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装流水线快速换线规划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827097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PTX 页数:23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总装流水线快速换线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总装流水线快速换线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总装流水线快速换线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总装流水线快速换线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总装流水线快速换线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总装流水线快速换线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总装流水线快速换线规划(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装流水线 快速换线(SMED) 规划123Contents SMED的需求 SMED的意义 单台设备SMED 流水线SMED背景及 目的 目标制定 方法实施 效果确认 标准化SMED 相关概念SMED 推行思路SMED的需求现状: 产品越来越多样化,单多量少 客户要求交货周期越来越短我们想 : 快速响应客户的交货需求 不想增加过多的库存 实现均衡化生产结果: 每天生产线需要频繁的换线 换线损失工时增多,效率低下对策:推行快速换线SMEDSMED的意义灵活生产,满足多样化需求不需额外的库存即可满足客户要求快速交付多品种的产品优良品质,减少调整过程中可能的错误高效生产切换,缩短停线时间,意味着更

2、高的生产 效率,即OEE/OPE提高。每班换线4次,通过SMED 每次换线可以节省15分 钟。每班节省60分钟,即1小时 , 按每班10小时计,整条生产线效率即提升10%。例相关概念什幺是 SMED ?Single Minute Exchange of Die (快速换模)SMED系统是一种能有效缩短产品切换时间的 理论和方法快速切换快速换模快速换线SMED的由来SMED在50年代初期起源于日本在丰田企业发展起来Single的意思是小于10分钟(Minutes)最初使用在汽车制作厂,以达到快速的模具切换 (Exchange of Dies)。它帮助丰田企业产品切换时间由4小时缩短为3分钟F1赛

3、车换轮胎平均换胎时间: 34秒!F1:没有最快 只有更快分析分析再分析电子信号灯取代“棒棒糖”轮胎枪量身定做螺帽设计激进化架起赛车用最短时间调整前定风翼勤加练习 不宜过度观察对手切忌只想破纪录换胎时间: 1.8秒!单台设备SMED (1/2)换模时间是指介于一个生产作业(Production Run)的最后一件合格品和下一个生产作业的首件合 格品之间的时间。这部分时间是没有产出价值的时 间,所以需要尽可能地缩短,以减少浪费。准备时间换模操作 时间调整时间整理换模前外换模后外换模内换模产品1产品2单台设备SMED (2/2)换模时间: T = t2 t1t1 最后一个产品1下线时间点t2 第一个

4、产品2(合格品)上线时间点备注:最后一个产品1与第一个产品2无重叠加工时间换模时间: T = t3 t1 CT2t1 最后一个产品1下线时间点t3 第一个产品2(合格品)下线时间点CT2 第一个产品2(合格品)周期时间流水线SMED (1/7)流水线与单台设备区别(1):最后一个产品1与第 一个产品2可能存在重叠加工时间 Lt1 最后一个产品1下线时间点t2 第一个产品2(合格品)实际上线时间点t2s 第一个产品2(合格品)可以上线时间点(最后一个产 品1进入第二个工站的时刻,这时第一个产品2可进入第一个工站) 若 t1 t2,则 L = t1 t2s; 若 t1 Tab = t3 t2s C

5、T2 D = 0t1 = 1000 t2 = t2s = 200 t3 = 1100 CT2 = 100*5 = 500 D = 400 = Tba = t3 t2s CT2 D = 0流水线SMED (4/7)T = t3 t2s CT2 D 则 t3 = t2s + T + CT2 + D,我 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减小t3,即更快完成生产。所以我们SMED的方向是减小 (t2s + T + CT2 + D) ,但是换线的时间长短 (T + CT2) 会影响到堵塞时 间 (D)。例如:T 但 D, T + CT2 + D 不变T 但 D, T + CT2 + D 不变t2 也会影响到 D 的值,

6、延迟产品2上线 (t2 增大), 则 D 也会相应减小。流水线SMED (5/7)12345baSTa = 100s,STb = 200s第2种情况:加工产品b,5个工站均需要 STb = 200s,因为刚换线,第一 个产品a, 5个工站除需要 STa = 100s 外,还需要 50s 的准备时间。 SMED时间:t1 = 1000,t2 = t2s = 200,t3 = 1150,CT2 = 500,D = 50*4 = Tba = t3 t2s CT2 D = 250 = 50 * 5第1种情况:加工产品b,5个工站均需要 STb = 200s,因为刚换线,第一 个产品a, 5个工站除需要

7、 STa = 100s 外,还需要 80s 的准备时间。 SMED时间:t1 = 1000,t2 = t2s = 200,t3 = 1180,CT2 = 500,D = 20*4 = Tba = t3 t2s CT2 D = 400 = 80 * 5流水线SMED (6/7)第4种情况:加工产品b,5个工站均需要 STb = 200s,因为刚换线,第一 个产品a, 5个工站除需要 STa = 100s 外,还需要 50s 的准备时间。 SMED时间:t1 = 1000,t2 = 300 ,t2s = 200,t3 = 1150,CT2 = 500,D = 100 = Tba = t3 t2s

8、CT2 D = 350 = 50 * 5 + 100第3种情况:加工产品b,5个工站均需要 STb = 200s,因为刚换线,第一 个产品a, 5个工站除需要 STa = 100s 外,还需要 80s 的准备时间。 SMED时间:t1 = 1000,t2 = 300,t2s = 200,t3 = 1200,CT2 = 500,D = 0 = Tba = t3 t2s CT2 D = 500 = 80 * 5 + 100延迟上线 100s:流水线SMED (7/7)D 主要受流水线排产的影响,需要通过排产优化来 降低。T 为内部切换作业时间,可以通过内部切换作业的 改善来缩短时间。虽然存在T 但

9、 D的情况,但对 整体时间的缩短肯定是不会有坏处(但不一定就有好 处)。效果验证最终要看 t3 有没有减小,即是否有更快 完成生产,同时关注 T 及 D 的改善情况。目标制定(P)Step1:发现问题点项目改善实施小组的组织记录方式:流程+表单+分工目前的 T 比 CT2 大多少?100%?50%?目前的 D 有多少?目前的 t2 与 t2s 差异多少?目标制定(P)Step2:制定目标选定题目及方向T 为内部切换作业时间,通过作业改善可以降低多少?D 为堵塞时间,通过排产优化可以降低多少?(由 T = t3 t2s CT2 D 得 D = t3 t2s CT2 T)t2 与 t2s 差异可以降低多少? Step3:制定实施计划项目改善实施计划职责分工方法实施(D)Step4:仔细调查问题点T 内部切换作业时间的构成,内部作业流程D 堵塞时间的分布,收集排产机型各工站标准工时数据t2 与 t2s 差异问题点收集Step5:研究改善方案T : 内部作业流程简化,作业时间缩短,内外部作业转化 ,外部作业标准化及简化D : 进行排产优化,排产模型验证改善 t2 与 t2s 差异Step6:实施改善方案效果确认(C)Step7:验证改进的成果标准化(A)Step8:固定标准及管理Step9:总结及下一步行动The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