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网站比较研究

上传人:lizhe****0920 文档编号:46698060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67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专业网站比较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化学专业网站比较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化学专业网站比较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化学专业网站比较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化学专业网站比较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专业网站比较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专业网站比较研究(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化学专业网站比较研究图书馆学专业研究生:拳朝葵指导教蛹:徐恩元副教授化学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中心科学,它与人们的生活有蒋非常紧密的联系。互联鹅豹发装鸯纯攀售怠懿交滚与传播提供了埂捷黪途径鞠手段,位学专业网站不仅向化学工作者们提供丰富的化学信息资源,还为他们进行跨时空科学交演提供了便利条件。本文分缓了基逡终几个典型豹化学专业网站懿内骞积特点,通过对它们的比较提出了我国化学专业网站发展的方向和策略。文謦包据五个主要郝分。麓一部分夯绍了化学专业髓浩的发展现状、特点,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目的。第二部分在黠网站译份研究送行综述鲍基础上,剥蠲层次分聿厅法分别建立了导航性化学专业网站和综合性化学专业网站的评价

2、指标体系。第三部分以C h e m P o r t 和C h e m D e x 为代表,以上文所建立的鼯航性化学专业网站评价指标体系为标准,分析比较了图内外导航性化学专业网站在内客和服务功能上的异尉,从两明确了该必网站的发展方向。第麟部分在介绍国内外四个综合性化学专波网站内容的基础上,依据上文建立的综合性化学专业网站评价指标体系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该类网站鹤发展趋努。第五部分分析了我图化学专业网站发展的影响因索,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蕊提出了我国讫学专韭阐站的发震对策。关键词:化学网潞导航性讫学专业网站综合注纯学专、监网露琵较骄究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3、 yo nC h e m i c a lW e b s i t e sM n , J o r :L i b r a r yS c i e n c eP o s t g r a d u a t e :L iC h a o k u iD i r e c t o r :X uE n y u a nC h e m i s t r yi sab a s i cs c i e n c e ,w h i c hi si m p o r t a n tf o rh u m a n I n t e r n e tp r o v i d e sc h e m i c a li n f o r m a t i o

4、n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w i t ha d v a n c e dw a y s C h e m i c a lp r a c t i t i o n e r sc a nl e a r nk n o w l e d g ea n dc o m m u n i c a t ew i t ho t h e rp e o p l et h r o u g hc h e m i c a lw e b s i t e s I nt h i sp a p e r , s e v e r a lf a m o u sc h e m i c a lw e b s i t e s

5、a r ei n t r o d u c e d T h ea u t h o rp u t sf o r w a r dh o wt od e v e l o po u rc h e m i c a lw e b s i t e st h r o u g hc o m p a r i n gt h e m T h i sp a p e rc o n s i s t so ff i v em a i np a r t s T h ef i r s tp a r ti n t r o d u c e st h es t a t u s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6、e so fc l l e m i c a lw e b s i t e s T h es e c o n dp a r te s t a b l i s h e st w o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 s O n ei sf o rn a v i g a t i v ec h e m i c a lw e b s i t e s ;t h eo t h e ri sf o rs y n t h e t i cc h e m i c a lw e b s i t e s T h et h i r dp a r tc o m p a r e st w on a

7、v i g a t i v ec h e m i c a lw e b s i t e sb yi t s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 T h ef o r t hp a r tc o m p a r e sf o u rs y n t h e t i cc h e m i c a lw e b s i t e sb yi t se v a l u a t i o ns y s t e m T h el a s tp a r ta n a l y s e st h ei n f l u e n c ef a c t o r so nc h e m i c a l

8、w e b s i t e s ,a n dr a i s e ss e v e r a ls u g g e s t i o n so nd e v e l o p i n gd o m e s t i cc h e m i c a lw e b s i t s K e y w o r d s :C h e m i c a lW e b s i t e s ,N a v i g a t i v eC h e m i c a lW e b s i t e s ,C o m p a r a t i v eS t u d y , S y n t h e t i cC h e m i c a lW

9、e b s i t e s1 引言化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文献。随着以计算机与网络为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化学信息的数量日益增加,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化学信息服务的方式与手段也更加丰富。I n t e m e , t 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信息传播媒介,诞生于2 0 世纪6 0 年代末,在9 0 年代以后进入快速发展期。它把世界上的大多数大学、机构和研究室联系在一起,把学习者、教育者、研究人员联系在一起,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尤其是 W W W ( W o r l dW i d eW e b ) 技术的发展,为人们通过I n t e r a c t 发布和获取信息提

10、供了非常方便的平台,使得I n t e m e t 正在成为各类信息的主要载体。当然,化学信息也不例外。I n t e m e t 上的化学信息的基本特征是内容广、数量大、极具动态性和分散性。由于通用资源搜索引擎( 如Y a h o o ! 、g o o g l e 等) 对化学专业信息的检索效果很难满足专业人员的需要,一些化学专业人士、学术机构、协会组织已考虑将这类信息组织起来,建立了化学专业网站。化学专业网站在国外建设较早,数量也较多,主要由大学化学院系、化学研究机构与商业公司维护,所提供的资源一般包括I n t e m e t 化学资源导航、各种化学数据库、化学化工软件、期刊、图书、会议

11、信息、求职招聘信息、各种化学专业讨论组、新闻组以及化学教育资源,等等。但我国这类专业化站点建设起步较晚,数量也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化学工作者检索利用I n t e r a c t 资源的需要,现仅有一个化学信息导航系统一中国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化学学科信 息门户网站具有一定权威性;部分大学虽然建立了化学专业站点,但维护与更新的力度不足,尚处于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的位置,如华南师范大学的化学在线、四川大学的C I C 信息化学中心等等,其思路都非常好,但内容尚需进一步充实。其次也有一些高等院校建立了以化学教学科研为目的的主页,但其内容主要在于介绍和宣传自己,信息含量较少。另外还有一些化学工作者中的网络爱

12、好者建立的个人主页,虽然以化学信息为目标,但化学专业信息的广度和深度都明显欠缺。与综合性网站相比,化学专业网站具有“专”、“精”、“深”的特点即其所收集的所有信息都与化学相关,不提供该学科外的服务,并力求在这一特定学科领域内做到对信息进行全面深入地揭示。例如,化学专业搜索引擎能够根据化学学科特点定制一些诸如化学分子式、结构式等检索入口,从而使检索结果更理想。化学专业网站是化学工作者利用I n t e m e t 获取、交流化学专业信息的有效工具。鉴于国内外化学专业网站的发展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文试图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分析而寻求我国化学专业网站发展的方向和途径。22 互联网上化学专业网站评价体系研究

13、) n t c m c t 上的化学专业网站数目众多,规模不一,其中既有政府网站,也有学术机构、组织建立的网站,还不乏个人网站,为了有效地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研究,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由于化学专业网站只是整个I n t e r a c t 中的一个小小分支,本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从一般性网站的评价研究着手。2 1W W W 网站评价研究概述目前,有关w w w 网站评价的研究和实践很多。从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来划分,可将其划分为三种类型:定性评价、定量评价以及基于评价性元数据的资源内容过滤和评价分级 1 1 。2 1 1 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是目前w w w 网站评价所

14、采用的主要方法。这类方法一般是根据评价的目的和服务对象的需求,依据一定的准则与要求,确定相关评价标准或指标体系,通过评价者或用户打分或评定,给出各w 、 w 网站的评价结果I l J 。评价结果有等级制、百分制或其他能指示质量高低的标识等。评价标准和指标以定性为主,大多未设置相关的权重及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有些只是评价准则,并不涉及有关数量关系。定性评价所选择和采用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主要分为以网络站点表现形式为导向的指标体系和以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内容为导向的指标体系。以形式为导向的评价主要用于评价一些商业性网站及服务,其评价标准侧重于站点设计、站点直观感受等,且评价标准定义往往较为含糊;以信息内容为

15、导向的评价则以信息质量为根本评价准则,评价的标准或指标体系一般来源于印刷型文献信息资源评价标准或指标,在此基础上考虑到w w w 站点的特殊性,增加相应的标准或指标,如W W W 网站的可靠性、权威性等。一般来说,定性评价标准和指标包括以下主要内容:A 信息内容,包括准确性、权威性、可靠性、独特性、新颖性、针对性、范围面和写作水平等:B 网站设计,包括有界面友好性、浏览和检索的难易、信息组织的科学性、页面设计的艺术性和实用性:c 网站运营,包括信息提供的保障性、可存取性、3链接的可达性、设备使用的兼容性以及费用的高低状况等 2 1 。定性评价方法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A 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和

16、可信性问题。评价的效果依赖于评价指标和方法过程选择的客观性、合理性、科学性与公正性,但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相关指标赋值、评价的方法与过程往往具有不可克服的主观性,从而会影响到评价的客观性。B 网络信息的易变性和动态性使W W W 网站的评价工作往往滞后于实际情况的变化。另外,因特网变化迅速,包含的信息资源形式和内容太过广泛,因而仅靠有限的评价服务机构不能全面、准确和及时地反映因特网信息资源的变化情况。C 即使评价考虑了用户的个性化特征与特定信息需求情况,但由于w w w 网站用户的广泛性,网站的质量指标仍无法穷尽用户的个性化特征与特殊信息需求,因而可能造成评价结果不具有适用性问题。如被评为四星级的高水平的学术文献,对普通读者来说很可能并不适用;同样,针对普通读者的文献对于注重学术质量的评价服务来说,其评价结果也不会很好。2 1 2 定量评价方法与定性评价方法不同,w w w 网站定量评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定性评价所具有的不可克服的主观性、价值偏向性,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系统、客观、规范的数量分析方法,结果更加直观、具体,是w w 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