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复习课件2(岳麓必修二)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102805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复习课件2(岳麓必修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历史: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复习课件2(岳麓必修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历史: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复习课件2(岳麓必修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历史: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复习课件2(岳麓必修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历史: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复习课件2(岳麓必修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复习课件2(岳麓必修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复习课件2(岳麓必修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课标要求: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斯大林模式3、二战后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1、1929至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罗斯福新政3二战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调整。创新创新创新调整调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 1、背景不同背景不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误, 引发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国内外敌人企图扼杀新政 权,新政权面临严重危机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 1、背景

2、不同背景不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工业农业商业分配2、内容不同:收归国有大中企业:小型企业: 实行监督重要企业:仍归国有 中小企业:私人经营余粮征集制固定粮食税取消商品贸易允许自由贸易按劳分配国家集中分配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 1、背景不同背景不同 2、内容不同3、影响不同:保证了军事斗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引发了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1 1、背景不同背景不同 2、内容不同3、影响不同:(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找到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2)新经济政策: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二、“斯大林模式”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 含义: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管理体制1、背景: 外部受到资本主义国家包围和战争威胁; 国内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传统制约; 对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 斯大林个人的因素过程:社会主义工业化(1925)、农业集体化运动(1929 )、计划经济(1928)开始。三、“斯大林模式”(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中 期)1、背景2、形成标志:3、意义: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4、表现(特点):实行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

4、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5、评价(1)作用? (2)弊端?1936年苏联宪法的制定 苏联进入社会主义评价:有过突出成就 形成比较齐全工业体系,基本实现工业化, 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开创的新现代化模式被多国借鉴。存在严重弊端,最终阻碍经济进一步发展;超越苏联生产力水平,存在四大问题: 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长期落后;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提高缓慢;伤农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背 景工 业农 业效 果败 因二、赫鲁晓夫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二、赫鲁晓夫

5、与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 端日益暴露(农业落后、制约经济) 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上台下放企业管理权至加盟共和国 允许企业部分调整工资 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允许一定数量自留地和牲畜存在 开垦荒地,开展“玉米运动” 农机卖给集体农庄一定程度冲破传统束缚,有一定 成效,后随赫鲁晓夫下台而失败只是局部改革,没有从根本上 改变斯大林体制。改革目标不 切实际。盲目性 赫鲁晓夫的个人因素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勃列日涅夫上台,纠正赫后期的 混乱局面,与美国争霸的需要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 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降低农产品收购指标、提高价格 放松对个

6、人副业的限制60年代中70年代中期苏联的经济 和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美争 霸处于优势,但80年代初经济滑坡只是局部改革,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斯大林体制 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趋于保守 美苏争霸严重拖累了苏联经济改革措施人物下放企业业管理权权至加盟共和国;允许许企业业部分 调调整工资资;尝试尝试 推行“物质质利益原则则”提出“加速发发展战战略”推行新经济经济 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值规 律, 扩扩大企业业的经营经营 自主权权允许许一定数量自留地和牲畜存在;开垦垦荒地, 开展“玉米运动动”;农农机卖给卖给 集体农农庄对经济对经济 体制实实行根本性变变革,承认认企业业是独立 的商品生产产者,要求国家用经

7、济经济 方法代替以往 的行政命令管理经济经济扩扩大农场农场 和农农庄的自主权权;降低农产农产 品收购购指 标标、提高价格;放松对对个人副业业的限制打破单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许个体经济经济 存在赫鲁晓夫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戈尔巴乔夫经济经济 改革赫鲁晓鲁晓 夫 (5364年)勃列日涅夫 (6482年)戈尔巴乔乔夫 (8591年) 重点:农农工局部根本是否改革所 有制 目标标是否符 合实际实际结结果:成 败败失败败 原因农工工局部局部根本否否是否、否、否、一定成效 最终失败一定成效 最终失败完全失败局部调整 目标、思路 个人作风局部调整 保守停滞 军备竞赛加速发展 宏

8、观决策 企业自主回顾:苏联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历程勃列日涅夫改革(趋于停滞)赫鲁晓夫改革(探索开始)斯大林经济体制(确立)新经济政策(新的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立阶段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阶段戈尔巴乔夫改革(深化、失败)启示调整的原因自由放任政策已不适应生产力发展(5个角度)国家的宏观调控企业的自我调整缓和矛盾的方式黄金时代 滞涨时期 解决办法调整的内容调整的影响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的调 整是资本主义的自 我扬弃,是资本主 义内部的自我改善 ,是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的自我调整。 不可能根本解决危 机。战后调整调整的实质:第三单元课标问题强化提问(6)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原因及措施?(7)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原因、措施及评价?(8)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的原因及影响?(9)福利国家的基础、资金来源、特点、实质、评价?(10)二战后苏联三次经济改革的背景、内容及评价?(11)苏联经济改革给我们哪些启示?(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及评价?(2)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内容及意义?(3)斯大林模式的表现、评价及经验教训?(4)29-33年经济危机的原因、特点及影响?(5)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实质及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