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路道路工程

上传人:kms****20 文档编号:46710762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8.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沿河路道路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沿河路道路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沿河路道路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沿河路道路工程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沿河路道路工程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沿河路道路工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沿河路道路工程(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文家市沿河路(荷文路文中路)浏 阳 市 文 家 市 镇 政 府二一三年五月浏 阳 市 规 划 设 计 院道路、排水工程(第一册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文家市沿河路(荷文路文中路)浏 阳 市 文 家 市 镇 政 府二一三年五月浏 阳 市 规 划 设 计 院道路工程(第一册 )浏阳市文家市沿河路道路工程浏阳市文家市沿河路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第 1 页 共 6 页 浏阳市规划设计院 市政组市政组 浏阳市文家市沿河路道路工程浏阳市文家市沿河路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概述概述 (一)区位(一)区位 沿河路位于浏阳市文家市镇新城区南川河以

2、南。 (二)工程概况(二)工程概况 本次设计的沿河路为新建道路,沿河路路幅宽宽 26 米,一块板型式,车行道宽 20 米,北侧人行道宽 4 米,南侧人行道宽 2 米,属城市次干道,设计时速 30km/h,设计荷载 BZZ-100,设计路段西至荷文路,东抵文中路,全长 726.709 米,道路所处地段多为水田和镇区民房,地势起伏较小,自然标高介于 137.476139.121 米。 (三)设计依据(三)设计依据 1、规划依据及相关道路设计成果、规划依据及相关道路设计成果 (1) 文家市竖向规划图 (2) 文家市道路系统规划图 (3)甲方提供路段范围实测地形图 2、规范依据、规范依据 (1) 中华

3、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城市建设部分) (2)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CJJ37-2012 (3)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 (4)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 (5)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D60-2004 (6) 公路水泥路面设计规范 JTGD40-2002 (7)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 (8)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 (9)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D302004 (10) 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JTG D82-2009 (11) 电力设计依据国标(电缆敷设 D(一) (1

4、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J14-87 (13)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GB50069-2002 (14)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45-91 (15) 低压配电设计系统 GB0084-95 (16)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79 (四)设计标准(四)设计标准 1、线路等级、线路等级 沿河路为城市次干道,主要路段计算行车速度为30公里/小时,设计荷载:BZZ-100。 浏阳市文家市沿河路道路工程浏阳市文家市沿河路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第 2 页 共 6 页 浏阳市规划设计院 市政组市政组 2、线路主要技术指标、线路主要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

5、称 单位 指标 沿河路 1 道路级别 / 城市次干道 2 计算行车速度 km/h 30 3 横断面型式 / 一块板 4 路幅宽度 m 26 5 最小平曲线半径 m 368.271 6 最小平曲线长 m 86.673 7 最小/大纵坡 0.306/4.618 8 最小/大坡长 m 78.54/529.587 二、设计主要内容二、设计主要内容 (一)道路工程(一)道路工程 1、道路平面图设计、道路平面图设计 道路平面设计主要根据文家市道路系统规划图定线。 2、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 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根据文家市竖向规划图定线。 3、标准横断面设计、标准横断面设计 道路标准横断面根据文家市道

6、路系统规划图拟定。沿河路路幅宽宽 26 米,一块板型式,车行道宽 20 米,北侧人行道宽 4 米,南侧人行道宽 2 米。考虑到道路没有单独设置非机动车道,路侧不宜设置停车带,故而两条道路均按双向六车道布置。 4、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 根据甲方要求,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结构。 车行道路面结构: 4cm 厚沥青混凝土 AC-13C+粘油层+6cm 厚沥青混凝土 AC-20C+1cm 乳化沥青封层+透层油+20cm 厚 5%水泥稳定碎石+20cm 厚 4%水泥稳定碎石+压实路基(E030MPa) 。 人行道路面结构: 5cm 厚预制人行道透水砖+ 3cm 厚 1:4 干硬性水泥砂浆+10cm 厚

7、 C15 水泥混凝土+ 5cm 厚级配砂砾。 5%水泥稳定碎石 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3.5 Mpa,4%水泥稳定碎石 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3.0 Mpa。 5、路基处理、路基处理 路基设计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条件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因地制宜,采取必要的排水防护工程和经济有效的病害防治措施,防止各种不利的因素对路基造成危害,以保证路基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 1)路基边坡 边坡最陡坡率需由地勘单位实验确定。路基边坡采用生态护坡结构,保证快速形成绿化景观效果,尽量避免采用砌石等影响生态景观的护坡型式。 浏阳市文家市沿河路道路工程浏阳市文家市沿河路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第

8、 3 页 共 6 页 浏阳市规划设计院 市政组市政组 路堤填土高度小于 8m 时,填方边坡为 1:1.5,大于 8m 时,大于 8m 以下部分采用 1:1.75;挖方高度小于 8m 时,挖方边坡为 1:1,挖方高度大于8m 时,在 8m 处设宽 1m 的碎落台,再按 1:1 放坡。 2)路基处理 根据地勘资料,本区微地貌为平地、阶地。地势较平坦、开阔,线路堤下的土质多以粉质黏土、碎石类土或基岩为主,沿线主要不良地质现象主要为软可塑状黏性土,其规模不大,主要分布于过水田地段,厚度一般为 0.801.50m。由于长年受地下水浸泡,排水不畅,呈软可塑状态,其物理力学性质较差,承载力低,不宜直接作为路

9、基持力层,建议对软土采用清除,换填砂、砾、碎石、片石等渗水性较好的材料,填筑碎石等筑路材料压实后,其容许承载力可满足路堤基底所需承载力的要求。除表土和淤泥厚度暂定为 1.5m。 3)路基土方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 挖方按天然密实体积计, 填方按压实后体积计。计算路基填挖方数量时,已扣了路面厚度,计入了边沟、排水沟的开挖,未计入超填的影响。 全线挖淤泥、清表土的数量单独计算、分开堆放、合理使用。淤泥和表土作为一种资源,请施工时注意保管,以后应作为边坡和绿化耕植土使用。 本项目该标段路基总填方约 1.6484 万立方米,总挖方约 0.8837 万立方米,清表淤泥土方约 3.635 万立方米,道路占

10、地约 2.423 万平米。 4)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 填方路基应分层铺筑均匀,填料应经过试验确定后方能使用,路基压实度及填料规格应满足列表数值要求,当填料无法满足规范要求时,必须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或换填措施。 路基压实度及填料要求表 填挖类型 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 路基压实度(重型,)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料最大粒料(cm) 填方路基 上路床 0-30 94 6 10 下路床 3080 94 4 10 上路堤 80150 92 3 15 下路堤 150 91 2 15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 94 6 10 3080 4 10 6、道路交叉设计、道路交叉设计 本路段共设交叉口 4

11、处,均为平面交叉。其中相交道路为城市主干道及次干道时,原则上均作渠化加宽处理、但由于交叉口规划侧石线半径较小, 不做渠化加宽处理。 荷文路与沿河路相交交叉口建议配置信号灯系统,保证车辆和行人过街的安全。相交道路为城市支路时,采用右进右出方式控制交通,保障行车安全。 (二)排水工程(二)排水工程 1、现状概况、现状概况 浏阳市文家市沿河路道路工程浏阳市文家市沿河路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第 4 页 共 6 页 浏阳市规划设计院 市政组市政组 本段现状主要为农田和居民居住地,目前为无组织排水。本段设计东起文中路,西至荷文路,线路沿沿江路西北侧布置。路段内有现状涵洞两处,涵洞长2

12、7米,正交沿江路。连接道路周边规划道路暂未施工,管线未敷设。 2、排水规划分析、排水规划分析 本设计排水体制采用分流制。 本设计段雨水汇水面积分为多个汇水分区:文中路接南端雨水管区为一区;文中路至1#涵洞范围以北地块为二区;1#涵洞至2#涵洞范围以北地块为三区,2#涵洞至荷文路范围以北地块为四区,荷文路接南段雨水管区为五去汇水面积详见施工图,雨水均排入沿江路北侧南川河。 污水主要来自沿江路为西北界限,文华路以北,荷文路以北地块,纳污面积约63公顷,污水管沿沿江路自东向西接入下游污水处理厂。 3、雨水量计算、雨水量计算 (1)暴雨强度公式 根据 浏阳市文家市镇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 设计暴雨强

13、度按以下公式设计: q=2150.5(1+0.411gP)/(t+13.275)0.6846 q暴雨强度(L/s.ha) P重现期 取2年 (2)设计降水时间:t=t1+mt2 地面集水时间:t1=10分钟 m折减系数:暗管为2.0 (3)雨水设计流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Q=Fq Q雨水设计流量(L/s) 径流系数,按用地规划取加权平均值 F雨水汇水面积(ha) 综合径流系数表综合径流系数表 区域情况 值 建成区 0.50.8 山区 0.40.6 3、排水管道设计、排水管道设计 本设计雨、污水均沿道路西北侧布管。雨水管均沿道路西北侧顺道路坡向,以现状涵洞及道路为界,分区排入南川河, 管径为d60

14、0d1500。污水管沿道路道路西北侧布置,管径为D600D800,自东向西接入下游污水处理厂。雨、污水管道均布置在道路西北两侧,雨水管道距道路路沿石2.5米,污水管道距道路红线2米。详见管线综合标准横断面图和排水平面图 。 考虑今后的开发及工程的分期性,各地块内均布置有d600的雨水预埋接入管和D500的污水预埋接入管,方便两厢雨污水就近接入。 4、排水管材:、排水管材: (1)排水管道管材:本设计所有管材均采用 HDPE 增强缠绕结构壁 B浏阳市文家市沿河路道路工程浏阳市文家市沿河路道路工程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第 5 页 共 6 页 浏阳市规划设计院 市政组市政组 型管,HD

15、PE 管如埋在机动车道下环刚度不小于 8KN/m,其他指标满足DB23/847-2004 所提出的技术标准。图中所有排水管道管径标注均表示管道内径。 (2) 管道订货时应注明管顶覆土深度。 5、排水管道基础、排水管道基础 (1) HDPE 增强缠绕结构壁管: HDPE 增强缠绕结构壁管敷设时需在平整密实的管沟底面上做混凝土基础或 100150mm 砂垫层基础,回填土应采用细土或砂土,回填至管顶以上 200mm 处压实后,再回填至设计标高并夯实。 (2)管道地基承载力120KN/m,当不满足要求时,应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6、排水管道接口、排水管道接口 (1)HDPE 增强缠绕结构壁管:采用承插式电热熔连接。 (2)排水管与检查井(跌水井)连接采用中介层连接:即预先用与管材相同的塑料粘接剂、粗砂做成中介层,然后用水泥砂浆砌入检查井(跌水井)壁内。中介层的做法如下:先用毛刷或棉纱将管壁的外表面清理干净,然后均匀地涂一层塑料粘接剂,紧接着在上面甩撒一层干燥的粗砂,固化 1020 分钟,即成表面粗糙的中介层。中介层的长度与井壁厚度同。 7、排水管道回填、排水管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