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生物必须修读1“分子与细胞”疑问和解答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80700 上传时间:2017-08-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须修读1“分子与细胞”疑问和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须修读1“分子与细胞”疑问和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须修读1“分子与细胞”疑问和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须修读1“分子与细胞”疑问和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须修读1“分子与细胞”疑问和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高中生物必须修读1“分子与细胞”疑问和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高中生物必须修读1“分子与细胞”疑问和解答(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疑问及解答一物质基础1下列物质在发挥相应的作用后,结构不会立即被破坏,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是() A转移RNA B抗体 C 酶 D载体蛋白答案应该是ACD的。但B我不是很明白,麻烦你解释一下了。解答: 抗体不同于 tRNA、载体、酶,一旦发挥作用后,自己已经与抗原难舍难分了,不能再发挥作用。 对,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后一般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 体液免疫形成细胞集团:已知每一个抗体分子至少有两个结合点,一个抗原分子常有多个能与抗体结合的部位,即常有多个抗原决定子,因此一个抗体可以和2个以上抗原结合,而一个抗原则可以和多个抗体结合。于是,多个抗体和多个抗原辗转结合形成大

2、而复杂的结合网。如果抗原分子是可溶性蛋白质,抗体的结合就使抗原分子失去溶解性而沉淀;如果抗原分子是位于细胞上的,抗体的结合就使这些细胞凝集成团而失去活动能力,如血液凝集。2为什么在“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要先把载玻片烘干后才水解?解答: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固定细胞中各种结构在载玻片上的相对位置,以免后续处理导致位置发生变化达不到试验的目的。3为什么在“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要进行冲洗涂片?解答:染色剂配方中的B液应该是一种缓冲溶液,且 pH等于46,可能是这种条件更容易着色,如果不冲洗掉盐酸的话,必然会对染色产生影响。 4为什么在“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水解要把载玻片放进30的水中保

3、温,30有什么意义?解答:原理中说“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染色剂与DNA结合”。30的温度应该是更有利于这样一些过程的发生。 5果胶的化学成分是什么?解答:果胶是一种多糖聚合物,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与纤维一起具有结合植物组织的作用。果胶是一种耐酸的胶凝剂和完全无毒无害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它是优良的胶凝剂、稳定剂、增稠剂、悬浮剂、乳化剂。加入少量果胶,就可显著提高食品质量,口感好,具有水果风味。用于制药工业,对高血压、便秘等慢性病有一定疗效,并可降低血糖、血脂,减少胆固醇,解除铅中毒,同时还具有防癌、抗癌等作用。制成药用胶囊,有较

4、好的增效性,制成果胶铋是胃病的良药。用于化妆品工业,可增强皮肤的抵抗力,防止紫外线及其它辐射。果胶通常为米白色至淡黄褐色粉末、无臭、味微甜,且稍带酸味,易溶于水。6多细胞动物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可分为直接传递和间接传递两种。下列哪类物质在细胞之间起间接传递信息的作用( )A维生素 B激素 C单糖 D脂肪上面解答:答案是B。理由:多细胞动物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中,起直接传递作用的物质是蛋白质;起间接传递的是细胞信号分子,它们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细胞。细胞信号分子有:(1)亲脂性信号分子:包括甾类激素(包括脊椎动物中的重要激素,即雄性激素,发情激素(雌性激素) ,黄体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5、)和甲状腺素,能通过脂质双分子层。(2)亲水性分子: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甘氨酸、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 ,生长因子,局部化学介质,和大多数激素。(3)气体信号分子:如NO、CO、H2S。7人体细胞产生的CO2 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是什么?解答:人体细胞产生的CO2 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是:(1)物理溶解形式运输极少一部分的CO2 溶于血浆中,随血浆的运输而运输;(2)化学结合形式运输:绝大部分 CO2 以碳酸氢盐的形式运输;小部分 CO2 以氨甲酰血红蛋白形式运输。 (O2 就是通过这种形式与血红蛋白结合而运输的)二细胞的结构1问:细菌有染色体吗?解答:细菌没有(像真核细胞

6、那样的染色体)真正的染色体。理由: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在于有无成形的细胞核,即有无核膜。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一个拟核,又环DNA组成,DNA裸露,不与RNA 、蛋白质结合在一起;而真核细胞的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其化学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故细菌没有(像真核细胞那样的染色体)真正的染色体。2如果说,中心体是动物细胞骨架系统的一部分,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动物细胞都有中心体?解答: 是。一些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内没有中心体,人的成熟红细胞就没有中心体。3问:高而基体是内质网上合成蛋白质的加工和包装的场所,不是游离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加工和包

7、装场所?解答:粗面内质网膜上富有颗粒状糖体。核糖体使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所以粗面内质网的功能是合成并转运蛋白质。除附着在内质网膜上的核糖体外,细胞溶液中还有游离的核糖体。每一细胞中核糖体可达数百万个多。这两种核糖体在合成蛋白质是有所分工,膜蛋白和输出细胞外的蛋白质等,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留存在细胞质中和细胞核内的蛋白质,则在游离的核糖体上合成。4水分进出细胞膜是通过“水通道”来进行的,那么这跟自由扩散有什么关系吗?解答:当水分通过“水通道” 进入时,我认为是协助扩散,不通过“水通道”进出时是自由扩散。5像钾离子是通过“离子通道”来进行的,这跟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耗能)有什么关系吗

8、?是不是所以的离子都是通过“离子通道”的?解答:像钾离子是通过“离子通道”来进行时,我认为是协助扩散,钾离子通过离子泵进入时是主动运输 。6苹果和番茄果实成熟都会变红,从细胞学来看,苹果变红和番茄变红分别是由于细胞内的什么物质在起作用?A叶黄素和细胞液 B有色体和细胞液 C细胞质和细胞液 D花青素和有色体 选D 。这样的题需死记吗?解答: 苹果和番茄果实成熟都会变红,从细胞学来看,苹果变红是由于细胞的花青素,番茄变红是由于细胞的有色体在起作用。因为:植物液泡中的细胞液中溶解有花青素,花瓣、果实和叶的紫色、深红色或蓝色,常是花青素显示的颜色,但西红柿的红色来自一种含有特殊类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的质

9、体。另外,花青素的颜色随着细胞液的酸碱性不同而变化,酸性时呈红色,碱性时呈蓝色,中性时呈紫色。光对有色体和花青素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光直接影响花青素苷的合成。因此,若向阳的一面总是鲜艳一些的,则是由于花青素引起的。例如:红色的苹果。不用死记,可以这样理解,不照光也会全部变红的就主要是由有色体引起的,如果照光部分变红而不照光不变红就主要是由花青素引起的。 解析:苹果变红是由于细胞内的花青素的作用。花青素为一种水溶性的植物色素。从广义上看,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存在于液泡内的细胞液中。花青素的颜色因酸碱度不同而异,在酸性条件下呈红色,在碱性条件下为蓝色(至少在试管中是这样) 。蕃茄果实在未成熟前由于果皮

10、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而呈绿色。随着果实的成熟,果皮转变为黄色、橙色、红色等,这是由于叶绿素分解和类胡萝卜素显色所致。类胡萝卜素,在酸或碱的作用下,不变色,因此可与花青素区别。 我觉得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苹果变红是指的果皮变红,果肉一般不会变红;而番茄变红是果皮和果肉都变红。7新宰的畜、禽,如果马上把肉做熟了吃,肉老而口味不好,过一段时间再煮,肉反而鲜嫩。这可能与肌细胞内的哪一种细胞器的作用有关 ( ) A 溶酶体 B核糖体 C 内质网 D 线粒体解答: 选A是正确的。溶酶体内含有蛋白酶酶原,能在细胞死亡后激活成为蛋白酶,催化肌肉细胞间的胶原蛋白水解,使肌肉变得松软,烹调后更加鲜嫩。从而使肉类变得

11、更容易煮,更容易消化。因为大多数氨基酸都具有令人感到舒服的鲜味和香味,因此适当放置的肉也会变得更好吃。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可将肌肉纤维中蛋白质部分水解成多肽,达到肉质嫩化目的。估计溶酶体内也有相应的酶,可以将纤维蛋白水解。当然是溶酶体了,它里面有溶酶体酶,可以将细胞中的物质分解。还有在细胞免疫时,T细胞就是激活靶细胞溶酶体酶,诱导靶细胞裂解。细胞死亡时,通常由溶酶体酶来处理,在活的机体内,一般再由吞噬细胞最后清理。 三ATP1下列关于ATP分子的说法正确的( )A植物叶肉细胞内线粒体数目少于动物肌细胞内线粒体数目,证明植物细胞叶绿体也为叶肉细胞提供ATP。B由于ATP 是高能化合物 ,所以与

12、生物体内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关系最密切。C几乎所有生物都以ATP为直接能源物质的事实 ,是这些生物有共同原始祖先的证据之一。D玉米光合效率比水稻高,主要在于玉米的光反应中 ATP的产生速率高于水稻。这题答案是C,但是B如何?在B中关于ATP的这种说法不对吗?为什么?解答:B不对,之所以ATP与生物体内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关系最密切,不仅仅是由于ATP是高能化合物这一个原因,另外还有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ATP分子很容易水解,在一定的条件下ADP,也很容易重新形成ATP,将能量储存在ATP中。2一株生长旺盛的玉米幼苗与一只幼年的小猫,它们同化作用消耗的ATP与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分别是:A前者同化作

13、用消耗ATP多,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少,后者相反。B都是同化作用消耗ATP多,呼吸作用产生的 ATP少。C前者同化作用消耗ATP少,呼吸作用产生的 ATP多,后者相反。D都是同化作用消耗ATP少,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多。解答:A前者同化作用消耗ATP多,呼吸作用产生的ATP少,后者相反。3丙酮酸进入线粒体要消耗ATP吗?解答:协助扩散;不需要,载体在线粒体的内膜上。 四细胞的呼吸1细菌有氧呼吸的场所在那里?解答:好氧性细菌行有氧呼吸的场所应该是细胞质和细胞膜,而主要在细胞膜上进行。第一和第二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三阶段在细胞膜向内折叠的形成的“呼吸膜”上。2根瘤菌的无氧呼吸进行的位置是()细胞

14、质基质线粒体细胞膜答案是细胞膜,不知这题应该如何解?是否是因为相关的酶在细胞膜上呢?解答: 根瘤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吧,某些原核生物的细胞膜上就可以发生代谢,产生ATP,所以有个假说就是原核生物起源于线粒体和叶绿体。根瘤菌的有氧呼吸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膜。好氧性细菌的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在细胞质内,产生的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简称TCA循环),被彻底氧化生成 CO2 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因其呼吸链组分在细胞膜上,所以好氧性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应该是细胞质和细胞膜,而主要在细胞膜上进行。(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在细胞质内;第二、三阶段发生的场所在细胞膜上。 )3问:无氧呼吸第二阶段

15、释放能量吗?解答:有少量能量释放(酒精发酵又比乳酸发酵多一点) ,但没有ATP生成。4人在进行无氧呼吸时,第二阶段是丙酮酸接受H生成乳酸,接受H 或则失去O 是还原反应,这个阶段会不会生成ATP?解答:释放能量,不合成ATP。释放的能量不足以合成ATP。5多数绿色植物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对植物细胞有毒害作用,所以大多数陆生植物不能长期忍受无氧呼吸,但水稻较适应生活在水生环境,为什么?解答:因为水稻茎的中间有气腔,能够有将叶片制造的氧气往下运送到根部。6请问:酵母菌无氧呼吸时,能否繁殖?解答:应该能,只是繁殖速度慢。环境恶劣时进行有性生殖。7讨论:人的红细胞进行无氧呼吸,这句话对吗?解

16、答: 可以,不过最好加上“成熟”一词加以限定,因为红细胞一旦成熟以后就完全丢失了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不可以。因为未成熟的红细胞尤其是早幼红细胞是以有氧呼吸为主的。只有强调了“成熟的红细胞”后才可以。8动物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会不会转化成肝糖元?解答:能。产生的乳酸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肝脏储存起来。9乳酸对人体是不是也有毒害作用?解答:如果不能及时消除,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酸中毒。剧烈运动后肌肉酸痛其实就是肌肉细胞酸中毒的反应。10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完全一样,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还原性氢被传递给氧,生成水,那么无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还原性氢做什么去了呢?解答: 还原性氢用于乳酸的形成或对乙醛的还原。五物质的代谢1乳酸产生后不是随血液往肝脏去了吗?怎么还会有那么多堆积在肌肉细胞?解答: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