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集体背课2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6875747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74.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语文集体背课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三语文集体背课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三语文集体背课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三语文集体背课2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三语文集体背课2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语文集体背课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集体背课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三语文集体背课 2时间:2010-3-10地点:年段室组员:黄高明 吴全德 游淑云内容: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 五单元复习课教案(一)体裁:文学作品 其中第三单元是散文,包括四篇文章;第四单元是小说,包括四篇文章;第五单元是童话和 科幻小品,包括四篇文章。(二)要点:总的说来是从文学的角度了解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掌握散文,小说,童话和科幻 小品的相关知识,品味文学作品语言方面的特色,继续积累文字词汇。一、各单元各篇文章的要点: (一)散文单元:了解散文这种文学体裁的基础知识和特点(散文有写景的,有叙事的,有抒情 的;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的语言一般都很优美;表现手法都很灵活等等。 ) 1

2、. 春 :了解作者朱自清,整体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描写 景物的方法,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技巧;品味文章的优美清新的语言;掌握积累一些字词。 2. 济南的冬天 :了解作者老舍,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在描写中抒情;体会文章中优美 的意境;理解修辞方法的运用,感悟准确生动清新的语言;积累文字词汇等基础知识。 3. 竹林深处人家 :通过阅读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写景抒情的特点,理解描写竹乡的 景色美丽富饶,表现作者对竹乡人民勤劳朴实品德的赞颂和对江南竹乡生活的向往之情;对课文 描写景物的精美段落的精读,理解课文描写景物是通过不同的视角,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 并运用精当的

3、词语和恰当的修辞手法来完成的。掌握积累一些文字词汇。 4. 树林和草原 :了解作者屠格涅夫;了解写景的顺序;欣赏作品优美的语言;理解课文表 现的人与大自然亲近和谐的关系,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陶醉;学习积累文字词汇。(二) 小说单元: 认识了解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基本知识, 运用它对本单元的课文进行理解分析。 要了解小说的要素,结构,分类,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人物,情节与主题的关系。 5. 空城计 :了解作者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理解特定的环境中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和外 貌描写,分析诸葛亮的人物性格,认识主题;理清课文的情节脉络,把握课文的结构;学习掌握 字词等基础知识,体会古典小说的语言风

4、格。 6. 美猴王 :了解作者吴承恩与 西游记 ;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的故事情节,并用自己 的语言复述课文;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分析文章总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对表现美猴王的 作用;体会通俗生动简洁的语言特色;学习掌握文字词汇等基础知识。 7. 心声 :学习掌握文字词汇的知识;通过朗读整体把握课文,理清情节脉络,理解主题;体会心理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 8. 勇气 :了解作者,理清情节脉络,领会课文的主题;学习作品中描写人物的方法;学习 课文中的详写略写与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题的关系;掌握积累基础知识。(三)童话和科幻小品单元:认识了解童话这种文学作品的基本知识,运用它对课文进行理解分 析,

5、掌握童话想象丰富,情节离奇,语言通俗生动的特点,学习理解童话常用夸张拟人的手法刻 画形象表现主题;初步认识了解科幻小品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幻小品的语言特色,结构特点。 9. 犟龟 :了解作者米切尔恩德,了解故事情节,分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课文的语 言特色,掌握课文的基础知识。 10. 小溪流的歌 :了解作者,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认识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的意义,理 解作品的主题,学习童话的表现手法,掌握积累语文基础知识。 11. 基因畅想 :了解作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认识关于基因方面的科学知识;学习 语文基础知识。 12.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了解作者,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理解

6、科幻小品在结 构上的特点,理解科幻小品想象奇特又合乎逻辑的特点,掌握积累课文的基础知识。三、简析课文: (一) 春 1. 关于作者及作品:朱自清,一说他是作家,学者,民主战士,一说他是现代散文家,语文教 育家。1920 年北京大学毕业,1925 年任清华大学的教授,是文学研究会的早期主要成员,在大 学时就开始文学创作,写新诗,他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和学术研究著作 26 种,200 多万 字。1948 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毛泽东给予高度的评价: “朱自清一身重病, 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 。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 丽著称。代表作有荷塘月

7、色 背影 绿 。 2. 关于春的思想内容:写景抒情的散文,也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一曲春的 赞歌。全文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争荣的景象。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 激励人们珍惜大好时光,辛勤劳作,奋发向上,抒发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3. 关于春的结构:三部分:盼春绘春赞春 绘春部分描绘了五幅图画,是课文的主体部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迎春图 赞春部分用三个比喻的段落赞美了春天的新生美好和强壮。 4. 关于春的艺术特色:结构严谨,层次井然,思路清晰;比喻拟人,精彩大量,形象生动; 观察细致,使用词语,准确生动。 5. 知识的积累与扩展: (1)引

8、用的诗句的出处,原句,作者及意义; (2)引用的格言的意义; (3)朱自清的代表作。(二) 济南的冬天 1. 关于作者及作品:老舍,现代作家,人民艺术家,满族,北京人。1912 年上北京师范学习, 喜爱文学,曲艺和京剧。 “五四”时期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24 年赴英国,在伦敦的东方学院任 教,六年间写了三部长篇小说,1937 年他的长篇小说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建国后创作更勤奋,写出了龙须沟 茶馆等 23 部剧本, “文革”期间,他惨遭迫害,投湖自尽。 2. 关于济南的冬天的思想内容: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通过对济南冬天具有温晴 的独特魅力的景色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他对济南的热爱之情。

9、3. 关于课文的结构特色:思路清晰,安排严谨,描写井然。开头总写中间具体描绘(山: 阳光照耀下的山;白雪覆盖下的山;遥望城外的远山。水:不忍冻上,清澈透明,垂柳倒映,蓝 天空灵。 )结尾点题。 4. 关于写作的特色: (1)丰富的感情在景物的描写中流露。表现为:直接赞美抒情创设饱含深情的优美意 境来抒情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描山绣水。 (2)语言准确生动,清新朴实。 5. 知识的积累与扩展: (1)阅读老舍的小说和剧本的代表作; (2)了解济南的优美景色(济南是座古老的城市,在山东的中西部,有山有水,山清水秀, 山有“鲁烟九点”的胜景;水有“泉城”的美称,其中“趵突泉”素称 72 泉之首。古人评说

10、“家 家泉水,户户垂杨” ,清人刘凤浩曾写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诗句来赞美。 杨柳与荷花在 89 年被定为济南的市树与市花。 6. 重点段落的阅读理解: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这段是写白雪覆盖下的山,首先用“最妙”概括 雪后山景的特点,然后分别描写了小雪下的矮松,山尖,山坡和山腰的不同景色,基本按照自上 而下的顺序来描写;在写法上主要是描写多用比喻拟人,语言形象生动。如:写雪落在矮松上的 景色,比喻成“日本看护妇” ,贴切新颖;描写山尖上的雪,把它比作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 山坡景色比喻“带水纹的花衣” ;山的本色比喻成“山的肌肤” ;夕阳下的雪景则说它是“好象忽 然害了羞,微微

11、露出点粉色” 。(三) 竹林深处人家 1. 关于课文的思想内容:这篇写景抒情的散文,通过对江南竹乡的描写,竹海,竹坞的无边无 际,深不可测,密不见底,展示了竹子丰收的景象,表现了对江南竹乡生活的喜爱和对勤劳朴实 的村民的赞颂。 2. 关于课文写法的特色: (1)主要的是作者运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通过不同的视角来描写茂密的竹林。首先 写“远望” ,整体感受,竹林如海,接着写近看的感受, “海底隧道里走过” ,好象“屏风” ,然后 再写穿过竹海,来到“较高的竹坞” ,举目四顾,所见皆竹。 (2)描绘的生动形象,用语精当如:竹海,屏风,涌着暗浪,等等。 (3)描写竹乡人家,精心设计,表现祥和欢乐

12、的气氛,未见竹乡,已遥见炊烟,未见村民, 先闻其声。(四) 树林和草原 1. 关于课文的作者:屠格涅夫,他是 19 世纪俄国杰出的作家,他创作的猎人笔记是成名 作,也是他的第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作品主要是揭露了农奴主的残暴,农奴的悲惨生活,他也 因此被流放。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他非常擅长描写自然风景,日月星辰,天 空白云,晨光暮霭,雨露风霜,湖光山色,树林草原,香花野草,禽兽虫鱼,在他的笔下无不显 得诗趣盎然,情味无穷。托尔斯泰赞他: “只要他描上三笔两笔,自然景物就会冒出芬芳。 ”他的 一生四十余年的创作生涯,创作了被誉为“艺术编年史”的六部长篇小说,此外还有其它各类体裁的作品

13、,丰富了俄国文学的宝库。 2. 关于课文的思想内容: 课文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生动的描绘了俄罗斯草原独特的夏日风光。 3. 写作特点: (1)按照时间顺序有层次的描写各种景物从清晨到夜晚的变化。 (2)语言准确清新,描写细腻。(五) 空城计 1. 关于作者及作品: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罗贯中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据说是施耐庵的老师, 他的主要文学成就是创作了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它代表了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 就,它采用了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2. 关于课文的思想内容: 描述诸葛亮面对强敌而能处变不惊, 大胆设计, 大开城门, 城上拂琴, 使司马懿引兵退去

14、。表现了诸葛亮的机智勇敢,知己知彼,神机妙算的性格。 3. 关于课文的文学特色: (1)结构安排是按照小说的情节结构写的,全文有四个部分:开端(司马兵临西城,诸葛 军遇险境)发展(诸葛临危施计,蜀军遵计迎敌)高潮(司马怯城中计,诸葛冒险成功) 结局(诸葛笑释空城计,蜀军惊服神孔明) ; (2)人物塑造按照小说的方法刻画的,课文中描写了诸葛亮的语言,外貌,行动,特别是 细节的描写对人物的性格的表现都是恰倒好处。 4. 积累扩展: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的塑造人物的方法(外貌,心理,行 动,语言,细节,正面和侧面,直接和间接的描写) ;小说的情节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 局) ;

15、 三国演义的其他故事了解,联系比较分析人物。课文中浅近的文言词语的理解记忆。(六) 心声 1. 关于心声的思想内容:这是一篇当代的短篇小说,反映的是校园生活,通过描述李京京 执意要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以表达自己渴望亲情的心愿的故事,启示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真 情,关爱每一个学生,使之健康成长。 2. 关于人物形象的塑造: 一个是学生李京京, 他是一个天真纯朴, 铭记亲情, 勇敢真诚的孩子, 一个是老师程老师,她是一个认真好强,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她有点自信,有时急功近利,有 时还不能全面了解学生。作者对这两个人物的塑造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特别 是心理描写的运用,对表现人物作用很

16、大。 3. 关于课文题目的理解:有三层含义: (1)是李京京埋藏在心底的亲情和友情; (2)是李京京非常想表达内心的感情和愿望; (3)作者呼吁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愿望和感情。 4. 关于艺术特色: (1)情节清楚,线索分明,悬念迭起,环环相扣。 (2)细腻的心理描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七) 犟龟 1. 关于作者和体裁:米切尔恩德,是德国的当代儿童文学作家,1974 年发表的小说毛毛 是他的代表作,如今他的地位已像安徒生一样家喻户晓了。这篇课文是童话,其情节离奇曲折, 形象鲜明生动,语言通俗易懂。2. 关于思想内容:描述了一只小乌龟在去参加狮王二十八世婚礼的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阻 碍,以他的“犟”克服了艰难险阻,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的故事,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 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3. 情节结构的理解:全文以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