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调研报告

上传人:h****u 文档编号:47049524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1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调研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调查报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调查报告摘要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 命题。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可以集中反映我们 国家所追求的价值尺度和文化观念。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以 12 个词、24 个字概 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 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可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 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它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新

2、鲜力量, 要深入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 先从社会的新鲜力量入手。那么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有多少, 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 大学生对它的态度是什么, 我们又该如何去实践, 针对这些内容我进行了实践调查。调查方法:发放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我调查了 100 名大学生,其中党员所占比例为 23.23%。关于对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体系了解的占了 20.11%,模糊的占了 39.38%,有 15.58%的人表示自己不 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民主、自由、公正、和谐最能体 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61.19%的人偶尔关心国家大事, 37.39 的人经常关心, 绝

3、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对于经常关注的电视节目类型,所占比例 从大到小依次为:新闻类、综艺娱乐类、从不看电视节目、道德建设类、婚恋交 友类、情感类;53.82%的人认为身边的党员对自己没有影响,稍有影响的占了 37.68%,只有 8.5%的人认为有较大影响。调查结果分析:就这份调查问卷,我总结出以下几点:1.大部分的大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了解模糊不清,有的甚至没听 过。2.超过一半多的大学生仅仅是偶尔关注国家大事,大部分的人都是通过网络渠道 来获取信息3.大部分的大学生认为身边的党员对自己影响不大或者没有影响。就这三点来 说,我认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还不够。那么

4、,怎样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首先,要认真学习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论述材料,深刻领会其内涵及精神实质。“理论是行动的 先导”,要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有对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是不行的。 我们必须通过对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原文的学习,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在思想上和行动上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内化 为自觉的行动,我们的实践才会有正确的方向。其次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学 生的本职工作是学习,学习是学

5、生的首要任务。大学生必须把努力学习、锻炼一 身将来报效祖国的过硬本领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 切实地抓好, 争当优秀大学生, 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推动“八荣八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 价值观的普及和升华。荣辱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它反映了人在社会生活 中的一种心理感受和价值反思。 高校必须从“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人“的高度, 切实提高人们对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性的认识, 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大学 生行为准则和习惯。大学生的价值观受环境影响极深,由于生活在和平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时代, 他们能够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快速获取大量的信息。然而他 们涉世较浅,分析和判断问题多局限于个人的视角,对世界、未来与现代化的理 解比较窄,因此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想真正收到成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现 状和实际需要。要贴近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要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相结合, 把 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教育的重点。管理学院调研部 2015 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