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品质学会第38届年会暨第8届全国品质管理研讨会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4107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44.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民国品质学会第38届年会暨第8届全国品质管理研讨会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华民国品质学会第38届年会暨第8届全国品质管理研讨会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华民国品质学会第38届年会暨第8届全国品质管理研讨会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华民国品质学会第38届年会暨第8届全国品质管理研讨会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华民国品质学会第38届年会暨第8届全国品质管理研讨会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民国品质学会第38届年会暨第8届全国品质管理研讨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国品质学会第38届年会暨第8届全国品质管理研讨会(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第 38 屆年會暨第 8 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 38th Annual Conference of CSQ Hangel & Armstrong,1996),因此,一個令社群成員滿意度高的虛擬社群是一個匯集資訊、資源以及成員夥伴關係的虛擬社會。 知識社群之建構 762.4.1 虛擬社群的概念及定義 網際網路屬於分散式及多對多使用者的超媒體交談環境,讓使用者可以直接透過網際網路上與分散在各地的使用者進行溝通與互動(Hoffman,1996)。在網路上溝通互動頻繁後,久而久之,一群同好便會形成一個網路討論群,形成一種基於資訊分享與情感支持的專屬網路虛擬社群文化。而我們的系統主要是要

2、塑造成知識管理社群來激發難以言述的隱性知識。 2.4.2 虛擬社群的類型 虛擬社群的分類我們就存在性質、會員需求、功能等三種分類來說明: 1、存在性質分類:依成員是否具有實體接觸的性質作為分類: 第一種分類是傳統社區或某些實際關係的群體,建立電子連繫的管道,例如,將某個學校或社區的相關訊息及佈告搬到電子線上,形成以實體為基礎的虛擬社群,強調社群是基於現實生活中的關係而形成(Blanchard & Horan,1998)。另一種分類是屬於地理上分散的社群,成員因相同的興趣或特定的議題而聚集在一起。 2、會員需求分類:社群成員參與社群的需求有所不同,Hangel & Armstrong (1996

3、)將會員需求分為四類: (1) 興趣型:以特定興趣為主旨的社群,一群具有相同興趣的成員聚集在一起交流並共享資訊,如本系統是集合對於鳥類有興趣學習者,一起來學習鳥類的知識。 (2) 關係型:一些生活上的經驗、信仰宗教、健康狀況等以關係為主的社群。 (3) 幻想型:網路環境創造一個讓人們可以幻想與娛樂的空間,滿足了人們逃避現實的需求。 (4) 交易型:成員上網的目的在於資料的蒐集與交換以及取得一些經驗和看法。 3、功能分類: 社群成員透過許多不同類型的工具進行互動,常見的功能包括討論區、聊天室、郵件清單、線上傳訊、留言版、遊戲以及投票等。社群的建構可以包括一個至二個以上的功能。 3. 研究方法研究

4、方法 在本研究的系統中,利用個人筆記本作為顯性知識的呈現及分享的媒介;評鑑筆記本則根據社群的概念,讓有相同興趣目標的人來評鑑筆記本,確認知識的對錯;而討論區則形成小小的社群,激發隱性知識的空間。以下我們將針對系統作個介紹,分別說明顯性知識的呈現,也就是個人筆記本和評鑑筆記本介紹;隱性知識的激發,在討論區的部分。 孫鵬虯、許戎吟、林秀玫、曾健翔、陳信中、柯勝元 773.1 系統架構系統架構 我們系統主要對象是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了讓小學生能夠自動自發的上網學習,強調一個自助式學習的環境,所以我們將系統作成遊戲的方式來進行。 首先我們會讓學習者在遊戲中扮演鳥園飼養者的角色,在鳥類的三個生態環境區水邊

5、、平地、海拔山區,選擇一區及想要飼養的鳥後,開始進行遊戲。遊戲中會隨時間隨機出現跟醫療、飼養、保育有關的事件,讓學習者來解決,在沒有遇到事件時也會有小遊戲讓學習者藉此去得積分。事件出現時,便是代表所飼養的小鳥出現了問題,而必須依照問題連結上我們所建議的網站,上網找尋解決的方法,在系統中尋找需要的東西替小鳥解決問題,然後把答案也就是學得的知識以及知識來源的網站紀錄在筆記本中。若沒辦法解決小鳥的問題,導致小鳥的死亡就一切從頭來過。 在遊戲的過程中,學習者自行建構自己的知識在筆記本中,做好自己的知識管理,也可以利用筆記本的便利性,容易達到知識的分享。下圖 3.1 即是我們系統的架構圖。 3.2 筆記

6、本筆記本 筆記本的部分是本研究的重心,筆記本有分為個人筆記本及評鑑筆記本,個人筆記本就是學習者在事件發生時紀錄知識的地方,我們將知識內容依照知識表徵的特性分成有敘述性知識及程序性知識兩種,引導學習者做筆記。為了確保每份個人筆記本中的知識都是正確可靠的,所以我們設計了評鑑筆記本的機制,放置個人筆記本的內容讓其他學習者評鑑知識的正確。關於個人筆記本及評鑑筆記本的功能會在之後的內容作詳細介紹。 圖 3-1 系統架構 登錄 公告區 鳥類虛擬生態 我的資料夾 嘰嘰喳喳討論區 英雄榜 新手上路 水邊 平地 海拔山區 個人筆記本 個人檔案 評鑑筆記本 討論區 知識社群之建構 783.2.1 個人筆記本的作用

7、 個人筆記本可以說是學習者的知識集,是學習者在系統中由事件的主題而製成的筆記。在個人筆記本中有新增、修改、刪除、共享等功能,以及是否有通過評鑑的記號,會有笑臉或是哭臉來顯示。 我們利用框架的方法,來設計筆記本的格式,而筆記的知識內容則利用知識表徵方式的不同來規劃,分成敘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表徵方式,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讓筆記本方便管理且閱讀起來簡潔明瞭。學習者的知識必須利用到網路的資源,在事件出現的同時,會有一些參考的網址,提供給學習者自行連結至網站中尋求解決方法,再將答案加入筆記本中,還要將知識來源的網址加入參考網站的欄位中,是為了之後評鑑的人在評鑑筆記時有所依據,快速且有效的找到答案並確認這

8、知識的正確性。 學習者可以自由的選擇是否要將筆記分享給其他學習者看,但為了鼓勵知識分享,分享的總篇數越多,就能夠得到越多的積分,不過筆記必須要評鑑通過才可以分享,確保知識正確,所分享的知識才有其價值。 3.2.2 評鑑筆記本的作用 為了要確保知識的正確性,我們提供了評鑑筆記本的功能,並且希望能夠是參與其中的學習者來評鑑其他人的筆記。 在評鑑筆記本中,學習者可以找到和自己所學習相同鳥類的筆記本,來進行評鑑,評鑑別人的筆記本之前,評鑑人必須要有一定的程度,所以評鑑人必須是解決過相同的事件後,且筆記也已經通過評鑑才能夠有資格替別人做知識評鑑,避免知識的錯誤確保知識的可靠性。學習者的筆記內容如果被評鑑

9、過有錯誤的部分,必須通知學習者做改正,導正學習者的觀念,如此不斷的從錯誤中學習,輔助學習者將自己的知識更新改正,即符合建構主義的精神。 我們希望在評鑑筆記本的地方可以形成知識的網路社群,對相同鳥類了解且有興趣的人可以在此聚集,並且可以利用替別人評鑑來獲取積分,這些都是成為吸引學習者來評鑑的誘因。 3.3 討論區討論區 在我們系統當中,設置了討論區,以討論台灣鳥類知識為主。主要有助激發隱性知識的作用。 孫鵬虯、許戎吟、林秀玫、曾健翔、陳信中、柯勝元 79在討論區當中,許多使用者可以在上面相互討論交流,在討論的過程中,或多或少可以激發出隱性知識,使用者可以在當中發現到自己所沒有注意到的層面,透由不

10、同的思考角度,看到更廣闊的知識領域。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就是大家在針對自己所了解的鳥類來討論,因為興趣相同,談論到共同的話題,自然產生一種凝聚力,而這種凝聚力會創造出一個個有特色的知識社群,社群就好像是一個家,每個人都可以在當中得到協助,不只有與鳥類有關的知識,也會有相當多的個人問題,能夠在同個社群當中,得到解答,因為的種種因素而讓當中的人在另一個虛擬空間中交到不少好友。 隱性知識是難以管理的,在很多的研究中,大多針對顯性知識來探討並加以管理,我們希望可以利用討論區的空間,利用社群的特性,將有相同興趣的學習者針對感興趣的部分發表意見,或許能從中延伸出更多知識。 4. 結論結論 知識管理是一門相當

11、熱門的課題,尤其是對於講求效率的企業,應用在所得到的知識上,就必須做出適當的管理。現在網際網路普遍的情況,許多知識都是經由網路尋找得到的,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將網路上所獲得的知識,依照兩種知識表徵(程序性知識即敘述性知識)方式呈現出來,以及建構主義所強調的學習者主動建構知識,都有助於知識的管理及分享。 為了落實自助式學習,所以適用於主動且有企圖心的學習者主動學習,由於主動學習在電腦中不易實現,所以利用遊戲機制引導有其必要性,尤其對於玩性仍強的小朋友來說,會是觸發學習動力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針對國小高年級的學習者,利用虛擬鳥園的機制,吸引學習者的學習動機,以隨機出現的事件,引導學習者主動學習,藉由網際

12、網路,自發性的尋求答案,解決問題,藉由評鑑的工作來審核每個人的筆記本內容,並且鼓勵擁有正確知識的筆記本分享,讓知識成為有價值的資源。以筆記本的方式呈現,做有效率的知識管理,彰顯自發性學習的重要。在討論區也能經由學習者的相互溝通討論,形成了知識的傳遞及創新,從中還能夠激發出更多的隱性和顯性知識,希望能夠形成一個充滿鳥類知識的虛擬社群。 現在許多研究報告都還未能夠具體的將隱性知識呈現出來,我們的研究也遭遇到同樣的瓶頸,無法做到像管理顯性知識一般呈現出顯性知識,只能藉由討論區來激發學習者的隱性知識,如果可以發展成一個鳥類虛擬社群,讓學習者能夠針對自己有興趣的主題進行討論,分享知識,希望將來學習者在隱

13、性知識和顯性知識之間能夠相互的轉換,真正落實知識管理。 知識社群之建構 80參考文獻參考文獻 1. Anne, B., 1994, Communities On-Line:Community-Based Computer Networks. 2. Armstrong, A. and Hagel, J. III, “The Real Value of Online Communiti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 Vol. 23, May.-Jun. 1996, pp. 134141. 3. Blanchard, A. and Horan, T., 1998, “Vir

14、tual Communities and Social Capital”, SocialScience Computer Review, Vol. 16, No. 3, pp. 293-307. 4. Chang, P. K., Kannan and Andrew, B.W., 1999, “Electronic Communities asIntermediaries:the Issues and Economics”, Proceeding of the 32nd Hawaii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5. Chris, M.

15、, Miriam,M., Kevin, O. and Ashok, G., 1999, Making Real of VirtualCommunity, PricewalerhouseCoopers, http:/ 6. Carroll,J. M.1990.The Nurenberg Funnel:Designing Minimalist Instrucation for Practical Computer Skill.Cambridge,MA:MIT Press. 7. Dalgarno, B.(1997). Constructivist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

16、g:Theoy and Techniques. 8. Dick, W.1991. An instructional designers view of constructivism. Educational Technology.5:41-44. 9. Ellen M.Knapp,”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he N-form corporation”,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1.15,pp.73-90,1994. 10. Gunstone, R. F.(1990).”Childrens science”:A decade of developments in constructivist views of scien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11. Hagel, J. & A.G. Armstrong,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Communities ,McKinsey & C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