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989497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人生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人生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人生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人生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生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意义及人生中的境界(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材料1.作家和放羊娃的问答。 问:你放羊为啥? 答:赚钱。 问:赚了钱干啥? 答:娶媳妇。 问:娶媳妇干啥? 答:养娃。 问:养娃干啥? 答:养大了放羊。课前思考 你有沒有人生目你有沒有人生目标标? ? 你有你有什么什么理想理想? ? 你的偶像是誰你的偶像是誰? ? 要达成要达成目目标标,当当中可能中可能 会会遭遇挫折。你遭遇挫折。你会会如何面如何面对对逆境?逆境?人 生 的 意 义人 生 中 的 境 界及 作者冯友兰冯友兰(1895- 1990)现代哲学家。 著作颇丰。作品结集 为三松堂全集, 逾600万言,建构成 中国现代最完整的哲 学体系 。近來不少大学生被外界批评 为低俗、功利,试讨论

2、以下问 题:大学生除读书外,还要关心社 会,认识祖国,服务大众?小辞典: 人生观:对人生的根本看法和观点,主要指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在人生问题上的具体表现。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为何而活?人生意义和价值是什么?人应当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应当成为怎样的一个人?等等。 主要内容:14岁的少女 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 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 上写着“你是谁?”。就 这样,苏菲开始思索: 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 ?我应怎样活着?在神 秘导师的指引下,从古 希腊到文艺复兴、从苏 格拉底到康德,从马克 思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哲 学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 题.苏菲的世界挪威作家乔德坦贾德创

3、 作的一部关于哲学史的 小说,发表于1991年。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会唤醒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会唤醒内 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 意义的追求。意义的追求。苏格拉底的追求古希腊著名的思 想家苏格拉底认为 ,人之所以为人, 就是因为他有思想 ,能独立思考,不 盲目相信流行和权 威的说法苏格拉底毅然选择了服毒因为他坚持独立思考,不盲从 流行和权威的说法。他认为,良心言论自由与真理更甚于生 命。所以他宁肯放弃生的权利,也要维护自己发 表言论的自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0世纪30年代苏联文学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 只有一次。人的一

4、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 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 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 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 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 类而斗争。” 对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目标的追求在革命的烈火和暴风雨中培养、锻炼出 崇高理想和钢铁意志。人生不因虚度年华而 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要为实现人 生意义奋斗终生。当今的时代有必要 发扬保尔精神吗?1、苏菲的世界:勤于思考、积极探索 人生的意义2、苏格拉底:对独立精神、思想的追求 3、奥斯特洛夫斯基:勇于面对挫折,以钢 铁般意志不屈不挠地实践人生价值4、你对人生的意义有何认识,你准备怎样实 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由

5、马加爵事件引发的哲学 思考 -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是贫穷的罪过还是人生意义的 缺失?马加爵事件始末2004年2月23日下午1时20分,昆明市公安局接报云南某大学学生公 寓一宿舍发现一具男性遗体。经公安机关现场勘查,在该宿舍柜子内共 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性遗体。经公安机关现场勘察,在该宿舍柜 子内共发现4具被钝器击打致死的男性尸体。据了解,4具男尸均为云南大学2000级生物系学生,他们于2月14日 提前返校,为毕业后联系工作。返校不久后,4人与家人和学校失去联系 。云南大学2月20日正式开学后,4人未报到。公安机关结合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及调查走访,将重大犯罪嫌疑人 的目标锁定在另外一名失踪的学

6、生马加爵身上。 23岁的马加爵,是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广西 籍学生、4名被害人的同学。据公安机关走访调查,马加爵性格内向、孤 僻,自卑心理严重,不善言辞,很少与同学来往,平常酷爱上网去欣赏 暴力、恐怖、色情图片、小说,报复心较重。 犯罪嫌疑人马加爵被锁定后,云南省公安厅2月23日连夜 向全省发出通缉令;公安部2月24日向全国发出级通缉 令,缉捕昆明“223”重大杀人在逃犯罪嫌疑人马加爵。 2004年3月15日晚上7时30分左右,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 河西区落网。经审讯,马加爵交代了杀人经过。马加爵仅 仅因为和室友打牌被怀疑作弊,竟残忍的将四名同学全部 杀害,将尸体掩藏于宿

7、舍柜子中并潜逃。 2004年6月17日,马加爵被宣判死刑并实行枪决。人生境界理论 对人生意义的分层研究。 人生境界,是指人生活动中本有不同的生活等级,这不同的生活等级具有不同的人生意义,依次由低向高排列,为人生活动提供了价值判断的标准。 哲学家冯友兰的人生境界理论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四种境界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整体把握,理清思路1、自然境界 此时的人,凭本能的需要而生活着,对人生的了解极为有限。 因此大都是“顺才”或“顺习”。“顺才”即率性而行,“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 得不止”,行乎止乎,均非自我的有意而为,而是自己的 习性使之然。“顺习”是照“例”行事,或照着自己的个人习惯行事, 或照着社

8、会的共同习惯行事,依然是没有主见和选择。此 时的人,活在没有意义的时空中,活在无思无想的层面上 。 2、功利境界 此时人的思想意识已大大加强,人了解他的行为目的,为达到 目的,会进行一系列的设计,并将有步骤地实施其计划。 但功利境界只是为了谋取自己的私利,这意味一切与自己无关 者,均不会成为生活在功利境界中的人们的注意点。因此,功 利境界毕竟狭小,只有“小我”,没有“大我”,这样的“小 我”也就显得不够深沉阔大。 为什么生活在功利境界的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 后面一句说,后面一句说,“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他所做的事,其后果可以有利 于他人,其动机则是利己的于他人,其动机则

9、是利己的”,这就是说,他单有,这就是说,他单有 利己的动机,至于行为的社会效果,他是不想的,利己的动机,至于行为的社会效果,他是不想的, 实际情况有两种可能,可能是有害于他人,也可能实际情况有两种可能,可能是有害于他人,也可能 是有利于他人。有害,不道德;有利,说明他并非是有利于他人。有害,不道德;有利,说明他并非 不道德。这里所说的利己的动机,跟损人利己还是不道德。这里所说的利己的动机,跟损人利己还是 有区别的。有区别的。社会上有人道德败坏乃至违法犯罪, 他们的人生境界作何解释呢?文章说,功利境界中人文章说,功利境界中人“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并不意味着他必然是 不道德的人不道德的人”这句话也意

10、味着还有一类人是不道德这句话也意味着还有一类人是不道德 的、只有生活在道德境界的人,他的行为才能真正的、只有生活在道德境界的人,他的行为才能真正 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只知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只知 道功利意义,只知道利己,很容易滑到损人利己、道功利意义,只知道利己,很容易滑到损人利己、 损公利己的地步,功利境界中人是容易分化的。损公利己的地步,功利境界中人是容易分化的。 3、道德境界 人于此时,舍利而求义。舍利就是舍弃自己的私利,求义就是求取社会的共利。 道德境界建立在人对社会的亲和与认同之上,个人之“小我” 融化进社会之“大我”。 将个人与社会相联接,确

11、认个人是社会的一分子,个人的发 展不能离开社会而进行,于是,谋求社会的发展,也就从一个更大的角度来谋求个人的发展。4、天地境界 人不是为个人,也不是为社会,而是“事天”、“知天”。在理解社会之外,还能理解整个宇宙,从而在一个最大的范围内来认识社会,认识个人。 此时的人在生存方面,已经进入了极为广大自由的境界,随心所欲而行事,无不合规矩合目的,指向人的健康与全面的发展。 “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 ”,这里所说的,这里所说的“宇宙宇宙”是个什么概念?还有是个什么概念?还有“宇宙宇宙 的利益的利益”,又是一个什么概念?,又是一个什么概

12、念?既包括人类社会这个整体,又比人类社会大得多。既包括人类社会这个整体,又比人类社会大得多。作者所说的宇宙是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作者所说的宇宙是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宇宙的利益宇宙的利益”,包括社会利益而又不限于社会利益。,包括社会利益而又不限于社会利益。“是人现在就是的人”是什么意思?“人应该成为的人”又是什么意思?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自然的产物。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自然的产物。 意思就是没有受过教育就如此的人。意思就是没有受过教育就如此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应该把成为贤人、圣人作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应该把成为贤人、圣人作为 自我修养的

13、目标,应该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成为道德境自我修养的目标,应该不断提高精神境界,成为道德境 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界的人、天地境界的人。比较四种境界: 自然境界是求的本能的善; 功利境界是求的个体的善; 道德境界是求的社会的善; 天地境界是求的宇宙的善。所以,天地境界是至善的境界。 作者划分人生的境界其依据是什么? 根据人们对人生意义的觉解程度。 “觉解觉解”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觉”者,悟也,就是觉悟,明白。 觉解,就是觉悟,了解。 12 一位学者说:“人只是因为能由所是知所以是,进 而知所应当是,才得以去树立理想。而正因为有理想 ,人才有文化的生命。”“若一个民族的大多数成员失 去了人生的

14、理想,或只有以动物的欲望满足为理想, 那么他们就失去了真正的人生奋斗,即丧失了把自己 提升到人的高度和尊严的奋斗,这个民族的文化生命 就处在衰竭之中。”议一议:(1)按冯友兰的学说,你周围的人分别被划到哪类“境 界”?(2)你希望他们进入哪类“境界”? 材料 1. 诸葛亮晚年上书后主刘禅说,自己家有桑树800棵,薄田15顷,供给一家人生活,余再无积蓄。诸葛亮治蜀27年 ,而武侯祠香火不断1500年。材料材料2.2. 有人说:敬爱的周总理可谓“大无大有大无大有”。 “ “大无大无” ”有六有六:死不留灰,生而无后,官而不显,党而不私,劳而无怨,去不留言; “ “大有大有” ”:总理逝世已34年,

15、可总理犹如身化千亿,人人心中有总理。许多人仍是一提总理双泪流,一谈国事就念总理。 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者必须经过3 3 种境界种境界: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此第一境,此第一境 也;也;(晏殊(晏殊蝶恋花蝶恋花)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此第二境也;(柳(柳 永永凤栖梧凤栖梧) “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此第三境也。此第三境也。(辛弃

16、疾(辛弃疾青玉案青玉案) 清清 王国维王国维人间词话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人生三境界说: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不畏艰难,目标高远不畏艰难,目标高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坚定不移,孜孜以求坚定不移,孜孜以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珊处。千锤百炼,终成正果千锤百炼,终成正果1思考自己的人生冯友兰说:“各人有各人的人生,不能笼统地问: 人生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意义?因为人生是各种各样 的,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意义。各人的人生,是各 人自己创造的。各人的历史,是各人自己写的。各人 向各人自己负责。” 想一想:(1)文章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