;随着越来越多的自行车进入学校,它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或大堆废旧自行车无人处理;或堵塞交通、撞伤行人;或自行车随意摆放,影响校容;但其中最严重的还是校园自行车的盗窃问题。 自行车盗窃不仅仅在校园中常见,在社会各处也是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与公共治理。校园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校园自行车盗窃也有其鲜明的特点,其对学校、师生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校园自行车偷盗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影响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自行车作为学

3、生的主要代步工具,在紧张的学习阶段被盗不仅为学生行动带来不便,打乱其正常的作息安排,此外家长向班级负责人及学校进行责任追究,对学校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影响。 (2)降低学校及公安机关的公信度。自行车偷窃案件虽不致威胁学校成员的生命安全,但其高发案率和低破案率的强烈对比严重降低了公众对学校、对公安机关的信任度,社会影响较差。 (3)滋生并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自行车偷窃案发生后,学生只是求助于家长、班主任,或向学校反映要求查明情况给个交代,而非由当事人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学校向公安机关报案时,往往已经贻误了最佳破案时机,加上犯罪分子作案时间短、逃离现场快,现场可利用的技侦查条件少,导致

4、公安机关对此类案件侦破难、登记多、立案少,使得犯罪分子机会意识再次冒头,得手后更加疯狂作案,气焰更为嚣张。 (4)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娴熟容易演变为入室盗窃。犯罪分子一般采用攀爬等手段快速进入校园,将自行车从围墙扔出,再撬锁后离开,或者直接与同伙驾驶面包车将未开锁的自行车运走。其手法娴熟且经踩点摸准时机作案,极易在小试牛刀后进一步演变为入校舍入教室盗窃作案,威胁到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5)影响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学生作为纯粹的消费者,没有收入来源,一辆自行车是他们固定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被盗,对他们而言是比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筹钱买下一辆自行车,他们只好缩衣节食,以致影响了身体健康。学生未经社

5、会的洗礼,思想单纯,承压能力较差,一旦自行车被盗,可能会打击他们的心理,影响他们的积极性。 高校是国家科学研究的前沿的代表,而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支柱。为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不仅是学生们的迫切需求、学校的努力方向,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校园自行车盗窃不仅危害了师生们的财产安全,更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解决这个问题刻不容缓。因此,研究校园内自行车盗窃的原因,对症下药, 并结合安全学的原理与知识, 制定出相应的可行的防范措施, 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 2 校园自行车盗窃原因分析 校园周边环境复杂,人流量大,难以统一管理;再加上学生社会经验差;小偷作案手法多变;成熟的二手车倒卖市场;自行

6、车本身价值小,警方不重视;都使得校园内自行车被盗案件频发。 自行车被大量偷窃、转卖逐渐形成一种社会生态怪圈 “自行车生态圈” 。这一生态圈由以下几个社会角色组成: 新自行车买主小偷倒卖者购买二手车主。它们之间形成了一个“生物”链:小偷盗窃新自行车买主的自行车小偷将车转卖给倒卖者倒卖者再将车在二手交易中卖给下一个买主小偷又盗窃二手车主的自行车如此反复,自行车生态圈于是形成。 图 2-1 自行车生态圈 自行车被盗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从系统工程的全局观点出发,我们可以将它从社会治安、学校管理、车主、小偷、车锁本身缺陷这些方面进行分析,从根本上把自行车被盗的原因搞清楚,然后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把校园自行

7、车盗窃这一现象解决。 2.1 社会环境 整个社会环境是个大系统,而校园环境则是其中的一个小系统。社会环境会影响校园环境;反过来,校园环境也可以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环境。他们是系统与新自行车买职业小偷 二手车买主 二手车市场倒卖者 子系统的关系。从系统的相关性原理我们可以知道,社会环境与校园自行车盗窃案件有重大关系。 2.1.1 社会治安较差 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身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没有良好的社会治安作依托,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盗窃案件频的发,给当地百姓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也影响着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打击盗窃犯罪,改善社会治安环境,提高公

8、民的安全感,已经成为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一个治安比较差的社会环境中,小偷必然也很猖獗。目前,在我们校园周边,治安条件并不是很理想,你时时可以听到看上学生、踩踏致死的安全事故。在这种环境中,自行车被盗也就并不奇怪了。 2.1.2 二手车市场的活跃 二手车市场在自行车生态圈中扮演着中枢的角色, 是将买方与卖方连接起来的关键“场所” ,是偷盗自行车行为的中转站和加油站,是自行车生态圈的腹地。偷盗和交易两个环节在这里完成衔接,生态圈得到维持。二手车市场一般通过依附于正式的自行车市场或者其他二手市场而存在, 这种寄生性是确保其安全的重要手段。因为它可以利用正式的职业和经营来掩盖非法行为,从而可以面对

9、和规避政府的正式监控。 二手车市场有其优势, 那就是价格。 学生们是纯粹的消费者, 没有收入来源,所能支付的最高价格也有限,因此学生买自行车最看重的一定是价格因素。一辆新自行车,如果在正规的店里买,可能需要三四百,但是在二手车市场,却只需一百多。但是在二手车市场买的车没有发票,被盗之后根本无法辨别,也无法去报案,学生们只有哑巴吃黄连。这些车就是小偷们的主要目标,因为这些车本就是黑车,警察根本就无法可查。这也让那些小偷们肆无忌惮,把偷来的车又放入二手车市场买卖,如此恶性循环下去。 2.1.3 对盗窃自行车案件打击不力 自行车本身价值不是很高,盗窃案件多数属于小偷小摸行为,警方不重视,且破案难度大

10、; 有的案件虽然破了, 但赃物追不回来, 达不到打击的目的。 另外,学校保卫部门没有侦查权力,给破案造成困难。案发后未能及时侦破,盗贼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客观上造成了盗贼逍遥法外,其气焰更加嚣张,致使此类案件一再发生。 2.2 学校管理 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自行车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对象之一,学校管理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其安全性。在“人-机-环-管理”诸因素中,由于管理不善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占很大比例。由此可知,学校管理对自行车被盗应付很大责任。 2.2.

11、1 学校未装摄像头 视频监控技术对打击违法犯罪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能够削弱潜在犯罪人的犯罪动机,阻止犯罪行为;能够延迟犯罪过程,延长作案时间,增加发现率;同时还能够对犯罪行为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使防范主体及时发现并处置,减少犯罪损失。总的来说,就是降低发案率,降低发案造成的损失,节省人力物力,提高破案率。对校园自行车的安全来说,即对小偷起到了威慑作用,减少他们的犯罪动机;也对案发后的侦查起到了提供线索的作用。 但是,大部分学校没有在停放自行车处安装摄像头,增加了自行车被盗的风险,自行车被盗后也不能提供有力的线索。间接的助长了小偷的气焰,增加了破案的难度。 2.2.2 管理制度不完善 学校管理制

12、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是导致校园盗窃案件增多的外在原因。 改革开放和联合办学使学校拓宽了办学渠道,为社会培养了大量人才,但也给学校治安工作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学校的后续管理功能相对落后,特别是治安管理机制不能及时健全,防范措施不能及时到位,最终导致各类案件发生。二是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递增,而这些生源素质差距大,层次复杂,并且相互交叉,流动性大,加上学校的管理与教育一时跟不上,以至学生成为学校盗窃案件中多发的群体。三是校园涌进大量民工和临时工,这些人员素质各异,来源复杂,一些犯罪分子混杂其中,给校园治安管理增大了难度。 2.2.3 保安松懈、素质较低 保安由于不需要很高的

13、文化素质,因此学校在招收保安的时候,为了节省经费,招用的保安人员素质大多数偏低,多数队员存在临时观念,不认真,不细心,敷衍了事,法律意识淡漠,责任心不强,在工作中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使得小偷有了可乘之机。 2.2.4 安全教育不到位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 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 学校是公共场所, 学习是集体性生活, 学生是未成年、 缺乏责任感的人群,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防范、生活、成长。导之以行,注重引导与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于未然,重中之重是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

14、规范学生不参与不科学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远离安全事故。 学校的安全教育如果没有落到实处,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没有建立起来,使他们没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这也增加了小偷的手的机会。 2.3 车主 学生是校园自行车被盗案件的受害人,也是车主,是“人-机-环-管理”中的人的因素。自行车被盗,和车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2.3.1 学生防盗意识差 防范意识淡薄,缺乏警惕性,为违法犯罪分子大开了方便之门。本来小偷要偷一辆自行车需要费一番功夫,但是由于学生们的防范意识差,使得小偷不费吹灰之力就得手了。由于作案时间短了,手段也简单多了,使得现场留下的线索大大减少,既增加

15、了侦查的困难,也是小偷尝到了甜头。有些学生们存在侥幸的心理,以为路边人来人往,小偷们不敢下手,因此随便锁车甚至不锁,使得小偷们可以装作车主大摇大摆的把车“骑”走。 2.3.2 学生买的是黑车 买黑车本身就是违法犯罪的行为。但是可能是由于经济问题,或者是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很大一部分学生还是买了黑车。首先,黑车由于没有发票等凭证,买了后被偷,学生们只能哑巴吃黄连,即使找到了,也不能证明是你的。其次,买的如果你买的是黑车,那么被盗后无法立案,使得警方无法展开侦查,对偷盗者进行打击。最后,黑车是小偷们的赃物,得手之后又放入二手车市场,买黑车的同学不仅是在替小偷们销毁赃物,更是促进了“自行车生态圈”的流动。 2.3.3 车被盗后不上报 有的学生觉得自行车被偷了不过是小事,不过就百来块钱;有的学生由于天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