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10101计划学时:64其中讲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74836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10101计划学时:64其中讲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10101计划学时:64其中讲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10101计划学时:64其中讲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10101计划学时:64其中讲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10101计划学时:64其中讲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10101计划学时:64其中讲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10101计划学时:64其中讲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质学与地貌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10101计划学时:64 其中讲课:48 实验课 16 学时;野外实习三周。适用专业: 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参考教材:1、 地质学基础 ,宋春青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 地貌学 ,严尚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3、 普通地质学 ,夏邦栋主编,地质出版社(第二版),19954、 普通地质学 ,徐成彦、赵不亿主编,地质出版社,19955、 普通地质学 ,黄定化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动力地质学原理 ,成都地质学院,地质出版社,19787、 Earth ,Frank Press(Third Edition) ,19828、 Physical Ge

2、ologyCharle C. Plummer and David McGeary (Fifth Edition), Wm C. Brown Publishers, 19919、 构造地质学 , 朱志澄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910、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 ,曹伯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11、 岩石学 ,路凤香,地质出版社,1998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课程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地质学的基本内容,掌握地质学入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建立正确的时空和物质运动、变化的观念。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地球科学观,培养他们热爱地球科学、主动钻研地球科学的专业思想感情,并养成正确的地质观察、思

3、维的方法就及动手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综合性大学四年制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2、课程基础:先修高中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课程。 3、教学实施:教学内容在 72 学时内第一学期实施完成。4、教学组织:教学环节中,必须注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着重培养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等。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第章 绪论 建议学时:2 学时第一节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意义第二节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与分科第三节 地质学的特点及其研究方法第四节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授课方法:多媒

4、体第二章第二章 矿物矿物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3 学学时时第一节克拉克值及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第二节矿物、晶体、品质、非品质的基本概念第三节同质多象和类质同象的基本概念第四节矿物的物理性质及其鉴定意义第五节矿石、岩石的概念(一般掌握)授课方法:多媒体第三章第三章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岩浆作用与火成岩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2 学学时时第一节岩浆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喷出作用与火山岩第三节 侵入作用与侵入岩第四节 火成岩的结构构造(牢固掌握)授课方法:多媒体第四章第四章 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外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3 学学时时第一节外力地质作用概述第二节沉积岩的基本特征第三节常见沉积岩授课

5、方法:多媒体第五章第五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变质作用与变质岩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3 学学时时第一节有关变质作用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变质岩中原岩的变化第三节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第四节三大岩类的相互转化授课方法:多媒体第六章第六章 地质年代与地史地质年代与地史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3 学学时时第一节相对年代的确定第二节绝对年龄的测定原理第三节地质年代表授课方法:多媒体第七章第七章 地震和地球内部构造地震和地球内部构造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2 学学时时第一节有关地震的术语第二节地震波第三节地震的时空分布第四节地球内部的层圈构造物质成份状态及各个界面第五节地球的重力与均衡授课方法:多媒体第八章第八章 地壳运

6、动与地质构造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5 学学时时第一节岩层空间位置的确定第二节褶皱第三节节理第四节断层第五节地层接触关系第六节地壳发展的构造旋回授课方法:多媒体第九章第九章 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3 学学时时第一节大陆漂移说第二节海底扩张说第三节板块构造授课方法:多媒体第十章第十章 风化作用风化作用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2 学学时时第一节风化作用的基本概念第二节风化作用的类型第三节控制风化作用的因素第四节风化作用的产物授课方法:多媒体第十第十章章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2 学学时时第一节暂时性水流第二节河流的侵

7、蚀作用第三节河流的搬运作用第四节 河流的沉积作用授课方法:多媒体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冰川及其地质作用冰川及其地质作用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2 学学时时第一节冰川的形成与运动第二节冰川的类型第三节冰川的剥蚀作用与冰蚀地貌第四节冰川搬运作用的特征第五节冰川堆积作用与冰川地貌第六节冰川作用及其原因授课方法:多媒体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地下水及其地质作用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4 学学时时第一节有关地下水的基本概念第二节地下水的类型第三节地下热水第四节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包括岩溶地貌)第五节地下水的开发与利用授课方法:多媒体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海洋的地质作用海洋的地质作用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3

8、 学学时时第一节海洋概况第二节海水的运动及其地质作用第三节海洋的沉积作用授课方法:多媒体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湖泊的地质作用湖泊的地质作用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2 学学时时第一节湖泊概况第二节湖泊的地质作用第三节沼泽的成因及其沉积作用授课方法:多媒体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2 学学时时第一节风的剥蚀作用与风蚀地貌第二节风的搬运作用方式第三节风的沉积作用及风积物、风积地貌第四节荒漠的形成和类型第五节黄土的成因及特征授课方法:多媒体第十七章第十七章 块体的运动块体的运动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2 学学时时第一节崩落及其崩落物第二节蠕动现象第三节滑坡的概念及要素,滑

9、坡的成因及发展阶段第四节泥石流的特点、发生条件及堆积物特点授课方法:多媒体第十八章第十八章 古生物演化及古地理古生物演化及古地理 建议学时:建议学时:1 学学时时一、古生物的演化二、古地理的变化 授课方法:多媒体第十九章 地质灾害与环境地质 建议学时:2 学时第一节地质灾害分类第二节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实验课内容实验课内容 实验一:矿物的物理性质及主要火成岩造岩矿物(2 学时)实验二:主要沉积岩与变质岩造岩矿物(2 学时)实验三:主要岩浆岩认识(2 学时)实验四:主要沉积岩认识(2 学时)实验五:主要变质岩认识(2 学时)实验六:编制地层综合柱状图(2 学时)实验七:测量岩层产状要素,罗盘应用。(

10、2 学时)实验八:褶皱断层及角度不整合地区地质图。(2 学时)野外实习野外实习野外实习是本课程配合课堂教学的必不可少的环节,野外实习中应注意将上课中所有关矿物、岩石、地层古生物、构造等方面的知识与实际地质现象直接联系起来,巩固普通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直接观察、认识、描述各种地质现象力。掌握一般的野外地质工作方法和编写简单地质报告的能力。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耐劳、热爱地质科学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实习安排在第一学期进行,时间为 3 周,包括秦皇岛山海关一代的海滨地区和石门寨地区。实习内容包括该区的地质地貌概述,流水作用与沟谷、河谷各段的地质作用,潮汐及波浪作用与滨海地貌景观,河口地区的地质作用,沉积岩的发育特征,侵入岩及其岩墙、岩脉等特征,岩溶作用与表现,断裂、褶皱的构造特征与所形成的地貌景观。初步恢复实习区的地质演变简史,建立地质作用的时空观念,以及地质作用与地理特征、人文景观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