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复习大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002691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史复习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古代史复习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史复习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史复习大纲(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分期: 原始社会(约 170 万年前公元前 2070 年 ) 奴隶社会(公元前 2070 年公元前 476 年) 封建社会(公元前 475 年1840 年) 第一讲 先秦时期 历史分期 原始社会(约 170 万年前一前 2070 年) 奴隶社会(前 2070 年前 476 年)夏、商、西周、春秋 封建社会的形成(前 475前 221 年):战国 时代特点: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瓦解及封建社会的开端。 一、奴隶社会(公元前 2070 年公元前 476 年) 1、夏朝(前 2070 年前 1600 年)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启建立,都阳城,王位世袭 制(家天下代替公天下) 。 2、商朝(前 1

2、600 年前 1046 年)宗法制,王权与神权结合,形成政权雏形。 中国与希腊比较: 希腊:以地域为标志,城邦民主为核心。 中国:以氏族为标志,血缘关系为纽带。 3、西周(前 1046 年前 771 年)宗法制、分封制(目的、内容、作用) 、井田制。宗法制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 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 政治等级完全一致。宗法制经济上井田制 4、春秋时期(前 770 年前 476 年)奴隶社会的瓦解。 特点:王室式微,诸侯争霸。土地私有,井田瓦解。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

3、践。天下共主。 生产工具 生产力发展私田开垦法律认可井田瓦解 5、战国(前 475 年前 221 年) ,封建社会的形成。 特点:各国变法,确立封建统治。 (魏国李悝、楚国吴起、秦国商鞅变法)国家走向统一的各种条件成熟。百家争鸣。 商鞅变法: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 ,承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政治上以 军功授爵,为新兴地主阶级统治的建立准备了条件。国家走向统一 经济条件:封建经济的发展。 政治条件:兼并战争使国家大量减少,具有统一力量的大国出现。 民族条件:民族融合。 人民因素:长期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 直接条件: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实力大增。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产生了各

4、种思想流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 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崇尚“礼”和“仁” ,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 “仁”和“礼”的 社会。 道家:老子、庄子,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的社会。 墨家: 墨翟,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建立“交相利”的社会。 法家:韩非,主张依法治国,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第二讲、秦汉时期(前 221 年220 年) 总体特征: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初步发展。 表现为 :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经济上封建经济的发展。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1、 秦朝(前 22

5、1前 207)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始皇创立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2、汉代 西汉(公元前 202 年公元 8 年)东汉 (公元 25 年公元 220 年)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的加强。 1)削弱相权,强化君权。增加丞相数,频换丞相,设立中朝(内朝) 。 2)强化中央对地方控制: “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刺史制度(由监察 机构到地方机构) 。 3)选官制度:察举制。 察举制: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选拔官吏的需要,建立了自下而上推选人才的制度,替 代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名为察举制。 二、封建经济的发展 1、 “重农抑商”经济思想的确立。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

6、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 制工商业的发展。 战国法家李悝、商鞅变法中,全面贯彻重农抑商经济思想。秦汉时期,重农抑商、以农立 国成为封建王朝治国基本主张,后为历代王朝继承。 2、西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和经济的恢复。 休养生息政策:又叫“与民休息”政策,汉初统治者利用“黄老之学”思想,采取轻徭薄 赋慎刑的政策,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政策。汉高祖开始实施, 到汉武帝时,封建经 济出现繁荣局面。 3、关中平原成为经济中心。 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南界秦岭,北接渭河北山。号称八百里 秦川 。因为东有潼关,西有大散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居四关之内,故称

7、关中。 三、封建专制思想的强化 1、秦朝思想专制统治的建立 思想来源:法家思想,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 主要措施: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 2、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董仲舒的新儒学:是以儒家为主,同时批判吸收先秦、秦汉以来其余诸家思想而构成的汉 代新儒学。主要内容有 1)君权神授,天人感应。 2)以“三纲五常” “教化”万民。 “王道三纲” ,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 “夫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 。3) “大一统”思想。唐人颜师古说:“一统者,万物之统皆归于一也此言诸侯皆系统 天子,不得自专也。 ”董仲舒强调儒家“大一统”思想,认为大一统是宇宙间的普

8、遍法则, 应该以儒家学说统一社会思想。得到武帝的支持,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局面。 3、怎样看待封建思想专制: 加强了思想上的大一统,从而为政治上的大一统服务,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 拑制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学术文化的自由发展; 儒家思想从此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封建统治思想进一步完善,主要体现为“尊儒尚法” ,并为历代君主所借鉴。 第三讲、魏晋南北朝(220 年589 年) 时代特征:封建国家的分裂战乱和民族大融合时期 、思想大活跃时期。 一、分裂战乱,南北对峙的时代。 1、地方家族势力的发展从豪强地主到士族。 豪强地主:产生于秦汉时期,真正的黄金发展期却在东汉,豪强地主在政治上,

9、把握选举,世代 为官;在经济上,疯狂兼并土地,广占田园;在文化上,宣传儒学,奴化百姓;同时,他们还拥有自己 的私人武装,用来维护自己的特殊利益。 士族:汉末 社会 中的世家大族 ,魏晋时称为士族,东晋达到顶峰。在占有大量土地和依 附人口的基础上,在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拥有特殊优越地位,终东晋一朝,门阀士族 在政治上居主导地位(王与马共天下) 。 2、北方游牧民族南下。魏晋时期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 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数十个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3、玄学兴起,清谈盛行。 玄学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出现的一

10、种哲学、文 化思潮。 老子 、 庄子和周易 。 产生原因:战乱之时,儒学衰微,经学自身没落。儒家礼教束缚减弱,政府主流价值观缺 失,思想控制衰弱,文人思想愈加活跃,开始重新思考社会存在和发展问题。人们思想得 到了解放和开阔,由于其飘逸自然的特殊作用,使得魏晋时期的文学 、书法、绘画等艺术都具有了超凡脱俗、超然尘世、自乐逍遥的风格以及对自然的爱好与 崇尚。正是因为这些因素,魏晋风度与魏晋文艺得以成为美学的永恒话题。 结论:地方分裂力量的强大,大一统中央集权的削弱,加上游牧民族的进攻,魏晋时期, 中国进入分裂战乱时期。 二、南方经济开发、北方民族融合 1、南方经济的发展。 原因:南方相对稳定,战乱

11、较少;一些统治者努力革除弊政,发展生产;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去了充足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工具、以及优良品种; (主要原因)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经济主要发展地区:三吴(泛指长江下游地区) 、江淮、江汉平原、川西平原。 2、北方民族融合 原因:北方民族的大规模向内地迁徙与汉族杂居(主要条件) 。胡汉人民杂居使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更为密切,民族间的共同性日益增多, 差别性日益减少。少数民族统治者为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融合的措施。 表现:少数民族封建化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经济上推行封建经济模式 文化上推行汉化政策 汉民族对少数民族政治(府兵制) 、经济(畜牧业) 、文化(风俗

12、习惯)的吸收,丰富了中 华文化。 3、思想文化的活跃 1)南北民族文化的发展。 2)玄学的兴起。 3)三大宗教的发展 佛教的本土化发展和广泛传播。佛教产生于印度,传入中国大约在两汉之际(约在公元前后) ,佛教在传播中,与儒家、 道家等中国本土思想结合,在教义和修行方式上作出了根本的改变,完全适应了中国社会 的需要。 南北朝时佛教大发展,据唐法琳辨正论记载,南朝梁武帝时有寺院 2846 座,僧尼 82700 人。北朝东魏境内有“僧尼大众二百万” , “其寺三万有余” 。唐诗人杜牧“南朝四百 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句就是描写当时江南佛教的繁盛景象。 道教思想体系的形成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

13、平经 ,完成于东汉,因此将东汉时期视作道教的初创 时期。道教正式有道教实体活动是在东汉末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的出现, 太平经 、 周易 参同契 、 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 两晋葛洪、南朝陶弘景确立了道教神仙体系,奠定了道教封建化的理论基础。 儒学的衰落。魏晋南北朝虽然是正统思想,但是不可避免的处于衰落调整期。 第四讲、隋唐时期(581 年907 年) 时代特征: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政治上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经济上封建经济的繁荣。兼收并蓄,泽被东西的思想文化。 一、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一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1、三省六部制 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

14、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 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影响:三省六部制,形式上是继承汉魏旧制,实际是总结了秦汉以来的统治经验,发展和 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可以防止外戚大臣专权纂位和地方势力分裂割据。这一 整套规模庞大、组织完备的官僚机构,表明封建制度已发展到成熟阶段。自隋定制,一直 沿袭到清朝。 2、政事堂唐 初始有此名,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 ,改政事 堂名为中书门下,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议事机构。 作用:1)分散宰相过于庞大

15、的权力,加强君权。2)充分发挥审议职能,体现群体决策智慧。3)均衡三省的权力分配,使宰相之间形成互相牵制的局面。 3、科举制隋文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分科考试 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设进士二科,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作用:1)科举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2)有利于整顿吏制,提高官员素质。 3)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 4)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巩固了封建统治 5) 把官员选拔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君权的强化。 科举制的发展历程隋(形成)唐(发展)宋(完善)明(顶峰)

16、清(结束) 4、唐太宗“存百姓”思想 唐太宗目睹了隋朝两代而亡的教训,深知民力的强大,相信水能载舟也能覆舟的道理,提 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 施政措施:1)重用贤能,善于纳谏。2)以农为本,减轻徭赋。3)完善政府职能。4)勤政节俭。 5、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 二、繁荣的封建经济 1、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均田制: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对农民实行计口授田,对皇室、贵族、勋臣和官 吏按等级分配土地和奴婢。关键在国家掌握大量土地,能计口授田。 租庸调制: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此制规定,凡是均田人户,不论其家授田 是多少,均按丁交纳定额的赋税并服一定的徭役。租庸调制是要配合均田制的,其后均田 制破坏(政府无田可授) ,租庸调亦不可行,不得不以两税法取代之。 2、两税法两税法是唐朝宰相杨炎所创税法,以户税和地税来代替租庸调,分夏秋两季征收,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年)开始实行。影响: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