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药剂学 概述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6801974 上传时间:2018-06-28 格式:PDF 页数:38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药剂学 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生物药剂学 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生物药剂学 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生物药剂学 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生物药剂学 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药剂学 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药剂学 概述(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 1 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的教学目标 生物药剂学是研究各种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吸收、分布、生物药剂学是研究各种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吸收、分布、 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机体生物因素和 药物药物效应效应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方法,定量描述药代动力学是应用动力学原理与数学方法,定量描述 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药物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的动态变化规 律的学科。律的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习,掌握掌握生物药剂生物药剂学学与

2、药物动力学的与药物动力学的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药学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药学及其相关研其相关研 究及究及工作,研究新剂型和新制剂,打下良好的工作,研究新剂型和新制剂,打下良好的专业专业基础。基础。 2 第一章第一章 生物药剂学概述生物药剂学概述 3 内容概要: 一一 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 二二 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物的体内过程 三三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作用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作用 四四 生物药剂学的发展生物药剂学的发展 五五 生物药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生物药剂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4 一、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 药物在一定剂型中所产生的效应不

3、仅与药物的化药物在一定剂型中所产生的效应不仅与药物的化 学结构有关,还受到学结构有关,还受到剂型因素剂型因素与与生物因素生物因素的影响的影响 含有相同量同样化学结构的药品,并不一定有相含有相同量同样化学结构的药品,并不一定有相 同药效同药效 不同厂家生产的泼尼松片:有效片剂或无效片剂,因不同厂家生产的泼尼松片:有效片剂或无效片剂,因溶溶 解速率解速率不同不同 澳大利亚报道苯妥英钠胶囊中毒事件:澳大利亚报道苯妥英钠胶囊中毒事件:赋形剂赋形剂从硫酸钙从硫酸钙 改为乳糖使药物吸收增加改为乳糖使药物吸收增加 5 一、生物药剂学的基本概念 1、生物药剂学的定义 ( (Biopharmaceutics)

4、) 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 , 阐明药物阐明药物 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效的剂型因素、机体生物因素和药物效 应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应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6 2、研究生物药剂学的目的 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正确评价药物制剂质量 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及制备工艺设计合理的剂型、处方及制备工艺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并确保用药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治疗作用并确保用药安全性安全性 7 3、剂型因素 药物的化学性质药物的化学性质 药物的化学形式,化学稳定性等药物的化学

5、形式,化学稳定性等 药物和剂型的物理性质药物和剂型的物理性质 如粒径、晶型、溶解度等如粒径、晶型、溶解度等 剂型、用药方法和途径剂型、用药方法和途径 辅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辅料的种类、性质和用量 处方中药物的配伍、相互作用处方中药物的配伍、相互作用 制剂工艺、操作条件、贮存条件等制剂工艺、操作条件、贮存条件等 8 4、生物因素 种族差异种族差异 性别差异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年龄差异 生理因素生理因素 病理因素病理因素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 9 5、药物效应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 10 二、药物的体内过程 1 1、吸收、吸收(absorption)(absorption) 药物从用药部位

6、进入体循环的过程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 2 2、分布、分布(distribution)(distribution) 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药物进入体循环后向各组织、器官或者体液转运 的过程的过程 3 3、代谢、代谢(metabolism)(metabolism) 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药物在吸收过程或进入体循环后,受肠道菌丛或 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体内酶系统的作用,结构发生转变的过程 4 4、排泄、排泄(excretion)(excretion) 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药物或其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11 5 5、转运、转

7、运(transport)(transport) 吸收吸收+ +分布分布+ +排泄排泄 6 6、处置、处置(disposition)(disposition) 分布分布+ +代谢代谢+ +排泄排泄 7 7、 消除消除(elimination)(elimination) 代谢代谢+ +排泄排泄 12 13 各种给药途径的药物体内过程 14 各种剂型的体内过程 片 剂片 剂胶 囊 剂胶 囊 剂颗 粒 剂颗 粒 剂散 剂散 剂溶 液 剂溶 液 剂栓 剂栓 剂舌 下 片舌 下 片吸 入 剂吸 入 剂静 注静 注肌 注肌 注透 皮透 皮组织组织 粪 便 排 泄粪 便 排 泄尿 排 泄尿 排 泄肝肝 肾肾

8、胆汁胆汁 作用部位作用部位 血液血液 崩解崩解分散分散溶解溶解 15 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过程 药物颗粒药物颗粒 药物制剂药物制剂 崩解或释放崩解或释放 胃肠道胃肠道 肝肝 溶解溶解 胆胆 汁汁 粪便粪便 作用部位作用部位 生 物 效 应生 物 效 应代 谢 产 物代 谢 产 物排泄排泄 中央室中央室 ( (血液血液) ) 游离型游离型 蛋白结合型蛋白结合型 重吸收重吸收 代谢代谢 ( (灭活,活化灭活,活化) ) ( (尿、胆汁尿、胆汁) ) ( (肾小管、肝肠循环肾小管、肝肠循环) ) 分布分布 外周室外周室( (组织组织) ) 组织储存组织储存 体外体外 药物体内过程决定药物在血液中和靶部位

9、的浓度进而影响药效药物体内过程决定药物在血液中和靶部位的浓度进而影响药效 16 1、研究药物的理化性质对药物体內转运行为的影响 溶解度溶解度、分配系数分配系数 - 渗透速率渗透速率 粒径、晶型粒径、晶型 - 溶出、释放溶出、释放 稳定性稳定性 - 代谢代谢 通过药物理化性质与体内转运关系的研究,可指导制通过药物理化性质与体内转运关系的研究,可指导制剂处方的设计;通过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可以改善剂处方的设计;通过改变药物的理化性质,可以改善药物体内过程,从而提高药物疗效药物体内过程,从而提高药物疗效 三、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和作用 (一)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一)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17 2、

10、研究剂型、制剂处方和制剂工艺对药物体 内过程影响 剂型剂型-吸收过程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 制剂处方制剂处方-溶出速率溶出速率、稳定性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 制剂工艺制剂工艺 -溶出速率、稳定性溶出速率、稳定性-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 18 3、根据机体的生理功能设计缓控释制剂 1.1.胃肠道定位给药制胃肠道定位给药制 剂剂: :胃漂浮制剂,结肠胃漂浮制剂,结肠 定位给药定位给药 2.2.缓、控释制剂缓、控释制剂 3.3.脉冲式制剂脉冲式制剂 根据消化道各根据消化道各pHpH值,值, 药物转运时间、酶与药物转运时间、酶与 细菌对药物及辅料的细菌对药物及辅料的 作用,设计胃肠道给作用

11、,设计胃肠道给 药系统药系统 19 4、研究微粒给药系统在血液循环中的命运 为靶向给药系统设计奠定基础 长循环脂质体 Doxorubicin Lipid Membrane (Phospholipid + Cholesterol) Polyethylene Glycol 85100 nm 20 5、研究新的给药途径与给药方法 鼻腔给药:研究鼻粘膜中酶对药物的降解作用,药物或辅料对鼻鼻腔给药:研究鼻粘膜中酶对药物的降解作用,药物或辅料对鼻 粘膜纤毛运动的毒性作用粘膜纤毛运动的毒性作用 经皮给药:研究皮肤角质层的成分对药物转运的影响,采用各种经皮给药:研究皮肤角质层的成分对药物转运的影响,采用各种

12、化学物理方法增加皮肤对药物的通透性化学物理方法增加皮肤对药物的通透性 21 6、研究中药制剂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 22 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含量测定;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溶出度考察;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含量测定;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的溶出度考察;动物药效学指标测定;临床疗效评价;多角度多指标结合的研究等动物药效学指标测定;临床疗效评价;多角度多指标结合的研究等 7、研究生物药剂学的试验方法 研究溶出速率测定方法研究溶出速率测定方法 如改进溶出度测定装置、溶出介质等实验条件如改进溶出度测定装置、溶出介质等实验条件 建立各种新给药途径体外实验方法建立各种新给药途径体外实验方法 如建立鼻腔给药、口腔黏

13、膜给药、经皮给药等体如建立鼻腔给药、口腔黏膜给药、经皮给药等体外实验方法以及研究其合理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外实验方法以及研究其合理性、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建立模拟体内吸收的体外模型建立模拟体内吸收的体外模型 CacoCaco- -2 2 细胞模型细胞模型 23 (二)生物药剂学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二)生物药剂学在新药开发中的作用 在新药的合成与筛选中,需要考虑药物体内的转运和转在新药的合成与筛选中,需要考虑药物体内的转运和转 化因素化因素 在新药的安全性评价中,药动学研究可以为毒性实验设在新药的安全性评价中,药动学研究可以为毒性实验设 计提供依据计提供依据 在新药的制剂研究中,剂型设计的合理性需

14、要生物药剂在新药的制剂研究中,剂型设计的合理性需要生物药剂 学研究进行评价学研究进行评价 在新药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需要进行动物或人体的药在新药临床前和临床试验中,需要进行动物或人体的药 动学研究动学研究 24 四、生物药剂学的发展 (一)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IIII 溶解度不好溶解度不好 透过性好透过性好 IIIIII 溶解度好溶解度好 透过性不好透过性不好 I I 溶解度好溶解度好 透过性透过性好好 IVIV 溶解度不好溶解度不好 透过性不好透过性不好 透过性透过性 溶解度溶解度 低低 低低 高高 高高 25 “The rule of fiveThe rule of five”: : 当化合物的理化参数满足下列任意两项时,化合物在小肠当化合物的理化参数满足下列任意两项时,化合物在小肠 中的吸收性质就差,这些参数为:中的吸收性质就差,这些参数为: 分子量分子量 500 500; 氢键供体数氢键供体数 5 5; 氢键受体数氢键受体数 10 10; 油水分配系数油水分配系数loglogP P 5.0. 5.0. 药物在正辛醇和水中药物在正辛醇和水中 分配系数的对数值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logP)( logP) (二)药物的吸收预测 药物吸收的生物模型、数学模型及计算机模型提供预测和研究的工具药物吸收的生物模型、数学模型及计算机模型提供预测和研究的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