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749026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2(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思考:我国科技发展经过了怎样的历 程?古代辉煌近代衰弱新中国振兴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第19课课标要求: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 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 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重大科技成就,思考科 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 的意义。分类类 成就 意义义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生物技术计算机技 术世界第三航天大国。增强民族自豪感巨大经济效益开辟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 为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作出了 贡献 提高中国水稻产量 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成功 导弹研制成功 “东方红1号” 发射成 功“神舟”号无人飞行成功 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 神舟七号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2、 打破核垄断,加强了国防能 力,提高国际地位。 维护世界和平 世界第五,进入航天时代“银河号”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 袁隆平杂交水稻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 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以郭沫若为院长 的中国科学院,逐步建成了由中央各部门、高等院校和 地方组成的科学研究体系。1956 年,中国制定 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 远景规划纲要,把发展以原子弹、导弹为代表的尖端 科技放在突出位置。1978 年,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制订科学技术发展规 划纲要,做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邓小平提 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 ,通过了中共

3、中央关于制 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为 “十二五”时期科技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结论1: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正确决策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结论2: 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_材料二 20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原子能技术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到 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为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 潮,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 更生,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 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在 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 平。结论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结论3: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和无

4、私奉献结论4: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增强,奠定了经 济基础。_ _取得科技成就的原因?学史感悟学史感悟? ?我能为祖国做点什么?今天我们以祖国为荣!今天我将努力学习!明天让祖国以我为荣!“两弹一星”指 什么?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原子弹导弹他是谁? _功臣:钱学森猜一猜“我在美国待了20年,20年中,前 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 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 为人民做点事。”他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航天之父” 。他是谁? _邓稼先“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 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 知识献给祖国。”为了祖国的强盛,他

5、在美 国留学取得博士学位后的第 9 天即登上了轮 船返回祖国。他默默无闻地在核工业战线上 奋斗几十年,被誉为“两弹元勋”、 “中国 原子弹之父”。猜一猜思考1:你同意教材P95页“学习延伸 ”的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背景、目的、核政策) 背景: 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世界局势紧张。美国敌视中国;中苏关系恶化;世界局势紧张。 目的:打破美、苏等国核垄断打破美、苏等国核垄断, ,加强国防建设加强国防建设核政策: 中国一贯主张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 战略,是唯一作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地区使 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承诺的核武器国家。中国从不参加任何形式的

6、核军备竞赛,也不在别国部署核武器。 -外交部部长杨洁篪(ch )2008年神舟 七号发射升空, 翟志刚成为第一 位在太空行走的 中国人。中国成 为第三个能进行 飞船舱外活动的 国家。欧美航天专家对“神舟”七号的成功发 射发表评论:“这表明中国已成为21世纪 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 “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走到了欧洲 和日本的前面。” “中国的航天计划激发 了中国人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中国 的“载人航天工程” ,将为中国带来上千 亿元的经济效益,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 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载人航天带来的影响?_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名满天下 的时候,却仍然只专注于田畴,淡泊名

7、利 。一介农夫,播撒智能,收获富足。他毕 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袁隆平他是谁? _请问你从视频中获得了什么?猜一猜袁 隆 平 ” 禾 下 乘 凉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 格联合国粮农组织指出,全球有8.52亿人处 在经常性的饥饿中,饥饿和营养不良每年 使500多万儿童死亡,饥饿直接和间接给 各国造成上百亿美元的巨额经济损失。 二、农业科技成就: 代表人物:袁隆平 (1)成就:理论上-突破“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 没有杂种优势”的经典遗传理论禁区,大大丰富了 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技术上:1973 年, 培育出“南优南优 2 2 号号”,培育

8、成功 “超级杂交稻超级杂交稻” (2)地位: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杂交水 稻之父”。 (3)杂交水稻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A、“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B、在世界推广,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发展。 C、被称为“东方魔稻”和“第二次绿色革命”。信息时代,计算 机技术至关重要世界已进入了信 息时代,计算机 及网络已成为人 们日常生活的一 部分综合探究3: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 就,说明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两弹一星(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核技术和空间技术 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粉碎了他们遏制中国的企 图。(2)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有利于维护

9、世界和平。(3)加强了中国国防,为社会 主义建设创造安定环境;促进中国国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 ,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计算机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产生 了深刻影响,实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杂交水稻的培育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也 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载人航天工程成为推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 大动力,将为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加速了我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80年代以前: (特点)积极发展国防高新科技 原因: 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千方百 计要扼杀新兴人民政权。 2、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中国面临新 的威胁。 3、美苏

10、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 4、巩固国防、维护中国的安全,为社会主 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80年代以后: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为指导,进行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成 果商品化,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 。 原因: 1、国际环境的改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 的两大主题。 2、中国综合国力提高。 3、我国工作重心的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施改革开放战略,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 义建设的根本任务。钱学森(1911-2009), 浙江杭州人,世界著名火箭 专家,中国工程控制论专家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 学,1935年赴美国麻省理工 学院留学,获硕士学位后转 入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 1938年获博

11、士学位,后从事 火箭导弹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筹划回国支 援祖国建设,但受到美国当 局阻挠,历时5年最后才于 1955年回国。他对中国火箭 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 作出了重大贡献。c. 卫 星 技 术“东方红一号”重量 173公斤,比苏、美、 法、日等国的第一颗 人造卫星重量总和还 要重。卫星的跟踪手 段、信号传递方式、 星上温控系统也都超 过了其它国家第一颗 卫星的水平。它的发射成功使中 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 发射卫星的国家。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 星“东方红一号” 原因:反对核威胁,打破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加强国防建设。 理由:原子弹和氢弹先后爆炸成功,标志着我国跨入了世界核先进国家核先进国

12、家的行列;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跻身世 界航天科技的大国航天科技的大国行列。从而大大提高我国 的国际地位。思考:中国研制原子弹、氢弹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邓小平为什么说“如果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 ,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 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 格材料:中国农民说,吃饭靠材料:中国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两平”,一是邓,一是邓 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小平;二靠袁隆平。中国农民为什么要这么说 ?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 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 颠覆世界权威的胆

13、识;当 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 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 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 能,收获富足。他毕生的 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 离饥饿”。“喜看稻菽千 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稻专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袁隆平,一个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名字 ,他发起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给整个人类 带来了福音。“我梦见我们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 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助手们就坐在稻 穗下面乘凉”袁 隆 平袁(隆平)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美经济学家唐帕尔伯 格 材料二 20 世纪中期以后,以航天技术、 原子能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代表的 世界性的第

14、三次科技革命到来,科学技术 飞速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历史时期。为 适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我国广大科 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 ,取得“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尤其是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有了进一 步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和运载火箭技术 方面都已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建国以来,下列重大科技成就取得的先后 顺序是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仿制近程 导弹成功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 ”1号发射成功 “神舟”5号飞船载人航天 技术成功 A B C D A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前提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重视和正确决策保证经济建设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基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15、科技工作者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建国以来科技发展的原因? 顺应世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新中 国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 原子能技术 航天技术 电子计算机 技术 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 A B C DA 阅读右框内文字材料。对 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 A发展高科技是新中国 建立后巩固国防的需要 B高科技的发展促进了 综合国力的提高 C“两弹一星”提高了中 国的国际地位 D20世纪60年代起,中 国成为科技强国 D“两弹一星”元勋: 1999年9月国庆50周年前夕,党中央、国务 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 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授予或追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第一次将这段鲜为人知的国防机密公诸于众。这23位元勋是: 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