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727223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叙文阅读——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记叙文阅读——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记叙文阅读——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记叙文阅读——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记叙文阅读——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记叙文阅读——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记叙文阅读——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记叙文阅读初中语文总复习专题第一部分记叙文基本知识一 概念: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结合 议论和抒情,以叙述为主要 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二 记叙文阅读的考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和层次; 2、感知文章主要内容,概括主题思想; 3、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意义; 4、推敲重要词语在语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把握文中关键语句,并根据表达方式及常用修辞手法等,体会其深层含义及作用; 6、提炼作者流露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及情感倾向,并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和鉴赏三 记叙文的特点记叙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以事感人, 以情动人”。就是说通过具体的事件叙述、形象的人物活动描写来表现

2、文章的中心 思想和作者的感情立场,读后使人受到其 人其事的感染和影响。记叙文必须写现实 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与文学作品塑造典型 环境、典型人物有本质不同。 四 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 、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这些要素在文中既可以直接交代,也 可以间接交代。间接交代的要素,读 者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悟出。掌握记 叙的要素,有助于分析文章的结构, 理清事情发生、发展的脉络。五 记叙文的结构 记叙文选材广泛,形式多样,结构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按时间先后安排结构; 第二,按人物的活动、地点的转移安排结构; 第三,按事件情节的发展阶段,即:事件的发 生、发展、结果安排

3、结构; 第四,按事件的一定关系安排结构。 另外,记叙文中的过渡段,也是不可忽视的。 这些过渡段落大多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 渡自然,浑然一体。同时,过渡段及时对上文的 小结,点明了主要内容,又是对下文的提示。六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包括记叙、描写、议论,兼有抒情。在记叙 文中这几种表达方式往往结合在一起运用。 a.记叙: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必要交代和说明 。 b.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绘 声绘色的、细致的描绘与刻画。按内容分,主要有外貌 描写(也称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 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从角度分,有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以及直接描

4、写、间接描写等。 c.议论:是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的态度及 对问题的看法等。主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d.抒情: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抒情 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抒情,一是间接抒情。其 作用是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七 记叙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可以是人,可以是事,可以是物,还可以是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也可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记叙文则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找出线索,有利于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八 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主要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顺叙,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 ,这种方法叫顺叙。 倒叙,即先写事物的结果

5、,或把事件发展的过程最突出 的片段提到前面来写。开头倒叙,然后再用顺序写出整个 过程。通常是为了制造悬念,吸引读者。 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表达内容的需要,暂时 中断原来的叙述而插入的另一段叙述。这段插入的叙述结 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插叙的内容,或是对叙述事件 中的人物身份、性格作简要的介绍,或是对事件的发生做某些解释说明,以深化形象。 九 记叙的人称记叙的人称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为主,有时也有第 二人称。 以“我”的口吻或角度展开叙述是第一人称。采用第一 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但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在一般记 叙文和散文中,“我”即作者

6、;但在小说中,“我”是用第 一人称的手法来塑造的人物,不一定是作者。 以第三者的身份来叙述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场景等 是第三人称。在文中用“他”或“他们”来叙述,以旁观者 的身份出现。用这种人称不受时空限制,写起来比较自 由。 以 “你”或“你们”进行叙述的是第二人称。是直接与读 者交流,能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十 记叙的中心 记叙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件体现出 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意思贯穿着文章 的始终,贯穿在对具体材料的叙述、描写之中 。 概括记叙性作品的中心常用的格式是:本文 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 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 露了、批判了)的思

7、想(性格、精神、实 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概括段意可 抓住段落中的关键句和关键词语来加以综合、 归纳。十一 记叙的详略凡是对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即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中心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了文章的深度,突出中心思想;面(略写),体现了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有时,在安排详写材料时,还应注意前后呼应。十二 记叙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的描写,重点是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 节及景物等。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交

8、代背景 ,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的 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等,都是为表现主 题服务的。 十三 记叙文内容和段意归纳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14、记叙文的表现手法记叙文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象 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 后呼应、扬抑、托物言志、借物 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 、反衬) 15、记叙文段落层次的划分方法 a.按时间、空间的结构来划分; b.按人物、情景的变化来划分; c.按空间顺序来划分; d.按选材角度的变化来划分概括内容要抓住语段的要点,用简明准确 的语句表达出来,概括性要强,语句要完整 。第二部分常见试题及解题思路1.整体感知 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人

9、手:(1)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弄清结 构层次;(2)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 序,进一步整体把握文章;(3)概括各段、各层的大意,文章 的中心内容;(4)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部分主要考查概括能力,常见的考查 方式有表述、判断、选择等。2.理解题目的含义及作用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分析题目 的含义应从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即与中 心相联系)两方面来考虑。具体、形象的 题目,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含蓄隽永 、意味深长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思考; 也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中心、点明主旨。3. 分析词语、句子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a.联系上下文,领悟

10、深层含义 ;b.联系文章的立意、来理解词语的含义;c.多方面揣摩词语 的深层含义。 分析词语的作用:这个词的意思是_ ,生 动形象地表现了_(主语)_的特点。 分析划线句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结合文章 内容,如何承上,如何启下);内容上为下文写什么 铺垫;与下文什么对比,突出什么的_ 的特点; 揭示了_的中心;语言上运用_ 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的_特点(感情)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 小说作铺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

11、、小说);照应开头 (议论文、 记叙文) 4.评价、赏析一句话 应从两个方面入手 (1)、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 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 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 (2)、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 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 育5.给文段拟题:(1). 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 、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词语、句 子。(2). 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个 字左右。6、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1)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 的中心;(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 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 往与中

12、心密切相关;(4)结合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中心;(5)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人手, 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7.记叙文中抒情、议论的作用抒情是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 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 感染力。议论是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 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 画龙点睛的作用。8.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1). 必须用第一人称;(2). 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9.分析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a、把握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b、分析人物描写的方法。(直接描写即正面描写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 来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

13、映作品的中心思想。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细节描写对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所作的 描写。10、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日月、星辰、天气、自然风光等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能 、表现地域风光,提 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 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多交代时代背景、社会风俗、思想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在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 要先找出描写的句子,再联系文章的内容、时代背景 等综合考虑。11.谈阅读的看法或体会:1

14、、用第一人称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 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 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 ,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 的亲身经历。12. 限字题的解答(1). 根据题目要求作完全准确的表述(此时不要过多地考虑字数的多少);(2). 对照字数要求进行简缩: 去除无关紧要的修饰语, 多音节词改为单音节词, 用简称(尤其是地名)。 (3). 将句子连起来读一遍,看是否有语病,如有,必须修改。要做到句子简明、完整、通顺、明确。13、仿写句子:、仔细分析例句格式。注意例句所用的修辞手 法(如比喻)和用词特点(如叠词)等。、如果是续写性仿句,还要注意语意的连贯一

15、 致。 口头表达题(如询问、交谈、电话交流等场景对话) 、称呼:准确,体现人物关系;、结合提示语境,表意必须明确;、语气必须符合身份,切忌成人化、打官腔;、注意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14、句子比较分析题 常见题意: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 与改句哪个好?答题方法及步骤:、表明观点(行不行,哪个好 );、分析原句优点;、分析改句缺点。15、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 和思考反

16、问:强调,加强语气等;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16、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 吗?为什么?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 地写出了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 了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 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 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 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17、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 序能否调换?为什么?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 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 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 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 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18、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 喻人。象征 通过某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