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利卡式教堂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017685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西利卡式教堂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巴西利卡式教堂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巴西利卡式教堂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巴西利卡式教堂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巴西利卡式教堂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西利卡式教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西利卡式教堂(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位置位于武汉市汉口区上海路16号。为天主教汉口教区主教座 堂,又称汉口圣若瑟堂。1866年,意大利传教士明位 笃主教从英租界工部局购地皮6044平方米,委托另一意大利教 士余作宾修建教堂,系罗马巴西利卡式建筑风格。教堂于1874 年动工,1876年落成。耗资12万法朗。教堂平面布局为拉丁十 字形,两层砖木结构,整体长40米,宽为26米,堂内三拱廊的 中间正厅宽14米。后侧左右各有圆形塔式钟楼1座,堂顶十字 架处高22米。建筑面积1024平方米,内设祭台5座,可同时容 纳1000多人做弥撒。因本堂奉耶稣的义父若瑟为主保,所以它 在教内被称为圣若瑟堂。堂区前院为教堂和主教公署,后院为 武汉修女院。

2、约瑟大堂的设计者是 Eustachics Zamali,而建造方是孙 裕泰建筑厂,于1876年竣工。 约瑟大堂几乎是“纯正的”欧洲建 筑,其原型就是罗马耶稣会教堂, 2层砖木结构,建筑平面呈传统的 拉丁“十字”型,矩形的大厅、双 廊柱清晰可辨。巴西利卡式立面, 三角形窗楣、门楣及两侧向上的束 状柱,于整个巴西利卡式山墙面相 统一。内部半圆形拱顶与交叉拱构 成天穹。巴西利卡式建筑特点巴西利卡是古罗马的一种公共建筑形 式,其特点是平面呈长方向,外侧有一圈柱廊,主 入口在长边,短边有耳室,采用条形拱券作屋顶。 后来的教堂建筑即源于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 了短边。基督教沿用了罗马巴西利卡的建筑布局来

3、建造教堂 ,尤其罗马风时代的大多数教堂是巴西利卡格局。 随着历史的变迁巴西利卡这个词的意义也发生了变 化,今天在罗马天主教的用语中有特殊地位的大教 堂被称为巴西利卡,不论其建筑风格和结构。古罗马时期的一种建筑形式 ,是长方形的大厅,纵向的 几排柱子把他们分为几长条 空间,中央的较宽,是中 厅。两侧的较窄,是侧廊。 中厅比侧廊高得多,可以利 用高才在两侧开高窗,这种 建筑容量大,便于群众聚会 ,经常被天主教会选中作教 堂。一般在教堂 前(至少在 所有的大教 堂前)有一 个前院或者 前廊。在这 个前庭的中 央有一个水 泉用来洗手 ,来代表对 灵魂的洁 净。这个传 统来自基督 教早期基督 徒还在家里

4、 做神事的时 候,在受圣 餐前洗手。君士坦丁巴西利卡教堂汉口上海天主教堂这些教堂的内部往往铺有非常豪华的镶嵌画 ,但是外部却非常简朴,只有巨大的窗打破 了它们的阴森的感觉。后期的巴西利卡在墙 上也铺有镶嵌画,而正门则饰有一个门廊。十字巴西利卡的布局通过垂直于原巴西利卡的长轴添置一个横廊一个巴西 利卡就演变成十字巴西利卡了。十字巴西利卡的地基是一个十字形,其横 廊的高度与宽度与中厅一样。一开始这个建造方法可能不是出于其地基的 形状的意义产生的,而是为了使得在做神事的时候在圣坛附近有更多的活 动地方。从美观的角度来说这个横廊加阔了圣坛的空间,加强圣地的感 觉。柱式是石头的柱廊结构的表现 形式,罗马

5、大型公共建筑多用 券拱结构,这两者之间存在着 矛盾。支撑券拱的墙和墩子又 大又厚,必须装饰,同时,又 必须使它们能和一人流行着的 梁柱结构的艺术风格协调。 这就是在墙上或墩子上贴装饰 性的柱式,从柱础到檐口一一 具备,把券桶套到柱式的开间 里。券脚和券面都用柱式的线 脚装饰,取得细节的一致,以 协调风格。柱子突出墙面大约 3/4个柱径。最早期最初基督徒在他们私人的家里做神事。 但是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巴西利 卡成为教堂的主要建筑形式。早期的基督教 堂几乎全部是参照巴西利卡的建筑方式建造 的,本来放有法官或者皇帝的宝座的半圆形 龛成为供圣坛的位置。原来巴西利卡的结构 被保留:一座长的大厅

6、被立柱分为三个部 分。中间的中厅最宽,也最高,其终端是供 奉圣坛的半圆形龛。两侧的侧廊则比较低和 比较窄。 从中世纪早期开始参照圣伯多禄大殿 的前例在主圣坛的高台下往往有一个小堂, 这样信徒可以直接看死去的圣人的墓。随教 堂的不同这个小堂(地下墓室)的结构非常 不同,从简单的地窖到豪华的地宫各式各 样。 在艺术史和建筑史中巴西利卡这个词仅 指按照早期教堂建筑设立的教堂建筑。其中 中厅必须高出侧廊,在侧廊的顶部和中厅的 顶部之间还要有一段直立的带有明窗的墙。 没有明窗的教堂被称为“假巴西利卡”。除 一般的只有一个厅的教堂和中厅与侧廊一样 高的教堂外巴西利卡是欧洲直到15世纪(在 阿尔卑斯山脉以北

7、直到16世纪)最常见的教 堂建筑格式。 中世纪早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教堂的内部结构是横向的,在这个时期 里很少有人造巴西利卡了。尤其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拉丁语族国家 里这个建筑方式非常流行。这个建筑方式实际上是从马克森提乌斯的巴西 利卡开始的。这里也可以看出巴西利卡这个词的多种含义。在罗马帝国时 代这个词还是“王者之厅”的意思,不一定是一个建筑格式的名称,而在 中世纪它是一种建筑格式的名称。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巴西利卡一般是在 过去真正的巴西利卡的基础上改造的。 巴西利卡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王者之厅”的意思,拉 丁语的全名是basilica domus。本来是大都市里作为法庭或者大商场的豪华 建筑。 基督教沿用了罗 马巴西利卡的建筑布局来建造教堂,尤其罗马风时代的 大多数教堂是巴西利卡格局。随着历史的变迁巴西利卡这个词的意义也发 生了变化,今天在罗马天主教的用语中有特殊地位的大教堂被称为巴西利 卡,不论其建筑风格和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