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苏公务员公共基础教材_经济

上传人:j****s 文档编号:47019535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34 大小:252.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江苏公务员公共基础教材_经济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3江苏公务员公共基础教材_经济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3江苏公务员公共基础教材_经济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2013江苏公务员公共基础教材_经济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2013江苏公务员公共基础教材_经济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江苏公务员公共基础教材_经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江苏公务员公共基础教材_经济(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知识指导之微观经济 一、消费者理论 1、效用和边际效用 边效的指最后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或劳务所具有的效用。 2、需求和供给 均衡价格被认为是经过市场的供应自发调节而形成的,即“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3、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4、消费者行为的序数效用解释和差异曲线 序数效用的主要分析工具是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的购买受到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的约束,这种约束可以消费可能线或预算线描述。 把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结合,它们的切点就是消费者均衡点。 二、生产者理论 1、利润与成本 短期成本包括不变成本;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注意重点掌握) ;平均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总成本。 2、边际产量递减与规

2、模报酬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指如果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不断地追加另一种生产要素到一定程度,最后追加的一单位可变要素所带来的产出增加量将越来越小。 掌握该规律对我们的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有重要意义。 (要学会用此规律分析问题) 3、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 4、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 我们称能够获得最大限量利润的产量称为均衡产量。均衡产量应该是使边际收益等边际成本的产量,即厂商获得最大利润的条件是边际成本等边际收益。 三、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1、现代企业组织和制度 从企业的资产组织形式看,企业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与前者的区别在于股份有

3、限公司的产权的社会化和量化) 。 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关,它是股东行使权力、表达意志的场所。 董事会作为公司法人,具有对公司财产的占有、使用、处置和重大经营决策权,但不直接进行经营管理,直接负责经营管理的是由董事会任命的总经理。 监事会是同股东大会选出的公司监察机构。 2、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偏离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经营目标主要主要三种:销售收入最大化;经理效用最大化;内部人控制。 经济知识指导之宏观经济 一、经济总量和总需求、总供给 1、宏观经济总量指标 1936 年英国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出版,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的建立。 主要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NP)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年内生产的产品

4、和劳务的市场价格总额; 国民生产净值(NNP)由国民生产总值减占生产中固定资产的消耗得到的国民生产净值; 国民收入(NI)这里的国民收入是狭义的,指全部要素的收入,在数量上等 NNP 减去政府的间接税; 个人收入(PI)是经过再分配的国民收入,在数量上等国民收入减去社会保险税、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加上政府的养老金、失业救济金等; 个人可支配收入(DI)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个人收入减支所得税。居民用它进行消费和储蓄。在宏观经济分析中,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总产出减去政府的税收再加上政府的转移支付; GNP 价格矫正指数。它是名义 GNP 对实际 GNP 的比率。是衡量一国价格总水平的上涨程度。 国内生产总值

5、(GDP)它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在其领土范围内,本国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额。 2、总需求 总需求是指对一国总产业的意愿总购买。在封闭经济中,总需求包括居民消费需求、企业投资需求和政府购买需求。如果考虑开放经济,则需要考虑加上出口需求。 3、总供给 总供给是指一国全部企业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总产出量。在封闭经济中,总供给等消费加储蓄加税收之和,如果考虑开放经济,则要加上进口。 总供给的问题取决于劳动的投入量即就业量。它受到名义工资和价格水平的影响。 4、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均衡 在市场经济中,总需求是决定总供给的重要因素。马克思曾经把个别商品的出售形象地比喻为“惊险的跳跃”。 二、

6、经济增长、经济周期波动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体现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劳动和资本常常被看作是影响长期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要素。 2、经济增长方式及其转换 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有粗放型增长和集约型增长两种。粗放型增长,是指在生产要素效率不变的情况下,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量而实现的经济增长。集约型增长则是指在要素投入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效率而实现的经济增长。 3、经济周期 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都不可能表现为直线式的增长,而是呈现一定的波动。在时间序列,一国经济总量呈现扩张、收缩、再扩张、再收缩的变化。这种经济现

7、象称为经济周期(亦称经济波动、商业循环) 。 特征:不仅表现在个别部门上,而是表现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上;可以把一个经济周期看成四个首尾衔接的阶段;具有反复性。 机制主要有:银行信用的扩张和收缩导致经济波动;投资的扩张和收缩导致经济波动;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4、经济波动的自发性 经济扩张和收缩存在累积效应。累积效应是由乘数效应和加速效应交织产生的。 乘数理论指出:单位自发性支出的增加会引起支出连锁地增加,从而使总产出以一种放大的形式增加。 由于经济波动的自发性,完全避免经济波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政府应可以尽可能减少经济波动。最明显的政策主张有两个: 一是凯恩斯的政策,其特征是

8、相机抉择。二是货币主义的政策,其特征是单一的货币规则,即通过稳定的货币发行使经济保持稳定。 三、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一般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也称为经济萧条。 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 滞胀:高通货膨胀和高失业率的并存。 通货膨胀有以下效应:再分配效应;产出效应;投机效应。 四、宏观调控(鉴于当前全球的经济形势,考生应把此部分内容作为 2009 年的重要考点进行复习) 1、财政政策效应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政府购买、转移支付、税收等手段,对总需求、总产出施加影响,促使宏观经济运行优化。增加政府购买、增加转移支付、降低税收都会使总

9、需求扩张,所以称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反之则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2、货币政策效应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通过改变货币供给量影响总需求从而影响总产出的政策。增加货币量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量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3、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综合效应 扩张性财政政策加扩张性货币政策。也称双松政策。影响:使总产出有较大的增加,而对利息影响较小。 紧缩性财政政策加紧缩性货币政策。也称双紧政策。影响:对抑制总需求有很好的效果,对利息影响较小。 扩张性财政政策加紧缩性货币政策。影响:对总需求、总产出影响较小,而使利息显著提高。 紧缩性财政政策加扩张性货币政策。影响:对总需求、总产出影响较小,而使利

10、息显著下降。 (注意不同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4、收入政策效应。在通货膨胀十分严重的时候,政府往往采用限制物价和工资上涨的政策。这种政策称为收入政策。 经济知识指导之国际经济 一、国际经济贸易和 WTO 1、经济国际化的趋势 经济国际化有如下表现:国际分工进一步向纵深和广阔方向迅速发展;国际贸易在克服保护主义障碍中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更加频繁,突出表现在资本流动异常活跃,资本流动已经替代国际贸易成为促进经济全球化的最主要的的推动力量;区域一体化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 2、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和利益 3、国际贸易服务 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新特点是服务贸易的迅速增长

11、。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即相对于有形贸易的一切无形贸易,它除了包含狭义国际服务贸易概念的所有内容外,还包括海外投资的收入和支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是广义的国际服务贸易概念。 4、政府对进出口贸易的干预 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 5、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WTO) 关贸总协定的最基本的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和市场开放原则。 1993 年,关贸总协定主持的乌拉圭回合谈判顺利结束,决定成立 WTO。 6、WTO 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机制 基本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 (与本国相比)最惠国待遇; (与其他国相比,注意二者的区别) ;透明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贸易原则。 运行机制:部长级会议是 WTO 的

12、最高决策机构。 7、对外开放的战略模式选择 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型。这种战略模式强调发展中国家以本国廉价劳动力开发本国盛产的农、矿、特产等初级产品,出口创汇,然后用外汇进口制成品。 进口替代型。是指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替代进口。 出口导向型。也称出口主导。其中对原来实行初级产品出口导向模式的国家,则称为出口替代,即用加工的初级产品、半制成品和制成品来替代初级产品的出口,并以此推动本国的工业化。 (重要考点,注意区别) 二、国际金融 1、国际收入与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入平衡表可以分为三个基本帐户:经常性帐户、资本项目账户、平衡项目帐户。 国际收支失衡的类型:季节性和偶然性的失衡;周期性的失衡;结构性失衡

13、;货币性失衡;不稳定的投机与资本外逃造成的失衡。 自动调节机制分为三类:汇率调节机制;收入调节机制;货币调节机制。 政府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性措施:外汇缓冲政策;汇率调整政策;需求管理政策;直接管制政策。 2、外汇与外汇市场 3、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要掌握汇率对进口贸易、国内物价、国内生产、就业水平、产业结构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4、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按结构分,跨国公司可分为:横向型跨国公司、垂直型跨国公司、混合型跨国公司。 经济知识指导之金融经济 一、金融工具 1、货币及其形态 货币的四大职能:交换媒介、价值尺度、支付功能、价值贮藏手段。 2、金融工具 信用及信用形式。信用是以偿还

14、本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借贷行为。所谓信用形式,就是表现借贷关系特征的形式。信用可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商业信用赊销商品,预付货款 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信用形式。其在现代经济信用体系中占有核心的地位,占有主导作用。 国家信用国债 消费信用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其形式多种多样。 金融工具和信用工具。 金融工具包括债权凭证和所有权凭证(仅有股票一种) 。 金融工具按金融市场交易偿还期划分,可分为长期金融工具和短期金融工具。短期的金融工具又称货币市场上的金融工具,包括本票、汇票、支票、大额定期存单、银行承兑

15、汇票、短期政府公债等;长期金融工具是指资本市场上的的金融工具,包括中长期政府公债和股票。 (易出选择题,记往资本市场的比较少的两个,其余就是短期的) 3、利息和利率 了解利率的分类。 引起利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变动、经济的周期性变动、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动。 了解利率变动对经济运行发生的调节和杠杆作用。特别要注意利率对物价的影响。利率变动和物价变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政府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时,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价格和利率的反向变化。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导致物价和利率的同方向变化。 二、金融市场 1、金融市场及其分类。重点要掌握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指期

16、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资本市场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金融工具交易市场证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2、货币市场。 货币市场是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场所。中央银行执行货币政策主要有三种方式: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3、证券市场。 证券流通市场包括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市场、场外市场、二板市场。 4、证券交易。 包括现货交易、信用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股价指数被称为“经济的晴雨表” 。 三、金融机构 1、金融机构的构成 银行类金融机构可以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专业银行。 专业银行是经营指定范围的业务和提供专门性的金融服务的机构,包括开发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银行等等。 非银行机构包括保险公司、投资公司、财务公司、信用合作社。 2、商业银行 3、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 4、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是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中央银行一般性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