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创新的四度空间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616089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9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创新的四度空间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散文创新的四度空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创新的四度空间(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 3责任编辑: 周玉宁电话:(010) 65914510电子信箱: 2010年8月27日星期五理论与争鸣农民工书写的贡献就在于弥补了目前创作 的缺失, 提供了一个新的审美角度, 为当代文学 带来了新的社会效应与美学制高点。 农民工书 写体现了一些作家 “我手写我心” 的自觉与勇 气。 他们以沉重的笔调书写众多从农村闯入城 市的民工, 为他们的民生疾苦而呐喊, 为他们的 卑微地位而叹惋, 为他们的道德沦丧而哭泣, 体 现了知识分子身上所具有的忧患时事、 抒发民 声的传统之当代传承。 见证意识是当下农民工书写的一大特征。 由于大部分作家来自打工群体的一线,他们有 着活生生的打工经历,见证了农民进

2、城打工的 基本生活情状与内心体验。这种原生态的经验 写作,深深地融入了他们自己的体温、血液和 呼吸,往往给人一种挥之不去的亲历感,让人 听到诗歌与生活的摩擦声。许强的 今天下 午,一名受伤的女工 、彭易亮的第九位兄 弟断指之后 等诗歌中,反复出现“疼痛” 、 “断指”的情节,见证了底层打工生活的苦难 和血泪,唤起诗人自身的打工经验和感受。张 守刚的裤袋里的饭勺中,如果不是打工作 家的亲身经历,对于饭勺的细节描述绝难做到 如此的真切。他将打工生活的紧张、经济状况 的窘迫通过一个小小的饭勺而集中见证了打工 群体的艰难与困窘。作品那种诚实的原生态的 叙述,让我们感受到真相蕴含的力量,以及这 种力量给

3、人的内心造成的震颤感。这些作品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化高楼大厦背后低矮的平房、 简易的工棚,向我们展示或揭示被现代城市文 明所遮蔽的苦难,被社会和历史忽略的底层民 众的生活经验与生存境遇。其中“我手写我 心”的创作姿态决定了农民工书写更具原生态 和真实性,那种不加雕琢真情实感的流露,那 种发自灵魂深处的真心呐喊,那种不需提炼的 思想表白,给予读者是一种情感的震撼与美学 的新异。 与这些原生态的底层经验相伴的是, 文本 充斥着卑微、 叹息、 疲倦、 疼痛、 麻木、 悲凉、 饥 饿、 耻辱、 呐喊、 绝望等一系列具有控诉性质的 话语, 透出一种文学久违了的现实主义批判精 神与力量。 民工进城遭遇的是城乡

4、文化的错位, 作家为其中的不平而鸣, 体现的是一种为打工 群体代言, 为他们的利益担当的勇气与责任。 在 这一点上, 当下的农民工书写续接了传统文学 的抗争精神, 体现了一种新的语境下的 “人民 性” 。 然而, 这类农民工书写中, 我们看到弱势群 体令人难以置信的生活境况时, 也看到了作者 对社会不公和罪恶现象的难以遏抑的不满和愤 怒。 罗伟章的小说 我们的路 、 陈应松的 太平 狗 、 荆永鸣的 北京候鸟 等文本中的打工者形 象, 都在努力靠自己的拼命而挤入城市, 却一概 生活在愁云惨雾之中。 他们由穷而进城打工, 由 打工而遭受苦难, 在城市文明的压迫下, 严重的身份认同危机, 进 城后

5、的梦想破灭, 使他们不再相信 一系列的成功神 话, 甚至选择与城 市暴力对抗、 疯狂 报复城市的极端方式来凸显自身的存在。 王祥 夫的 一丝不挂 中,“阿拉伯兄弟” 被年轻的老 板侵吞了一年的血汗钱, 没有一分钱回家过年。 他们扒光年轻老板的衣服, 让老板一丝不挂地 开车回去。 北村的 愤怒 中, 主人公李百义在城 市历尽各种苦难与挫折, 父亲被城里的警察虐 待致死, 于是他组织了一个百多人的团伙, 专门 剥夺 “地主老财” 的钱财来周济穷苦人, 并通过 个人的审判方式杀死虐待父亲的警察。 这一类 文本在一系列揭示国家高速现代化进程中产生 的不和谐音符中, 呈现出强烈的情绪化写作倾 向。 注重

6、主体情绪表达的诗歌更是如此。 罗德远 的 刘晃棋, 我的打工兄弟 中写道:“为什么这 样畏惧胆怯/我们不是现代包身工/我们不是奴 隶/为什么不说一声 不 /为什么不把抗争的拳 头高高举起? ! ” 这些诗歌当中流淌的是为民工 代言的愤怒情绪, 将民工的身份作了一个集体 性的整合, 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民工进城遭遇不 满的情绪森林, 而不是某一民工个体的情感流 动。 这种代言式的群体愤怒, 并没有真正进入个 体价值的主体判断, 而是打工人群这个群体对 来自城市的异己力量的道德声讨和抗争。 他们 拥有唤起民众关注的力量与勇气, 却没有真正 走进个体自我的人性反思。 他们的思考都是外 向型, 而非一个民

7、族在现代化进程中特定阶段 的自我反思。 同时, 愤怒的情绪也扭曲了作者的感觉和叙述, 使他的伦理态度和叙述方式呈现出片面 和简单的倾向, 他们的创作每每将愤怒与感伤 情绪推向极端, 而忽视了在复杂的语境中平衡 地处理多种对立关系和冲突性情感的能力。 整 个叙述模式呈现城乡二元对立的紧张状态。 城 市在文本中总是欲望、 诱惑与邪恶的化身, 而乡 村则是贫穷、 愚昧与纯朴的隐喻, 农民工群体像 城市候鸟一样游走在城乡之间。 读者在阅读中 很快能够将其中的人物分为两大阶层: 城市与 民工, 与之相伴的生活场景也似乎被简单地烙 上了类似 “左翼文学” 的理念化特征。 这种社会 转型中因阶层分化和利益重

8、组而产生的仇恨意 识和仇恨情绪, 以扭曲和变态的形式对农民工 书写进行着侵蚀, 给文学注进了精神毒素。 以 “劳工神圣” 为价值取向的传统意识形态的 “阶 级仇恨” 话语在为农民工进城蒙上了道德的高 位, 而将城市的欲望与物质置于道德的低位。 愤 怒的情绪为农民工书写带来了严重的道德叙事 的分化, 呈现了农民工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精 神复杂性。 叙事伦理的简单化也带来了情节模式化的 倾向。 这种倾向一方面体现了对中国文学传统 的承袭, 也显示了大多数作者知识结构的单一 与褊狭, 他们的创作精神很大程度上来自潜在 的文化积淀与承袭。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打工诗 歌尤其注重意象的营造, 而小说文本则

9、明显带 有中国古典小说的模式化特征。 在诗歌方面, 作 者大都注重意象的传达, 城市意象往往集中在 工业区、 厂房、 漫长的流水线和轰鸣的机器声, 工卡、 工号、 炒鱿鱼、 暂住证、 健康证、 计生证、 边 防证、 流动人口证、 未婚证构成的正是农民工心 目中的城市符号, 而留守在乡村的父母和妻儿, 或者沿着思念和梦寐的小路, 返归到那熟悉的屋舍、 堂院, 以及一些来自乡村记忆的青蛙、 工 蜂、 蚂蚁等则构成了诗歌中普遍的乡村意象。 这 种紧张的二元对立的意象书写, 很大程度上是 一定社会情绪的捕捉和放大, 并没有深入到人 的内心深处。 在小说创作中, 他们往往立足于传 统故事模式, 注重小说

10、的故事性和传奇性的叠 加, 其中有 “恶有恶报” 、“逼良为娼” 、“功成名 就” 等模式。 这些模式的大量出现, 导致了农民 工书写无法落实于每一个生命个体的真实人 性, 无法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状态, 并最终不可 避免地滑向市场至上的褊狭。 真正的底层意识应是一种人类意义上的人 文情怀, 一种勇于面对复杂纷繁的社会情状的 美学追求。 当底层成了被消费的商品时, 那些被 遮蔽的真实将被继续隐藏, 社会的不平等也许 愈演愈烈, 而被消费的底层依然贫穷, 汗水与泪 水的悲剧还将上演。 这是消费语境下农民工书 写面临的一大挑战。 可见, 当下农民工书写在努力传达强烈的 人道主义关怀的同时, 仅仅停留

11、在城市与民工 之间情绪化、 模式化书写的文学状态, 忽视了农 民工进城的复杂性, 及其对他们内心精神世界 的深层勘测。 实际上, 农民工进城, 正是我们中 华民族不断努力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过程, 其中 充满了喜悦、 忧伤、 困惑、 恐惧、 怀疑, 而不仅仅 是愁云惨雾的弥漫, 城市与民工之间也并非紧 张的二元对立, 而是一种既融合又对抗的复杂 状态。 就当下的农民工书写而言, 重要的不是作 家给予居高临下的同情或人道主义的怜悯, 也 不是消费话语的市场想象与兜售, 而是平静地 走进他们的真实人生状态, 在一个深厚的文化 语境中用心去捕捉我们民族共同体迈向现代化 的步伐。洞 察理论 观察进城农民生

12、活描写得失谈江腊生 中篇小说月报2010年第九期邮发代号: 82-106广告二一年第九期(总第六百三十五期)目录邮发代号: 2-4。月刊, 每月 3 日出版。定价: 10.00 元。邮购部地址: 100125北京农展馆南里10号。联系电 话: 010-65030264。留言 非 虚 构梁庄梁鸿 飞机配件门市部刘亮程 当戏已成往事李晏 散文我的家谱孔庆东 风雨 洛神赋马伯庸 台大师长周志文 走进红色岁月 苍茫长征冉正万 中篇小说义薄云天须一瓜 窄门罗伟章 短篇小说谁是眉立陈谦 夜之惠 夜之过铁扬 新 浪 潮花与舌头之二(小说) 黄惊涛 诗歌一条和浪漫主义无关的河 玉上烟 面孔倪志娟 荒芜之述杨森

13、君二一年第九期总第六百一十三期目录二一年第九期总第一百三十一期目录一 频 道通俗的蜕变 (随笔)贺绍俊 蒋子龙的风度 (随笔) 李建军 二题 (散文)徐怀谦 文坛绘像爱上青藏女人的徐剑 胡殷红 小说我们一起回家吧白连春 时间飞鸟邱华栋 花太阳张克盛 开坛文学的冲突和冲突的文学 李国平 散文散文二题叶华 回到生活, 回到雨里桑麻 锈彭家河 博客工厂山西诗歌集阿尔等投稿信箱: (小说) (散文) (诗歌、 评论) 地址:宁夏银川市北京中路166号 行政中心3号楼 黄河文学 编辑部 邮编:750011 电话:09516888593、 6888599中篇小说挫指柔美陈九 狗狐之恋邓九刚 熬鹰杨育基

14、 短篇小说家住动物园陈铁军 墨香斋林溪 地老天荒306杨子 散文随笔想起蔡明川先生李传锋 作家与对联罗维扬 看不透圆的世界光辉 文学新星与矿难谢友鄞 路在驿站天疆 诗歌阵地葡萄架下的梦 (组诗)李建春 乡愁时代 (三首)高凯 我的居住地 (三首)熊魁 爷爷孙智 理论与批评让时代价值获得富于审美张力 的言说鲍风 都市底层女性的双重困境喻娜 长江文艺 每月1日出版, 每册定价5.50元, 全年66.00 元。欢迎在当地邮局(所)订阅, 邮发代号386。也可与本刊 邮购部联系, 我刊常年办理邮购业务, 免收邮资, 联系人: 罗春 桂、 张仁钢。地址: 武汉市东湖路翠柳街 1 号, 邮政编码: 430

15、077, 联系电话: 02768880620。 长江文艺 社长、 主编: 刘益善。中篇小说排行榜 葛仙米(原载 清明 2010年第四期)弋铧 全家福(原载 芙蓉 2010年第四期)李亚 真相(原载 芒种 2010年第八期)李治邦 赛麦的院子(原载 民族文学 2010年第九期)马金莲 换防(原载 西南军事文学 2010年第四期)王凯 髋骨下方(原载 小说界 2010年第四期)晓玮 特别推荐“革命母亲” 葛健豪的传奇人生如读者在当地买不到本刊可汇款到我社发行部邮购,我社将免费邮寄 全国各大中城市主要报刊亭有售每期一百五十二页, 定价7.00元, 全年定价84.00元, 全 国最实惠的文学选刊。地址:100031北京市前门西大街97 号北京文学月刊社。电话:010-66031108、 66076061。所谓散文创新,是散文家在以散文的方式审视和表现 主客体世界时,所实现的内容和形式境界和风格的开 拓性发展与扬弃性超越。由于这种发展和超越有着提纲挈 领、厚积薄发的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