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4)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992257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4)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4)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4)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4)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4)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4)(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 年高考语文考点练习:文言文阅读之史传类(4)五、(09 年重庆卷)阅读下文,完成第 810 题。人有明珠,莫不贵重,若以弹雀、岂非可惜?况人之性命甚于明珠,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径即受纳,乃是不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群臣若能备尽忠直,益国利人,则官爵立至。皆不能以此道求荣,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实为可笑。贪人不解爱财也,至如内外官五品以上,禄秩优厚,一年所得,其数自多。若受人财贿,不过数万,一朝彰露,禄秩削夺,此岂是解爱财物?规小得而大失者也。昔公仪休性嗜鱼,而不受人鱼,其鱼长存。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诗云:“大风有隧

2、,贪人败类。”固非谬言也。昔秦惠王欲伐蜀,不知其径,乃刻五石牛,置金其后。蜀人见之,以为牛能便金,蜀王使五丁力士拖牛入蜀。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汉大司农田延年赃贿三千万,事觉自死。如此之流,何可胜记!若能小心奉法,常畏天地,非但百姓安宁,自身常得欢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此言可为深诫。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古人云:“鸟栖于林,犹恐其不高,复巢于木末;鱼藏于水,犹恐其不深,复穴于窟下。然而为人所获者,皆由贪饵故也。”今人臣受任,居高位,食厚禄,当须履忠正,蹈公清,

3、则无灾害,长守富贵矣。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节选自贞观政要贪鄙)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以博财物耶 博:增加B.禄秩优厚 秩:品级C.规小得而大失者也 规:谋求D.事觉自死 觉:败露答案答案 A解析解析 博:换取、接受。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贪鄙”的恶果的一组是 ( )遂妄受财物,赃贿既露,其身亦殒 一朝彰露,禄秩削夺道成,秦师随而伐之,蜀国遂亡 愚者多财生其过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祸福无门,惟人所召A. B. C. D.答案答案 B解析解析 考查筛选文中信息要点和对文意把握的能力。述蜀国

4、灭亡,是“秦师随而伐之”造成。文中与题干中的“贪鄙”主要是针对人而言。说明财物多给愚者造成的影响,并没有说是贪鄙带来的。是说祸和福都是因为个人的所作所为而召来的,没回答“贪鄙”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明珠弹雀为喻,说明人不能“见金钱财帛不惧刑网” ,贪图身外之物,而招来杀身之祸。B.文章用“公仪休不受人鱼”和“秦惠王刻石牛置金伐蜀”正反两方面的事例,说明不可“规小得而大失” 。C.为主为臣的,如果能做到“小心奉法,常畏天地” ,不仅能使百姓安宁,自身常获欢乐,还能使子孙后代感到荣耀。D.文章最后以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为警戒,要求“居高位,食厚禄”的官员们

5、做到“履忠正,蹈公清” ,这样才能避免灾害、长保富贵。答案答案 D解析解析 综合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D 项“鸟贪高、鱼贪深而被获”有错,应该都是“贪饵故”而被人们捕获,此属混淆文意。11.用斜线()给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用斜线()断句: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答案答案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解析解析 文言文断句是近几来兴起的一种题型。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文言文句读。虽说文言断句可寻找一些标志词,如者、也、曰等,但最主要还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6、断句。近几年重庆考题均考查文言断句,看起来难,但由于不是要求考生加标点符号,只是断句,事实上降低了难度,只要认真对待,得分并不是太难。(2)翻译: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译文: 答案答案 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自身丧命。解析解析 对举在古文中是常见的。结构相同,语意相近或相反,可以相互参照解释。此句词语活用应译出,“丧”“亡”均是使动用法,同时为使整个句子文意通畅连贯,要添作答,较好地体现了文言翻译“信、达、雅”的原则。然陷其身者,皆为贪冒财利,与夫鱼鸟何以异哉?译文: 答案答案 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

7、鸟有什么区别呢?解析解析 此题翻译时要明确此句是对前文的总结,才能正确译出文意。重点词“陷、夫、何以” 。【参考译文】人有明珠,没有不视之为宝贵的,如果拿去弹射鸟雀,这难道不是很可惜吗?何况人的性命比明珠珍贵,见到金银钱帛不惧怕法律的惩罚,立即直接收受,这就是不爱惜性命。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且不能拿去弹射鸟雀,何况更加珍贵的性命,怎么能用它来换取财物呢?群臣如果能够全力竭尽忠诚正直,有益于国家,利于百姓,那么官职爵位立即就可以得到。一律不能用这种受贿的手段求取荣华富贵,随便就收受财物。赃物贿赂暴露以后,自身也将受到损害,确实是可笑的。贪财的人并不真正懂得吝惜财物。例如内、外朝官五品以上的,俸禄优

8、厚,一年所得到的收入,那数目本来就多。如果收受别人的财物贿赂,不过得到几万,一旦暴露出来,俸禄就会被削除,这难道是懂得吝惜财物吗?谋求小的收入却失掉了大的利益。从前公仪休生性喜欢吃鱼,但他不收别人送的鱼,他就能长久吃得上鱼。况且作为国君,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的国家灭亡;作为臣子,如果贪婪,一定会使他自身丧命。 诗经说:“大风生成因为有隧道,贪财的人败坏同类。 ”这确实不是错误的话。过去秦惠王想征伐蜀国,不知道去蜀国的路径,就雕刻了五头石牛,在牛尾后放着黄金,蜀国人见了,以为石牛会拉出金子。蜀王派遣五个力士拉石牛进蜀。道路修成,秦军随后进攻,蜀国于是灭亡。汉朝大司农田延年贪赃三千万,事情败露后自

9、杀身死。如此之类的事情,哪里能够记得完!你们如果能小心遵守法令,总是像朕敬畏天地那样,这样不但百姓安宁,自己也可常得快乐。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这话可以深以为戒。如果徇私贪污,不但是破坏国法,伤害百姓,即使事情没有败露,心中怎能不常怀恐惧呢?恐惧多了也有因此而导致死亡的。大丈夫怎么能为了贪求财物,而害了自己的身家性命,使子孙总是蒙受羞耻呢?”古人说:“飞鸟栖息于树林,唯恐树木不高,所以在树木的顶端筑巢;鱼藏于水中,唯恐水不深,所以穴居于水底洞穴中。但是还是被人们捕获,都是因为贪吃食饵的缘故。 ”现在大臣接受任命,身居高位,领取厚禄,应当履行忠诚正直,遵循无私清廉,这样才

10、能没有灾祸,长守富贵啊!古人云:“祸福无门,惟人所召。 ”然而使自身陷于灾祸的,都是为了贪求财利,和那鱼鸟有什么区别呢?六、 (09 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3 题。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张 耒诗不云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夫物不受变,则材不成,人不涉难,则智不明。季秋之月,天地始肃,寒气欲至。方是时,天地之间,凡植物出于春夏雨露之余,华泽充溢,支节美茂。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如战败之军,卷旗弃鼓,裹创而驰,吏士无人色,岂特如是而已。于是天地闭塞而成冬,则摧败拉毁之者过半,其为变亦酷矣。然自是弱者坚,虚者实,津者燥,皆歛藏其英华于腹心,而各效其成,深山之木,上

11、挠靑云,下庇千人者,莫不病焉,况所谓蒹葭者乎?然匠石操斧以游于林,一举而尽之,以充栋梁、桷杙、轮舆、輹輹、巨细强弱,无不胜其任者,此之谓损之而益,败之而成,虐之而乐者是也。吾党有秦少章者,自予为太学官时,以其文章示予,愀然告我曰:“惟家贫,奉命诗不云乎大人而勉为科举之文也。”异时率其意为诗章古文,往往淸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元佑六年及第,调临安主薄。举子中第可少乐矣,而秦子每见予辄不乐。予问其故,秦子曰: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以随人。令一为吏,皆失已而惟物之应,少自偃蹇,悔祸随至。异时一身资养于父母,令则妇子仰食于我,欲不为吏,亦不可得。自令以

12、往,如沐漆而求解矣。”“余解之曰:”子之前日,春夏之草木也。令日之病子者,蒹葭之霜也。凡人性惟安之求,夫安者天下之大患也。迁之为贵,重耳不十九年于外,则归不能霸,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二子者,方其羁穷忧患之时,阴益其所短而进其所不能者,非如学于口耳者之浅浅也。自今吾子思前之所为,其可悔者众矣,其所知益加多矣。反身而安之,则行于天下无可惮者矣,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赐之车马而辞者,不畏步者也。苟畏饥而恶步,则将有苟得之心,为害不既多乎!故陨霜不杀者,物之灾也;逸乐终身者,非人之福也。”(选自张耒集,中华书局 1990 年版)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秋之月,天地始肃

13、 季:季节,季候B及繁霜夜零,旦起而视之 零:降落,落下C予世之介士也 介:独特,不合群D子胥不奔,则不能入郢 奔:逃亡,出走答案答案 A解析解析 A 项,考生可据构词方式判断。 “季秋”应该和“暮春” 、 “仲夏”之类的意思差不多,那么,这个“季”就不是“季节”的意思,而是“每个季度的最后一月”的意思。 礼记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之句。深秋花事萧瑟,唯菊花独立寒秋,开得异常繁茂。一阵阵馥馥的香气于东隅飘来,令人神清气爽。10下了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为变亦酷矣吾其还也B往往清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C饮食起居、动静百为,不能勉

14、以随人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D能推食与人者,尝饥者也齐谐者,志怪者也答答案案 C解解析析 试题为传统题型,所考查的虚词也是大纲规定的18 个虚词中的。考生可据对照句该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推断(用代入法进行排除)。A项:代词,指 “天地变化 ”/语气副词,“还是” (表示委婉商量的口气),出自课文 烛之武退秦师 ;B 介词“比”/介词“对于” ,出自课文五人墓碑记 ;C 相当于连词 “而” ,地,表修饰。对照句出自课文归去来兮辞 。D 代词, “的人”/代词,句中停顿,表判断。11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先以诗经蒹葭之句,引出物不受变材不成、人不涉难智不明的观点,再对草木虽遭受严霜摧损却敛英自成的现象加以描述,并抒发感慨。B文章叙述秦少章与作者交往,遵奉长辈之命勉为科举之文,科考中第及任职等情况后,再引述他不得已为官的苦闷之言,然后对秦少章加以开导。C文章所述秦少章中第后不快乐的原因之一,是他认为一旦为官,就将疲于应对官吏事务而无暇顾及自己,如果稍一显露傲气,祸患就会随之到来。D本文为送人赴任的赠序,文章设喻用典,劝勉对方正确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