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艺术教育与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上传人:ZJ****1 文档编号:46706038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艺术教育与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小学艺术教育与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小学艺术教育与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小学艺术教育与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小学艺术教育与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艺术教育与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艺术教育与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艺术 教育与民族艺术 的传承 和 发展章建生田琼仙胡雁 伟内容提要关 键 词各地区、各民族的艺术来源于各民族的生活,反映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各地区、各民族的艺术各具特色,十分丰富,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宏扬民族文化的好教材,它不仅能加深青少年对祖国、家乡的了解和热爱,而且对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传承与发展民族艺术都有很好的作用。民族民间音乐美术哈尼族歌舞乐器民族民间音乐、美术、舞蹈是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的艺术形式。它生动地反映了民间民俗生活,强烈地表现人们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对美好生活企望和向往,作品大多具有选型夸张变型、想象丰富,乡土气息浓烈等特点。民族艺术由于

2、来源于各民族的生活实际,反映 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喜、怒、哀、乐。故各地区、各民族的艺术又各具特色,十分丰富。当今我国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在强调现代化的同时,进一步提倡民族化,这是由艺术发展规律所决定的。鲁迅先生曾指出“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无蒂突然发生的,总要承受着先前的遗产。”毛泽东同志也 曾经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作出这样的论述“清理古代文化发 展过程,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是发展民族新文化 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如何辩证地看待祖国浩如烟海的民族文化遗 产,建国以后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徘徊过程,年代后期左倾冒进思潮盛行我国之时,艺术界对民 族艺术曾采取过虚无主义的态度,认为中国

3、的画、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是“没落的士大夫的封建艺术”,是“封建落后的、不科学的艺术”,中央美术学院等专业院校的中国画系纷纷更名为“彩墨 画系”到。年代“文革”,则连“左”带“洋”统统归人“封资修”行列,外来的艺术称“洋”文化,民族的艺术称“封资建”一并打倒。中国的艺术教育成了“榜样”教育,民族艺术处于危亡时期。改革开放逐渐恢复了人们的知党及识别能力,创造了大量消化吸收外来文化养分的机会,民族艺术得到了一肯定,对精髓的挖掘整理带来了生机。我国文化发展的突出特点是,自殷商以来,民族文化脉胳从未间断过。半坡彩陶、商周青铜、北魏雕塑、晋唐画 风。洞经音乐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原始舞蹈如红河哈尼族的“罗

4、作”、彝族 烟盒舞、“大三弦”、“新疆舞”、藏舞等民族歌舞 在千百年里不断传承与发展。中国数千年有不曾间断的艺术发展史及理论,有多个民族在不同的人文背景下创造出来的民 俗、民间艺术,这份深远宽广大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国情教育弘扬民族文化的最好教材。可以说,不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就难以理解古老中国的华夏文明,难以理解勤劳智慧的 炎黄子孙。一、锡工艺品 个旧号称“锡都”是全国最大的锡产地,有生 产精美的锡工艺的物质基础。锡工艺的生产,一般有以下工序 熔化、压片、裁样、选型、刮光、安装、抛光、装饰、雕 刻等。锡制品分两类,一类是实用器具,如酒具、茶罐、花瓶、烛台、香炉、化装盒、奖杯等。

5、在这些器具上雕刻人物、花卉、山川风物和民族图案。一类是纯工 艺品如佛像、古代仕女、仙鹤、梅、兰、竹、菊盆景等。工艺大师李忠泽制作的烟筒、小脚 鞋等作品被国家收藏列为国家级工艺上品。近年来,还研制了“锡”用银 白色的精锡雕,浮雕花鸟 民族 艺术研究 年增刊育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例如云锡二小成立了民族舞蹈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舞蹈骨干力量,为开展好学校的群 体舞起了促进作用,为高一级 学校输送了一批批民族歌舞人才“彝族烟盒舞”在全校的推广,不但使学生受到民族舞的熏陶且在舞蹈中体会舞姿的优美,使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性身体健美等各方面都得到了有益 的锻炼。云锡一中从一九九三年开办民族歌舞班以来培养了一

6、批又一批的民族舞蹈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学校毕业生遍及北京、天津、上海、珠海、深圳、广州、昆明等地。他们在各种艺术 中心、群众艺术馆、大饭店展示民间舞蹈的艺术风采。一九九四年和一九九五年的歌舞班毕业生先后被共青团云南省委民 族艺术发展 中心录用并派到天津森林公园、大庆油田等地演出获得好评,省旅游艺术团、昆明诺士达集团、南亚风情园、云南民族村也录用云锡一中歌舞班学生,并已成为歌舞团骨干力量。有的学生 被部队、个体文工团及山东、上海、广州、珠海、海南岛录用。一九九五年名歌舞班毕业生除一 名继续升学 外其余全部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多数学生成为单位文骨干、一名毕业生还考起北京电影学院,两名考取云南艺

7、术学院舞蹈系,继续深造。职高班学生在民族舞蹈训练过程中,审美意识得到提高,身体素质得到发展,通过训练学生的敏捷力得到锻炼,反应速度加快,促进了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一九九九年舞蹈职高学生参加高考有名学生考上艺术类录取线。分别考人云南艺术 学院、云师大、云南民族学院、蒙自师专等大专院 校,民族歌舞班学生艺术素质好,适应性强,成为了社会急需的人才。教学中引人民族 音乐、舞蹈、美术等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通过对民族艺术的学习、使学生 体验民族艺术的内涵之美。受到民族的熏陶,继而使民族艺术得予传承。在云锡 中小学现已普遍将器乐引人课堂,乐器有牧童笛、口琴、巴乌及西洋乐器等。让学生掌握一门乐器,不但学生学

8、会 了演奏乐器的技巧 实践性锻炼,而且借用乐器来演奏乐曲,可增强学生识谱、视唱等能力的培养,由其对少数耳音有毛病的学生 即唱歌调不准 的学生来说,克服了他们因耳音左故不爱唱歌,从而不受音乐的心理障碍。他们也可象常人一样感受乐曲旋律之美,舒发自我情感。云锡二小为教会学生对民音乐的演奏,特聘请红河州艺术创作研究室对哈尼族音乐颇有研究的李元庆同志编纂了许多深受青少年喜爱的民族乐 曲,在校的音乐教师把这 些优秀的曲子作为教材内容乡土教材让学生来学习演奏。例如学生演奏了李元庆同志编写的锡山童谣,乐曲旋律极富韵味,表现了哈尼族儿童傍晚游戏。嬉闹的欢乐情景,乐曲哈尼味极浓,而且音域的创作及音乐的旋律富有童趣

9、,虽是汉族的学生演奏哈尼族的曲子,但感觉极易勾通,产生了艺术上的共鸣。在“云南年全省中小学牧童牧 比赛”中,学生们投人情感的演奏,加上学生服饰的设计具有哈尼族服装之美,使在场观众赞叹不止。民族音乐旋律演奏之美加上服饰之美,产生了美育的自然效应,比赛中荣获全省一等奖。多年来云锡公司除了加强艺术教师培训的力度外,为补民族音乐教师之不足先后聘请了许多当地文 工团对民族音乐有研究的专家及民间艺人直接来学校当任艺术教师。请了些老艺人来校任教,对民族艺术的原汁原味的传承极有好处。先继承再改良再提高,艺术作品才会有佳作出现,艺术作品才会有民族性、真实性当然不是照像机式的抄袭,这里讲的真实是人对艺术的可信程度

10、。我们先后 聘请过红河州市文工团富有影响的音乐界专家李 政、彭琼芬、王佳敏、崔炳南、罗克恭、郭长风、沈正敏、张延中等同志来校授课。也先后向几十名民间艺 人习艺。如罗作能手李牛沙,猴舞能手郭克鲁、碗舞能手李乃牧、棕扇舞能手伏牧、烟盒舞 能手李家宝、王定明、刘秀英、王凤仙等,葫芦笙 舞李增强、罗志强、普路发等。民间艺人对艺术的朴挚、表现力极形象、粗犷有力等风格是在职教师所缺的。通过各方面教师的教学、使民族艺术教 育得到瓦朴、相得益彰。坚持不懈地向民族民间艺术学习,可以从民间艺术中吸取直接营养。红河的村村寨寨民族艺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山川河流的神韵美,民风 民俗的传统美,民族歌舞的节奏旋律美,民族服饰、美间美术的构成美,成为艺术美育的丰富素材、织成了民族艺术的憧锦。美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教育,少喊口号、少讲空话,把民 族艺术引入课堂,通过教育使祖国的民族艺术瑰宝得以传承。龙的传人必须知道龙的由来,只有认识自我才会明 确发展的方向。只有通过有效的民族传统教育,民族的发展才不会误入歧途,只有真正热爱 自己的民族、热爱自己的祖国,培养出来的一代代新人才会为这块热土洒热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