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5单元 考点4 新兴力量的崛起与走向多极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960575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5单元   考点4   新兴力量的崛起与走向多极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福建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5单元   考点4   新兴力量的崛起与走向多极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福建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5单元   考点4   新兴力量的崛起与走向多极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福建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5单元   考点4   新兴力量的崛起与走向多极化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福建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5单元   考点4   新兴力量的崛起与走向多极化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5单元 考点4 新兴力量的崛起与走向多极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2013届新课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必修1 第5单元 考点4 新兴力量的崛起与走向多极化(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与当今世界 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考点4 新兴力量的崛起与走向多极化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主要 内容之一,命题角度主要集中于促进多极化发展的因 素以及多极化趋势对政治格局变动的影响。此外,试 题还涉及欧洲的联合以及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内容。从 考查的内容看,欧洲的联合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其中 ,欧共体或欧盟的性质成为近三年高考考查的重点。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向多极化 发展的重要表现,近年来高考在这方面命题的力度明 显加大,使其从过去的“冷点”转变为“热点”。备 考复习中,要密切关注时政新闻,并将它们与教材知 识点相联系。【运用提升】

2、(2011山东卷)1964年4月,77个发展中 国家在日内瓦发表七十七国联合宣言,提出了建 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要求。这表明( )A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B经济区域集团化进一步发展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瓦解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解析】七十七国集团不设总部、秘书处等常设机构 ,也没有章程或预算,不属于经济区域集团,排除B;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1973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 瓦解而瓦解,而不是1964年,C不符合题意;和平与发 展成为时代的主题是在90年代苏联解体,“冷战”结 束后,排除D;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表明发展中国家 势力的崛起,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正确答案A。备选题 (

3、2010福建卷)1961年,为寻求稳定和平的发 展道路,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运动(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解析】B当今世界格局变化的特点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 世界。一方面人类的力量日益强大,目光已投向浩瀚 的宇宙;另一方面人类自身却似乎日益脆弱,面对环 境恶化、恐怖主义等种种危机显得有些无措。一方面 ,全球化进程将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国与国 的相互依存度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不同文明间的冲 突却未见消减,战火和鲜血弥漫的场面仍在局部地区 上演。这一切,铸就了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

4、进步与落 后共生的大舞台,大小强弱的国家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曾经、正在和仍将继续左右剧情 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力量,却始终来自于大国。大国的 兴衰消长,始终是世界舞台上最受人瞩目的大戏。在 历史进入21世纪的时候:美国仍然领先,没有迹象表 明它将在短时间内被超越:欧洲各国前所未有地联合 起来,集团优势日渐彰显;保持全球第二经济大国位 置的日本,一直在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一度落后的俄 罗斯,已重新吹响复兴的号角并显露峥嵘;印度、巴 西,正竭力向前,试图改写现有的世界大国格局。那么,中国呢?复兴之路序言解读:上述材料体现了当今世界格局变化的两个特点 :一是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经济上,除了美

5、国、欧盟 、日本外,中国、东盟、拉美的巴西和墨西哥、中东 的石油输出国都是各有优势的力量点;政治上,“一 超多强”。“一超”指美国,“多强”指欧盟、中国 、俄罗斯等。没有一个大国或国家集团具有单独左右 世界全局的战略能力;军事上,除了美国、俄罗斯、 德国、日本、中国具有巨大的潜力外,还出现了地区 军事强国。二是局部战争、武装冲突、恐怖主义活动增多,成为 影响国际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海湾战争、巴以冲突、 美国“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运用提升】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演讲时说:“当 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 而不是对抗时代。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 世界时,我们发现

6、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 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 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C改变策略,建立多极世界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解析】本题是情境型的选择题,主要考查20世纪70 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情况。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的演变过程: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格局;20世纪六 七十年代,在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20世纪 90年代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注 意题干中“1971年7月6日、尼克松”这个关键信息, 把分析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放到二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的过程去分析。因此,A、B

7、 、D不符合题意。苏联解体后,美国试图实现“美国领 导世界的愿望”。正确答案C。不结盟运动与欧共体对两极格局的冲击的不同欧共体不结盟运动 性质 态度反对美国控制,但主要是 一种经济上的竞争和外交 上的争夺,时而会有妥协 ;反苏主要出于意识形态 上的冲突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 义和霸权主义,反对旧 的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政 治秩序,斗争是坚决彻 底的 宗旨取得与美国平起平坐的地 位,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并为此参加北约组织,进 行“冷战”确立独立、自主、不结 盟、非集团的宗旨与原 则,主张以和平共处代 替“冷战”过程从经济上的竞争到外交上 的抗争从政治斗争到经济斗争【运用提升】1974年,欧洲共同体执行

8、主席谢尔说: “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 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这表明西欧( )A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B力图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C强烈要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D企图摆脱北约的约束【解析】从材料看,欧洲共同体不希望由于美国的参 与而影响自己的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前途,即欧共 体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答案A。 【背景材料】 利比亚重建进程启动新华网联合国2011年9月20日电:联合国当天举行 利比亚问题高级别会议,讨论利比亚重建问题,同时 也标志着利比亚重建进程启动。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 提出了有关利比亚过渡和重建的四点主张:第一,平 等尊重。

9、第二,包容团结。第三,和衷共济。第四, 统筹协调。中方支持联合国在利比亚过渡和重建进程 中发挥主导作用。杨洁篪最后表示,中方衷心希望利 比亚早日走上和平、稳定和发展的道路,希望利比亚 人民早日过上安定、祥和、幸福的生活,愿同国际社 会一道向利比亚提供支持与帮助。【知识链接】“冷战”后世界多极化格局发展的特点“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发展的多极化趋势是客 观存在的现实。当前的国际力量态势可以概括为“一 超多强”,它是构成未来多极格局的基础。尽管五大 力量也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但不可否认的是,美、欧 、俄、日、中五大力量之间的关系经过调整必将构成 新的多极格局的基础。然而多极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国际格

10、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过程中因此也具有过渡性 的特点:(1)争夺主导权将是国际关系中矛盾斗争的焦点。两极 格局的瓦解给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大国提供了一个难 得的历史机遇。为了在未来世界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彼此之间的竞争与斗争是在所难免的。(2)经济与科技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因素。在“ 冷战”时期,美苏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大搞军备竞赛, 结果导致两个超级大国“一死一伤”。“冷战”的结 束使军事优先原则受到了质疑,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 中的影响与作用明显上升。这是“冷战”后出现的一 个新特点,而且在“冷战”结束后的初期表现尤为突 出。(3)“敌”与“友”的界线模糊不清。“冷战”时期美 苏对抗、东西对峙,存

11、在着明显的阵营和敌友关系, 而在“冷战”后的过渡时期情况要复杂得多。“冷战 ”之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 程度不断加深,不同国家的利益互相渗透、交融。这 使国家之间无法简单地划分为“敌”与“友”,而更 多的表现为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的复杂关系 。【运用提升】法国总统萨科齐曾提出“相对大国时代 ”的新观念: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新平衡 ”过程,多边政治和经济结构改革势在必行,在未来 三四十年,我们将进入“相对大国时代”。对“相对 大国时代”的准确解读是( )质疑美国“一超独霸”地位倡导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欧洲是多极化中最有活力的一极认可正在崛起的新兴经济发展

12、国家A B C 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世界财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 重新平衡”,“多边政治和经济结构改革势在必 行”可以看出所谓的“相对大国时代”是政治、经济 多极化的时代。但材料没有体现出“欧洲是多极化中 最有活力的一极”,故排除项,答案为D。 1.(2011上海卷)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 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 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 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 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 想( )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C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

13、的特点个性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欧盟 只是一个区域集团化的组织,并不是欧洲所有国家的 结合体,而且没有俄国的加入,排除B和D项;参加欧 盟的国家只出让部分国家主权,他们仍然保持着很大 的独立性,排除C项;欧盟的合作领域包括政治、经济 、军事等方面,答案A。2.(2009安徽卷)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 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 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 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 系恶化。”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 )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C互相合作 D

14、互相对峙【解析】它们主要是指战后初期在国际上形成的分别 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 面。由此可知,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是互相对峙。故 选D。3.(2011江苏卷)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 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 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 怖主义。由此可以看出( )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A BC D【解析】许多国家对美军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表 示支持,并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说 明正确。从材料中看不出来,只能说恐怖主

15、义遭重创,但不能说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答案A。4.(2011上杭模拟)下为美国与四国(英国、法国、日 本、联邦德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 重表。它表明( )A.美、欧、日形成三足鼎立局面B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开始动摇C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出现衰退D“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形成【解析】根据材料信息,1948年时,四国总和与美国 差距较大,说明四国总体经济比美国较差;1970年时 由于美国国内经济出现“滞胀”,四国与美国差距逐 渐缩小,体现了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A项在表格中 没有细化,不能得出;表中信息属于不同时期的经济 发展,不代表整体,C项错误;表中反映的是工业生产 总值

16、,不能反映“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排除D。答 案B。5.(2011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历史课上,张晓明同学 以流行歌曲的形式诠释了二战后日美两国关系的演变 :“跟着美国走紧抓住梦的手”、“多边自主外 交我要我的滋味”、“命运共同体休戚与共 不离弃”。该内容反映了( )A日本已是世界政治大国B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C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D世界形势的缓和【解析】“跟着美国走紧抓住梦的手”、“多边 自主外交我要我的滋味”等反映了日本对美国由 依赖到自主的过程,反映了日本争取成为政治大国的 心态,反映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趋势。A不符合史实, 可排除;题干没有体现C、D,可以排除。答案B。6.(2011泉州模拟)某实验中学历史学习小组正在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