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平遥B地块温泉酒店-方案报批+复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4669152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29 大小:22.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平遥B地块温泉酒店-方案报批+复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6+平遥B地块温泉酒店-方案报批+复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6+平遥B地块温泉酒店-方案报批+复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6+平遥B地块温泉酒店-方案报批+复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6+平遥B地块温泉酒店-方案报批+复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平遥B地块温泉酒店-方案报批+复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平遥B地块温泉酒店-方案报批+复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遥古城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温泉度假村修建性详细规划2 0 1 6 . 0 2项 目 名 称:平遥古城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 -温泉度假村 工 程 编 号:HCSX16007 委 托 方:山西粤投文化旅游有限公司 受 托 方:北京龙安华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资质证书等级:建筑工程甲级 证 书 编 号:A111000085 成果报审专用章: 日 期:二一六年二月 法定代表人:孙柏辉 项目负责人:李志刚 技术负责人:李志刚 其他参与人:周文举 刘凌晨 3456设计说明第一章 区域位置和地块认知1. 1区域位置 本项目位于平遥古城西北,距古城约8公里,东南临汾河,西邻旅游大道。项目交通便 捷,与城市主干路

2、相邻,与周边区域通达性较强。1.2地块认知 (1)项目属于商业用地,位于规划的总体文旅项目的核心位置。 (2)项目靠近旅游大道,周边正在规划新增干道,交通便捷。 (3)项目内部地势平整,无明显地形起伏。 (3) 项目基地毗邻原平遥县糖厂,有一定的文脉价值。第二章 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04; (3)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 B50352-2005) ; (4) 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41-87); (5) 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 66-91); (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7

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009版; (9)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 (10)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 (1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 ; (1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06 ) (13) 国家和省市的相关法律、技术规范和重要文件; (14) 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 (15) 1:1000测绘地形图;第三章 规划原则3.1规划指导思想 (1) 规划力求将此地块设计成为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

4、,具有一定超 前性和导向性,使其成为具有艺术性、标志性和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温泉度假村。 (2) 充分利用地块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使地块既相对完整,又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创造舒适、优美、宜人的公共空间。 (3) 坚持地块建设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在创造良好环境的前 提下,努力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4) 努力创造新颖和灵活多变的单体设计,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形成丰富多样的 街区环境。3.2规划基本原则 (1) 以人为本 在“以人为核心”的指导原则下,建立地块内部不同功能同步运转的机制,以可持续发 展战略为指导,设计文明、舒适、健康的温泉度假村,保持社会效益、经

5、济效益和环境 效益的综合平衡与发展。 (2) 可持续发展 合理而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在保障环境及功能质量的前提下,提 高对土地的利用效率。 (3) 环境优先 随着科技的进步,住宅与环境的交融更加密切,以环境为中心的规划理念强调环境的生 态性、艺术性和实用性,实现人和环境的共生与共融。 (4)总体规划与单体设计的综合把握 设计从规划和建筑以及景观多方面整体把握地块的总体布局与单体设计,充分重视建筑 的物质舒适性,从日照、自然通风、噪声控制和空气污染等方面给予充分把握,真正做 到卫生、安全、方便、舒适。其次,充分考虑使用者对街区精神的享受性,从认同感、 归属感以及美学的角度使得使

6、用者的心理和街区氛围得到沟通和交融,创造出具有人情 味的健康环境。第四章 规划设计方案4. 1现状分析 (1) 项目所在地临近平遥,是一座历史悠久、蜚声中外的文明古城,具有浓厚的历史文 脉和文化特色。本设计以保留基地内的文脉特征、加入创新性的设计来形成历史与未来 的对话。 (2) 项目东南侧为汾河湿地,有利于调节小气候,能够提供丰富的户外活动空间。 (3) 项目基地毗邻原平遥县糖厂,有一定的文脉价值。4.2规划布局 基地东南角设置为大面积的前广场,便于人流车流的疏导,形成开敞无压迫感的街角景 观。温泉中心布置于前广场北侧,再向北依次为温泉室内水区和室外水区;酒店后退到7设计说明用地西侧。四合院

7、客房和汤屋客房沿酒店客房楼向北侧延伸,环绕温泉室外水区。整体 布局既保证功能流线的合理性,也创造出舒适宜人的城市环境和基地内部环境。4.3经济技术指标:用地面积:63110.31m2 总建筑面积:60579m2地上建筑面积:55279m2地下建筑面积: 5300m2 容积率: 0.88 建筑密度:47.5% 绿地率: 30.1% 建筑高度:24m 停车位: 485个4.4道路交通组织规划 主入口位于南侧道路,进入基地后的前广场下方设置主要的停车库,向北进入基地后, 沿东侧为主要的地面停车场,前广场上方在酒店和温泉入口处有少量的临时停车,汤屋 和四合院设置专用的停车位。总体上停车位设置充足便利。

8、 除主入口外,还设置了熟客和汤屋客房使用的次入口,便于分流大量的来客。 后勤入口靠西侧单独设置,沿基地内西侧道路通达各处,实现前后台分开、洁污分流。 4.5建筑单体 为了打造既具有超前性和标志性、又结合地方文脉特色的建筑形象,建筑单体采用了现 代中式风格,但又确保不过于张扬,以保证与历史文脉有良好的呼应连接。建筑外观采 用起伏但成片的坡屋面,形成既错落多变,又和谐统一的整体感觉;立面采用木格栅等 元素,创造出柔和简洁又带有传统风味的建筑风格。内部设计充分考虑使用功能,力求 空间设计和使用功能完美结合,并注重采光、通风、节能等建筑性能。4.6竖向设计 基地总体平坦,但略低于周边道路。规划设计通过

9、合理的竖向规划,既保证合理的土方 量,也保证排水要求,同时创造宜人的景观环境。第五章 市政工程规划结构设计说明 一、 工程概况 1、总体概况 本项目为平遥古城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B地块温泉酒店,分为酒店、温泉中心。总用地 面积:63110.31平方米。 2、酒店酒店共分为客房楼、四合院、汤屋。各部分情况详下表。 建筑名称 地上建筑层数 地下建筑层数 主要功能 房屋高度(米) 客房楼 36层 0 客房 1724 四合院 12层 0 客房 28 汤屋 1层 0 客房 4.4 3、温泉中心 温泉共分为接待大厅、室内温泉、车库。各部分情况下表。 建筑名称 地上建筑层数 地下建筑层数 主要功能 房屋高度

10、(米) 接待大厅 3层 0 接待 12.6 室内温泉 1层 0 温泉洗浴 24 车库 1层 0 车库 3.8 8二、结构概述 1、基本情况 根据建筑布局、建筑高度与抗震设防要求,本项目各建筑功能区拟采用,框架结构、剪 力墙结构和砌体结构。 2、结构设计依据 本项目将主要依据以下规范、标准或规程进行结构设计: 2.1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10) 2.2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53-2008) 2.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2.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11、2.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1-2011) 2.7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107-2010) 2.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50476-2008) 2.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2.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2.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2.12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3、结构设计标准及抗震设防参数3.1本项目结构设计基本标准3.2本工程抗震设防参数项目 抗震设防参数 相应国际规范及其他依据 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标准设防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场地类别

12、 根据勘察报告确定 本工程勘察报告(详勘)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 7度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设计基本加速度 0.20g 设计地震分组 第二组 3.3抗震等级 建筑名称 抗震等级 结构选型 客房楼 三级 剪力墙结构 四合院 / 砌体结构 汤屋 / 砌体结构 温泉中心 二级 框架结构3.4自然条件 重现期50年 基本风压:0.4KN/m2 基本雪压:0.3 KN/m2 4、材料 4.1混凝土材料: 基础垫层:C15, 基础:C30, 柱C30, 梁C30, 板C30, 挡土墙C30(P8), 覆土下楼板C30(P8) 4.2钢筋: HRB400用于受力钢筋 HPB300用于构造钢筋 4.3主体砌体:强度

13、等级MU20用于地下结构强度等级MU15MU10用于地上结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M10M7.5(预拌砂浆),地下采用水泥砂浆,地下采用混合砂浆。 4.4建筑围护结构和轻隔墙材料:室内、外与土壤接触的填充墙采用混凝土普通砖,强度等级MU20,采用预拌水泥砂浆设计说明9砂浆强度等级M10;室内土壤以上填充墙采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容重小于8KN,强度等级MU3.5,砂浆采用 混合砂浆,强度等级M5。暖通设计说明 一、 设计依据及设计范围: 1. 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民用建筑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公共建筑节能设

14、计标准DB11_687-200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97锅炉房设计规范GB 500412008 2. 设计范围:包含酒店及温泉中心各建筑的采暖、通风、空调及防排烟系统设计。二、 室内外设计参数: 1. 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冬季: 供暖计算干球温度:11.1空调计算干球温度:13.6夏季: 通风计算干球温度:26.8空调计算干球温度:30.6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2.3 2. 室外计算相对湿度:冬季空调: 49%夏季空调: 55% 3. 室外计算风速夏季平均: 1.5m/s冬季平均: 1.3m/s 4. 大气压力:夏季: 892.0hPa冬季: 902.6hPa 5. 最大冻土深度:76cm 6. 室内空调设计参数:酒店客房 26 5060 20 30 - 100/间 40 温泉中心 26 5060 20 30 10 30 45 室内温泉区 27 70 24 - 20 25 45 门厅、大堂 26 5060 18 30 20 20 457. 室内通风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