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6699045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53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和媒介规范理论参考书: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传播学导论 邵培仁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概论 吴文虎主编 武汉大学出版社传播学概论 美施拉姆、波特著 陈亮等译发展中国家的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 q 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q1、传播制度的概念 q2、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q3、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 q4、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q 关于传媒制度的规范理论归纳为以下六种:1、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媒介规范理论 ;2、自由主义( Libertarian )媒介规范理论;3、社会责任( Social resp

2、onsibility )媒介 规范理论;4、民主参与的媒介理论;5、苏联的共产主义( Soviet-totalitarian ) 媒介理论;6、发展中国家的媒介理论。7、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规范传播制度的概念 传播制度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 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包括: 与政府的关系; 与社会群体以及广大受众的关系; 既包括言论出版的自由与权利问题,也包括言 论出版者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问题。 一句话,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 关系的复杂性。返回返回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q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是为了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 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 q

3、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例如英国和日本 的广播电视事业采用以公营为主、私营为辅的制度 ,德国和部分欧洲国家采用公营和私营的“双轨制” ,意大利是公私合营制度,美国主要采用私有企业 制度,但规定实行特许制,社会主义国家是公有制 。 q2、法制和行政管理。如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 q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传播。如国家公众利 益 q4、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现划或实行国家援 助。返回返回利益群体和经济势力的控制q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各阶层、政党或 团体都拥有创办自己的媒介的平等权利。这些 社会群体能够通过自己的媒介来维护自身的利 益,传播自己的主张,参与国家的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

4、生活,作为能动的主体在我国的 大众传播事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老年、妇 女、农民等等 q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传播媒介的控制权主要掌 握在垄断资本手中,一般社会群体的传播权利 是不能得到保障的。这种垄断控制常常比任何 政府机构所起的作用更大。返回返回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q广大受众对传播媒介的活动拥有进行社会监督 的正当权利,有四种方式: q1、个人的信息反馈。(意见、建议、批评或 抗议) q2、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体运作方式对媒介活 动施加影响。如工会 q3、诉诸于法律手段。(名誉权、隐私权) q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如BBS传播可影响发行量或销售量)返回返回一、极权主义制

5、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q极权主义的媒介制度以及它所内含的规范理论是在 15世纪中叶印刷术发明后产生的,它的主要内容包 括:(1)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 国家的利益;(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 ,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3)政 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这种检查是合法的 ;(4)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 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体现了绝对支配与服从) q在二次大战中的德意日法西斯的传播体制是一种现 代极权主义, 它通过积极的强制改造使传播媒介成 为国家和战争的宣传机器,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危害 远远超过了古典的极权主义。 返回返回二、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6、 q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是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 革命时期,在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 中形成的,它包括: (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 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2)除人身攻击以 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 ;(3)新闻出版不应 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 制;(4) 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q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 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思想起了巨大的 作用。 q后来自由主义理论本身发生了蜕变,成了维护垄断 资本利益的理论;今天则进步演变成了个别传播 大国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返回返回三、社会责任理论 q原则:

7、1) 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 定的责任和义务;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 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 准;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 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 歧视的内容;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 播活动。 q作用:一是为了防止由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 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二是为了防止由 传媒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的社会 道德和文化的堕落。 q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改良,但仅仅把 希望寄托于“媒介自律”,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 返回返回四、民主参与理论 q它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主

8、要观点有:(1)任何 民众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 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 而存在;(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 自己的媒介;(4) 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 介更合乎社会理想(核心价值)。 q反映了一般民众随着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和媒介集中 垄断程度的加强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呼声。 q在美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不少地方自治体规 定,商业有线电视必须开设“开放频道”,允许受众 个人或团体可以按申请时间先后顺序播出自己制作 的节目。 返回返回五、苏联的共产主义 ( Soviet-totalitarian )媒介理论; 产生发展:前苏联,纳粹德国和

9、意大利 理论来源:马列、斯大林理论,黑格尔思想,19世 纪俄国人的思想 媒介目的: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发展做贡献 媒介控制:政府经济政治行为及监督部门 基本规范:1)传播媒介和传播资源是国家共有财产 ,不允许私人占有; 2)媒介必须为工人阶级服务 、必须接受党的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3)媒介必 须按照马列主义原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体 系来传播信息,宣传、动员、组织和教育群众;4 )在服务于社会总体目标的同时,媒介应满足群众 的愿望和需求;5)国家有权监督和管理出版物, 取缔反社会的传播内容。返回返回六、发展中国家的传播制度q(1)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同一轨道, 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

10、本任务; q(2)媒介的自由伴随着相应的责任,即必须在经济 优先的原则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接受一定限制 ; q(3)要优先传播本国文化,优先使用本民族语言; q(4)在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应优先发展与 地理、政治和文化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 作关系; q(5)在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利害问题上,国 家有权对传播媒介进行检查、干预、限制乃至实行 直接管制。返回返回六、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六、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不断崛起,在国际事 务中备受注目,其传播制度和理论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其媒介规范理论主要包括:(1)为国家的发展出力是大众传

11、媒最基本的义务,其 活动必须符合国家的各项政策;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 策保持同一轨道,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本任务;策保持同一轨道,以推动国家发展为基本任务;(2)媒介在享有自由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而 且这些自由必须优先考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满足 ,并接受必要的限制;(3)媒介的传播内容应优先使用本民族语言传播本土 文化;优先传播本国文化,优先使用本民族语言优先传播本国文化,优先使用本民族语言(4)在进行新闻和信息领域的合作交流时,应给与地 理、政治和文化与本国比较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以优先权 ;(5)在涉及到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时,国 家享有对传

12、媒实施检查、干预、限制以至直接管制的权利。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规范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和规范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是在经历了革命战争和 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时期的锤炼后发展起来的,并且还在不断 地完善。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要点:(1)我国的新闻传播资源归全体人民所有,这是对最 广大人民真正实现新闻自由的重要基础和保证。(2)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必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党性原则。(3)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同时还担负着创造精神财 富的重任,在迈向信息经济的今天,具有极为重要的经济功 能。我国的社会主义传播制度还必须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过程中不断摸索和完善,

13、以便更好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贡献力量。七、我国社会主义传播制度 和规范在探索中发展q 1、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防止私人和资本垄断。 q2、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是: “在思想上要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以党 的指导思想为新闻工作的准绳;在政治上,要宣传 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人民的实 际行动;在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 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q3、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 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q4、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沟通生产、流通和消 费;信息产业)返回返回本小组成员: 第七组:(12人) 王晶 辛静 李丽 朱海燕 吴复瑶 李艾诺 李琦辉 李奇 李文强 宋志辉 柯建宇 张异谢谢观赏!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