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日韩经验化解船舶行业产能过剩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611211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6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借鉴日韩经验化解船舶行业产能过剩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借鉴日韩经验化解船舶行业产能过剩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借鉴日韩经验化解船舶行业产能过剩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借鉴日韩经验化解船舶行业产能过剩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借鉴日韩经验化解船舶行业产能过剩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借鉴日韩经验化解船舶行业产能过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借鉴日韩经验化解船舶行业产能过剩(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1 - 2012016 6 年年 8 8 月月 1515 日日 第第3838期期 总第总第 469469 期期 借鉴借鉴日韩日韩经验经验化化解船舶行业解船舶行业产能产能过剩过剩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在当今世界经济整体低迷,全球造船产能和航运运力“双过剩” ,原油、天然气价格下降等不利局面下,船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面临着多重困境。韩国、日本等国的政府、金融机构及船舶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应对“船舶行业面临的危机。赛迪智库产业政策研究所认为,目前我国船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面临“三难” ,即根除难,消化难,转型难。基于此,应借鉴国外应对船舶产能过剩的有效做法,积极探索在“双过剩”背景下我国的应对

2、之策:支持企业采取包括压缩产能在内的“自救”行为;推动船舶行业兼并重组;鼓励造船企业提高船舶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 【关键词】【关键词】 船舶行业船舶行业 产能过剩产能过剩 国外做法国外做法 - 2 - 受世界经济低迷、航运需求下降、全球性航运运力和造船产能“双过剩”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船舶行业产能过剩的矛盾依然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从 2015 年开始,行业效益下滑明显,船舶企业亏损严重,部分船舶企业濒临或已经破产,急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的应对之策。 一、船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面临“三难”一、船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面临“三难” (一)根除难(一)根除难 “去产能”是化解产能过剩

3、矛盾最直接的方式,而船舶行业周期性产能过剩的特点,致使造船企业很难彻底地“去产能” 。船舶行业受航运市场需求影响明显,世界经济走势带来的市场对大宗货物需求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着航运市场的景气度,船舶行业一般会伴随世界经济起伏,呈现出周期性的产能过剩。这使得度过经济低迷期的造船企业往往会赢来一个“牛市” ,而这种“牛市”会吸引更多企业和资本进入船舶行业。这一方面为船舶行业下一次产能过剩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也使得很多造船企业滋生了只要活下去就一定会赢来春天的心理预期。当船舶行业陷入周期性低谷时, 这些造船企业就会采取关停船台船坞、 裁员等方式,- 3 - 降低运营成本,并通过政府、银行输血维持生存,

4、但不会像钢铁、水泥等行业“去产能”那样,将设备彻底炸掉或完全拆除,而是一有机会接到订单,便又“死灰复燃” 。比如,今年 1-4 月,重点监测的 51 家造船企业承接新船订单 1330 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1%,其中,1-3 月承接新船订单 692 万载重吨,4 月承接的新船订单数量接近一季度总和,部分暂时关停的船台船坞复工。然而,目前全球出现了造船产能和航运运力“双过剩” ,并且由于世界经济缺乏新的增长动力, “双过剩”局面将很难在短期内扭转。如果本应彻底去除的造船产能因一时新船订单量的增加而“死灰复燃” ,不明真相的资本继续进入,势必会导致我国船舶行业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加剧。 (二)消化难

5、(二)消化难 通过扩大市场需求来消化过剩产能是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有效方式, 而船舶行业的全球性产能过剩和我国船舶行业的结构性过剩,使得我们很难通过这种方式消化过剩产能。相关研究表明,目前全球造船产能在 2 亿载重吨左右,我国虽已降至 7000 万载重吨以下,但未来 2-3 年,每年新增船需求都在 7000-8000 万载重吨,- 4 - 仅我国产能就可基本满足国际新增船的需求。并且,我国船舶行业产品结构是以低附加值的散货船为主,高附加值 LNG 船等船型占比较低。当前船舶行业突出表现为散货船运力和产能过剩,凭借先进的船型、 技术和服务, 韩、 日船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优势,这也使得我国以散

6、货船为主的船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更加困难。 (三)转型难(三)转型难 企业转型是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一个重要途径, 而船舶行业相对容易转型的几个领域均存在产能过剩的可能, 导致以造船为主的船舶企业很难通过转型消化过剩产能。目前,造船企业转型的两大途径,一是做海工装备,二是发展高附加值船舶,如 LNG 船等,但这些领域均出现了明显的供给过剩,进而将出现产能过剩。在海工方面,受石油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油气企业大幅减少了油气勘探开发方面的投资和装备使用, 而油价高涨期海工装备企业大量的接单如今已进入交货期, 导致海工装备供给过剩, 新订单明显减少,无租约订单增加。我国造船企业转型海工装备,将使海工装备产

7、能过剩进一步加剧。另一方面,受全球船舶运力过剩,以及 LNG 船市场投放量加大的影响,LNG 船供给将出现过剩。德鲁里 LNG 市- 5 - 场分析师指出,2015 年第四季度,已有 17%的全球液化运力闲臵。此外,研发生产海工装备及 LNG 船等高技术船舶对资金的需求量较大,产能过剩、行业利润下降导致船舶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银行又限贷抽贷, 不少持有订单的造船企业需要以自有资金维持生产,因此,船舶企业转型发展海工装备、LNG 船等高技术船舶,成功的难度较大。 二、国外应对船舶产能过剩的有效做法二、国外应对船舶产能过剩的有效做法 (一)企业自救(一)企业自救 面对全球船舶产能严重过剩问题,

8、国外船舶企业纷纷制定自救方案或协议,积极开展自救。 一是抛售非核心资产。 债务问题是当前影响船舶企业正常运转的一个主要障碍。船舶企业为了接到订单,承接了较多低首付甚至零首付订单,需要借债保证工程进度,因而积累了巨额债务。为避免过早破产清算,平安度过危机,国外船舶企业采取了出售非核心资产的方式筹集资金,以缓解债务危机。比如,韩国三星重工出售其持有的三星酒店及证券筹资 2200 亿韩元,现代重工抛售现代汽车和 KCC 的股份、Hyundai Avancis 的股金,以及某些不动产和应- 6 - 收账款,获得了 1.5 万亿韩元资金等。 二是通过降薪裁员、关停船厂船坞等方式直接降低运营成本。比如,三

9、星重工暂时关停了部分造船设施和闲臵船坞,并提出 500人的裁员计划;现代重工则实施“提前退休计划” ,向债权人承诺在 2018 年之前裁员 2000 人, 其中包括约 25%的高管, 裁员人数约占员工数量的 15.4%; 大宇造船通过降薪 20%-30%, 裁员 2300 人,节省了2-3万亿韩元的劳动力成本, 并减少了1.85万亿韩元的债务。 三是依托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吸引资本、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以实现优势互补。比如,日本三井造船以其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领先优势,与中船集团的基础能力、规模优势充分结合,全力打造上海船厂;韩国集运公司现代商船决定按 7:1 的比例,将股本无偿转

10、移给韩国产业银行,以获得产业银行经营管理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四是积极开发新船型和新技术, 保持创新和全球竞争力。 比如,日本常石控股株式会社制定了未来三年规划, 对符合市场需求的新船型进行开发;韩国现代重工与英特尔、微软、大田创意经济与创新中心(DCCEI)及蔚山创意经济、创新中心(UCCEI)等创新型- 7 - 企业、机构合作开发智能船舶;现代重工与蔚山经济振兴院、造船海洋器材研究院等 10 个机构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开发应用于船舶和海洋装备的数字雷达,提升船舶科技水平。 (二)寻求支援(二)寻求支援 国外船舶企业在自救的同时,也积极寻求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等方面的支援,其所在国家政府、金

11、融机构等都高度重视船舶企业遇到的困境,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支援。 在政府层面,一是提供财政资金援助。韩国政府通过财政资金及央行财务,直接援助陷入困境的造船和航运行业;印度政府则是直接拨款,资助国内船厂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加大产业政策定向支持力度。比如,日本制定实施船舶产业创新政策,从提升产品和服务能力、开拓商业领域、提升船舶制造能力,以及加强人力资源提升四个方面,助推日本船舶工业进一步创新做强;日本国土交通局通过推出交通基础设施计划来改革海运业, 力图将日本造船业的市场份额从 20%扩大至 30%; 韩国贸易、 工业和能源部制订五年计划(2017-2022 年) ,并投入 2000 万美元,研究

12、船舶和海洋工业装备的 3D 打印和 3D 制造,并对造船行业实行特别雇佣支援行业- 8 - 制度,包括延长失业救济金的支付、再就业培训等。三是设立专项基金,并借道银行为造船业提供融资支持。比如,韩国政府和央行6 月 9 日宣布, 将成立一个规模 11 万亿韩元的基金, 用于购买韩国产业银行和韩国进出口银行发行的混合债券, 这些债券将为处于困境中的造船企业提供融资。四是追加预算案资金,做好职工安臵与新岗位供给。如韩国企划财政部提交了 11 万亿韩元追加预算案,谋求创造 6.8 万个新就业岗位;投入 2000 亿韩元用于支持预计多达 4-5 万名造船行业失业人员转换职业、接受职业训练等。五是通过政

13、府采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比如,韩国政府为了增加造船企业的接单及保障船企的经营运转, 向中小型造船厂定向发出了海警舰艇等在内的 61 艘公用船订单采购。 在金融机构方面,一是债权人注资。比如,为增强大宇造船的资产流动性,其债权人韩国产业银行注资 4.2 万亿韩元,并向其提供了 500 亿美元的预先支付债券。二是提供融资支援或资金扶持。韩国地方银行和私有银行向大宇造船提供融资支援约 1 万亿韩元;韩国进出口银行为成东造船提供 3000 亿韩元的资金扶持;日本三井银行与法国农业银行按照 50:50 的投资比例成立合资公司,为日- 9 - 本乃至全球造船、船运企业提供预计 10 亿美元的联合贷款。

14、三是进行金融监管。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FSC)表示将对造船业重组进行严格监管,确保亏损船企顺利实施重组计划。 三、我国船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对策三、我国船舶行业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的对策 (一)(一)支持企业采取包括压缩产能在内支持企业采取包括压缩产能在内的的“自救”行为“自救”行为 目前我国很多船舶企业面临着与日、韩企业同样的生存问题,建议考虑借鉴日、韩企业的自救方式,结合本国特点,制定“自救计划” 。企业的自救计划应包括彻底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等内容, 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 提供培训、 再就业机会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压缩过剩产能过程中遇到的职工安臵等问题。 (二)(二)推动船舶行

15、业兼并重组推动船舶行业兼并重组 相较于日本、韩国,我国船舶行业集中度低,中小型船舶企业较多,需要进行引导实现有序重组,进而压缩产能,提高集中度。建议借鉴韩国经验,让船舶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共同参与船舶企业的重组, 由船舶企业提出重组计划, 金融机构提供信贷支持,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共同对重组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管。同时,要研究设立船舶行业重组专项基金,以支持船舶企业重组,并鼓励民- 10 - 间资本参与。 (三三)鼓励造船企业提高船舶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鼓励造船企业提高船舶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 重点是在税收、公共财政资金方面加大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研发节能环保型新船、氢能源运输船、新型储油船、水下机

16、器人、风车安装船、综合补给船、非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船舶等产品。加强相关科研实验基础设施的建设, 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收购国外技术领先的相关企业。鼓励企业引进机器人等新型设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优化生产流程,淘汰落后产能。 本文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 尹训飞 程楠 联系方式:18813195207 电子邮件:yinxunfei 咨询翘楚在这里汇聚规划研究所产业政策研究所军民结合研究所中小企业研究所政策法规研究所世界工业研究所安全产业研究所工业化研究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科技研究所装备工业研究所消费品工业研究所原材料工业研究所工业节能与环保研究所信息化研究中心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软件产业研究所网络空间研究所无线电管理研究所互联网研究所集成电路研究所编 辑 部:赛迪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8号楼12层 邮政编码:100846 联 系 人:刘 颖 董 凯 联系电话:010-68200552 137013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