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观建设之文态保护

上传人:子 文档编号:46713802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4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景观建设之文态保护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城市景观建设之文态保护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城市景观建设之文态保护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城市景观建设之文态保护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景观建设之文态保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景观建设之文态保护(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_ 更多专业资料 尽在景观中国 www.L 1 城市景观建设之文态保护城市景观建设之文态保护 作者:闫萍 发表: 合肥城市规划 摘摘 要要: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在城市景观建设中更 多地关注城市文态保护,本文以合肥市为例,从历史文态保护、建筑文化特色、街道文 化、绿色文化方面,提出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应多注重城市文态保护 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说过这样一句话:“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 到它的抱负。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 么。” 从理论上讲,每个城市都应有自己的文化肌理和文化结构,尤其是像北 京、上海、西安、重庆、苏州这样的名城,更

2、是以鲜明强烈的区域性文化特 色来形成明确的城市风范,让人过目不忘。而这种文化的底蕴一方面是通过 语言、称谓、观念、习俗等无形的文化形态体现出来,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建 筑、街道、山川、河流、雕塑等构成城市的一系列有形景观要素而体现出来 的。缺乏文化底蕴的城市景观建设就是没有内在精神支撑的“脆弱的都市”, 是造成“千城一面”的罪魁祸首。 很久以来,我都在试图以一种简略的语言概述出合肥市的景观文化特色。 当 1803 年的傅国城图只能成为史书中发黄的一页,让我只有在想象中复原老 合肥的记忆;当推土机的隆隆声提醒我淮河路上的李府老宅已不复存在,从 此只能茫然面对孩子“是真的还是假的”的提问;当对环城公园

3、“四季秀色环古 城”的自豪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麻木甚至不好意思再提及;当穿越在混凝 土的森林中我无法识别这是合肥还是千百个类似的内陆城市时,我明白,这 座城市的文化特色已有隐退的迹象。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在城市景观建 设中更多地关注城市文态保护,以下是笔者的一点思索: 一、注重历史文态保护一、注重历史文态保护 城市历史文态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于人 性的形成、人的素质和品格的培养,以及不同民族性格与精神的造就,具有_ 更多专业资料 尽在景观中国 www.L 2 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保护历史文态是塑造城市特色、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 必由之路

4、。我曾无意中在一本书中发现,合肥市南淝河与四里河交汇处即是 合肥汉代古城遗址,惊讶欣喜之余,也为自己贫乏的历史知识而感到汗颜。 据考证,古合肥虽不居于客旅要途,少有文人墨客,但两千年的历史也同样 孕育了许多轰轰烈烈的战事和美丽凄楚的爱情故事、诗词题咏。如何保护即 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并在现实的城市景观营造能够诠释这些故事的场景,并 不只是文物保护部门的职责,而更是城市规划工作者不可推却的责任。 仇保兴曾用过这样一个比喻,以拆除闹市中的古建筑而换取该地块的土 地经营权,就如同将故宫的铜鼎熔化而取其铜,或是用古代字画的纸浆造纸。 欣闻合肥“三国新城” 遗址公园建设在即,只想提醒建设者的是,旅游开发固

5、 然重要, 但保护遗址更为迫切, 毕竟这是合肥唯一一块千年以上地面遗存 (省 级文物保护单位),如果对这仅仅 20 多公顷的用地都不肯放过,而要以复原 三国新城的名义在遗址上大兴土木,兴建一座座貌似雄伟的仿古建筑,将会 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当然,考虑到公园的市场效益,建议向东、西扩大用 地范围(统计数字表明,主题公园的用地规模在 45 至 60 公顷较为适宜), 以护城河内的新城遗址为核心,在遗址外围适当建设一些反映三国时期生活、 生产方式以及再现三国战事、具有一定参与性的军事博物馆或旅游开发项目 等。类似于此,在即将建设的森林公园范围内,也可借助南淝河与四里河交 界处“古汉城”的题材,在汉城

6、原址设立纪念性标志物,保护并修复已遭到严 重破坏的遗址,以历史的原真性告诫后人,这儿曾是一块历史的土壤。 二、注重建筑的文化特色二、注重建筑的文化特色 建筑是石头的史书,是反映城市特色的最直接的要素。北京的四合院、 上海的外滩、皖南的徽派建筑,无不是以其鲜明的建筑特色铸就其独有的文 化特质。然而,富含地方特色的现代建筑并不是一味地仿古或是千篇一律, 卢浮宫前的金字塔同样形成了一种和谐美,梁思成先生倡导的“中而新”建筑 也曾熠熠生辉,一切新生的、离奇的甚至是叛逆的建筑,都有可能在这个包 容的城市找到自己的位置,关键是看它能否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一种平衡 与和谐。以合肥为例,最能体现地方文化特色的

7、徽派建筑在市内并不多见, 环城公园以外更是难觅踪影,即使是公园周边的建筑,也是与园内毫无联系, 缺乏呼应空间,很难形成鲜明完整的特色空间。市内的建筑由于缺乏城市设 计引导,基本上是各自为政的“万国建筑”,城市空间零乱无序,识别性差。 建议在老城区,采用城市设计的手法,对建筑形式、色彩、体量合理引导, 形成与传统建筑协调的现代建筑风格,为有效疏解老城容量,形成尺度合宜 的城市空间,老城区内尽量少建大体量建筑和高层建筑。而老城区外,则提_ 更多专业资料 尽在景观中国 www.L 3 倡大规模成片开发模式,在强调识别性的同时,形成较为统一的区域建筑风 格,创造富含地方特色和现代人文特色的城市空间。

8、三、注重街道文化三、注重街道文化 街道是城市的生命线,与城市居民生活休戚相关,承载着城市对文化的 吸纳、提升功能。富有地方生活情趣的街道让人留连忘返,如北京的菊儿胡 同,上海新天地、杭州河坊街等。特别是在河坊街改造中,没有按照原有的 规划,把河坊街作为一个交通要道来处理,而是采用“修旧如旧”的原则,对 河坊街地区的建筑按不同类别实行不同层次的保护修复,以体现整个街区建 筑风格的多样性、文化的多样性,成为杭城人追忆历史,增强城市凝聚力和 吸引力的纽带。令人瞩目的是,河坊街的大部分建筑都是徽派建筑,而这也 让我想起曾风云一时的徽商和他们创造的徽商文化。如果在合肥的街道,特 别是淮河路步行街这样的商

9、业街,能以小品、街具的形式把徽商文化注入街 道,一定会增色不少。 当然,不同性质的街道有不同的性格,但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地方风 格的信息标志识别系统将是街道文化的重要载体。宜兴市街道两侧的电线杆 都是有盘龙图案的陶瓷制品,武汉滨江大道所有的市政窨井盖都铸有黄鹤楼 的图案,即是很好的范例。 四、注重绿色文化四、注重绿色文化 绿色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公共艺术品得以生长的主要 载体。绿色文化不仅通过这些公共艺术品来体现,更是凭借城市的一草一木 来述说。许多城市都是以其特有的乡土树种、花卉而留给旅游者深刻的印象 的。当然,更有许多城市无视植物生长的自然规律,硬是要把南方的树种移 到北方

10、,或是耗巨资营造大面积“只能看不能用”的外国草皮。那么什么是绿 色文化,如何营造成绿色文化呢? 中国经贸新词词典是这样定义绿色文化的:绿色文化是为改善人类 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而进行的设计,创造并使之产生积极成果的一种文化,其 基本观点是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作为人类应有的追求。 绿色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是城市物质财富生产的价值准则和精神财富 生产的前进方向。城市景观建设也只有将绿色文化贯穿全局,才能获得城市 发展的不竭动力。以合肥为例,在城市公园、城市公共绿地等建设中,不仅_ 更多专业资料 尽在景观中国 www.L 4 要让城市的历史人文典故以小品、雕塑甚至是路标、垃圾桶的形式散落于绿 色之中,也要不断研究培育本地乡土树种,如香樟、桂花、国槐等。同时,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认识自然、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保护和修复 环境生态。如在城市建设中充分保护绿化、水体、湿地,处理好城市建设与 环境建设的关系,营造大范围的、城市与乡村交融的城市生态格局等。 原文链接: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