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硕士论文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6704668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1.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西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硕士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鲁西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硕士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鲁西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硕士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鲁西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硕士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鲁西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硕士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西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硕士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西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硕士论文(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人学硕士学位论文鲁西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中文摘要变应性鼻炎( a l l e r g i cr h i n i t i s ,A R ) 也称为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耳鼻丙喉科疾病,也是常见的上呼吸道变应性疾病,发病率有全球性逐年增加的趋势,平均发病率在1 0 - - - 2 5 左右【1 1 。变应性鼻炎本身虽不是严重疾病,但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睡眠、学习、工作、社交和文娱活动) 、增加经济负担,并可诱发或并发支气管哮喘、鼻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和变应性结膜炎等疾病,在变应性鼻炎的危险因素中,支气管哮喘、药物、食物过敏、居住环境以及家族史均与变应性鼻炎发生密切相关。已

2、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健康问题。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获得鲁西地区变应性鼻炎自然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及鼻变态反应专科门诊变应性鼻炎患者临床表现特点、伴发疾病情况、疾病危险因素等流行病学资料。目的本课题首次对鲁西地区的A R 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获取A R发病率升高的第一手流行病学资料,对A R 的发病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进一步总结本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发病因素,从而为疾病的干预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两阶段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聊城市东昌府区、茌平县、临清市、高唐县有常住户口、无精神障碍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分两阶段:问卷调查阶段,根据问卷结果筛选变应性鼻炎可疑对象并进行专科检查予

3、以确诊阶段。获得相关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鲁西地区变应性鼻炎患病率变应性鼻炎现患率为2 6 7 ,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5 1 6 份问卷中,男1 4 8 2 例( 5 8 9 ) ,女性1 0 3 4 例( 4 1 1 ) ,按照1 9 9 7 年海口标准2 】临床确诊变应性鼻炎6 7 2 例,其现患率为2 6 7 ( 6 7 2 2 5 1 6 ) ,其中男性占2 7 2( 4 0 3 1 4 8 2 ) ,女性占2 6 0 ( 2 6 9 1 0 3 4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O 0 3 ,P 0 0 5 ) 。变应性鼻炎6 7 2 例患者中,常年变应性鼻炎占

4、4 3 5 ( 2 9 2 6 7 2 ) ,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占5 6 5 ( 3 8 076 7 2 ) o2 变应性鼻炎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山东人学硕二卜学位论文在被调查的2 5 1 6 人群中,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有6 7 2 例,其中男性4 0 3例,女性2 6 9 例,年龄7 7 5 岁,平均4 2 5 岁,病程l 至4 0 年。3 、不同职业构成的患病率从总体来看,鲁西地区不同职业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 m o n g6 7 2A Rp a t i e n t s ,p e r e n n i a lA Rp a t i e n t sa c c o u

5、n tf o r4 3 5 ( 2 9 2 6 7 2 ) ;w h i l es e a s o n a l5 6 5 ( 3 8 0 6 7 2 ) 2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A Rp a t i e n t so na g ea n ds e xA m o n gt o t a li n v e s t i g a t e d2 516 ,t h e r ea r e6 7 2d i a g n o s e dA Rp a t i e n t so fw h i c h35 4m a l ep a t i e n t s ;w h i l e318f e

6、m a l e T h ea g e sa r ea m o n g7 - 7 5 ,a v e r a g e l y4 2 5 D u r a t i o no f A Ri s1 4 0y e a r s 3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A Rp a t i e n t so no c c u p a t i o nT h ed i f f e r e n c eo fA Ri n c i d e n c eb e t w e e nd i f f e r e n to c c u p a t i o n sh a ss t a t i s t i c a ls

7、 i g n i f i c a n c e ( P 4d 或总病程 4 周。A R I A 对变应性鼻炎的分度( 1 ) 轻度:对生活质量无影响,如睡眠、日常活动、体育和娱乐、工作与学习均正常,无令人烦恼的症状。( 2 ) 中重度:有以下1 项或多项症状,如不能正常睡眠;日常活动、体育锻炼、娱乐等受到影响;不能正常工作或学习:有令人烦恼的症状。图1A R I A 对变应性鼻炎的分类间歇性症状发生的天数4 d w和病程 4 w中一重度( 下列一项或多项)不能正常睡眠日常活动、体育锻炼、娱乐受影响不能正常工作或学习有令人炳瞄的症状1 2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 资料整理分析采用S A S 9 1

8、3 和S P S S l 0 0 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根据问卷结果筛选变应性鼻炎可疑对象进行专科检查,按统一数据库结构变量定义表,将全部问卷调查表资料数据输入统一格式的软盘。如皮肤点刺实验、过敏源筛查、I g E 抗体检测、相关性因素分析采用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应用L o g i s i t i c 回归分析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发病因素,以及与年龄、环境、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哮喘等的关系。4 1 整理与录入所有资料经检查、核对后由本人统一录入计算机,建立e x c e l 数据库。原始调查表作为变应性鼻炎健康状况

9、档案和相关危险因素和治疗情况。4 2 资料分析方法用S A S 9 1 3 和S P S S I O 。0 统计软件进行资料的整理分析。4 2 1 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差别的的t 检验用S P S S 软件中C o m p a r em e a n s 菜单的I n d e p e n d e n tS a m p l e sT - T e s t 过程进行舌检验。4 2 3 卡方检验用于研究男性和女性患病率的差别,用S P S S 软件中D e s c r i p t i v eS t a t i s t i c s 菜单的C r o s s t a b s 过程做卡方检验。4 2 4 多元线

10、性逐步回归分析应用L o g i s i t i c 回归分析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发病因素,以及与年龄、环境、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哮喘等的关系。根据事先设定的标准在计算过程中逐步加入有显著性意义的变量和剔除无显著性意义的变量,直到所建立的方程式中不再有可加入和可剔除的变量为止。5 质量控制在研究中,采用以下方法消除偏倚,保证研究的质量。5 1 设计阶段严格按照随机化原则,应用两阶段抽样法在目标人群( 聊城市东昌府区、茌1 3山东人学硕士学位论文平县、临清市、高唐县6 个居民区) 中随机抽取研究对象,使其具有代表性。5 2 实施阶段5 2 1 尽可能提高应答率和合格率( 1 ) 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11、和物业委员会协作,做好组织宣传工作,于调查前向被调查者简要讲明调查意图,以健康状况登记的形式获取资料,并向被调查者保证各项登记内容仅用于建立居民健康状况档案和健康促进的干预研究,严格保密,因此不会对被调查者产生不良影响。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员,分为多个小组以入户访谈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形式获取资料。( 2 ) 对于不方便出门的老年居民选择社区居民较熟悉的卫生服务医务人员协助本次研究的调查员登门访谈。( 3 ) 在调查过程中,尽量与研究对象单独面谈,以获得真实可靠的回答,并提高某些敏感问题的应答率。比如,了解居民是否有过敏性鼻炎家族病史,是否经常鼻痒,连续喷嚏、流清涕等症状( 4 ) 对于问卷中填写不

12、规范、缺项、有歧义或可能失实的回答,逐一找到调查员和调查对象予以核实、求证。5 2 2 调查员培训与监督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统一的调查方式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访谈和体格检查。培训调查员:各个被调查县市某二级医院耳鼻喉科专业大夫和护士,共约1 4 人,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责任心和亲和力,使调查对象乐于合作。培训调查员,统一标准和认识,确保抽样过程的随机化原则防止调查员偏倚的产生。变态反应皮肤点刺实验室以及免疫检验室配备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在随机抽取的6 个社区中,从每个社区服务站选择1 名有医疗基础知识的医务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协作调查员。在正式调查之前,制定培训方案,对2

13、 0 名调查员进行培训,使调查员了解研究目的和意义,掌握调查表中每一项内容的内涵和访谈技巧。在调查过程中,对调查问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现场解答,并通过复查部分问卷来监控调查质量。5 2 3 预调查本研究在正式调查之前,于2 0 0 8 年4 月进行了预调查,并根据预调查的结1 4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果对问卷进行调整和修正,使调查问卷的内容适合本人群。5 2 4 统一标准鼻黏膜、鼻分泌物涂片及血清标本的采集运送、保存和检测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要求,事先校正所用的仪器设备( 过敏原实验液等) ,并统- - N 量标准。变态反应皮肤点刺实验室以及免疫检验室配备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5 2 5 复

14、查抽取5 的问卷复查,如果复查的结果与初次访问时有显著性差异( 对总评分进行t 检验) ,则分析其原因,采取补救方法,甚至重新调查。5 3 分析阶段1 严格按照问卷的真实情况输入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核对、校正。对于有疑问的问卷,根据记录询问调查员或调查对象。2 合理应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资料的整理与分析。1 5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结果1 调查对象的情况2 0 0 8 年5 月至2 0 0 9 年5 月在聊城市东昌府区、茌平县、临清市、高唐县,各地随即抽取6 个自然社区,实际调查2 7 6 7 名,年龄7 7 5 岁,大致分为少年、青年、中年、老年4 组,有常住户口、无精神障碍的居民作为研究对

15、象。共发放问卷2 7 6 7 份,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 5 1 6 份。其中男性1 4 8 2 例( 5 8 9 ) ,女性10 3 4 例( 4 1 1 ) 。平均年龄4 6 5 岁,职业大致分为学生、工人、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农民等。2 5 1 6 例患者中调查的对象学生6 2 3 例,患病人数1 9 6 ( 3 1 4 ) ,行政事业单位人员5 0 3 例,患病人数1 1 0 ( 2 1 9 ) ,工人7 5 9 例,患病人数2 4 0 ( 3 1 6 ) ,农民4 1 7 ,患病数8 0 ( 1 9 2 ) ,其他( 如自由职业、无业及退休人员等) 2 1 4 例,患病人数4 6 ( 2

16、1 5 )2 变应性鼻炎患病状况2 1 变应性鼻炎患者年龄、性别分布情况在被调查的2 5 1 6 人群中,男性1 4 8 2 例,女性1 0 3 4 例;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有6 7 2 例,其中男性4 0 3 例,女性2 6 9 例,年龄7 - 7 5 岁,平均4 2 5 岁,病程1至4 0 年。1 6山东大学硕十学位论文表l患者年龄及性别分布情况7 1 8 3 5 4 5 5 5 -6 5 7 54 97 39 71 0 35 32 81 2 21 8 12 4 12 5 61 3 26 91 5 21 6 02 1 92 8 31 1 96 7合计4 0 31 0 02 6 91 0 06 7 21 0 02 2 鲁西地区变应性鼻炎现患率为2 6 7 ,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5 1 6 9 + 问卷中,男1 4 8 2 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