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研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670367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56 大小:1.5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挪用公款罪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挪用公款罪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挪用公款罪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挪用公款罪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挪用公款罪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挪用公款罪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挪用公款罪研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容提要Z5 7 1 2 87挪用公款罪是一种常见的职务犯罪。我国古代虽然就有将挪用公款予以犯罪化的立法例,但并无独立的罪名。现代西方国家有关挪用公款罪的立法较为完备。我国现行刑法中的挪用公款罪存在一个由无到有的立法演变过程。挪用公款罪的侵犯的客体具有双重性,其主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次要客体则是公款的所有权。挪用公款罪的对象限于公款和特定的公物,并不包括非特定的公物。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存在着重大争议,作者认为“归个人使用”是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有关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司法解释和立法解释的评价,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具体用途的理解及其认定等问题都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最后

2、作者对挪用公款罪主体的范围、共同犯罪等问题谈了自己的意见。A b s t r a c tT h ec r i m eo fe m b e z z l i n gp u b l i cf u n d si sak i n do fC O I I h m O nc r i m e s T h o u g ht h e r et h e r eu s e dt ob et h ec r i m i n a ll e g i s l a t i v ee x a m p l ea b o u tt h ec r i m eo fe m b e z z l i n gp u b l i cf u n d

3、 si nt h ea n c i e n tt i m e so f0 1 1 1 “c o u n t r y ,b u tn oi n d e p e n d e n tc h a r g ee x i s t e d I nm o d e mw e s t e r nc o u r t t r ) r ,t h el e g i s l a t i o na b o u tt h ec r i m ec o n c e r n i n ge m b e z z l i n gp u b l i cf u n d si sr e l a t i v e l yc o m p l e t

4、e T h ec u r r e n tc r i m i n a ll a wo f0 1 1 1 “ c o u n t r yo nt h ec r i m eo fe m b e z z l i n gp u b l i cf u n d si sl e g i s l a t i v ec o u r s eo fd e v e l o p i n g h eo b j e c to ft h ec r i m eo fe m b e z z l i n gp u b l i cf u n d si st h ed u a l ,t h em a j o Fo n ei st h e

5、h o n e s 可o fn a t i o n a ls t a f fp o s t ,t h el e s si m p o t e n to b j e c ti st h eo w n e r s h i po fp u b l i cf u n d s T h ec r i m eo fe m b z z l i n gp u b l i cf u n d sf o rq u a d r a n ti np u b l i cf u n da n ds p e c i f i cp u b l i cp r o p e r t y ,a n dd o e sn o ti n c

6、l u d i n gt h en o n es p e c i f i cp u b l i cp r o p e r t y T h e r ea r eg r e a td e b a t e so nt h eo b j e c t i v es i d eo ft h ec r i m eo fe m b e z z l i n gp u b l i cf u n d s T h ea u t h o rr e g a r d sp e r s o n a lu s i n ga st h en e c e s s o r yp a r ti nt h eo b j e c t i

7、v es i d eo ft h ec 6 m eo fe m b e z z l i n gp u b l i cf u n d s F i n a la u t h o rh a st a l k e da b o u tt h es u b j e c to ft h ec r i m eo fe m b e z z l i n gp u b l i cf u n d s 挪用公款罪研究一、挪用公款犯罪概述( 一) 我国古代的挪用公款罪在中国历代刑事法律中,相当于今天所谓挪用犯罪的,并不叫做“挪用罪”,而是表述为“私贷”、“挪移出纳”、监主以官物贷人”、“假借官物不还”、“私借官权畜产”

8、等罪状。有关挪用犯罪的最早立法是秦律,睡虎地云梦秦简法律问答记载:“府中公金钱私贷用之,与盗同法。”即私自借用公款以盗窃论处。唐律卷第十五厩库律、职制律规定:“诸监临之官,私役使所监临,及借奴婢,牛马驼螺驻、车船、碾砣、邸店之类,各计庸赁,以所受监临财物论,即使非供已者,计庸坐脏论,罪正杖一百。其应供已驱使,而收庸直者,罪亦如之。”此外,还规定:“其于亲属,虽过限及受馈、乞贷,皆勿论。营公癖借使者,计庸贷,坐赃论减二等。即因市场剩利及悬欠者,亦如之。”“诸贷所监临财物者,坐赃论;若百日不还,以受所监临财物论。强者,各加二等。若卖买有剩利者,计处以乞取监临财物论。强市者,笞五十;有剩利者,计利准

9、法论。即断契有数,违欠不还,过五十日者,以受所监临财物论。即借衣服、器玩之属,过三十日不还者,o 鲁嵩岳著:慎刑宪,法律出版社1 9 9 8 年版,第6 1 页。l坐脏论,罪正徒一年。”“诸假请官物,事讫过十日不还者笞三十,十日加一等,罪正杖一百;私服用者,加一等。”“诸监临主守之官,以物私自借,若借人及借已者,笞五十;过十日,坐赃论减一等。”宋刑统、明律、大清律则沿袭唐律,没有新的突破。以明律为例,明律“私借钱粮”条规定:“凡监守主守,将系官钱粮等物私自借用,或转借与人者,虽有文字,并计赃以监守自盗论。”“库秤雇役侵欺”条规定:“凡仓库条场局院秤斗级,若雇役之人侵欺借贷,移易系官钱粮,并以监

10、守自盗论”。“挪移出纳”条规定:“凡各衙门收支钱粮等物,已有文案勘合,若临监主守不正收正支,挪移出纳,还充官用者,并计脏,准监审自盗论,罪正杖一百,流三千里,免刺。”从上述中国历代刑法关于挪用犯罪的规定可以看出,关于挪用作为犯罪的立法例古已有之。他们对挪用的理解,一是无论已借或借人均为罪,二是假借官物不还者方为罪,三是私借所监管之物为罪,四是监主贷官物亦为罪,且是贷之罪责重于借。贷即收息借出。挪用的对象主要是“官物”、“公家驱使之牛马驼螺、车船、碾砣、邸店”等。对这种行为处罚主要是因为官吏违反职责,“私用”、“私役”、“私借”、“私贷”所监临之物,行了越权之o 唐律疏议第2 2 2 ,2 8

11、6 2 9 1 页。 转引自陈兴良主编刑法新罪评释全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 7 9 2 一7 9 2 页。2事。但上述诸法都没有把挪用犯器单到为器,或“以盗论”,或“准盗论”,或“以监守自盗论”。但罪获稿渐,严刑竣法。对借者与被借者均规定为犯罪。( 二) 现代西方国家刑法中的挪用公款罪现代薅方各睡刑事立法有关挪用犯罪的内容,不热中国历代刑事立法翡确。大致哥分力泼下凡种情琵:o一是明确规定挪用公款犯罪。如西班牙刑法典第七集第十章规定了挪用公款罪。即“公务员挪用或同意别人挪用其职务所管辖,或职权所处理之公共财产或资产者。”二是默盗窃论处。如意大聱j 刑法典第6 2 6 条规

12、定“仅为暂时使用而窃取,使用盾拟返者”,“乃论之盗窃罪”。三是以盗用公款罪论处。如法国刑法典第1 7 4 条规定“公务员以任何方式或动机,非鸯法令之许可,擅爨减免毯金残免费交付国有产品者”,或“公务爨明知不当或越过应缴数额、仍收受躐命令缴付之者,为盗用公款罪。”四是以其它财产犯罪或公务员职务犯罪论处。瑞士刑法典第3 1 2 条规定,“宫署职员或公务员,为自也或他人图谋不法利益,线为造成拖入之不利益,丽滋震职权者”,泼滥用职权罪论处。原西德刑法典第3 3 2 条规定“公务员或从事特别公务之人员对现在或将来违反职务之行为要求、期约或收受利益者,”为堂引自陈兴良主编刑法新罪释全书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

13、 9 9 5 年版,第7 9 2 7 9 3 页。3贪污罪。巴西刑法典第3 1 2 条、3 1 5 条规定了公务人员违反一般行政管理罪,即“公务人员为了自己或他人的利益而挪用由于职务的原因而保管的公共的或私人的钱钞、汇票或其他任何动产”,或“对于公款和公共收入的使用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上述各国刑法有关挪用犯罪的立法规定表明:各国都认为挪用公共款物或他人委托管理的款物的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应予以定罪处罚;多数国家都将其规定为公务员职务上的犯罪,除了处以自由刑外,还规定了一定的财产刑,并规定财产刑的递进数额比例。挪用犯罪的罪轻、罪重的基本标准,是挪用的数额标准。( 三) 我国刑法中的挪用公款罪挪用

14、公款罪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罪名,是1 9 8 9 年1 月2 1E t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贪污贿赂罪的补充规定( 以下简称补充规定) 创制的。在此之前的挪用公款行为一般是以贪污罪论处的,可以追溯到民主革命的时期。早在1 9 3 3年中华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训令第2 6 号关于惩治贪污浪费的行为中就规定:“凡挪用公款为私人营利者,以贪污论罪”。1 9 3 9 年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条例、1 9 4 9 年东北解放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等都有类似规定。建国以后的一些行政法规也规定了对挪用公款行为要依法惩治的内容。簧铁可主编国家工作人员经济犯罪限与定罪量刑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 0 0 0 年版,第

15、2 1 9 页。4以上单行刑事立法,以各种形式规定了挪用公款行为的刑事责任,如“以贪污论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但毕竟过于笼统,法律对这种行为否定性评价作用没有充分得到发挥。此外,何谓“论处”? 如何“论处”? 在司法实践中很难把握,特别是在法律文书中以何为论罪的文字依据,法条如何引用,也不能不涉及并影响到执法的科学性问题。对挪用公款犯罪以刑事立法形式明确规定,已成为法律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刑法典自1 9 5 4 年起草至1 9 6 3 年的3 3 稿,历次稿本均未规定挪用公款犯罪,1 9 7 9 年,全国人大法制委员会以3 3 稿为基础起草了新的刑法草案,增设了挪用特定款

16、物罪。参加立法工作的高铭暄教授回忆说,增设这一犯罪的原因,“是根据近几年来在某些地区( 如河南) 出现的情况新制定的”。但刑法草案仍未规定一般的挪用公款犯罪。尽管刑法界有同志主张,挪用特定款物罪不仅包括单位挪用特定款物归单位使用,而且包括个人挪用特定款物归个人使用,但多数同志认为,挪用特定款物的立法原意,仅限于有关单位人员以单位名义将救灾、抢险、防汛、救济款物挪用于其他公用事项,后一种观点被刑法理论界和司法界所普遍赞同。基于对1 9 7 9 年刑法典的理解,刑法理论界与司法界一般不认为个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是犯罪行为,是基于以下几个理高铭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与诞生 ,法律出版社1 9 8 1 年版,第1 7 1由:第一,这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小,行为人无非法占有公款的意图,大多数挪用时间短,数额小,而且用后归还,未给国家和集体造成严重损失。第二,行为人挪用公款的动机很多情况下是可以体谅的,基本上没有主观恶性。第三,挪用公款普遍地存在于机关、团体、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