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供给学派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69696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供给学派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供给学派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供给学派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供给学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供给学派(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现代代西西方方经经济济学学流流派派供供给给学学派派摘要摘要:供给学派提出同凯恩斯主义相反的论点和主张。它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张市 场 经济,主张降低税率、鼓励生产,同时恢复金本位、稳定美元价值来抑制通货膨胀。关键词关键词:供给学派 供给 需求 税率 正文正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占据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统治地位,西方国家普遍依 据凯恩斯的理论制订政策,对经济进行需求管理, 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于是凯恩斯主义 盛极一时。 但是,凯恩斯主义人为地扩大需求,最后导致 70 年代西方经济出现生产呆滞、 失业严重,同时物价持续上涨的“滞胀”局面。随之西方阶级学界纷纷向凯恩斯主义提出挑 战,并

2、研究替代的理论和政策。供给学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它的先驱者是加拿 大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芒德尔。70 年代初,他多次批评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提出 同凯恩斯主义相反的论点和主张。1974 年他反对福特政府征收附加所得税控制物价的计划, 主张降低税率、鼓励生产,同时恢复金本位、稳定美元价值来抑制通货膨胀。 芒德尔的论点引起拉弗和万尼斯基的注意和赞赏,拉弗进一步研究并发展了芒德尔的 论点。当时的美国国会众议员肯普也很重视芒德尔的主张,他任用罗伯茨为他拟定减税提 案,聘请图尔进行减税效果的计量研究。 70 年代后半期,拉弗,万尼斯基、罗伯茨等利用华尔街日报广泛宣传他们的论点。 到 70 年

3、代末,供给学派在美国经济学界已成为独树一帜的学派。 供给学派的主要论点和政策主张供给学派的主要论点和政策主张 (一)复活“供给自创需求”的萨伊定律 供给学派认为,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上,供给居于首要的、决定的地位。社会的购买 能力取决于社会的生产能力,而社会的生产能力就是社会的供给能力,人们在向社会提供 商品的过程中自然会创造出多方面的需求。社会的供给能力越强,需求就越大,在信用货 币制度下,不会出现购买力不足而发生商品过剩的问题。供给学派不仅把萨伊定律奉为其 理论和政策的基础,而且以此为武器,否定凯恩斯主义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和需求管理政 策,他们认为经济发生滞胀完全是由于需求管理政策造成的,是

4、需求过度和供给衰退的必 然结果,其祸根就是凯恩斯需求决定供给的理论,因此必须坚决摈弃。他们还认为经济发 展的标志是供给的水平和能力,经济学的首要任务应当是研究如何促进生产、增加供给, 仅仅在需求和分配上做文章是远远不够的。 (二)力主市场经济,反对政府干预 供给学派从萨伊定律出发,认为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供求总是均衡的。他们宣扬 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自由经营活动是促进生产、增加供给的关键因素,而自由竞争的市场 经济是企业家施展才能的最佳经济体制,在市场机制的充分作用下,各种经济变量都能自 动趋于均衡,保证经济长期地稳定发展。国家干预不仅会破坏市场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而且往往由于干预不当而损害经

5、济中的供给力量,例如凯恩斯主义的国家调节政策以充分 就业为首要目标,注重需求方面的短期效果,不注重供给方面的长期利益;注重收入再分 配的调节,把以税收、公债形式从企业和个人那里征集的过多社会资财,通过财政的转移 性支付变成了巨大的消费而损耗掉,降低了资本积累,阻碍了生产发展,削弱了供给能力。 特别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往往服从于政党之间的争斗,这种短期化行为,却对供给 产生持久的破坏作用。因此,政府过多地干预经济对国民经济有害而无益。 (三)通过减税刺激投资,增加供给 供给学派认为,供给能自动创造需求,但供给的大小取决于产量的多少,产量是各种 生产要素投入的直接结果,而生产要素的投入取决于各

6、种刺激。这些刺激应以提高储蓄率、 投资率为目标,以鼓励企业家冒险和创业为满足。因此通过各种刺激就能增加生产以达到 增加供给的目的。 供给学派认为,在所有的刺激中,税率的变动是最重要、最有效的因素。税率变动影 响着劳动力的供应及其结构,影响着储蓄、投资以及各种有形的经济活动。因为人们进行 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虽然是收益,但他所关心的不是收入总额,而是纳税后可支配的收入 净额,因此税率,特别是边际税率是关键的因素。提高税率,人们的净收入额下降;减低 税率,人们的净收入增加。经济主体考虑是否增加活动,主要看由此带来的净收入增量是 否合算来决定。高税率因减少人们的净收益而挫伤劳动热情,缩减储蓄,致使利率

7、上升投 资萎缩,生产增长缓慢,商品供给不足。而减税则具有与上述相反的作用。 供给学派认为减税不仅能将国民收入更多地积累在企业和个人手里,用以扩大储蓄与 投资,增加供给,而且也不会影响政府的税收收入。因为决定税收总额的因素不仅是税率 的高低,更主要的是课税基数的大小。高税率不一定使税收额增加,却常因压抑了经济主 体的活动而缩减了课税基数,反而使税收额减少。供给学派常用著名的“拉弗曲线”来说明 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函数关系。 (四)重视智力资本,反对过多社会福利 供给学派认为, “一国实际收入的增长,取决于其有形资本与智力资本的积累,也取决 于其劳动力的质量与努力程度。 ”尤其是当代智力资本所形成的科

8、技革命,正在迅速改变着 物质生产和人们生活的面貌,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福利。因此资本,特别是智力资本是人类 福利的源泉,应当鼓励人们进行智力投资。只有当有形资本和智力资本达到最大化时,人 类福利才能达到最大化,若资本不足时,过多的福利只会产生不良作用,削弱了人们储蓄 和投资和积极性,特别是压抑了积蓄智力资本的动力,滋长了穷人的依赖心理,使失业成 本大大降低,人们不储蓄、不工作、不学习、不提高也能生存,这就不利于增加投资,不 利于扩大就业,不利于鼓励进取,不利于刺激供给,不能达到真正的最大福利化社会。同 时过多的福利扩大了政府的社会性支出而排挤了私人的生产性支出,不利于消除赤字,不 利于生产增长。因

9、此必须削减过多的社会福利。 (五)主张控制货币,反对通货膨胀 由于供给学派以增加生产,扩大供给为主旨,所以他们的货币金融理论特别强调货币 金融对于供给因素的影响;又因他们将减税作为主要武器,因而十分注重货币金融与财政 政策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他们从提高供给能力的角度出发,力主稳定货币,反对通货膨胀。供给学派的影响供给学派的影响 供给学派对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的影响很大。1981 年 ,新上台的里根总统提出的“经 济复兴计划”开头就声明,他的计划与过去美国政府以需求学派为指导思想的政策彻底决裂, 改以供给学派理论为依据。1985 年,里根总统在第二任期开始时宣称,他将继续实施并扩 大原订计划。但是,

10、美国经济并没有象计划所预期的那样顺利发展,大部分目标也未能实现。计划 实施不久 ,美国经济就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特别是联邦财政连 年出现巨额赤字,导致高利率和美元高汇价,又使对外贸易连年出现创纪录赤字。所以几 年来除了几位倡导者仍在宣扬供给学派获得巨大胜利外,信仰和赞赏的已日趋减少。 对供给学派的评论对供给学派的评论供给学派的论点和主张受到西方经济学界各方关注。凯恩斯主义者萨廖尔森认为,它 既没有经济史上的有力证据,又缺乏理论分析上的合理推断。货币学派虽然对一些论点表 示赞同,但认为它并没有提出有效解决美国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结构。进步学者的评论更 加尖锐。 评论者都不同意

11、拉弗、万尼斯基、肯普等关于美国税制已经进入禁区的论断,认为缺 乏历史和现实的验证 。对于供给学派所说减税不会导致出现财政赤字,即使发生赤字对经 济也无任何妨碍,赤字会自行消失的观点,更认为是纯属无稽之谈。 评论者一致指出,降低边际税率是为富人谋利。因为全面降低累进税率,高收入阶层获得 减税的好处要比低收入阶层多 ,削减社会支出则使低收入阶层直接受到损失。 凯恩斯主义者阿罗、卡恩等指出,政府干预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并非政治家 们的任意设计。二次大战后西方国家在资源分配和利用、保持经济稳定、收入再分配等方 面的干预和调节,对经济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制订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等法律条例, 虽然

12、增加了企业负担,但保护了社会利益。 一些进步学者批评供给学派过分强调资本投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并着重指出,在 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投资既促进经济增长,又造成生产过剩危机。他们还反对供给学派 把投资不足作为西方经济出现“滞胀”的原因,指出 70 年代美国企业固定资本投资占国民生 产总值的比重并不比 60 年代低。 评论者认为,恢复金本位制将大大缩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使经济陷入长期衰退。指 出货币历史表明金本位并不能保证物价稳定。1981 年美国国会成立的专门研究恢复金本位 问题的“黄金委员会”,经过半年多的争辩,最后否定了供给学派的主张。供给学派虽然遭 到西方经济学界的评论,但也给予西方经济思想以有力冲击,对西方一些国家特别是美国 的经济政策也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