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人民银行考试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744814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年人民银行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0年人民银行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0年人民银行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0年人民银行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0年人民银行考试知识点整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0年人民银行考试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人民银行考试知识点整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9 年人民银行考试知识点整理一、判断1. 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含义2. 均衡价格3. 效用4. 长期中投入的划分5. 现代生产的特征6. GDP 平减指数7. 自发消费8. 货币乘数9. 紧缩性缺口和膨胀性缺口10.初级产品价格11.价格管制12.农产品需求弹性13.技术效率14.正常利润15.GDP16.充分就业17.投资函数18.物价稳定19.开放性和封闭经济总需求二、单选1. 需求曲线2. 边际成本3. 市场出清时的市场均衡权量4. 消费者无差异曲线5. 瓦尔拉斯定律6. 需求曲线右下倾斜。生产要素交割上升的影响7. 边际效用8. 内在经济9. 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10.经济增

2、长11.总供给曲线12.完全竞争条件小,短期供给曲线13.公开市场活动14.菲利普斯曲线15.清洁浮动16.一个生产可能曲线外移17.互换品价格下降的影响18.IS-LM 模型19.凯恩斯主义下,GDP 下降20.同 1421.转移支付增加的影响22.间接融资工具23.短期金融市场24.优先股的权利25.金融工具价格、盈利率和市场利率的关系26.证券代销27.货币价值28.SDR29.起息日30.直接投资31.软货币32.金本位33.国际收支平衡表34.直接标价法35.双紧政策三、多选1、供给曲线的移动2、一种生产要素变动。其合理投入量3、厂商劳动需求曲线移动4、IS-LM 模型5、萧条经济下

3、的货币政策6、金融市场的划分,按交易标的物7、金融衍生工具8、远期、互换。期货。期权的英文9、利率衍生 10、债券收益率指标四、简答1、消费需求规律及其特例我们研究消费需求时,是研究消费者对商品与劳务的需求。而对一般商品而言,存在需求规律。在竞争的市场上,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时,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减少;反之就会增加。这表明商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这种关系就叫做需求规律。需求规律可用图形表示出来。加之凯恩斯消费需求。还有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以及与国民收入的正向关系。特例自己枚举即可。2、3、如何利用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进行有效的管理li 率风险的存在是商业银行无

4、法回避的,为此需要在正确识别和测度所面临利率风险程度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率风险控制.按照是否涉及到资产负债表内项目,可将利率风险控制分为资产负债表内控制和资产负债表外控制.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是进行缺口管理,关键在于构筑作为资产负债表内项目的资产和负债的正确组合,通过改变银行资产负债表内的头寸状况来达到防范利率风险的目的.第一,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的原理就是银行在对利率预测的基础上调整计划内的资金缺口的正负和大小.由于利率敏感性缺口值与银行净利息收入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所以银行通过缺口管理能够规避利率风险甚至可以利用利率的波动来扩大收益.一般来说.用缺口技术进行利率风险管理

5、有两个基本策略:主动策略和防御策略.1.主动策略.指银行通过采用适当的行动,利用利率变动来获取更大的净利差收入.主动策略有两个必要步骤:首先,要预测利率变动方向;其次,在对利率走势做出判断后,银行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资产负债表结构.就是说,当预测利率上升时保持缺口为正,这样一旦利率上升,增加的资产利息收入将超过增加的负债利息支出,使净利息收入增加.当预测利率下降时.则保持负缺口.若预测正确可增加盈利.当然,在选择主动性管理策略时,在利率走势的不同区间应有不同的操作思路.在预测市场利率开始由波谷回升时,应该增加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者减少利率敏感性负债,或者兼而有之.从而将利率敏感性缺口调整为正值;当预

6、测市场利率将达到波峰时.进一步将利率敏感性缺口的正值调整为最大:当预测市场利率将由波峰回落时,或减少利率敏感性资产,或增加利率敏感性负债,或二者并举,从而将利率敏感性缺口调整为负值:当预测市场利率将达到波谷时,进一步将利率敏感性缺口的负值调整为最大.2.防御策略.采取主动策略的前提是对利率走势的准确预测.如果利率走势与预期相反或利率变动不如预测的来得快,银行将蒙受损失.一些较稳健的银行和一些小规模银行由于缺乏利率预测能力或缺乏调整资产组合手段,往往采取防御策略.其核心在于保持敏感性资产与敏感性负债间的平衡.使利率敏感性缺口值为零或很小,从而使利率变动对利息收入和支出的影响相互抵消.实施防御策略

7、时,首先应将资产负债利率重定的档次划分得越细越好,并使每个档次的缺口值尽可能小;其次,尽可能使性质相近的资产负债额相互配合.因为性质相近的资产负债受利率波动影响的特点也较接近.防御策略并不表明银行在管理中处于无为状态,事实上.资产负债表每天都会发生意外变动(如存款提前支取,贷款提前偿还等),要保持零缺口需大量补偿性操作.当然.是选择主动策略还是选择防御策略,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目标,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应对利率风险的能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同时,还要从客观的经济金融环境出发。第二,持续期缺口管理持续期缺口管理与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相似.根据持续期理论,持续期缺口是结合银行总资产与总负债间的比例,比

8、较两者综合持续期来考察利率变化时,银行净资产价值的变化.利用持续期缺口管理利率风险,就是通过消除缺口来减少利率风险,保证银行市场价值的稳定或通过正确使用缺口,获取利率变动带来的收益,并使银行的市场价值得以增加.在持续期缺口管理中,也分为主动策略和防御策略.1.主动策略.主动策略是银行根据对利率未来变化的预测做出的,保持适当的持续期缺口,以获得利率变动带来的收益.如果预测市场利率将上升,应减少持续期正缺口或扩大期负缺口,将缺口调整为负值,使未来资产价值的下降幅度小于负债价值的下降幅度,从而使银行净资产收入得以增值.如果预测市场利率将会下降,则可采取增加正缺口或减少负缺口的方法.这种管理策略是商业

9、银行显示积极适应市场,参与市场,捕捉市场发展机会的姿态.但其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对商业银行利率预测水平要求较高,利率预测的偏离,可能带来完全相反的结果:其次,商业银行对资产负债的调整受制因素很多.往往难以按商业银行的意图完成调整目标;再次,资产负债调整的成本较高,有时必须衡量调整成本与调整后的收益后再决定取舍.2.防御策略.是旨在保持银行净值的相对稳定,通过采取零缺口(“完全免疫“)和微缺口(“部分免疫“)的方式达到避免利率风险的目的.完全免疫是使一家银行的资产结构持续期正好等于其经杠杆调整后的负债结构的持续期.此时,无论利率如何变化,资产收益与负债成本等幅度同向变化.银行资本净值均

10、不变.部分免疫是从资产负债表中调出一部分资产和负债进行持续期搭配,使资产和负债的持续期平衡.保持这部分资产和负债价值不受利率变动的影响.在实际中,由于技术,经济等原因,持续期缺口值无法达到零,只能比较接近零.原因在于:(1)缺口的调整有一定时滞性,资产与负债利率的变动往往无法同步.例如,货币市场上的短期融资利率变动较快,但贷款利率的调整相对比较慢,调整后缺口无法迅速弥合;(2)当产生新的资产或负债时,为了保持零缺口.需要对每笔资产和负债业务进行相应调整,成本很高;(3)可能产生避免了利率风险,却忽略了其它诸如信贷风险。4、五、论述六、论述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基本判断及应对举措GDP 的加速增

11、长。中国 GDP 一季度增长 6.1%,二季度增长 7.9%,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一。工业止跌回升态势明朗。投资持续高速增长。从投资看,国有及国有控股完成投资 48729 亿元,增长 39.9%,高出整体增长 6.9 个百分点;国家预算内资金增长 82.7%,国内贷款增长 47.4%,自筹资金增长 33.3%,利用外资下降 12.1%。居民消费价格继续下降,生产价格同比降幅较大。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 1.1%(6 月份同比下降 1.7%,环比下降 0.5%)上半年,进出口总额 9461 亿美元,同比下降 23.5%。其中,出口 5215 亿美元,下降 21.8%;进口 4246 亿美

12、元,下降 25.4%。贸易顺差 969 亿美元,同比减少 21 亿美元。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贷款大幅增加。6 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 56.9 万亿元,同比增长28.5%,比上年末加快 10.6 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19.3 万亿元,增长 24.8%,加快 15.7 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M0)余额 3.4 万亿元,增长 11.5%,回落 1.2 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 37.7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 7.4 万亿元,同比多增 4.9 万亿元;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 56.6 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0.0 万亿元,同比多增 5.0 万亿元。应对策略:

13、1、经济危机背景下积极财政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总基调不会改变。2、未来政策需要结构性转型。首先,当前如此巨大财政投资的刺激政策难以持久。其次,通货膨胀的预期需要货币政策的适当改变,新增贷款应该有所减少。第三,兼顾经济结构调整3、需要应对多种不确定性。首先,宏观调控政策的转变可能会让经济泡沫浮出水面。目前,银行体系充裕的流动性如同潮水,掩盖了许多风险,一旦货币政策开始紧缩,一些经济泡沫就将破裂。其次,经济泡沫一旦破裂,可能导致经济二次探底,往往会加大经济调整的幅度和长度,上世纪 80 年代日本的教训可供借鉴。第三,可能出现明显通货膨胀的压力。9 月 10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首次正面谈到了通胀风险,9 月 25 日 G20峰会胡总书记再次强调警惕潜在通胀风险问题,这无疑表明中央对通胀已越来越关注了。4、需要加速改革来激发新的增长极。首先,经济之危也是体制改革之机。拆除玻璃墙,放松行业管制,启动民间投资来接手政府投资。其次,经济之危也是经济增长格局转变之机。改变国民收入分配体制,实施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十年倍增计划,实现经济由外向型向内向型转变。第三,经济之危也是加大新农村小城镇建设、极大激发农民消费浪潮之机。启动农民消费需求是能够对冲外需下降的唯一途径,推进城市化时间太久,完善农村社保成本太大,建设小城镇作为过渡较为现实可行。5、树立信心。信心比黄金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