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仁大学体育学刊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6730598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5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辅仁大学体育学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辅仁大学体育学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辅仁大学体育学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辅仁大学体育学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辅仁大学体育学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辅仁大学体育学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辅仁大学体育学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61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第八期 261272 頁(2009.5) 台灣足球發展之探討台灣足球發展之探討台灣足球發展之探討 洪慶懷 邱奕文洪慶懷 邱奕文 輔仁大學 足球為現今體壇上發展最為蓬勃的單項運動,亦是最受民眾歡迎的體育競賽,並且為目前世界上開展最廣、影響最大的體育項目之一,被稱為世界第一運動 ,甚至也因其豐富的內涵和感染被視作一門藝術。而世界各國對於足球運動的狂熱程也非筆墨足以形容,這方面可以從世界盃足球賽以及每歐洲地區的各國賽舉當中能夠看出端倪。然而,足球運動的版圖已經擴展到幾近全球的地步,為何我國絲毫沒有感受到這股熱潮?而本文目的主要在於探討台灣足球發展上的缺失,並提出相關建議與策

2、,期望台灣未在足球運動的發展能夠日漸茁壯與成熟。 關鍵字: 足球、台灣足球、足球發展 關鍵字: 足球、台灣足球、足球發展 壹、前言壹、前言 足球可謂世界上最為盛的一項運動 , 足球運動常常被稱為 世界性的運動 ,就如同棒球、籃球於美國,足球之於世界是同樣的道,一場足球比賽有十幾萬或多的觀眾並算稀奇(何永彬、邱旺璋,2001)。足球所造成的魅單是使之擁有眾多的球迷,其所帶的經濟效益也容小覷。周山(2004)指出,足球是全世界與人最多的運動項目,也受到全球各國各地區重視,也是全世界最多人喜愛的運動,它讓世界強權美國也為之低頭,跨國際企業與媒體紛紛投入百億鉅額。而隨著2006世界盃足球賽在德國舉,根

3、據自由電子報的報導,共計有320億人收看電視轉播,比賽期間將有100萬名的觀光客湧入德國,經濟效益高達250億歐元(徐正揚,2006)。為何足球能有如此強大的吸引號召全球以億計的民眾及球迷投入其中,舉凡世界盃及歐洲盃等賽事舉其間,民眾陷入瘋狂無我的境界可洪慶懷 輔仁大學 .tw 262 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第八期 261272 頁(2009.5) 台灣足球發展之探討以解,以及從目前國際足總FIFA的足球會員國高達207個國家的據看,可以得知世界多國家積極與足球運動。蘇恆泰(2008)提到,四一的世界盃成為繼奧運之後 , 全世界最大型的體育賽事 , 足球已被確認為全球最受歡迎的運動 。 2001底

4、時,台市曾主辦亞洲足錦標賽,前總統陳水扁先生在會場上一時興起,宣示2002是台灣的足球,有意藉2002世界盃在韓日舉時,趁勢發展台灣的足球運動。過,總統心血潮的一話對台灣足球運動現況似乎沒有太大的改變(洪水、陳寶億,2004)。而我國也曾在2004舉辦世界盃五人制足球賽 ,目的無非是希望藉由舉辦世界級的足球賽會提升國人對足球的興趣及提高台灣在國際上的能,但根據古采豔、徐家康(2004)的報導,2004世界盃五人制足球賽賽會過程中況 , 如比賽途中會場發生斷電情況及未核發記者證予台灣記者等,許多民眾知有如此高手雲集的世界級比賽,進而導致觀眾奚奚。這也喜愛足球的人士禁想問:難道台灣真的是足球沙漠嗎

5、? 經由上述文獻可足球運動在世界各國的強大影響,但反觀我國,足球水準一直無法向上提升、與足球運動的人口似乎多,種種因素使得足球在台灣一直是一個乏人問津的運動。而研究者在文中提出幾點台灣足球發展的缺失以及建議,希望能對台灣足球發展有正面幫助。 貳、 台灣足球史簡介貳、 台灣足球史簡介 黃碧月(2007)指出,長久以足球運動實板塊上,歐洲地區的極強優勢與亞洲地區的沙漠情形,在2006世界盃中可一斑,代表亞洲地區加2006世界盃足球賽國家分別是沙烏地阿伯、韓國、日本及伊,分組比賽結果,成績稍好的是韓國隊分組第三名,其他3支隊伍皆各分組末位,所有亞洲地區球隊皆在第一比賽淘汰出局。回顧2002的世界盃比

6、賽,雖然有日本隊進入十強及韓國隊的第四名,但當2006的世界盃比賽再有主辦國地主優勢時,亞洲地區足球又回到弱勢團體層面。 話雖如此 , 其實我國足球也曾經在亞洲區紅極一時 、 雄霸一方 , 洪沛綺 (2006)指出,我國足球運動曾經在於1913-1934期間,稱霸遠東運動會足球賽,續獲九屆冠軍;並且在1954及1958次在亞洲運動會奪得冠軍;1967於亞洲盃東263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第八期 261272 頁(2009.5) 台灣足球發展之探討區足球賽中,經一番激艱辛的苦戰之後,最終奪得冠軍,此為政府遷臺以,我國足球運動發展之最高潮;1968第四屆亞洲盃決賽,為提攜國內足運成長,選出陳光雄、陳泰

7、和等五位球員加入中華隊,此屆則得到第四名。 洪沛綺(2006)進一步提到,進入 70 代以後,由於我國政治因素、環境改變等,導致港華球員再代表出賽,而自此之後所有的國際賽事,都以我國本土的球員為主體,而港華球員長期的代表我國出賽,反而阻礙國內足球運動水準的發展,因此造成我國球員與國外球員足球水準的極大差距,導致將近 30以,我國很難在國際足球賽中獲得較好的成績。1977 世界盃足球賽我國首與,前後共八角逐,總計出賽 42 場,成績 4 勝 4 和 34 負 (何長發,2004) 。 從以上成績看,我國足球實水平可謂節節敗退,並藉由上述可以解,我國足球運動可謂經波折、大風大,曾經風光一時,現在卻

8、黯淡無光,如何找回我國足球在世界上的往日雄風,實在是有賴有關單位及我國足球運動人士積極改造,進而挽回我國在足球運動上的國際頹勢。 、台灣足球發展之缺失、台灣足球發展之缺失 一、與足球運動的人過少一、與足球運動的人過少 將亞洲發展足球最為蓬勃的國家日本做為借鏡,以人方面與我國做比較,趙榮瑞、桂花、黃文祥(1999)指出,1996 日本足球協會隊籍管球隊及人統計,在球隊方面 18 歲以上有 8722 隊、15 至 18 歲有 4303 隊、12 至 15歲有 6136 隊、12 歲以下的有 8883 隊、足隊有 1179 隊,總計 29223 隊;在人方面 18 歲以上有 193043 人、15

9、至 18 歲有 170339 人、12 至 15 歲有 221315人、12 歲以下的有 293725 人、足隊有 23764 人,總計 902186 人。 根據黃文祥(2000)在台灣地區足球運動現況之研究中指出,我國足球運動運動的總人口為5931 人,加比賽的隊以國小組最多,社會組次之,國中組再次之,高中組最少。國內足球生態的奇怪現象,就是以國小階段的賽隊伍最多,但國中以上賽隊伍逐漸減少,國中的球隊驟減大概少三分之二,只剩三分之一,僅剩的高中球隊幾乎是從所國中拼湊而成的精英,所以隊是最少的,到社會組又突然增加。這個現象顯示國內足球生態弔詭現象,在國小264 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第八期 261

10、272 頁(2009.5) 台灣足球發展之探討基層對足球運動的推展仍遺餘,但在中等學校階段隊驟減只剩三分之一,表示國內足球的發展在國中階段產生問題,而其最大的癥結就是升學壓。 研究者於民國 98 1 月 13 日透過電話訪問中華民國足球協會人員謝正宗,並從中解到目前國內足球運動總隊伍,其中國小隊伍有 125 隊、國中隊伍有30 隊、高中隊伍有 22 隊、大專隊伍有 13 隊、社會隊伍只有 2 隊,共計 192 隊;而足球運動的總人口為 4422 人。 再者,中國著名記者冉雄飛(2007)在日本考察足球時提到,其中一項促使日本足球蓬勃發展的因素就是足球運動人口多,據報導在日本已註冊的青少足球員至

11、少有一百萬人。如此懸殊的人差距,遠遠及東亞的鄰近國日本,也難怪我國足球實水平一直無法與其他國家抗衡,主因還是由於人才太少,無法有效讓選手和選手之間獲得磋磨的機會,這一點是我國政府及相關權責單位值得深思及改革的一項重點,能提出有效政策,促使我國學生於就學時期能從事足球運動及提升足球運動人口,並且有效銜接至各階段發展,使其沒有升學壓等後顧之憂,可謂事半功倍、一舉得。 二、我國沒有職業足球的體制二、我國沒有職業足球的體制 我國足球發展至今,現有企業贊助足球隊伍發展的只有隊,分別是台市的大同公司以及高雄縣的台灣電公司,這家公司是國內少有企業願意贊助足球發展而成的球隊,其中台市的大同公司是屬於民營企業,

12、願意如此投入大經費及相關資源於一支足球隊上的精神實在人欽佩。 大同足球隊成於1969 ,是台灣史最悠久的一隻業餘足球勁,起初是由大同公司一些足球的同好,在上班之餘所組成的球隊,並且加比賽。1979 ,中華民國足球協會開始實施社會甲、乙組球隊比賽制。大同從乙組賽開始打起,並且續獲得 1982 至 1984 續 3 屆全國中正盃社會男子乙組冠軍,至1986 晉升甲組,同時亦獲當社會男子甲組亞軍。1990 再榮獲全國中正盃及足協盃雙甲組冠軍。球隊為表示對元球員的尊敬,至今仍保他們球衣背號,僅在球衣號碼底部加一條橫線,代表 100 號開始,以方裁判的執法,這也是大同公司足球隊的一項特色。 另一方面,高

13、雄縣的台灣電公司屬於國營事業,台電足球隊成於 1979265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第八期 261272 頁(2009.5) 台灣足球發展之探討,是由台灣電公司所成贊助,位於台灣高雄縣鳳山市。台電曾締造十霸的紀,故有南霸天之稱。首任教為鐘茂竹,1994 教則是黃仁成,共帶球隊贏得 8 次冠軍,2004 則由陳貴仁教接手。台電足球隊經營多蘊育少國內的足球好手,如黃哲明、陳俊明等人。如此費心的投入國內足球的發展,台灣電公司功可沒。 縱觀大同公司以及台灣電公司在台灣足球上的史,實在是所有足球界人士給予它們極大的掌聲,但這家公司一走雖然始終如一,但是在發展過程上的艱辛是我國政府需要去重視的一個部分。因為者都

14、是屬於甲組球隊,算正式的職業足球隊,在發展上一直屬於原地踏步的態,也因此國內一直無法擺脫支甲組球隊的這個魔術字。且因台灣沒有職業足球隊伍及賽的緣故,導致國內所有足球選手發展至大學階段後就此打住,進而轉往其他業發展,其主因皆在於選手無法繼續向上提升,未也沒有舞台可以表現。到底要如何才能突破這樣的困境,值得我們繼續研究和討。 反觀對岸的中國大,在斷的改革之下,也成職業足球盟。許池(1997) 提到,中共自1949 建政權以體育體制隨著改革的深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步面向社會化,而進入商品域。 足球這項擁有最多球迷的世界性運動,在中共國家體委主導規畫下,作為體育改革的突破口而步向市場。他進一步指出,

15、中共足球走入職業化就是將足球劃入第三產業(體育產業化的歸屬),建足球俱部,並辦成經濟實體或實企業化經營;並在 1994 將甲級足球賽推向市場納入職業化軌道;體育體制的改革由社會性計劃經濟體制邁向市場性經濟體制,體育產業的展亦由消費型轉向經營型,但激國民經濟的發展,亦促進足球運動水平的提升。許池(1997)提出一項重要的建議,職業化是未體育運動高發展的必然結果,體育界與企業財團等應有以企業養體育,以體育光大企業這種共存共榮的永續經營觀,以提升運動水準。我國足球界人士和政府及企業如何審慎思考,以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的觀,藉他人之長補己身之短,方可在足球運動的推展上向前邁進。 266 輔仁大學體育學刊 第八期 261272 頁(200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