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调解的体会与技巧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61493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事调解的体会与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民事调解的体会与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民事调解的体会与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民事调解的体会与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民事调解的体会与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事调解的体会与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事调解的体会与技巧(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解经验交流之七调解经验交流之七】 民事调解的体会与技巧民事调解的体会与技巧作者:山城区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卢国平 发布时间:2009-07-15 08:15:29我叫卢国平,来自鹤壁市山城区人民法院,很荣幸能有这样一个宝贵的机会,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汇报一下自己在民事调解工作方面的粗浅体会,我汇报的题目是民事调解的体会与技巧。我是一位来自基层的法官,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什么辉煌的业绩,在基层法院从书记员到副院长工作了 15 个年头,办理过近千件民商事案件,一直没有离开过民商审判。谈到调解,高深的理论问题我谈不出来,我主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汇报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自己关于民事调解

2、工作的两点体会,二是做好民事调解工作的一些技巧。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首先我想谈一谈关于民事调解工作的体会 司法本身不是目的,其目的在于对社会关系进行有效的调整。法官的责任体现在运用恰当的方法、优化的手段化解纠纷,解决矛盾。具体而言,法官解决矛盾的手段有两种:一是调解,二是判决。判决侧重于运用规则,而调解侧重于解决矛盾。因此,解决当事人矛盾的首要选择,当然就是调解。俗话说,干什么吆喝什么,作为一名民事审判法官,一定要明白做好调解工作对于解决纠纷的重要性,要把调解与法官承担的法律责任乃至社会责任、政治责任结合起来,通过调解工作,“既解法结,又解心结”,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调解是把

3、法、理、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解决矛盾纠纷的一门艺术。十几年的审判工作经历,使我深深认识到,做好调解工作有利于从根本上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纠纷、消除敌对情绪,有利于安定团结、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我的体会只有简单的两句话: 第一句是:责任到处,无往而不胜。 无论干什么工作,都需要责任心。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的人。 我用两个案例说明一下责任心的作用。第一个案例是这样的:几年前,我那时候还在民二庭当庭长,快该吃中午饭了,一个审判员还在调一个民间借贷案件,不知道是嘴官司打的时间长了,还是快到中午了急着回家,这个审判员当着双方当事人的面儿,抢先亮出了自己的底牌,他说啥,他说:

4、原告某某某,你把利息让出来,被告谁谁谁,你负担诉讼费,就这样调吧,再不同意,我就只好判决了,要叫我判,我只能咋判咋判。当事人还正在讨价还价,审判员先熬不住了,开始摊牌了,把判决结果都说出来了。双方当事人一听这话,不说调解的事儿了,开说法官的事儿,你凭啥这样判,利息不能这样算他肯定调不了这个案件了。这个案件,我后来只好又换了一个法官,费了点功夫,把它给调解了。这里边有工作经验的问题,是不是也有责任心的问题?多点儿耐心,多操点儿心,仔细点儿,多观察观察当事人,啥话当事人能接受,啥话当事人不能接受,多掂量掂量,就算一时半会调解不了,也不至于一句话就把当事人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不但调解不成,判决后,服判

5、息诉的工作也难做了。 再举一个正面的例子。浚县善堂法庭庭长苏建新同志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妥善调处了一起案件。原被告之间因为墙上一个窟窿争得不可开交,苏庭长亲自动手补上了这个窟窿。一场风波悄然平息。留下的是双方对法官的赞誉。 所以一定要加强责任心。我们的一些审判人员,对于需要判决的案件,在开庭审判、制作判决书过程中还比较认真,比较尽责,生怕有什么纰漏。但是在调解过程中,常常不很重视细节,甚至是马马虎虎,认为调解成功后,调解书制作起来也很容易,当事人也不会上诉,执行起来相对判决案件难度也要小一些,所以工作中就不是十分尽职尽责的,只要能想个办法促成当事人和解,其他的就浮光掠影般的带过去了。其实,调

6、解对责任心的要求一点也不比判决对责任心的要求差,前段时间省高院组织举行的存在瑕疵的裁判文书的巡回展,我看有几份文书就是调解书。一份调解书,寥寥数语,还会出现错误,甚至是多处错误。有的法官调解时不告知当事人申请回避的权利,调解书履行期限不明,语义含混不清等等。这只能从责任心上找原因,如果承办人尽到责任,错误完全可以避免。 诉讼调解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这样那样难以解开的纠结。需要法官有一种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恒心,有知难而进的勇气和魄力。要勇于对自己的决断承担责任,不能邀功诿过。当然,在很多时候,承担责任无异于承担风险,有时候甚至还要受点委屈,但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了整体的工作,勇于承担责任

7、,解决了难题,化解了危机,我们审判、调解工作的水平就能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尽到责任,不仅可以避免错误,更重要的是,对工作、哪怕是对自己不喜欢的工作都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勇于负责,可以激发一个人对工作的热情。对工作充满热情,可以使人不畏困难,勇于接受挑战,激发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一个在工作中总是尽职尽责、追求完美的人,往往能够完成别人难以完成的工作,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句话:责任到处,无往而不胜。 我要说的第二句话是:真情可以融化坚冰。 法官尽职尽责,会让群众感到可靠;法官真心地为老百姓好,会让群众觉得可亲。如果当事人能够在心理上对法官产生信任感,他就会较好地配合法官的调解

8、工作。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有亲和力,调解中对当事人要和善、亲切、耐心,多做劝解工作,因势利导。要把握住四个关键点,我总结为:吃透案情、融入真情、拉近感情、互换心情。 所谓吃透案情,就是要把所涉案件的事实、适用的法律搞清楚,就好像一个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一定要了解清楚才能开方抓药一样。“知已知彼,百战不殆”。要想调解成功,在调解之前,必先收集有关信息,了解纠纷的性质、起因和经过,了解双方当事人的个性及昔日的关系,找准当事人的认识误区和问题症结。尽量全面了解原、被告家庭状况,社会关系、诉讼心理,摸清双方当事人调解意愿,与其目的及心理底线,这个过程是调解的基础环节,如果盲目介入,不但不容易搞好调解工作,

9、反而会因对整个过程和当事人的情况缺乏了解,使调解工作陷入被动,甚至恶化,并激起当事人对调解者的抵触情绪。 所谓融入真情,就是要带着满腔热情去做工作,既不能敷衍塞责,更不能生冷硬推,这样工作才有动力,才有感召力。调解人员运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当事人施加积极的心理影响,或是引导当事人之间情感的相互沟通,从而使矛盾、纠纷得到化解。即法官用真情去感动当事人促成调解。承办法官为当事人着想,不厌其烦地反复做工作,同时力所能及地为当事人设身处地的解决某些实际困难,如帮助当事人办低保、参军等,往往能让当事人深受感动,接受法官的调解。 所谓拉近感情,就是不仅自己要定好位,而且要让当事人明白,我们是在为他们做工作

10、,不能把当事人置于法官的对立面。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姬某的女儿在医院治疗期间服用了大量激素,后来股骨头坏死了。他女儿将医院告上了法庭。也许是爱女心切吧,立案后,姬某几乎每天都要跑一趟法院,总嫌办案慢,说是法官不理解他,承办法官换了三个,他就告了三个人的状。民庭把这个案子汇报以后,我同老姬谈了一次,我首先耐心听他讲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告诉他,我也曾因为关节炎服用过长时间激素,一下子使老姬感觉到找到了“自己人”,然后我进一步向他指出了法官是在帮他姑娘处理纠纷,是帮他解决困难的人,让他明白,应当信任法官,理解和支持法官的工作。老姬也开始与法官配合了。 所谓互换心情,指的是我们要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

11、所急,要经常换位思考,才能确保案件的公正处理。俗话说,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工作中要双向看人看己,一要把自己当成别人,工作中困惑也好,高兴也罢,站在别人的角度看自己,站在当事人的角度看自己的工作,心情会平和一些;二要把别人当成自己,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三要把别人当成别人,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四要把自己当成自己,自尊自爱。 我想用下面一个例子,进一步说明真情的作用。 这个案件发生在山城区石林乡一个农村,受害人姓唐,是个农村妇女。那年春天,她去地里浇地,无意中碰到了一根固定电线杆的钢丝绳,谁知道钢丝绳上带电,她遭到电击,抢救无效死亡。出事儿的

12、时候,她有两个女儿,都在上小学,还刚生了一个儿子,不满一岁,嗷嗷待哺。她的丈夫,一个月前,因为和邻居打架,被以故意伤害罪逮捕。 然后就起诉,被告是村委会、电业局。开庭过程中,村委会和电业局相互推诿责任。庭后又组织调解,两个被告还坚持自己没有责任,一分赔偿款都不愿意拿。这可咋办,审判员干脆趁着一个星期六,拉上电业局的领导,直接到受害人家里去调解。村委会的人也在场,大家一看,这家人真可怜,受害人死亡了,她丈夫住看守所了,大女儿跟着大姑姑去了汤阴,二女儿跟着小姑姑住在附近一个村里,小男孩儿才一丁点儿,他爷爷奶奶照顾他。人亡家破,家徒四壁。我们的审判员当场就落泪了,从兜里掏出来 200 块钱,叫老两口

13、给孩子买奶粉喝。电业局的领导一看,也感动了,也赶快捐款,也不说自己一点儿责任都不负了。等到星期一一上班,这个案件就调解了。这一次,受害人家属也表示了感谢,背来一袋小米,非要送给法官。这和“五个严禁”不沾边儿啊! 对工作负责任,对群众有感情,这是我认为对搞好调解工作很重要的两句话。这其实是两句大白话,但是,如果我们能实践好这两句大白话,虽然不能说每个案件都能调解好,但最起码可以保证具备调解可能的案件以及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的机会,不会从我们身边悄悄溜掉。 上面所说的,是一些比较原则的东西,一些总的体会和经验,下面,我想说一说调解的技巧。 提起调解的技巧,我想起前段时间公民与法(审判版)刊登的一篇

14、文章,题目好像是巧用三十六计破解执行难,这篇文章的思路很新颖,我看后很受启发。我就想,我们所说的调解的技巧与三十六计中的计谋是什么关系,我觉得技巧包含在计谋之中,属于是计谋的一部分,但计谋也分阴谋与阳谋,我们的技巧属于阳谋,不是阴谋。我们在调解中运用技巧是为了化解矛盾,解决纠纷,而三十六计讲的计谋是为了达到作战的目的。二者相通之处在于都是运用某种方法去解决一定的问题。 关于计谋或者策略的运用,百战奇略上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道理,它把领兵打仗的谋略分为“正”和“奇”,它说“正兵者,拣士卒,利器械,明赏罚,信号令,且站且前,则胜矣。凡所谓奇者,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也”。以我的理解,我们在审判、调解工作

15、中,恪尽职守、勤勉敬业、公正司法、不偏不倚,公正、高效地把案件办好,这是“正”。具体到调解工作,我们按照合法自愿的原则,耐心做调解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多次反复持续做当事人的工作,这是“正”。但是遇到问题,需要我们迂回一下,妥善解决,就需要讲究策略,讲究技巧,这是“奇”。三十六计讲的是“奇”,都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招数。那么有时候,我们在调解工作中,也需要出奇制胜。需要采用多种手段,选择多种途径,邀请多方参与,运用多种技巧。孙子兵法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正兵迎敌,奇兵取胜。但是,出奇招不等于出乱招,乱出招,因为人家还说了:“数中有术,术中有数。阴阳燮(xie)理,机在其中。机不可设,设

16、则不中”。意思是说,凡事都有自身的规律,设计用谋,都要遵循事物本身的规律,如果违反客观规律凭空设计,强用计谋,就会遭致失败。说得很对,我们调解案件,也要根据具体案件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策略,随机应变,才能收到成效。 要说到具体的民事调解的技巧,实践中我们大家都在运用,都有不少心得,我还真的不敢在这里班门弄斧。我查阅了一些资料,看到我们大家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调解的方法,多种多样,不一而足,我简要地列举几个主要的提法: 1、五心调解法,必须具备爱心、耐心、信心、细心、公心; 2、单刀直入法,吃透案情,找准争议焦点,洞析当事人心理,直截了当地拿出调解方案; 3、循循善诱法,把握案件的基本性质,制定合理的调解方向和调解策略,一步一步地做思想工作; 4、情理法并重法,保持依法、公平、公正的中立立场。讲法理讲情理讲事理,以理服人; 5、面对面与背靠背结合法,但绝对禁止欺骗、隐瞒、胁迫等违反当事人意志的行为; 6、借力调解法,可以借助代理人、说情人、当事人的单位领导、当地有威信的人、当事人的子女亲友等等,可以因人因事而异; 其他还有批评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