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夏縣禹王城調查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6965190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46.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夏縣禹王城調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夏縣禹王城調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夏縣禹王城調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夏縣禹王城調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夏縣禹王城調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夏縣禹王城調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夏縣禹王城調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夏县禹王城调查中国科学院 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禹王城在山西省夏县西北 构7公里。城东北 距胡强缤韵6公里,西 北与谏 水遥遥相望,西南不远有著名的 河东盐池。中条山在其南,鸣条岗枕其 北,青龙、无盐、白沙、姚遏甜水遥 其南(图一)。一、城址城址北部是呜条岗,东南和西南部都是平地,故整个 城址地势 略呈倾斜,北 面较高,南面较低。城 址共分大 城、中城、小 城和禹王庙四个部分,小城在大城 的中央,禹王庙在小城 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内的西南部(图二)。(一) 大 城大 城城垣 西接司焉村,南临秦 寺村。城内的北面有 郭里村,西 面有 庙后辛庄,南面有禹王村、禹王中学和 由水头缤至夏 县城关 的

2、公路。城垣形状略呈 梯形,方 向5 0。,总面积1 3平 方公里余。墙基厚度:东 墙 1 7、西墙 钱。安邑胡猛定。 2 叁二, .图一禹王城位置图1 9 5 9年6月、1 961年7月和19 62年1 0月,我队在山西 省文物管理 工作 委具会 过去稠查 的基础上,又对这一 古城址进 行了三次复查。前 后参加复查工作 的有邓林秀、王兆些、乔仁 泉、金 仲林、鹉振慧、任志远、陈存 洗、徐 殿魁、强子明、刘震 漳、董金现、强彦 煌和夏县文 化兹陈建业等同志。三次复查都未作祥糊 钻探和拭掘,因而对 城址 的情况 了解不多。现就勘察所 获报导如下。! ! !. 二二一一一榔榔图二禹王城址平面图.47

3、 4考古18.6、南墙1 1.5、北 墙22米。夯层厚9一1 1厘 米不等,夯窝 为圆 形,直诬 通常在9厘米左 右。城角均呈 弧形,都此 城 墙的其 他地方耍厚得多,如西 北角的厚 度就达32米。北 墙和西 墙保存较好,残 存高度 一般 均在2米左右,而 北墙 更有 高达5米 者;南墙和东墙保存较差,有 些地 方已不能 从现在的地 面上看出痕迹,南墙东段和东墙南 段翘钻探仍未找 到。城的四墙除北墙外,其余都不 是一 条直接。东墙南段 情况不明,北段 现长拘1昭。来,与北 墙呈钝角相 交;西 墙 全长 豹4980米,城垣随地形起 伏而 曲折,是四墙 中弯 曲最多的一处;南墙 现长 豹3 666

4、米,在 自西往东1 84 0米处,棘折 向 北28 0米,再棘折向东钓14 45米,以东情况不明;北 墙全长肚o o米,城 垣呈一 条直 袋,是四墙 中最整齐的一 条。(二)中城中城位于大城 城内的西南部,形状 略呈方形,总 面积钓6平方 公里。城的西南两墙,分别 是大城 西墙和南墙 的一 部分。北墙 全长1 522米,位 置正处在小城 北墙 向西的 延长袋上,残高1一6、基 竟乐8米,夯 层厚8一10厘米。东墙情况不清楚,只发 现和小城南墙 自 西 向东436米处相 接的 一段。这段 城墙长96 0米,南端略向西折,现存 高 度 一 般 拘0.4、最高钓1、基 厚8、夯层厚韵0.05米。整

5、个东墙,它的南 段情况如 何,小区别。城垣保存尚好,现存高度 一般在3米左右,最 低1、最 高4 .6米。东 墙全长49氛西墙 全长 9 30、北 墙全长8肠米,都呈一条整齐的 直袋。南墙 全长9 9 0米,在自东至西盯0米处,成 直角棘折往南14 0米,再 以直角蟀折往西680米。(四)禹王庙禹王庙 的位置在小城的东南角。它建筑在一个方形 的 夯土 台 上,夯土 台 现 高9、南北长7 0、东西竟65米。据当地老乡盆,禹王庙系近 代建 筑,已于民国时期毁于兵焚。糜 墟上发 现的 最早遣物是明嘉靖时 代 的残碑。二、遣物所 采集 的遣物都是珑器,没有 一件 能够复原。韵有如下八 类。(一)扇釜

6、 类:第I 种为夹砂杠陶,方唇、矮颐、竟肩、圆鼓 腹,屑、腹无明显界 凰一 幢丫;丽彝l2 误一寥犷城 西墙和南墙 西段 是否同时也 是东墙 的粗成部分,抑 或是小城 打破了它,这些都还 有待于探索。( 三)小城小 城在 大城 的 中 央,总 面积豹7640 00平方米,整个 形状 是一 个缺去东南角的长方 形。墙基厚 度:东墙1 6,6、西墙1 1、南墙11.3、北 墙12米。夯层厚6一1 0厘米,夯 窝同大城的情况没有 什获清飞窿尹犷飞厂贡乡 育畏亏图兰1、3、4、5、7、8、11、13、14.盆献2、6、10. 高签 9、12.壶罐(均1/8)第9期翻 。刀卜了1. 夔 。昌目. 夕月

7、封首:嚼1丫瘫险嵘补接,腹着斜绳 校 ( 图三,2)。第 !种为夹砂杠陶,无颐、竟肩,圆唇外 倦,现存部分 无救饰(图三,6)。第 l种为泥 质灰陶,口沿向 外圆卷,方唇下出梭,肩较竟,腹部略向外鼓。肩部绳被被抹去,腹上有 为弦牧数 周所切割的交 错绳校(图三,10 )。(二)壶罐类第I种为泥质灰陶,圆唇、小口、竟折 沿、高道须,表面磨光(图三,1幻。第丁种为泥质灰陶,矮颐、鼓腹、口微侈,唇部出棱,须部被抹去 的绳杖尚隐拘可晃 (图三,9)。( 三)盆纸类第I种 为泥质灰陶,窄沿向外平折,须 近直,颈腹交 接处呈 阶状外突,腹下部斜收,须腹均着整齐的斜绳 救,但领部绳校已被抹平(图三,3)。第

8、I 种为泥质灰陶,平折沿,沿端出梭,腹着斜绳校,颐部 有绳枚 被抹 平后的痕 迹(图三,6)。第 l 种为泥质灰陶,道颐,平折沿,颐腹交接处有 由绳校粗成的窄带一道,其他部分 无救饰(图三,7)。第I V种为 泥质灰 陶,窄沿向外 圆卷,唇的 下端 出棱,颈 腹不 分,腹上部有弦校三道,弦被下有拍印的带 校一圈(图三,1)。第V 种为 泥质灰陶,窄沿向外平 折,唇下 端出梭,腹下 部斜收( 图三,8)。第班种为泥质 灰陶,方唇、平折沿、腹微外 鼓,腹上部有弦校四道。器表曹翘刮削打磨(图 三,14 )。第皿种为泥 质灰 陶,方唇,腹近 直,竟沿向外平折 ( 图三,13 )。第姗种为泥质灰陶,圆唇

9、,竟折沿,腹微外鼓,腹上有技校多道(图三,11)。第l 种 为泥质灰陶,竟折沿,唇上下两端 均出梭。腹近直,腹着不整齐的斜 绳校,绳校上拜筋有速植的树枝形划校一周 (图三,4)。(四)豆类第I种为泥质灰陶,盘为值口、圆唇、深 腹、圆底,盘口外 侧有凸梭一道,胭柄已残(图四,1)。第 1 种为泥质灰陶,盘为 直口、圆唇、平底、漫直腹,糊柄已残 ( 图四,4)。第I种为 泥质灰 陶,平盘,盘的 中央略微向上突起,柄较粗,下 澎叱母一又犷愁肠一 、幼矍6龟毯娜签舞渺7图四1、4、5.豆2、1 0.版瓦3、6、8.琳碗 7.带钧范9、11.筒瓦(7.1/4,余均1/8)段残缺(图四,6)。(五)钵碗类

10、第I 种 为泥质 灰陶,圆唇,鼓腹,口微侈,素面磨光(图四,3) o第 I 种为泥质 灰陶,方唇,直口,平折沿,腹 下部圆收,腹壁 内 表 有 殊杠色 ( 图四,6)。第I 种为泥质灰陶,圆唇,卷沿,口微放,腹 外鼓,腹壁外 表有拍印的“安亭”二字(图四,8;图五)。( 六) 瓦类板瓦、筒瓦 和瓦 当都有。版瓦第 I种 为韧砂灰陶,泥条 筑成。内表凹凸不平,外表筋整齐韧密的斜绳校(图四,10 )。第 I种 为泥质灰陶,外表筋整齐疏朗 的斜绳校,内表满布大小不等的菱形和惰 圆形小凹坑 ( 图四,另)。筒瓦 第 I 种为泥 质灰陶,泥 条筑成。外表着绷密斜 绳救,内表亦 不甚平整(图四,1 1)。

11、第I 种 为泥 质灰陶,泥条筑 成,外表着较粗的斜绳被,图五斜碗上的印文原大)考古三、结束韶丫、, ,一r,., , . . .盆, ,.月、,闷闷 ! ! !二二二二二二二 ! ! ! ! !心.J J J“二:. . . 1 1 1,= =i i i爪二1 1 1、一一不才、月,竺一一/,沂长沙妙艺七月. .户了 /Z了.曰一 二: 丫乙二二二二二、沪映. . . . . .,图六1、3. 卷云敌瓦当2、4、5.文字瓦当6.儿何敝残傅(1/3)内表 比较平整(图四,9)。半瓦 当有素 面和卷云 被 (图六,1)两种。圆瓦当有文字瓦当和卷云救瓦当(图六,3) 两种。文字瓦当共三件:一为“与口

12、 口 口”(图六,4);一为“长乐未央”(图六,2);一为“千秋万岁乐长未央” ,但“乐”及“未央”等字又似有周题,或可 释 为“千秋万岁以保长年”(图六,6)。(七)几何 校碑标本只有 一件,已残。碎面饰菱形几何被(图六,6)。(八)带钧 泥范仅一件,已建。形制小巧,制 作颇精(图四,7)。以上这些遣物,根据洛阳和 侯焉的研究成果 来看,它所跨的时 简是比较长的,从战国初直至 汉代。第9期年影印本,晋西南傅魏 为夏后氏居住过的地方,在 辣水东南、中条 山西北、盐池东 北一带地区内,是古代安邑的 所在。史韶封祥书正义日:“世本云,夏禹都阳城,避商均 也,又都平阳,或在 安邑,或在晋 阳也。”(

13、百钠本,下同)礼 韶箱衣正义曰:“案世 本及汲家古文井云禹都咸阳,正当毫 西也,及 后乃徙安 邑”(十三 铿注疏本)。书 序:“伊尹相踢,伐 梁,升自丽”,孔傅云:“莱都安 邑”(光籍 三十 年虚受堂刻本)。史甜夏本耙:“天下甜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途即 天 子位”,集解云:“皇甫谧曰都平阳,或在安 邑,或在晋阳。”水粗 注谏水云:“安 邑,禹 都也。”(水 粳 注疏科学出版社19 67下 同)史靶吴 世家索隐日:门汤省“夏都安 邑。”因有禹、柴都安 邑之貌,故在此 地区内邃 有禹王城、夏王城以及其他有 关夏事的 地 名。禹王城在今夏县 西北构七公 里,西南距今 安 邑县韵十八九公里。按晋以

14、前有安邑而无夏县,至 后魏始有南北 安 邑之分,隋书地理志(百钠本)则安 邑、夏县 之名 井兑。据魏 书地形志(百钠本,下同)、元和郡县 志(武英殿聚 珍 本)、太平寰宇 韶(乾隆五十八年刻万廷兰校本,下同),可知夏县敲置之 年 虽有具 规,但其在后魏、北周之际,当无疑尚。至于南北安 邑的所在地,魏书地形志北 安 邑下云:“二汉、晋日安邑,履河东,后 改。太和十一 年 置为郡,十八年复履”;南安 邑下云:“太 和十一年置,有 中条山”;元 和郡 县志卷七夏县下云:“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别 置安 邑县,十八 年改 为夏县”;太平寰宇言e ) ) 卷五夏县下云:“魏 孝文太和 元年析安 邑县置夏县”

15、。按魏书明甫“二汉、晋日安邑”,是 北安 邑即古安邑可知。北安 邑既为古 安邑,则别 置之安 邑县及析安邑所置之夏县 自应是南安 邑县;李、乐二 氏所鹉之“别置安邑县”和“析安邑县 置夏县”之藉,亦 自应指魏 书太和十一年置南安 邑事而言。以此,我们认 为北安 邑即古 安邑,南安邑 即今夏县。至 如菠史方舆耙 要(中华书 局本,下同)卷四十一 安邑县 下“太和十一 年置安 邑郡,寻改 县 为北安邑县”之靛,与今 安邑在夏县西南的方位不合,故难置信。又如大清一扰志(乾隆 二十九年刻本,下同)夏 县下“后魏 改日北 安邑”及安邑县下“后魏太和十一年始分置南安邑 县”之藉,与北 齐魏收、唐人李吉甫、

16、宋人乐史之 靛均相矛盾,不知何所本,亦 不足信。太平寰宇耙卷五夏县下曰:“古安邑城,在县 西北一十五里。”又曰:“夏禹台,在 县西北十五里土地(按“土”字衍、或簇)。十三州志云,禹娶堡山氏,女 思本国,筑 台以 望,今 城南阴台基犹存。夏静与洛 下人书日,安邑堡 山氏台,俗稍之青台,上 有禹祠。”擅史方舆耙要卷四十一夏县夏城下日:“县 西北十五里,相 傅禹建都时筑,一名禹王城,城内有青台,高百尺,或稍之 堡 山氏台。孔氏曰,夏县东北十五里 有 安 邑故城。”大清一杭 志卷一百一十七安邑故城下日:“在夏县北 汉置安邑 县 县 志韶 之夏王城,据 呜条岗周三十里,西南遣址尚 存”(吴卓信汉书地理志补 注从此魏,道光二十八年刻本,下同)。上述三 靛,太平寰宇祀以 为古安邑与夏禹台均在夏县西北十五里;擅史方舆耙要以为禹王城在夏县西北十五里,而疑安 邑故城又有在夏 县东北 十五里之可能(参兑同书卷四十一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