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老人世纪的交通问题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42273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7.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老人世纪的交通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老人世纪的交通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老人世纪的交通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老人世纪的交通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老人世纪的交通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老人世纪的交通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老人世纪的交通问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談老人世紀的交通問題 http:/designer.mech.yzu.edu.tw/ 1作者:作者:徐業良徐業良 (2000-09-18);核可:;核可:徐業良徐業良 (2000-09-19)。 附註:本文發表於汽車購買指南雜誌,附註:本文發表於汽車購買指南雜誌,2000 年十月號,史丹福專欄年十月號,史丹福專欄 談老人世紀的交通問題談老人世紀的交通問題 您一定聽過“嬰兒潮(baby boomers)”。那是過去的事兒了,咱們現在面對的是“老人潮(aging boomers)”,而且遲早有一天,您我都會加入這個老人潮。 隨著生活水準不斷的提高,醫療衛生長足的進步,人類壽命逐漸延長,老年人口持續

2、增加。聯合國分析世界各國人口結構所用的定義,將 65 歲以上人口佔其總人口比率在 7%以上的國家,稱之為 高齡人口社會(aging society) ,而根據經建會的資料,臺灣地區在 1994 年 65 歲以上人口即已達 7%,開始邁入高齡化社會,2000 年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人口比例為 8.4% , 已經將突破兩百萬人 , 估計到 2025 年老年人口 (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更升高為 16.5%。 二十一世紀將是老人的世紀。 人口學上描述壽命的專有名詞叫做“平均餘命”,描述的方式是以當年剛出生、10 歲、20、30 歲、一直到 80 歲的人,平均還剩餘多少年的壽命。以台灣地區來說,

3、民國四十年出生的男性,平均餘命是 57.4 歲,但民國八十七年出生的男性,平均餘命已經到達 72.3 歲,多了 15 年,而現年六十歲的男性,可以期待您平均還有 18、19年的歲月。女性則比男性更長壽,民國四十年出生的男性,平均餘命是 60.3 歲,但民國 87 年出生的男性,平均餘命已經到達 78.0 歲,足足多了 18 年,而現年六十歲的女性,可以期待您平均還有 20、21 年的歲月。當然這還只是現在的估計,三不五時就在報章上看到所謂生物科技、基因工程最新突破,未來人類可以活到一百五十歲等等 談老人世紀的交通問題 http:/designer.mech.yzu.edu.tw/ 2活這麼長幹

4、嘛?年輕人可能衝口而出這句不動聽的風涼話。 現代營養、疾病治療及預防都有很大進步,人們對於自身健康的維護也更為注意,因此現代的老人比過去更健康、活動力更強。儘管如此,自然的老化現象還是靜靜地、持續地發生在您我身上,從三十歲開始身體的狀況就開始走下坡,感官逐漸不再敏銳,反應也漸漸遲緩。史丹福專欄這裡所要談的,沒錯,您已經想到了,對駕駛的安全性可能有影響。 根據美國車禍的統計數字,以年齡來分類的話,造成死亡車禍比例最高的,是16 到 24 歲剛拿到駕照血氣方剛的年輕人,第二“危險”的年齡層,就是 75 歲以上已經有五、六十年開車經驗的年老駕駛人。所以您知道,自然老化過程已經影響到年老駕駛人開車時所

5、需肢體和精神上的能力,即使他們普遍經驗老到、小心穩重也已經不足以彌補。看美國的統計數字的趨勢、估計二、三十年內,年老駕駛人發生車禍造成的死亡人數,可能就會超過酒醉駕車車禍造成的死亡人數。 聽起來挺駭人的。國內老年駕駛人的問題不知是不是還不嚴重,至少沒有看過任何針對老年駕駛人的統計數字,印象中也沒有在任何地方看過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可能目前來說國內的駕駛人還是以青壯年居多,不過這批青壯年開車族,包括您和我,很快也會變老,老人開車的問題終究還是會浮現。 怎麼辦?強制年老駕駛人不准開車? 駕駛能力其實是很個人化的問題,年紀只是影響因素之一。許多年老駕駛人仍然能夠安全地開車,相對的許多年輕駕駛人可能反而

6、不適合開車,強制年老駕駛人不能開車顯然是不公平的。 除此之外,強制老年人不能開車,在像美國這樣地廣人稀,且大眾運輸普遍不像台灣本地那麼方便的地方,還可能造成社會問題。對於十幾、二十歲剛有資格開車的年輕人來說,駕駛執照是獨立、自由的象徵。對於老人來說,駕駛執照也是獨立、自由的象徵。在美國許多對老人問題的研究指出,除了健康惡化之外,高齡人士最重要的風險就是孤立,當一位老人停止開車時,整體的衝擊就像是判刑在家軟禁沒法子出門,老人只好在家逐漸枯萎、老化。 談老人世紀的交通問題 http:/designer.mech.yzu.edu.tw/ 3活這麼長幹嘛? 曾經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這麼一句話,把這個疑問詮

7、釋地非常平和而貼切: “Now we have added so many years to a life, how can we add more life to those years?” “現在我們將生命增長了這麼多年,我們如何能為這些年增添更多的生命?” 不不不,一定有比強制年老駕駛人不准開車更好的解決辦法, 這時候科技可能就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我們需要應用科技讓道路、汽車的設計更好,每個人都可以更安全的開車,而且活到老、開到老! 年老駕駛人到底面對一些什麼問題呢?科技又可以提供什麼解決之道呢? 首先當駕駛人在一個他所不熟悉的區域開車時,他必須全神貫注搜尋路標上相關資訊,並且經常在腦子

8、裡模擬路線,以免走錯路,年老駕駛人專注能力有限,往往無法同時處理開車及找路兩項工作,因此常得儘量避免開在不熟悉的道路。對於這個問題,現在相當流行的衛星定位、道路導引系統顯然是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其次年紀大的駕駛人可能會發現倒車、停車的操作都越來越困難,停車需要更大的空間還老是停不好,經常還碰撞到鄰近的車子。這主要是因為隨著年紀增長,扭脖子、轉身注視後方的動作變得越來越困難,甚至得完全倚靠後照鏡,且兩眼向左向右的水平視野角度也減小的緣故。現在市面上已經有好幾套倒車導引系統,在車尾裝置紅外線或超音波感測器,倒車時可將後方障礙物的距離以燈號的形式顯示在後照鏡上。 另外對於年紀大的駕駛人來說,夜間開車

9、是一件挺吃力的事兒,主要是因為視力減退,對於路邊的行人、路標、指示燈號經常看不清楚,對於眩光、閃光又特別敏感、恢復較慢。對於這個問題,紅外線夜視鏡、前方來車警示裝置、防眩光擋風玻璃等產品,也都一一出現。 談老人世紀的交通問題 http:/designer.mech.yzu.edu.tw/ 4所以您瞧,現代汽車科技要解決老人開車的問題並不困難,而且老人的問題也是所有駕駛人的問題,只是有程度上的差異而已。 技術上雖然並不是那麼困難,但其中還需要突破的癥結是,車廠有沒有考慮到年老駕駛人的需求來設計車子?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說,設計汽車的工程師們究竟多半還是年輕人,他們能不能體會老年駕駛人開車的感覺、經

10、驗? 美國的福特車廠有個非常有趣的做法,福特讓年輕的設計工程師穿著一件“老人裝”來作汽車設計,希望所設計出來的汽車能夠適合更廣大的年齡層。 噢,這件老人裝不是式樣老,看起來像老人,而是讓設計工程師真正有老人的感覺,穿上這件衣服,頸部、軀幹、手肘、手腕關節都變得僵硬,不管是進入駕駛座、扣安全帶、回頭倒車,舉手投足動作都變得慢而虛弱活像個老人。這套衣服還搭配了一副眼鏡,模擬白內障的視力狀況。年輕的設計工程師穿著這套老人裝,反覆地在車子裡操作各種日常駕車動作,嘗試了解老人開車的感覺,探討汽車設計上有什麼可以改進的地方,讓老年駕駛人能更舒適、安全地開車。 美國另一家通用汽車公司則是用不同的方式來關切這

11、個問題,他們的設計部門召集了一組三十個測試者,每位測試者身體上都有各種不同的問題,關節炎、視力問題、裝上了人工膝關節或股關節等等。這一組測試者的工作就是進進出出各型車輛,操控車內所有裝置,試開幾段路,通用的設計部門把整個過程錄下來,設計工程師藉以觀察這些有某種生理障礙的測試者,操控汽車時是否有任何困難。 所以工程師們能夠了解老年駕駛人的感受與需求,也有成熟的科技產品解決這些需求,然而工程師們普遍還有一個問題是,如何把所有這些輔助裝置放在同一部車裡,而又不會整天嗶嗶巴巴又是閃光又是警示把駕駛人煩死?又如何不要把車子設計得過度“老人味”,讓自認為還沒老到那個程度的車主一看就嫌惡的嚇跑了? 當然,人

12、老到一個程度,還是得認老,為了自己和大家的安全,別再開車了。這時候政府就得負擔責任,提供老人舒適、便捷的運輸工具,讓老年人仍能保有充分的社會參與和獨立生活的尊嚴。藉由無線通訊科技輔助,美國的運輸部便正和麻省理工學院合作規劃未來的老人社區公車,透過衛星定位和類似掌上型電腦的裝置,老人可以立刻知道公車現在的位置,也可以預約公車接送的時間。 談老人世紀的交通問題 http:/designer.mech.yzu.edu.tw/ 5台灣已經是老人國了,老年族群的人口即將突破兩百萬,而且人數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全世界都是如此。老年人對於健康、舒適、獨立的生活有強烈的渴望,老年族群的購買力又絕對遠超過 e 世代的小朋友,有遠見的車廠,一定把眼光放在老人汽車的開發,有遠見的廠商,一定把眼光放在老人產品的開發。 有遠見的政府,也絕對不是只發老人年金而已。 最近幾個月汽購編輯部的同仁們大概都對史丹福專欄很感冒,幫史丹福專欄作稿、搭配圖片可能是編輯部同仁們共同的惡夢。前兩個月史丹福專欄談駕駛人情緒狀態的問題,一位編輯部同仁便得做出各種開車時凶神惡煞狀,好拍成照片搭配文章刊出;上個月史丹福專欄談駕駛人開車是否專注造成的影響,又得偏勞編輯部一位同仁做出心不在焉狀,或色咪咪看檳榔美眉狀,拍成照片搭配文章刊出。 這個月史丹福專欄談老人汽車,不知是否會有編輯部同仁扮成老人狀 您知道,汽車雜誌也是一種演藝事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