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泰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对策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64912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泰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泰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泰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泰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泰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泰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泰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泰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对策浅谈泰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对策彭淑琴摘摘 要要: :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饮水安全是最重要的民生水利。解决饮水困难、保障饮水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也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单位:单位: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水利局关键词关键词: :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对策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一、农村饮水安全现状泰顺地处浙南山区,地域面积 1761.5km,辖 36 个乡镇,518 个行政村,总人口34.81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 31.2 万人。虽然有着较为丰富的水资

2、源,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23.48 亿 m3,人均占用量 6745m3。但是境内降水时空分布差异大,地形地貌复杂,绝大多乡镇处高山地带,乡镇人口规模小,人口居住分散,经济欠发达,蓄引水工程设施建设落后。特殊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导致了难以形成骨干的引供水工程,农村饮用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相当突出。据统计,截止 2006 年底,全县共有农村人口 31.2 万人,基本解决饮用水问题的农民有 18.08 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 57.9%,其中由标准自来水厂供水的有 3.77 万人,占 20.9%,由简易自来水工程供水 14.31 万人,占 79.1%。2003 年以来,泰顺县在上级有关部门的

3、关心支持下,把解决农民饮用水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以村村通自来水为建设标准,以实现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先后制订了泰顺县城镇供水水源规划、泰顺县农村饮用水建设实施方案、泰顺县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等相关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组织实施了司前、西洋、仕阳水厂等 15 个农民饮用水工程项目,为解决农民饮用水问题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上级部门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仍存在较大差距。1.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不容乐观据调查,截止 2006 年底,全县农村人口中约有 13.12 万人饮水不安全,占农村总人口的 42.1%,农民长期饮用不安全水,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健康,主要表现在:(1)

4、水质不达标,涉及 0.81 万人,占 2.6%,分布在全县各乡镇的部分村庄。由于供水设施差,农民都是从河道、坑塘、山泉直接将原水引入饮用,没有经消毒等任何净化措施,水源水质难以保证,无法达到饮用水标准。(2)水源保证率低,涉及 4.1 万人,占 13.14%,主要分布在包洋、雅阳等乡镇饮用山坑水和泉水的村庄。由于山区人口分散,大多数饮用水工程利用山溪自然水源或小型水库,蓄水量少,使供水工程在干旱季节水源得不到保证。(3)用水量达不到标准,涉及 4.01 万人,占 12.9%,主要分布在位于地势较高的高山区。四是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涉及 4.2 万人,占 13.5%,主要分布在采用山上引水的村庄

5、。2.在工作层面存在一些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1)部分群众对饮水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仍存在“等、靠、要”思想,少数乡镇领导对农民饮水安全缺乏应有的紧迫感。(2)各乡镇之间解决农民饮用水问题工作进度不平衡,存在“集镇快、山区乡慢”的现象。(3)水质监测没有正常运行。相关水质监测部门每年仅低档次地监测十个以下供水工程水质,绝大多数供水工程都没有被监测过,水质得不到保证,对检查不合格的供水工程也存在失管现象。二、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农村饮水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1.工程型缺水过去对饮水工程建设投入少,一些早期建设的乡村自来水工程,由于标准低、水源不足、管网陈旧等原

6、因,处于停供半停供状态。农户主要依靠引用山涧自流水来解决饮水问题,遇到干旱年份就饮水告急,工程型缺水问题严重,广大农民饮用水难以保证。2.资金投入不足农村饮用水工程是一项投资大、效益低的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虽然近年省市进一步加大了对泰顺欠发达山区的扶持力度,但大部分资金由村集体、村民集资、赞助等各种办法解决。由于县乡村三级财政困难,且地势落差大,地形复杂,使工程建设投资很大,建设项目又多,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泰顺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瓶颈,以致大多数农村不敢启动饮用水工程建设。3.供水工程管理不善泰顺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一些新建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单位投资大,供水用水量少,供水费偏低,而工程管网长,

7、运行管养费用高,使供水工程经营效益差,难以达到正常运行。部分农村自主管理养护的山区分散式供水工程,几乎不收费,喝福利水、大锅水的现象还普遍存在。由于经营管理条件差,缺少运行管理主体和有效的运行管理机制,供水工程经过多年的运行使用,管网普遍老化,渗漏水严重,以致不能自我维持。4.思想观念落后长期以来,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不够,对饮用水安全程度仅凭肉眼判断,对水质超标问题普遍存在习以为常的麻木思想。乱扔乱倒生活垃圾,随意排放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现象普遍,造成部分地方水源污染,水质变差。缺乏水资源忧患意识,节水观念极为淡薄,浪费水资源现象严重,没有把水作为一种商品,喝水不花钱的思想根深蒂固。三、农村

8、饮水安全的对策措施三、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措施1.加强领导,合力推进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成立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发改、财政、水利、卫生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形成部门合力推进的良好机制,把农民饮用水工程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实事工程、德政工程摆在水利工作乃至农村工作的首位来抓,为农民饮用水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2.科学规划,分类实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规划是做好今后工作的基础。泰顺地形复杂,村落分散,基础设施共享度不高,且各地水源条件、工作基础、经济实力差别较大。因此必须立足实际,注重实效,因地制宜,分类实施。

9、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深入调查研究,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各项规划,使各项规划更具可操作性,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1)集中式供水。根据地域和水源状况,且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可以依托现有水源,新建或扩建规模水厂,而后将管网向周边农村辐射,形成区域性集中供水。(2)分散式供水。对离城镇相对偏远的农村,由于地势高低不平,村庄相对分散,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可以采取各自然村或联户建设的形式,配套建设净水和消毒设施,实行联户供水。3.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农村饮用水工程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1

10、)泰顺县政府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将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计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并逐年增加。同时,可通过整合县水利、卫生、建设、民政、农业等各部门力量筹集建设资金;也可通过银行、国土、供电等单位在贷款、用地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惠,降低建设成本。(2)争取国家、省里的支持,对山区村庄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用水要通过组合包装给予一定倾斜,使山区也能得到更多的扶持和补助。(3)坚持“谁投资,谁受益”政策,通过适当给予一定财政补助,政策处理和村内管网安装由各乡村自负等办法进行引导,鼓励支持民间资金参与投资和经营,采用市场化运作,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建设资金不足。四是各

11、受益乡镇、行政村要发扬自力更生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从乡镇财政、村集体资金中提取一部分和由用户自筹一部分,有条件的可通过争取工商企业、电站赞助等办法筹措工程资金,形成各界合力办水的有效机制。4.强化服务,严格管理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供水安全责任制。通过供水工程预先水源水质监测和严格的取样、检测和化验,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对检测不合格的供水单位,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并督促限期整改。通过水质状况,指导农民安全饮用水,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工程投入运行,建后管理问题日益突出。明确管理主体,理顺管理体制,落实管理责任,确保工程项目充分

12、、长期发挥效益,必须深化改革,建立工程运行管理机构,做到建管并重,明晰产权,权责明确,不断健全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努力提高运行效益,加强供水工程的维护管理,确保长期发挥效益。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管理:(1)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修建的工程,可由受益乡镇组建工程管理委员会,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也可尝试实行对外承包经营,明确责任主体。(2)由民间资本或股份制修建的工程,由受益户代表建立管水小组,签订责任书,明确职责,保证供水的可靠性和安全性。(3)由村集体、村民筹集资金修建的工程,要落实村一级专人管理制度,参照企业化经营模式加强经营管理,促进供水工程良性运转,努力实现“以水养水”的目标。5.防治污染,保护水源要在水源保护、给排水系统等方面多管齐下,综合治理,解决农民饮用水安全问题。(1)从便于水源保护的角度出发规划供水工程取水点,合理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地,界定保护区域。(2)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严格限制各项开发活动,禁止一切排污行为和对水源有影响的旅游和水产养殖活动。(3)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发展循环农业,合理施用化肥、农药,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行畜禽粪便和农作物桔杆的资源化利用,控制农业污染。四是结合村庄整治和示范村建设,开展农村环境治理。尽快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制度,推进农村改厕和推进沼气池的建设,对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作无害化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