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明桥畔消失的老街巷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708818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37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明桥畔消失的老街巷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开明桥畔消失的老街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明桥畔消失的老街巷(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失的街名: 院大街、 院前街因盐院而得名, 现仅存院东街原开明桥的东南方位, 今皇宫广场周边, 曾有三条以 “院” 字开头的街道,即院大街、 院东街和院前街。三条街道均因盐院而得名。盐院是当年两淮盐区的最高盐务专官两淮巡盐御史的官署,又称两淮巡盐察院署、 两淮巡盐御史廨署、 盐漕察院、 察院, 位于今皇宫广场所在地。两淮盐政由两江总督兼任以后, 盐院遂成废署, 但两江总督来扬巡视盐政时, 仍常驻节此地。咸丰三年(1 8 5 3年), 太平军占领扬州期间, 其将领曾把盐院作为指挥所,后盐院毁于战火。光绪七年(1 8 8 1年), 两淮巡盐御史洪汝奎在盐院废墟上建造了万寿宫,供奉清朝历代帝王,

2、每逢重大节日, 地方官员到此顶礼膜拜, 所以老百姓习惯上称之为 “皇宫” 。万寿宫旁还兴建了盐义仓。1 9 2 9年, 万寿宫被拆除, 建起了中山纪念堂, 为国民党江都县党部驻地和扬州城区群众集会所用。后私立扬州中学将皇宫内的盐义仓改造为校舍,从扬州府署北面儒林坊的府学迁至此地办学。1 9 3 7年1 2月, 扬州沦陷, 私立扬州中学师生先后辗转至江都、 高邮等地, 坚持办学。日本人在皇宫内建立了军中妓院, 取名 “柳屋旅馆” 。 后私立竞进中学、 竞进小学( 又称扬州小学) 又借用私立扬州中学的闲置校舍办学。1 9 4 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 私立扬州中学在皇宫盐义仓原校址复校, 私立竞进中学

3、被私立扬州中学接收。1 9 4 9年扬州解放后, 皇宫又是扬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驻地。1 9 5 0年1月,私立扬州中学与私立集美中学合并,成立私立新华中学。1 9 5 6年7月, 市政府接收私立新华中学, 改为公办, 并改校名为扬州市新华中学。私立新华中学与扬州市新华中学, 均仍以此处为校舍。1 9 9 5年, 新华中学从皇宫搬迁至扬子江路新校址后, 盐院旧址在城市改造中全部被拆除, 辟为皇宫广场住宅小区、 停车场和游泳池。据扬州文史专家王虎华介绍, 如今, 原盐院建筑均已不存, 仅留两三残骸:一是盐院东围墙墙基一组, 二是门前的一对石狮子(万寿宫遗物), 三是皇宫广场住宅小区的东北隅,有少许

4、假山,疑似原盐院内桃花泉书屋邻近假山的遗存, 移置于此。因为盐院的缘故, 其西侧、 东侧及门前的道路便被命名为院大街、 院东街和院前街。据清同治年间的扬州府治城图描绘, 盐院西侧为 “院西大街” , 后去掉了“西” 字, 改称院大街。院大街不长, 北起大东门街路口, 南至汶河工商银行门口, 但当年为旧城市河(文河, 现汶河路)东岸的主要干道。翻阅扬州市商业志, 可以发现, 至1 9 5 1年, 与商店林立的左卫街、 辕门桥、 多子街、 湾子街、 教场街、 彩衣街、 东关街、 大东门街和西门街相比, 院大街上的商店少之又少, 仅有和丰南货店、 力进烟酒南货店、 华安理发店、 同和兴洗染店等几家店

5、铺, 而院东街和院前街无一家商店。记忆中, 后来院大街的南首建有十六粮店、 日杂商店和淮海浴室, 院东街上则有一个规模较大的皇宫菜场和一个茶水炉。 当时扬州的粮店按照数字顺序来命名, 在计划经济时代是粮油供应的主渠道。 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十六粮店, 每天开门早, 关门晚, 不断改进服务措施, 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多次被评为先进单位, 成为当时的 “名牌” , 省内甚至全国同行纷纷前来参观学习。在后来的城市建设中, 院大街道路被改造, 其所在的地段成为了汶河北路东段的一段非机动车道。院前街因当时有新华中学之故改名新华巷, 新华中学搬迁后又改名皇宫。 院大街、 院前街不复存在, 而院东街还一直

6、保存着。 消失的街名: 北门街北门街一直延伸到凤凰桥头原开明桥的东北方位, 今大东门街路口至盐阜西路, 原来有一条街道, 叫北门街。盐阜西路路口向北至凤凰桥街则是北门外大街。据邱正锋在扬州十处南北街巷考一文中介绍, 唐宋时期, 这两条街统称为北门街。 元末扬州城因战乱人口锐减, 城池空旷难以坚守, 至正十七年(1 3 5 7年)佥院张德林改筑宋大城西南隅为扬州旧城, 北门缩至盐阜路一线, 盐阜路北的北门街地处城外,遂改名北门外大街。清代, 北门街上有酒楼, 名为醉白园。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记录了其名称的来历: “北郊酒肆, 自醉白园始。 康熙间, 里人韩醉白于莲花埂构小山亭, 游人多于其家聚饮,

7、因呼曰韩园。 迨醉白死, 北门街构食肆慕其名而画之, 谓之醉白园。” 有浴池。当时扬州最大的浴室为城外坛巷的顾堂和北门街的新风泉。有寺观。据扬州画舫录记载, “碧天观在北门街, 雍正间最盛。后楼存贮降伏鬼妖符火瓦罐极多。” “龙光寺在北门街顾家巷, 圣祖赐 香台 二字额。”民国时期, 北门街上有1 9 1 1年开业的顺兴源饼店, 1 9 1 3年开业的源泰南货店, 1 9 3 1年开业的孔德兴洗染店。此外, 还有福祥、 同和、 昌同、 昌祥等四个布店。 有酱园, 名为王五。 有米肆、 碾坊。 诗文师从李涵秋的扬州人俞长源在北门街一诗中写道: “凤凰桥畔北门街, 米肆碾坊一字排。 莫道店中窝折满

8、, 零升买客瘦如柴。” 其自注曰: “北门街在北门外, 街端有凤凰桥, 米肆集中于此, 肆中以狭长芦席围圈成塔形, 中可储米数十担, 俗称窝折。”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 笔者记事时, 这些店铺已不复存在, 只记得北门街上有一家箍桶店、 一个茶水炉、 葛氏开的一家皮鞋店以及戴氏开的一家小酱菜店。王五酱园虽已停业, 但地方空着, 1 9 5 8年城市里也建立了人民公社, 办起了公共食堂, 要求居民全部到食堂就餐, 王五酱园便借用来作为食堂, 因此笔者也在那里吃过一段时间的大锅饭。 离王五酱园不多远便是箍桶店。 记得不知什么原因, 箍桶店毁于火灾, 店主夫妇捶胸顿足, 痛不欲生。记得北门街上还有名中医

9、张仁山、张景山父子开设的诊所。据赵国平在扬州 “山” 字门中医外科一文中介绍, 张仁山自小随父亲张宝山学医, 父殁后单独行医, 一生为医, 精于外科, 主治疔疮、 痈疽及无名肿痛, 名冠四邑。张景山子承父业, 对红斑狼疮、 腮瘘、 骨髓炎等疑难病症, 治疗颇有声望。其自制的膏药, 患者一贴就灵, 因此被誉为 “膏药王” 。张景山有三句名言, 即 “为医若不行方便, 念见弥佗终无功; 治病如救火, 切莫稍迟疑; 远背名利扰, 推心治沉疴” ,为人们所称道。北门街上有一位被公安部首批授予 “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 称号的好警察, 名叫丁乐昌, 媒体曾多次报道。他扎根基层, 在六圩派出所连续工作

10、2 2年, 勤勤恳恳为群众服务, 被誉为 “江畔红旗” 、 “江边卫士” 。笔者当年多次在北门街上遇到他, 他高高的, 瘦瘦的, 非常可亲可敬。在后来的城市建设中, 北门街道路被改造, 两侧的丁乐昌旧居、 王五酱园旧址及葛氏皮鞋店等均被拆除,其所在的地段也成为了汶河北路东段的一段非机动车道。扬州城, 从此再无北门街。 消失的街名: 县学街县学门前原立有三座石牌坊原开明桥的西面, 依次是四望亭、 县学街、 西门街。县学街因县学而得名。原西门街小学所在地曾经有一个江都县学(城区分为江都、 甘泉两县豁区后改名江甘县学), 是科举制度下供已通过院试(又称童试)的生员(俗称秀才)们读书的学校。江都县学于

11、洪武七年(1 3 7 4年)由江都知县宋启、 训导崔宗武在城区骆驼岭开设, 可谓历史悠久, 后几度废毁, 又几度修扩。民国初年, 在这里创设新式小学校, 初名江甘第十小学, 后数易其名。解放后, 在这里开办西门街小学。市区小学布局调整, 西门街小学并入汶河小学, 成为汶河小学的西门街校区。县学门前原立有三座石牌坊, 东、 西院墙界限处, 各有一座过街石牌坊, 以这两座过街牌坊为界, 行人从它下面穿过, “文官下轿, 武官下马” 。现在扬州西区双博馆广场西侧草坪上陈列的几根精美的云龙雕刻石柱,就是当年县学门前石牌坊的残亘断壁。县学不远处有四望亭, 原名文奎楼, 后名魁星阁, 是县学的组成部分。县

12、学内则有明伦堂、 大成殿等建筑。笔者1 9 5 6至1 9 6 2年就读于西门街小学时, 大成殿建筑仍在, 东西宽, 南北窄, 南面敞开, 无墙壁, 无门窗,殿内有数根极粗的圆木柱, 西侧有高台, 是开会时的主席台, 又是活动时师生们表演节目的舞台。县学门前的街道为县学街。县学街不长, 仅百十米, 东起四望亭, 西至今西部牛扒城门前。据方宝成在扬州最早的商场一文中介绍, 上世纪四十年代中叶, 在原县学的对面, 建有一个扬州最早的商场县学商场。商场正门是一座木结构牌楼, 高约四米, 上书 “县学商场” 四个大字。商场内有人字顶木结构的铺面房四十间。县学街向西依次是西门街、 西门外街, 两街以来鹤

13、桥为界, 后来县学街也并入了西门街。民国年间, 西门街、 西门外街上新建了不少店铺, 有王二房饭店、 西桥园饭店, 德仪园饼店, 四祥酱园、 森泰祥酱园、 宝丰酱园、 万和西酱园,庆丰南货店, 福太祥五洋店, 正兴洗染店、 嘉伦和记洗染店、 吉泰洗染店, 白玫瑰理发店。 有关资料表明, 这些店铺1 9 5 1年仍在正常营业。 据四望亭附近的老住户张承祺回忆, 西门街上还有元生南货店、 许氏烧饼店、 经东升棺材店、 孙氏纸烟店、 韦氏五金白铁店等。而在老扬州唐顺林的记忆中, 西门街上有竹器铺、鞋帽铺、 杂货铺、 铜匠铺、 面点铺等。还有一家专卖鱼钩的, 门前由竹竿挑起的鱼形幌子上, 写着 “鱼钩

14、大王” 四个大字。西门街上的西门粮站则给另一位老扬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说, 进了西门粮站, 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渴了有开水免费供应, 累了有长条板凳歇坐, 米口袋破了有针、 线提供, 什么备用袋、 备用瓶、 扎口绳、 意见簿等, 一应俱全, 十分方便。值得一提的是, 西门街上有一个宋大城西门遗址博物馆。据记载, 1 9 9 5年1 1月, 在西门街拓宽改建工程中, 扬州宋大城西门遗址被发现。在西门遗迹层面叠压关系的分析中, 专家们发掘出五代、 北宋、 南宋、 明、 清5个时期的西门遗迹。这一考古发掘成果被评为 “八五” 期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 并获得1 9 9 5年度 “全国重大考

15、古新发现提名荣誉奖” 。在后来的城市建设中,西门街、西门外街及再往西的扬七公路的东段翻建、 拓宽, 改造成了从四望亭向西一直延伸到新城河路、 翠岗路路口的四望亭路。从此, 新出的地图上再也见不到西门街、 西门外街。四望亭路的东段, 因大大小小的餐饮店一家挨着一家, 一度被誉为扬州的 “美食街” 。如今, 四望亭路苏宁电器店门口的公交站台仍称为 “美食街站” 。编辑:慕相中 设计:常虹 校对:金 杰E-mail:电话:8786316515年3月7日星期六19【扬州解密】1开明桥畔消失的老街巷李友仁院大街、 院前街、 北门街、 县学街、 西门街扬城曾经有一座开明桥, 位于今汶河北路与大东门街、 四

16、望亭路的四岔路口。斗转星移, 开明桥及其东南方位的院大街、 院前街, 东北方位的北门街, 西面的县学街、西门街均已踪迹全无。笔者一一寻访, 为您讲述这些已消失的街名的前世今生。消失的街名: 院大街、 院前街因盐院而得名, 现仅存院东街原开明桥的东南方位, 今皇宫广场周边, 曾有三条以 “院” 字开头的街道, 即院大街、 院东街和院前街。三条街道均因盐院而得名。盐院是当年两淮盐区的最高盐务专官两淮巡盐御史的官署,又称两淮巡盐察院署、两淮巡盐御史廨署、盐漕察院、察院, 位于今皇宫广场所在地。两淮盐政由两江总督兼任以后, 盐院遂成废署, 但两江总督来扬巡视盐政时, 仍常驻节此地。咸丰三年(1 8 5 3年), 太平军 占领扬州期间, 其将领曾把盐院作为指挥所, 后盐院毁于战火。光绪七年(1 8 8 1年), 两淮巡盐御史洪汝奎在盐院废墟上建造了万寿宫,供奉清朝历代帝王, 每逢重大节日, 地方官员到此顶礼膜拜, 所以老百姓习惯上称之为 “皇宫” 。万寿宫旁还兴建了盐义仓。1 9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