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信用风险研究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694696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22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装行业信用风险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服装行业信用风险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服装行业信用风险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服装行业信用风险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服装行业信用风险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服装行业信用风险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装行业信用风险研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 年服装行业信用风险研究行业研究报告1一、服装行业概况服装行业产业链较长,行业下游消费需求变化日益加快;服装行业价值链中品牌营销渠道运营服装行业产业链较长,行业下游消费需求变化日益加快;服装行业价值链中品牌营销渠道运营附加值最高,其次为研发设计,而加工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下游消费需求变化有利于行业向微笑附加值最高,其次为研发设计,而加工制造环节附加值最低,下游消费需求变化有利于行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曲线两端延伸。1行业划分与界定服装行业主要是指将天然纤维(棉、毛、麻、丝等) 、化学纤维(合成纤维、人造纤维)等原材料通过纺纱、织造、印染等工艺过程,加工成纱、线、布,最后再加工成成衣的工

2、业行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服装行业属于制造业的子行业,又可以具体分为纺织业和服装、服饰业。本报告中服装行业的界定范围以国家统计局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标准,以服装、服饰业为分析重点,基于行业共性提炼相关要素进行分析。2行业产业链及价值链从产业链来看,服装行业处于纺织服装产业链中下游。中游服装生产中,从目前我国行业终端收入来看,内销品牌零售企业占比约为 40%,外销加工制造约为 60%,但内销品牌企业占比逐渐提升。服装消费属性较强,需求具有一定刚性,但与其他生活必需品相比需求价格弹性大,宏观经济波动可通过影响消费者收入预期进而影响服装市场整体需求。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3、,国民对于服装的消费需求已经基本完成了从温饱型消费向时尚、文化、品牌形象消费的转变,行业需求呈现快速变化的特征。图 1服装行业产业链资料来源:联合评级整理从价值链来看,服装行业价值链主要由研发设计、加工生产和品牌渠道运营三个环节构成,每个环节获取利润收益相差较大,其中品牌渠道运营占据服装行业超半数的利润,研发设计占据超三分之一的利润,而加工生产仅占约 10%的利润。过去十几年,我国服装行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主要体现为代加工生产,利润空间固定且处于较低水平,导致行业附加值并不高。近年来,随着行业下游消费的升级,居民对于服装产品的消费由价格导向趋向于品牌化,我国品牌类服装企业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行

4、业附加值将随之提高。图 2服装行业微笑曲线行业研究报告2资料来源:联合评级整理3运行概况2016 年服装行业维持低位运行年服装行业维持低位运行,但但 2017 年以来服装行业各项指标呈现出弱复苏状态年以来服装行业各项指标呈现出弱复苏状态;随着消;随着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上涨,品牌服装零售端将面临较好的市场发展空间,品牌服装企业信用水平有望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上涨,品牌服装零售端将面临较好的市场发展空间,品牌服装企业信用水平有望提升。棉花价格波动对服装行业成本控制造成一定压力,但随着服装制造企业推行智慧制造及供应提升。棉花价格波动对服装行业成本控制造成一定压力,但随着服装制造企业推行智慧制造及供应链管

5、理,服装加工的内、外部订单有望增加,大型服装代工企业信用水平有望提升,中小型代工企链管理,服装加工的内、外部订单有望增加,大型服装代工企业信用水平有望提升,中小型代工企业在成本上升的压力下信用风险将有所上升。业在成本上升的压力下信用风险将有所上升。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波动较大,20012007 年,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加入 WTO 后对服装出口的带动作用,我国服装行业呈快速增长态势;2008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我国服装主要出口国欧洲、美过、日本等国 GDP 增速出现负增长,服装行业需求快速回落,服装出口额大幅下降,行业增速于 200

6、9 年跌至低谷;2010年以来,受我国服装需求全面放缓的影响,服装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凸显,服装行业进入低迷状态;20112015 年,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致消费者消费观念升级,外资快时尚品牌业务在国内大幅扩张,网络销售平台的快速发展,以及我国本土品牌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我国传统服装品牌消费需求大幅下降,我国限额以上服装零售批发额增速呈下降趋势;同时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服装代工订单外移,我国服装出口数量大幅下降。2016 年服装行业终端需求尚未实质性恢复,其增长乏力,我国规模以上服装、服饰制造业企业累计主营业务收入 23,605.09 亿元,同比增长4.61%,增幅较上年下降 1.

7、00 个百分点;利润总额 1,364.71 亿元,同比增长 2.35%,增幅较上年下降1.60 个百分点。经历过几年时间的消化,品牌服装企业库存压力好转、以及品牌经过近几年的调整和整合,产品的性价比及消费体验均有所提升,2017 年 19 月,服装行业呈现出回暖的态势,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7,678.7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5.83%,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 2.06 个百分点;利润总额 990.40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1.38%,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 4.30 个百分点。图 3近年来我国服装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总额及变动情况(单位:亿元、%)行业研究报告3资料来源:Wi

8、nd从上游原材料供应来看,2010 年以来,全球棉花价格持续上涨,2011 年价格波动幅度加大,我国启动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导致国内外棉价差不断拉大,2013 年棉价差扩大至 6,000 元/吨,严重挤压了国内服装行业利润空间,产品国际竞争力也受到较大影响;2014 年以来,全球棉花库存量过大,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棉花价格回归市场化,棉花价格快速下滑带动国内外棉价差逐步缩小,国内 328 棉花价格指数由 2010 年底最高点 31,320 元/吨持续下跌至 2015 年底 12,922 元/吨水平,国内服装企业经营压力有所缓解;2016 年以来,国内 328 棉花价格又呈波动上升态势,截至

9、 2016 年底,国内 328 棉花价格指数已回升至 15,798 元/吨。2017 年上半年国内棉花价格整体平稳,国内 328棉花价格指数维持在15,900元/吨的价格水平波动。 截至2017年10月底, 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90.3%,同比上升 0.2 个百分点,国家棉花市场检测系统 10 月预计 2017 年中国棉花总产量 570 万吨,同比增长 11.4%,短期来看棉价企稳,短期来看考虑到现阶段棉花库存规模及下游纱线、坯布产销情况相对稳定,预计抛储结束/新棉上市前棉价维持窄幅震荡。图 42010 年以来国内外棉花价格指数及价差资料来源:Wind行业研究报告42017 年 3 月,国家发展

10、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通知 ,称对新疆享受目标价格补贴的棉花进行上限管理,上限为基期全国棉花平均产量的 85%;确定 20172019 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水平为 18,600 元/吨。整体而言,国内应季棉花供需缺口长期存在,需通过储备棉轮出的方式补足缺口,长期来看国内棉花去库存速度较快,国内产量无法有效满足棉花消费,未来预计我国棉花价格将呈现上涨的趋势,对服装企业未来成本控制将会造成一定压力。从下游消费端来看,零售市场方面,20062008 年,随着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消费者信心指数维持在 110.00 以上,服装类零售额增速维持在较高水平,服装行业发展较为迅速。

11、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者信心指数大幅下降;2011 年 2 月,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自 2006年以来首次跌破 100.00 至 99.90,同年 11 月跌至 97.00,说明我国消费者消费信心不足,消费意愿下降。受此影响,自 2011 年起我国服装零售额增速大幅下降,服装行业发展持续低迷,与此同时行业进入洗牌阶段,2010 年底纺织服装、服饰企业数量为 19,143 家,截至 2011 年底纺织服装、服饰企业数量已减至 11,168 家。2016 年 5 月,信心指数跌至 99.80 后触底反弹,至 2016 年底信心指数升至 108.40; 进入 2017 年信心指数仍呈现出

12、强劲的增长态势, 至 2017 年 9 月, 信心指数升至 118.60,这表明我国居民消费意愿大幅上升,未来消费市场发展机遇将大幅提升。受此影响,我国服装行业2017 年 19 月服装类零售额 7,394.60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87%,呈现出弱复苏的态势,长期来看,服装行业将面临较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图 5近年来我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和服装类零售额变动情况资料来源:Wind进口方面,20072010 年,我国服装进口数量变动不大,进口服装价格指数基本围绕在 110.00上下波动。2011 年起,随着国外快时尚品牌在国内的快速扩张,我国服装进口金额快速增长,进口价格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20

13、12 年起进口价格指数降至 100.00 以下,围绕 95.00 上下波动,进口服装对我国本土品牌服装造成了巨大冲击。2016 年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进口金额 77.52 亿美元,同比下降 1.8%,进口数量为 5.15 亿件,同比增长 9.5%。图 62007 年以来我国服装及衣着进口金额及价格指数(单位:万美元)行业研究报告5资料来源:Wind出口方面,我国服装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为欧盟、美国、东盟、日本、香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市场集中度较高。入世以来,欧美日三大市场出口额占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的比例在5070%。 2008 年起, 我国主要服装出口国经济发展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 消费需

14、求下降; 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人口红利消失、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我国劳动力资源禀赋优势逐渐丧失,部分国际服装代工订单转向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受上述因素综合影响,我国服装出口增速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至 2015 年出现负增长,2016 年全年服装出口额为 1,578.19 亿美元,同比下降 9.40%,降幅较 2015 年扩大了 3.00 个百分点;服装出口数量为 295.93 亿件,同比下降 2.75%,降幅较 2015 年收窄 4.16 个百分点;服装出口平均单价 4.29 美元/件,同比下降 7.54%,降幅较 2015年扩大 7.54 个百分点。2017 年 19 月,

15、我国累计出口服装 1,178.55 亿美元,同比下降 0.37%(以人民币计,增长 4.0%) 。近年来随着东南亚服装代工厂数量的增加,其生产技术水平较为落后、配套产业链不成熟等问题逐渐显现;我国服装行业中大型服装代工企业逐步推行智慧制造,注重企业供应链优化和变革,制造优势凸显,外部代工订单增长,未来发展条件较好;但中小型服装加工企业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背景下受东南亚新兴服装制造企业影响较大。图 72001 年以来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额及增速情况(单位:亿美元、%)资料来源:Wind总体看,2016 年服装行业消费终端及外部订单需求均未明显改善,行业维持低位运行;2017 年行业研究报告6以来,随着消

16、费者信心指数的快速增长,终端消费回暖,同时经过近几年各服装品牌进行调整和整合,服装行业零售端呈现弱复苏状态,服装行业整体呈现出弱复苏状态;服装代工企业推行智慧制造及供应链管理升级,有助于企业增强竞争实力。二、行业需求1终端需求变化情况近年来,消费者对服装的消费需求观念已有所改变,服装消费对象也较为明确,逐渐形成了多近年来,消费者对服装的消费需求观念已有所改变,服装消费对象也较为明确,逐渐形成了多品牌个性化偏好的消费需求品牌个性化偏好的消费需求, 由原来的低价格服饰转向紧跟流行趋势的中高端品牌服装的体验消费由原来的低价格服饰转向紧跟流行趋势的中高端品牌服装的体验消费。未来快时尚服装的发展速度将有所趋缓,紧跟当下时代潮流的同时,品牌定位中高端且拥有完善的未来快时尚服装的发展速度将有所趋缓,紧跟当下时代潮流的同时,品牌定位中高端且拥有完善的供应链管理的龙头服装企业将呈现较高的信用水平。供应链管理的龙头服装企业将呈现较高的信用水平。我国的服装行业需求主要是终端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自 2012 年以来,我国文化及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消费者服装消费需求的转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