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内胆管结石吃什么药比较好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6806075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40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内胆管结石吃什么药比较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肝内胆管结石吃什么药比较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肝内胆管结石吃什么药比较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肝内胆管结石吃什么药比较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内胆管结石吃什么药比较好(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一、肝内胆管结石概述肝内胆管结石概述 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胆管结石是指原发于胆管系统 (包括肝内胆管)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胆管结石是指原发于胆管系统 (包括肝内胆管)内的结石,结石的性质大多为含有多量胆红素钙的色素性混合结石,胆囊内一定存在结石。内的结石,结石的性质大多为含有多量胆红素钙的色素性混合结石,胆囊内一定存在结石。在我国, 胆管结石多数属于这一类。 继发性胆管结石是指胆囊内结石通过扩大的胆囊管进入胆总管而形成的结石,结石的形状和性质多与胆囊内的结石相同,多数呈多面形的胆固醇混合结石。继发于胆道感染的结石的外层带有胆红素钙沉着。 肝内胆管结石

2、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肝内胆管结石是胆管结石的一种类型,是指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各分枝胆管内的结石。它可以单独存在,也可以与肝外胆管结石并存。一般为胆红素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常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不仅是常见病,更重要的是由此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是良性胆道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 肝内胆管结石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肝内胆管结石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与肝内感染、胆汁淤滞、胆道蛔虫等因素有关。,与肝内感染、胆汁淤滞、胆道蛔虫等因素有关。肝内胆管结石可弥漫存在于肝内胆管系统, 也可发生在某肝叶或肝段的胆管内, 且左叶明显多于右叶。在临床上,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症状一般

3、不很典型,在病程的间歇期多无症状,或仅表现为右上腹部轻度不适;在急性期则可出现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症状(黄疸、畏寒、发热等) 。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比较复杂, 除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外, 还可通过超和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 ()检查,以显示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和肝胆管的狭窄及扩张情况。此外,检查对肝内胆管结石也有重要的诊断意义,特别是对于并发胆汁性肝硬化和癌变者。肝内胆管结石常并发胆管梗阻,容易诱发局部感染及继发胆管狭窄,使结石难以自行排出,病情迁延不愈。 二、二、中药治疗中药治疗 苗寨石清方采用黄芪、茯苓、鸡内金、金钱草等黔东南州雷山县当地,有“天然药苗寨石清方采用黄芪、茯苓、鸡内金、金钱草等黔东南州雷

4、山县当地,有“天然药 库”之称的雷公山天然药材入药,库”之称的雷公山天然药材入药,独法炮制而成独法炮制而成. 黄芪:黄芪: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根头,晒干。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效。 茯苓:茯苓:多于 79 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阴干,切片。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使肝脾疏泄有序。 鸡内金:鸡内金:杀鸡后,取出鸡肫,趁热立即剥下内壁,洗净,干燥。疏肝理气,健胃消食,化瘀消石,生肌收口,止尿血、尿痛,溶结石。 金钱草:金钱草: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清利湿热,通淋排石,化石消肿。肝胆结石常用之方。 三、三、其他治疗手段其他治疗手段 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

5、与溶石、溶石与排石相结合的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用。与单纯胆囊结石、肝外胆管结石的治疗相比,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的确存在着许多难题,如结石无法彻底取净、肝内胆管狭窄易使胆汁引流不畅、结石重新形成等。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目的是尽量取净结石,解除胆道梗阻和狭窄,消除肝内感染性的病灶,从而使胆汁的排出畅通。手术的方法主要有: 位胆管切开取石; 胆肠内引流; 消除肝内感染性病灶。 (2)手术治疗危害 传统手术治疗:医学上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十分极端,要么尽量熬着,要么直接切除肝胆,让病人望而却步。而切除肝胆对身体的危害极大! 体外震波碎石:随着医学技

6、术的不断发展,风靡一时的体外碎石,让很多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欣喜若狂。但是,经临床证明,体外碎石的危险性极高,稍不慎,就会造成碎石堵塞胆管,落入食道等诸多严重后果。 四、四、临床诊断临床诊断 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 除了在临床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外, 确诊主要依靠影像学的检查发现。主要应用的诊断方法主要有 B 超、胆道 X 线检查、CT、PTCD、ERCP、胆道子母镜、MRCP、胆道镜等。 (1)B 超诊断超诊断 B 超为无创性检查,方便易行,是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首选方法,一般估计诊断准确率为50%-70%。肝内胆管结石的超声图像变化较多,一般要求在结石远端的胆管有扩张才能作出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因肝

7、内管道系统的钙化也具有结石样的影像表现。 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不受肠道气体的干扰,诊断的准确性优于肝外胆管结石。诊断正确率70%80%。但肝内胆管分支较多,不仔细扫描易漏诊,而且还要与肝内钙化点相鉴别。B 超对肝内钙化点与肝内胆管结石鉴别困难在于,如果肝内点状、团状回声,其后若有声影,并不是典型的条索状回声,其后拽有声影,那么单纯依靠 B 超诊断肝内胆管结石比较困难。应结合其它手段综合判断。 B 超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典型的图像是条索状回声,其后拽有声影,其远端胆管明显扩张,可为结石引起的胆道梗阻及并发的胆管狭窄所致。有报道术中 B 超的应用(术中于肝脏面、膈面全面超声扫描)可提高肝内胆管结石的诊断

8、率达 91%,残石率降至 9%。 (2)CT 诊断诊断 因肝内胆管结石主要是含胆红素钙的色素性结石,钙的含量较高,故在 CT 照片能清楚地显示出来,CT 的诊断符合率为 50%-60%。CT 还能显示出肝门的位置、胆管扩张及肝脏肥大、萎缩的变化,系统地观察各个层面 CT 照片,可以了解结石在肝内胆管分布的情况。 (3)X 线胆道造影线胆道造影 X 线胆道造影(包括 PTC、ERCP、TCG)是用于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经典方法,一般均能做出正确的诊断,PTC、ERCP、TCG 的诊断符合率为 80%-90%、70%-80%、60%-70%。X 线胆道造影应满足诊断和手术的需要, 一个良好的胆道造影

9、片应能够全面了解肝内胆管系统的解剖学变异和结石的分布范围。胆道造影应注意以下问题: 应有多方位 X 线摄片; 某一肝段或肝叶胆管不显影时,应注意鉴别,结石梗阻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应作其它检查进行鉴别; 不要满足某一处病变的诊断,因可能会造成漏诊; 在分析胆道造影片时,尽可能取得最近的造影片,因病情可能有进展。 (4)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造影(PTC、PTCD) PTC、PTCD 穿刺路径有前路、后路、侧路三种,以侧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方便,造影时影像清晰。对 B 超诊断肝内胆管结石者,PTC、PTCD 有很好的鉴别诊断价值。尤其是 B 超引导下 PTC,成功率较高。对于

10、未做手术,而欲确定肝内胆管结石者,可考虑选用。 选择性逆行胰胆管造影、胆道子母镜等 选择性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对肝内胆管结石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清晰显示肝内胆管结石,确定结石的部位、大小、数量,肝内胆管的狭窄或远端扩张。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ERCP 时,注入造影剂要充足,充分显示肝内胆管,才能明确诊断肝内胆管结石。 (2)在 ERCP 胆管显影后,可头低足高位、俯卧位,使肝内胆管充分被造影剂灌注和显影。 (3)可使用带气囊的导管,在 ERCP 胆管显影后,把位于十二指肠乳头部位的气囊充气或充水,堵住乳头,使造影剂不会流入肠道,肝内胆管充分显示。对肝内胆管结石诊断价值较大。 最

11、近,有学者报告:ERCP 双重造影可提高胆囊结石的诊断。方法是在 ERCP 胆管显影后,注入适量的空气。对肝内胆管及其 2 级分支充盈良好,预计对肝内胆管结石应有较好的影像显示。对未切除胆囊的患者,注入空气约 510ml,若胆囊已切除的患者,注入空气约 23ml。 胆道子母镜是通过母镜的活检管道放入较细的子镜。母镜的活检管道直径 5.5mm,子镜的外径 4.5mm。 只用母镜行 ERCP, 然后对十二指肠乳头做高频电切 (ECT) , 一般是小切开 0.51.0cm或对十二指肠乳头行扩张,便于子镜进入胆总管,可直接观察胆总管、12 级肝内胆管。可判断肝内胆管结石是否存在及大小、部位、数量,肝内

12、胆管是否有狭窄、扩张等。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但由于胆道子母镜较贵重,易损耗,不易普及。 胆道镜包括术前、术中、术后三种方式。术前胆道镜是光做 PTC,每周更换较粗的导管,56 周后窦道形成。然后从窦道进镜,直视肝内胆管,可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并行取石治疗。术中胆道镜是在手术中切开胆总管,从切口进镜 观察肝内胆管结石并行取石治疗。术后胆道镜是经手术后“T”形引流管形成的窦道进镜(一般术后 6 周) ,诊断肝内胆管结石并治疗。胆道镜检查对肝内胆管结石明确的诊断及治疗价值。 (5)核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核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 不同于 ERCP 的全新的检查方法,属无创性检查,不需要做十二指肠镜即

13、可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但 MRCP 影像清晰度略逊于 ERCP,有待于技术上的改进和提高。对肝内胆管结石有较大诊断价值,但价格较贵,不易普及。总之,B 超、ERCP、胆道镜等方法诊断价值较大,简便易行,是诊断肝内胆管结石的首选方法。尤其是 ERCP 和胆道镜,对肝内胆管结石诊断的准确性高于 B 超。在 B 超检查发现肝内胆管结石后,应常规进行上述方法的检查,可排除 B 超的误诊,也可在胆道镜直视下取出结石。 五、五、预防和护理预防和护理 1、尽量减少脂肪、特别是动物脂肪的食用量,不吃肥肉、油炸食物,尽可能地以植物油代替动物油。 2、有相当一部分胆囊炎和胆石症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的含量过高和代谢

14、障碍确有关,因此要限制鱼子、各种蛋类的蛋黄及各种食肉动物的肝、肾、心、脑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3、烹调食品以蒸、煮、炖、烩为佳,切忌大量食用炒、炸、烧、烤、熏、腌制食品。 4、增加鱼、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的食品食用量,以保证热量供应,从而促进肝糖元的形成,保护肝脏。 5、多吃西红柿、玉米、胡萝卜等富含维生素 A 的食物,以保持胆囊上皮细胞的健全,防止上皮细胞脱落构成结石核心,从而诱发结石,或使结石增大、增多。 6、若条件许可,平时可多饮新鲜蔬菜或瓜果汁,如西瓜汁、橘子汁、胡萝卜汁等,并增加饮水、吃饭的次数和数量,以增加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减轻炎症反应和胆汁淤积。 7、少吃大头菜、芹菜等纤维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以免因难以消化而增加胃肠蠕动,从而引发胆绞痛。 8、戒烟酒及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浓烈调味品,如芥末油等,以免刺激胃肠道,诱发或加重病情。 9、宜进清淡、易消化、少渣、温度适宜、无刺激性、低脂肪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切不可图一时痛快而 “放开手脚” , 大吃大喝,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甚至诱发胆道出血而危及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